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分析宁夏引黄灌区气候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引黄灌区复种饲草的可行性,从农牧结合、自然资源利用和就地转化剩余劳动力3个方面阐述了复种饲草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并就以种植青贮玉米、大豆和油葵作为青饲青贮饲料的3种复种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小麦复种经济作物等高效益复种模式,开辟了宁夏引黄灌区由套种两熟制向复种两熟制转变的新途径,实现了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的初衷,是宁夏作为引黄灌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耕作制度改革、农民增收的科技战略储备项目。  相似文献   

3.
《早熟棉花与饲草小黑麦复种栽培技术规程》(DB 13/T 2424—2016)规范了早熟棉花与饲草小黑麦复种的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以及棉花和小黑麦两茬衔接、抢种、抢收的关键技术,可为河北省冀中南棉区棉花与饲草小黑麦复种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引黄灌区糯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宁夏引黄灌区糯玉米高效生产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引黄灌区冬麦后复种糯玉米、早春超早栽培糯玉米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5.
复种是粮食增产最简单直接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将种地、养地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从而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合理发展复种,充分利用光、热、水、耕地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复种制度对饲草生产的意义,分析了西藏复种制度的潜力条件、复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意义、西藏复种发展趋势,最后对西藏复种制度发展模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适合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夏播复种的大豆种质,引进国内13个大豆早熟种质进行引种试验研究,对试验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了差异性测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河34、垦豆65产量较高,分别为1 754.99kg/hm~2和1 746.82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38.8%、38.0%,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黑河34生育期78 d,属高产早熟类种质,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夏播复种。  相似文献   

7.
夏莜麦区饲草燕麦复种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莜麦—饲草燕麦和饲草燕麦—饲草燕麦作物组合的燕麦复种试验结果表明,在夏莜麦区实施一季籽实、一季饲草和两季饲草的燕麦复种方式均可行。莜麦—饲草燕麦作物组合,第1季种植早熟材料185、第2季种植皮燕麦品种XZ04170,同一地块上可产莜麦籽实2 648.70 kg/hm2、鲜草16 443.30 kg/hm2;饲草燕麦—饲草燕麦作物组合2季都种植皮燕麦品种XZ04170,共产鲜草34 751.7 kg/hm2,第2季产草量达到第1季产草量的89.81%。  相似文献   

