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目的】探明红茶微量元素含量并评估饮用健康风险,为茶园管护及茶叶品牌原产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测定贵州省铜仁市4个产区30个红茶样品中Cr、Co、Se、Sr、Cd、Mo、Ni、Cu、As、Fe、Pb、Zn、Al和Mn等1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4个产区红茶构建分类模型,通过目标危险系法(THQ/TTHQ)对Cr、Cd、Ni、Pb、Cu、As等6种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4个产区的红茶样品中Se、Mo等14种微量元素平均含量依次为Al>Mn>Fe>Zn>Cu>Ni>Sr>Mo>Co>Cr>Pb>As>Se=Cd,其中,Al、Mn、Fe平均含量分别为996.45 mg/kg、603.81 mg/kg、98.88 mg/kg,占所测14种微量元素平均总含量的95.58%;石阡县红茶中Mo和Ni含量最高;印江县红茶中Se、Ni、Cu和Mn含量最低;松桃县红茶中Se、Pb和Cu含量最高,Mo含量最低;沿河县红茶中Mn含量最高,Pb含量最低。14种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武夷岩茶主产区土壤及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采集武夷岩茶主产区(名岩区和丹岩区)土壤和茶叶样品,检测Co、 Mo、 Se、 Zn、 Cu、 Cr、 Pb、 Cd、 As和Hg十种微量元素含量,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土壤对茶叶微量元素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名岩区土壤累积的微量元素(除As外)含量不如丹岩区丰富。茶叶对不同元素富集系数值差异明显,对Cu和Hg的富集能力最强,对Zn、 Se和Cd的富集能力较强,而对非必需元素As、 Pb和Cr的富集能力最弱。两茶区茶叶中Hg和Co含量差异最大,土壤元素含量对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影响很大。名岩区的土壤和茶叶样本中微量元素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丹岩区的部分土壤样本中Cu、 Cr含量超出茶叶产地标准限值,但茶叶样本均在安全范围内,且Co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结合GPS采用网格法,将山东省聊城市耕地按8 km×8 km网格分为136个样点,调查了As、Cd、Co、Cr、Cu、F、Hg、Mn、Ni、Pb、Se、V、Zn 1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利用微量元素浓度等值线分析各元素的空间分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聊城市土壤中Cu、Hg污染明显,As、Co、Cr、F、Ni、V、Zn等元素轻微污染,Cd、Mn、Pb、Se等元素未受污染;Cr、Cu、Hg、V、Zn等元素存在富集现象,但不同县城的富集程度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食用菌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ICP-MS法和原子荧光法分别测定了浙江省6种常见食用菌中Mn,Cu,As,Pb,Cd,Cr,Ni和Hg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6种食用菌中各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依次为Mn(1.724mg/kg)>Cu(1.434mg/kg)>As(0.116mg/kg)>Pb(0.085mg/kg)>Cd(0.068mg/kg)>Cr(0.018mg/kg)>Ni(0.010mg/kg)>Hg(0.00 4mg/kg)。Mn,As,Pb,Cr,Ni含量符合正态分布,Cu含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Hg,Cd含量符合右侧正态分布。对照国标总体合格率达94.9%,双孢蘑菇中的As合格率仅为79.2%。采用单因子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6种主要食用菌均属于重金属非污染级别,食用菌质量安全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宽叶香茶菜Pb、Cd、Cr、Fe、Zn、Mn、Co、Ni、Se、B、Cu等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宽叶香茶菜富含Fe、Zn、Mn、B、Cu等5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r、Co、Ni、Se等也有一定的含量,Pb和Cd 2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符合《中国药典》的限量要求,该结果为开发利用宽叶香茶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硒源栽培模式下紫芝的富硒情况。[方法]微波消解-ICP-MS法对不同栽培模式富硒紫芝中的Mg、Ca、Fe、Cr、Co、Cu、Zn、As、Cd、Pb、Se、Ag、Hg 13种元素进行测定和基质中的Se检测。通过添加无机硒元素(亚硒酸钠、活化硒矿)富硒栽培和天然富硒原料富硒栽培,研究不同硒源栽培模式下紫芝的富硒情况。[结果]14个富硒样品中检测出Mg、Ca、Fe、Cr、Co、Cu、Zn、As、Cd、Pb、Se,未检出Ag、Hg这2种元素。添加亚硒酸钠为硒源时,当基质中硒含量为41.00 mg/kg,富硒效果最佳;当基质中硒含量大于110.00mg/kg,富硒效果较差。在添加活化硒矿为硒源时,富硒效果较差。