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晏容  刘流  刘晖  贺莉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89-12891
[目的]了解酸性磷酸酶(ACP)和过氧化物酶(POD)在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血细胞中的定位以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对血细胞中ACP、POD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酶细胞化学技术测定感染前后家蝇幼虫血细胞中ACP、POD活性,用显微摄影及定量图像法进行观察。[结果]感染后浆血胞和粒血胞中ACP、POD的活性均较正常组极显著增加(P〈0.01)。感染前后原血胞、珠血胞、类绛血胞中均未见ACP、POD的阳性反应物。[结论]感染后浆血胞和粒血胞中ACP、POD的活性增强,提示浆血胞和粒血胞是家蝇幼虫参与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类型,而原血胞、珠血胞及类绛血胞不参与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晏容  刘晖  贺莉芳  刘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42-8443,8452
[目的]观察大肠杆菌感染对离体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形态的影响,了解参与家蝇幼虫细胞免疫反应的细胞类型。[方法]对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于培养后2、4、6、8 h对血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离体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中加入大肠杆菌菌液,观察感染后不同时间血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家蝇三龄幼虫血细胞培养2 h后可区分血细胞的5种类型,培养6 h后血细胞部分贴壁;感染大肠杆菌后浆血胞发生空泡、细胞变形等变化,粒血胞周围见大量细菌聚集,未见原血胞、珠血胞、类绛血胞形态的变化。[结论]浆血胞和粒血胞是家蝇幼虫细胞免疫反应的主要参与者,而原血胞、珠血胞及类绛血胞不参与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抗菌物质的热稳定性,于针刺家蝇3龄幼虫48 h后提取血淋巴,经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加热处理,测定其对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家蝇幼虫经针刺诱导产生的抗菌物质对高温具有一定耐受性,处理温度为80~100℃时抑菌活力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弱,60℃处理30s至10 min对其抑菌活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晏容  刘流  刘晖  贺莉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16-21817,21821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感染后家蝇三龄幼虫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的机制。[方法]家蝇三龄幼虫离体培养血细胞中加入大肠杆菌菌液,于离体培养后48、1、2、16 h测定血细胞及培养上清中ACP、POD活性的变化。[结果](1)大肠杆菌感染后各时间组培养上清和离体血细胞中ACP活性显著高于CK(P〈0.01)。其中培养上清和离体血细胞中ACP活性分别在感染12 h8、h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2)大肠杆菌感染后各时间组培养上清和离体血细胞中POD活性显著高于CK(P〈0.01)。其中培养上清和离体血细胞中POD活性分别在感染12 h4、h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结论]家蝇幼虫血细胞脱颗粒释放ACP、POD是引起感染后血清中这2种酶活性升高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肠杆菌感染对离体家蝇三龄幼虫血细胞形态的影响,了解参与家蝇幼虫细胞免疫反应的细胞类型。[方法]对家蝇三龄幼虫血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于培养后2、4、6、8 h对血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离体家蝇三龄幼虫血细胞中加入大肠杆菌菌液,观察感染后不同时间血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家蝇三龄幼虫血细胞培养2 h后可区分血细胞的5种类型,即原血胞、浆血胞、粒血胞、珠血胞、类绛血胞,其中浆血胞又分为大核浆血胞和小核浆血胞2种;培养6 h细胞部分贴壁,少量浆血胞已生长成梭形,部分细胞伸出长短不等的伪足;培养8 h后培养血细胞发生黑化反应,液体发黑,不易观察;感染后2 h粒血胞周围见大量细菌聚集;感染后4 h浆血胞(主要是小核浆血胞)发生变形、碎裂、胞质普遍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感染后6 h浆血胞、粒血胞聚集成团将细菌包裹形成包囊;感染后8 h培养液完全黑化,已无法观察。,其中未见原血胞、珠血胞、类绛血胞形态的变化。[结论]浆血胞和粒血胞是家蝇幼虫细胞免疫反应的主要参与者,而原血胞、珠血胞及类绛血胞不参与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感染大肠杆菌后家蝇幼虫浆血胞和粒血胞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家蝇血细胞的功能、细胞免疫机制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应用倒置显微镜结合姬氏染色观察家蝇3龄幼虫感染大肠杆菌后4h、8h、16h、24h血细胞总数及粒血胞和浆血胞的数量及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家蝇3龄幼虫浆血胞和粒血胞是家蝇幼虫免疫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感染后4h血淋巴细胞总数、浆血胞和粒血胞数增高,感染后8h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感染后各组浆血胞和粒血胞聚集成堆,出现细胞变形、空泡和核内颗粒浓集。对照组家蝇幼虫浆血胞有细胞分裂,感染后各组可见粒血胞、浆血胞分裂,家蝇幼虫血细胞的自身分裂可能是其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马元芬  刘晖  张睿  贺莉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14-10715
[目的]观察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的类型和超微结构。[方法]取孵化后第3天家蝇幼虫血淋巴,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分为原血胞、浆血胞、珠血胞、粒血胞和类绛血胞5种类型,细胞核均匀透亮,核膜清楚,常染色质多,粒血胞内含吞噬体。[结论]透射电镜观察可将家蝇幼虫血细胞分为5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研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高密度发酵放大中的自溶性问题,主要探索不同接种量和不同补料速率对于大肠杆菌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超过2%就会对大肠杆菌发酵产生不利影响,使得发酵结束时菌数降低,超过5%后发酵液中菌体基本全部自溶;补料速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补料速率太快会导致菌体生长过快,从而营养不足,导致菌体逐渐自溶。  相似文献   