8.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复种模式效益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春小麦后复种蔬菜、油料、粮食、饲料作物等不同复种模式与传统栽培模式进行示范对比、效益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麦后复种蔬菜的粮菜模式、麦后复种小杂粮的粮粮模式经济效益较好,麦后复种小黄豆粮油模式经济效益较差,宁夏引黄灌区发展粮菜、粮粮复种模式,对恢复灌区优质春小麦面积,增加农民收入是切实可行的举措;麦后复种苜蓿、燕麦草、冬牧草等粮饲模式,虽不比粮菜模式和粮粮模式,但其经济效益也高于传统的麦套玉米和单种玉米模式,有利于草畜产业发展、培肥地力,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简介了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盘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经过1997—2002年对引黄灌区冬麦北移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应用面积已达7.18万亩,冬麦在纯春麦区大面积种植获得了成功,平均单产达376.9kg,较之春麦增产39.3kg,增长11.6%,正常年份单产在400kg以上,冬麦栽培及套复种技术体系基本成熟,利用冬麦的提前成熟收获充分挖掘了套复种粮、油、饲、菜等作物的增产潜力,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出适合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高产优质的苜蓿新品种。[方法]引进北美高秋眠级苜蓿新品种在银川市西夏区进行麦后复种品比试验。[结果]参试品种WL712、WL656HQ、WL525HQ的鲜草产量和株高较高,而WL440HQ、WL525HQ、WL656HQ的平均茎粗较大。以粗蛋白(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为主要参考指标,各参试品种均达到NY/T 1170—2006质量标准。[结论]在宁夏引黄灌区西夏区麦后复种高秋眠级紫花苜蓿是可行的,以WL525HQ、WL656HQ和WL712表现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发利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和丰富该地区的牧草种质资源,本研究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开展了柳枝稷引种试验,对柳枝稷在该地区的育苗、田间移栽和后期管护等进行了详细阐述.结果表明,柳枝稷育苗出苗率高,苗期移栽成活率高,均达到90%以上;2年试验过程中,柳枝稷鲜草和种子产量最高分别达到7350 kg/hm2和203 kg/hm2,表明柳枝稷产量高,耐寒、耐盐碱能力较强,可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规模化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3.
黄河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群落组分配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黄河源区的“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以6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不同混播处理(A-垂穗披碱草;B-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C-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D-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E-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西北羊茅;F-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西北羊茅+短芒老芒麦)进行了连续3 a的群落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混播群落的牧草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建植的当年,混播群落牧草产量、草层高度和群落盖度等指标主要受垂穗披碱草和短芒老芒麦等高禾草控制;垂穗披碱草单播群落牧草产量显著高于混播群落(P〈0.01),第2年各群落生长趋势与建植当年基本一致,但混播群落的生长优势已开始显现。第3年,6种牧草混播处理的牧草产量显著高于单播群落(P〈0.01)。不同高、矮禾草的合理配置可有效地优化人工植被的群落结构,遏制单一种建植的快速退化现象,几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合理混播配置可能是“黑土型”退化草地进行人工建植恢复的关键技术,是一项快速稳定恢复“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宁夏引黄灌区苜蓿不同轮作模式效益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地苜蓿多年连茬种植,导致产量持续低下、效益较低等突出问题,开展了宁夏灌区水地苜蓿不同轮作周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宁夏灌区的苜蓿轮作模式为两茬作物的轮作模式.该模式为春季老苜蓿割1茬,种植青贮玉米,第二年春季种春小麦,秋季复种新苜蓿,该模式可达到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最优.这项成果的取得,为在宁夏灌区大力推广苜蓿种植业,促进农民种植苜蓿的积极性,推动宁夏苜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大苜蓿产业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河源区草地资源利用状况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江河源区草地资源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分析江河源区草地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该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人口增加、草地退化和草畜矛盾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人才建设、科技支持、引进生态补偿机制、休牧育草、进行生态移民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天然草场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针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域开发程度低、种植结构单一,影响土地生产力的问题,通过优化盐碱地粮经饲作物种植结构,采取作物种植与盐碱地生物改良相结合、粮经饲多元化种植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粮经饲作物提质增效绿色种植模式研究,完善不同盐碱胁迫类型,不同地力条件下粮经饲作物种植制度,推广应用适宜不同盐渍化程度下用养结合、多元化高效种植模式,构建粮经饲多元化种植结构并合理布局,实现用地养地结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推动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黄河三角洲轻度和中度盐碱地的小麦水肥管理模式,为该地区的小麦生产提供理论支撑,设置不灌水,灌底墒水,灌底墒水和拔节水,灌底墒水、拔节水和灌浆水4种灌水方式;不施肥,施有机肥,施有机肥与无机复合肥和施无机复合肥4种施肥方式,研究水肥耦合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肥料价格的情况下:(1)灌3次水无机复合肥处理的小麦叶面积指数最高,可以提高叶面积持续期.(2)无机复合肥和拔节水有助于小麦株高的增加.(3)无机复合肥和灌拔节水可以减少小麦受到的胁迫,且旗叶的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脯氨酸含量在各处理中均为最低.(4)灌3次水无机复合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并且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由此确定,在考虑肥料价格的情况下,灌3次水,施无机复合肥更适合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种植,有利于促进产量提升.  相似文献   

18.
宁夏黄灌区稻秆还田对硝态氮流失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控制稻田土壤硝态氮流失,对宁夏黄灌区稻田设置不同量秸秆还田处理:常规施肥不还田(CK)、常规施肥条件下稻秆分别半量(T1)与全量(T2)还田,采用树脂芯法测定了稻秆还田10、20、30 cm土层硝态氮淋失量.结果表明,稻秆还田可以有效减少30cm处硝态氮淋失量,减少比例在5.5%左右.从生育期内来看,前期流失量大于后...  相似文献   

19.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流域缺水将是一个长期的态势,今后有可能成为制约宁夏引黄灌区种植业生产发展的瓶颈。本研究在引黄灌区小麦套种玉米种植方式上小麦产4500 kg/hm2左右的生产水平下,模拟了5种灌水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早灌头水的前提下,小麦全生育期灌4次水能够满足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获得最高产量,在水资源正常情况下,应采用此灌水模式。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从节水和提高水效益的角度考虑,可采取全生育期灌3水的控灌方式。全生育期灌水超过4次,不但浪费水资源,而且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