其他元素含量较接近。[结论]添加亚硒酸钠硒源比添加活化硒矿硒源的富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安徽省东南部长江北岸的江淮平原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污染程度及来源,采集研究区44个土壤样品,测定Cr、Co、Ni、Cu、Zn、Cd、Pb、As、Hg、Se含量,应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土壤的污染状况,结合地累积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初步判断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Cr、Co、Ni、Cu、Zn、Cd、Pb在土壤中有一定的积累,而As、Hg、Se 3种元素含量低于背景值,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r、Co、Ni、Cu、Cd属于轻微污染,Zn、Pb、As、Hg、Se属于清洁无污染;由地累积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可知,Ni、Cr、Cu 3种元素以人为污染源为主,Cr与Co、Ni、Cu、Zn之间,Co与Ni、Cu、Zn之间,Ni与Cu、Zn之间,Cu与Zn之间,Zn与Cd之间,Cd与Hg、Se之间,Pb与Se之间,Hg与Se之间同源性很强。  相似文献   

8.
陈曦  石绍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85-10786,10789
[目的]测定青风藤根中Ca、Fe、Mn、Zn、Pb、Cu、Cd、As、Cr9种元素含量。[方法]Pb、Cd、As、Cr采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Ca、Fe、Mn、Zn、Cu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青风藤根中Ca平均含量604.430mg/kg,Fe平均含量191.489mg/kg,Mn平_均含量299.216mg/kg,Zn平均含量18.590mg/kg,Cr平均含量1.750m∥kg;Ph含量,J、于0.7m∥kg,Cu含量小于8mg/kg,Cd含量小于0.5ms/kg,As含量小于0.5mg/kg。[结论]青风藤根中重金属含量较低,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与藤茎比较,含Fe和Ca量较高,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详细的土壤调查分析,探讨了重庆市53个园地土壤中几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污染现状,70个代表性的土样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园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As 10.26 mg/kg,Pb22.32 mg/kg,Hg 0.08 mg/kg,Cd0.18 mg/kg,Cr 21.97 mg/kg;其中部分样品As,Pb,Hg,Cd含量超过土壤污染临界浓度(背景值加3倍标准差),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2.891,1.589,5.889和2.174;主要污染物为As,其次是Cd,Hg,Pb,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重庆市园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处于警戒级至轻污染之间.  相似文献   

10.
食(药)用菌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人体必需矿质元素,备受消费者青睐。本文对2011—2015年有关食用菌中必需元素铁(Fe)、锰(Mn)、铜(Cu)、锌(Zn)和有毒元素砷(As)、镉(Cd)、铅(Pb)、汞(Hg)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Fe元素含量最高为4200mg/kg,最低为2mg/kg,多数食用菌中Fe的含量范围在50~200mg/kg之间;Mn元素含量可高达286mg/kg,最低为0.09mg/kg,大部分食用菌中Mn的含量范围为10~50mg/kg;Cu元素最高含量为360mg/kg,最低含量为0.34mg/kg,多半食用菌中Cu元素含量小于50mg/kg;Zn元素最高含量为420mg/kg,最低含量为1.61mg/kg,Zn元素含量在20~100mg/kg之间。红蜡蘑、酒色蜡蘑和紫蜡蘑中As元素含量严重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2-2012)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限量标准,食用过程适当注意;Cd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食用时应加以选择;Pb和Hg含量也有超标。食用菌中必需元素与有毒元素的含量和产地显著相关;同一产区不同物种间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一些食用菌中有毒元素含量超出人体允许摄入的最大值,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健康风险,食用过程中应小心谨慎。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带鱼中的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带鱼中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需元素,其中钾、钙、镁、铁、磷含量尤为丰富,分别达到了3.37、13.07、3.76、2.45、1.82 g/kg;同时也检测到带鱼中砷、汞、铬、镉、铅5种有害重金属部分超出我国无公害水产品有害重金属限量标准,分别为38.73、1.47、0.98、0.14、0.34 mg/kg。