9.
甲砜霉素可溶性粉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试管肉汤两倍稀释法测得甲砜霉素及氧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0和0.1μg/mL。按25、50和75 mg/L的甲砜霉素及10 mg/kg的氧氟沙星分别给试验性鸡大肠杆菌病患鸡内服,甲砜霉素采用全天自由饮水,氧氟沙星每天分2次内服,共用药4 d。结果药物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83.3%、96.7%、100%和93.3%,而感染对照组鸡的死亡率为70.0%。甲砜霉素和氧氟沙星组的增重效果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甲砜霉素中、高剂量组对鸡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疗效。用5倍中剂量甲砜霉素作安全试验与健康对照组鸡相比未见不良反应,表明用甲砜霉素可溶性粉给鸡混饮治疗鸡大肠杆菌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采用鸡胚致死对HL11、HL32、SD27鸡源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致病性进行测定,并检测其血清抗性及iss基因序列。结果表明,3株大肠杆菌为致病性、血清补体敏感菌株,iss基因序列与已知禽大肠杆菌iss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0%~99.7%。  相似文献   

11.
蝇蛆几丁低聚糖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蝇蛆几丁低聚糖对主要农作物种子病原菌和一些果蔬腐烂菌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影响其抗菌活性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蝇蛆几丁低聚糖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测试的32种农作物病原真菌和果蔬腐烂真菌中的花生白绢菌等31种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蝇蛆几丁低聚糖的抗菌活性与脱乙酰度和分子量大小有关,随着脱乙酰度的增加,几丁低聚糖的抗菌活性逐渐增强,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几丁低聚糖的抗菌活性逐渐下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蝇蛆几丁低聚糖处理玉米、小麦和棉花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蝇蛆几丁低聚糖喷雾处理对玉米苗期小斑病具有一定的防病  相似文献   

12.
以野生家蝇干燥幼虫为原料,在常规的生化提取基础上,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进一步纯化,并结合电洗脱技术,利用灵敏的杀菌活性检测手段,从家蝇抗菌肽总组分中分离纯化出1个20 ku的抗菌肽,对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均有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hitooligosaccharides from housefly larvae on pathogens ofcrops seeds, fruits or vegetables was studied and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chitooligosaccharid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that chitooligosaccharides from housefly larvae had wide spectrum fungistasis. It canstrongly inhibit the development of 31 kinds of plant pathogenic fungi such as corticiumrolfsii Saccardo.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gree of deacelylation (DD) or the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MW) of chitooligosaccharides were related to the antimicrobialactivity.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increased with the rising of DD or the declining ofMW. Pot cultur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tooligosaccharide could enhance the rate ofgermination and emergence of the seeds of maize, wheat and cotton. Chitooligosaccharidehad certain effect on corn southern leaf blight caused by Helminthosporium maydis.  相似文献   

14.
利用抑菌圈测量法研究家蝇幼虫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并且利用蛋白酶K水解和毛细管电泳对提取物中抗菌成分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家蝇幼虫提取物对6种病原菌和工程菌大肠杆菌JM109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更强,诱导组的抗菌活性优于未诱导组;毛细管电泳显示志贺氏菌诱导的家蝇幼虫有56个新的主峰.因此,诱导组的高抗菌活性主要是由于昆虫体内诱导产生的肽类,组成性的蛋白性质的酶类,如溶菌酶对其抗菌活性有一些次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沙门氏菌以针刺法诱导家蝇三日龄幼虫,提取诱导后培养24 h的家蝇幼虫总RNA,进一步分离、纯化其mRNA,运用SMART技术构建家蝇幼虫cDNA文库.结果表明:原始文库的滴度为1.55 × 106 pfu/mL,原始文库重组宰为99.5%,文库扩增后滴度达1.27 × 10 pfu/mL.从扩增文库随机挑取10个噬菌斑克隆进行PCR扩增鉴定,结果显示所选的lO个噬菌体克隆均合有重组的cDNA,插入片段大小为400~1 500 b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