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测定野生竹红菌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通过干灰化法制备了从云南山区采集的野生竹红菌样品,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其中Mn、Cd、Cr、Zn、Cu等9种元素的含量。[结果]竹红菌对各金属元素的集累(富集)能力存在差异,对Fe、Se和Hg的集累(富集)能力相对要强,对Cd、Cr、Pb等几种主要的重金属的集累(富集)能力相对较弱,测定的微量元素含量顺序是Fe>Se>Hg>Mn>Zn>Pb>Cu>Cr>Cd。原子吸收的回收率为98.7%~116.4%,RSD值为0.07%~1.67%,都在实验要求的范围内。[结论]竹红菌中的硒元素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竹红菌中微量元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浉河流域不同来源鸭组织中硒和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氵师河流域不同来源鸭组织样品中Se和Cd、Pb、Hg、Cr重金属元素的残留水平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重金属元素在 3种鸭体内的残留量大小为 :野鸭 >放养麻鸭 >圈养麻鸭。并发现Cr与Se在各组织中的残留量相对较高 ,而Cd的残留量最低。从分布特征来看 ,Pb和Cd在羽毛中的残留水平最高 ,Se和重金属Hg、Cr在肝脏中的残留水平最高。羽毛和肝脏是重金属富集的主要目标器官 ,Hg和Cd等重金属残留水平与Se含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大蒜中的微量元素组分。[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测定大蒜中Mn、Zn、Cu、Cd、Sr、Fe、Pb、Hg、Se等元素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大蒜中有害元素Hg、Pb、Cd含量较低,Mn、Cu、Fe等有益元素含量较高。[结论]大蒜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该文采用ICP-MS测定其无机元素含量和绘制元素指纹图谱、用WM/T2-2004对重金属元素进行质量评价,借助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特征元素.结果表明:太子参无机元素的含量在0057~959 mgkg之间、变异系数在0134~1.478之间,90%太子参中Cd、As、Pb、Hg含量低于WM/T2-2004标准,太子参重金属限量值为:Cr≤65 mg/kg、Cu≤10mg/kg、As≤20 mg/kg、Cd≤0.3 mg/kg、Hg≤0.15mg/kg 、Pb≤4.0 mg/kg,无机元素指纹图谱的特性可以为鉴定太子参质量和区分太子参与其他中药材提供依据,Cd、Cu、Co、Zn、Fe、Ca、Mg、Al是太子参的特征无机元素.黔产太子参中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90%样品重金属含量未超过现有评价标准,拟定太子参重金属限量值参考值、建立元素指纹图谱和确定了特征无机元素.  相似文献   

16.
微量元素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几种微量元素(Zn、Se、Cu、Fe、Mn、As、Ge、Co、Cd、Hg、Pb)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藏药中微量元素As、Sb、Bi、Hg、Cd、Se、Pb进行了研究,优化了仪器在动态碰撞反应池(DRC)模式的测定条件。方法检出限:Se、As、Sb、Bi、Hg、Cd、Pb分别为0.110、0.060、0.026、0.036、0.091、0.043、0.035μg/g,方法精密度RSD为4.9%~14.3%,加标回收率90.0%~110.0%。该方法适用于类似植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太原市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栗献锋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7):742-746,774
对太原市污灌区土壤重金属Pb,Zn,Cu,Ni,Mn,Cr,As,Hg和Cd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Pb 24.95 mg/kg,Zn 83.86 mg/kg,Cu 28.33 mg/kg,Ni 33.30 mg/kg,Mn682.16 mg/kg,Cr 80.08 mg/kg,As 12.46 mg/kg,Hg 0.09 mg/kg,Cd 0.19 mg/kg。主要污染物为Hg和Cd,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2.74和2.42,为中度污染,单因子生态危害系数分别为109.54和72.71,为中度生态危害;晋源区Hg单项污染指数和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最高,分别为4.89和195.57;小店区Cd单项污染指数和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最高,分别为3.09和92.59。同时,通过污染指数与生态危害系数比较,表明Hg,Cd在构成土壤环境污染的同时,也造成了相应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