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野生长柱金丝桃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区,不仅是一种优良的药用植物,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粉源植物。阐述了长白山区野生长柱金丝桃粉源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开花吐粉习性、栽培方法、利用价值及蜂群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 家兔虽经长期驯养,但至今仍保留着野生环境下的某些行为和习性。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家兔行为和习性的规律,对科学地饲养管理,提高生产性能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我们在饲养从国外引入的比利时兔、德国巨型免、法国公羊兔、加里福尼亚兔、青紫兰兔、新西兰白兔和丹麦白兔等七个品种的过程中,对其行为和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3.
野生石鸡舍饲生活习性观察及生理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宗运  陈永刚 《家畜生态》2000,21(1):24-26,42
1999年3月下旬~5月上旬在塔农大鸡场对野生石鸡舍饲的生活习性作了初步观察,并对石鸡的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舍饲石鸡在生活习性方面仍保持有野生时的鸣叫、沙浴、梳羽、占区、登高、群集等习性。在生理指标方面,雄性体重大于雌性,差异极显著(P<0.01);雄性石鸡胫长指标、强壮指数均高于雌性石鸡,且差异显著(0.010.05)。  相似文献   

4.
高羊茅幼穗分化过程及开花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露  胡玉咏  王兆龙 《草地学报》2009,17(2):197-201
为阐明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的生殖生长过程,2008年4月下旬对高羊茅幼穗分化过程和开花习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高羊茅幼穗分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苞原基分化期,1次枝梗原基分化期,2、3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小穗及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5个时期;高羊茅开花的规律性很强,总穗轴最上部的小穗最先开花,然后向下进行,基部小穗最后开花;每个枝梗最上部的小穗最先开花,其次是该枝梗基部小穗开花,然后向上进行,上部数第2个小穗最后开花;小穗则是基部小花最先开放,然后向上顺序开放。  相似文献   

5.
<正> 观察研究绵羊的放牧习性,对于绵羊的放牧管理和改进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绵羊的生产性能和保护草地有重要意义。草食家畜放牧习性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对于反刍家畜放牧来说,情况更为复杂:生态环境因素、家畜种类植物以及其间的相互关系都与放牧  相似文献   

6.
中间锦鸡儿的开花习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山西省五寨县对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的开花习性进行观测研究,描述了中间锦鸡儿的花器构造和开花过程、开花顺序、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以及日间和日内的开花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是雌雄同花植物,5月初开花,约4 d后开花强度达到高峰,之后开花强度逐渐下降,每天的开花高峰在12:00-14:00,开花强度与温、湿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1999年3月下旬~5月上旬在塔农大鸡场对野生石鸡舍饲的生活习性作了初步观察,并对石鸡的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舍饲石鸡在生活习性方面仍保持有野生时的鸣叫、沙浴、梳羽、占区、登高、群集等习性.在生理指标方面,雄性体重大于雌性,差异极显著(P<0.01);雄性石鸡胫长指标、强壮指数均高于雌性石鸡,且差异显著(0.01<P<0.05).其它生理指标雌雄个体差异不大(P>0.05).  相似文献   

8.
每年4-6月是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蜜粉源植物大量开花泌蜜的时期,每群蜂能采收到10-15 Kg的高品质蜂蜜.此阶段蜜粉源植物以壳斗科和山茶科植物为主.对两科中的甜槠、米槠、黄瑞木、木荷等代表性蜜粉源植物的分布、生境、开花等特性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旨在通过定点观察与人工授粉等方法,为黄菖蒲生殖生物学与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对引种多年的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的花器官特征、开花动态、花粉形态及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习性与访花昆虫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黄菖蒲在南京地区为4月下—5月上开花,雌雄异熟;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均为开花当天最强,随后下降;雌雄异位,开花过程中柱头向下弯曲,雄蕊始终短于柱头;花粉/胚珠比380.4,杂交指数为5。黄菖蒲的繁育习性为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自然状态下存在花粉限制,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黑纹食蚜蝇为潜在传粉者。  相似文献   

10.
新疆伊犁是我国薰衣草主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薰衣草之乡"。薰衣草不仅是"芳香药草之后",而且是新疆重要的特色蜜源植物。阐述新疆薰衣草蜜源植物的种植分布、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开花流蜜习性、利用价值及花期蜜蜂饲养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模仿野生环境,对153对野生麝鼠进行人工饲养试验,观察了解野生麝鼠的生活习性,总结出野生麝鼠在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及繁殖期的饲养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野生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的笼养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并对竹鸡的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以便为人工饲养竹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舍饲竹鸡在生活习性方面仍然保持有野生时的鸣叫、梳羽、集群等习性。环境因素对竹鸡生活习性的影响较大。在体尺指标方面,雄性体重大于雌性,差异极显著(P<0.01),雄性竹鸡胫长指标、强壮指数均高于雌性竹鸡且差异显著(P<0.05)。其它生理指标雌雄个体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的草地植物开花是植物繁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作用于传粉、种子扩散以及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而影响植物个体的适合度,所以植物的花期物候是生态系统重要的指示器, 而温度和水分则是影响花期物候的重要因素,明晰水热变化对青藏高原草地植物花期物候的影响机理,有助于理解生物在复杂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和扩散机制,对于探求植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概述了青藏高原草地植物花期物候的近期研究趋势、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1)花期物候观测;(2)花期物候变化;(3)花期物候对水热变化的响应;(4)花期物候变化的相关机制解释。此外,本文也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探讨了不同研究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未来青藏高原草地植物花期物候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白唇鹿肾上腺,甲状腺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唇鹿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兽类,但很少研究。就目前资料看,在白唇鹿的野生生活习性和人工饲养管理方面已有报道,组织学研究仅见胃肠和雌性生殖器官。肾上腺、甲状腺作为内分泌器有在机体的内分泌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作者选用白唇鹿肾上腺、甲状腺为材料,对其组织结构作了观察研究,旨在为白唇鹿的研究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何和明 《蜜蜂杂志》2005,25(8):36-37
杜鹃(R hododendron)隶属杜鹃科常绿或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性向阳,喜温暖湿润亚热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适生性较强,易于引种广栽,全世界拥有900余种,其中2/3的种类原产于我国,广布于大江南北,海南岛乐东、保亭、三亚、万宁、琼海、屯昌、琼中和澄迈高山低丘、沟谷、草坡、灌丛和林(缘)下,均有成块或散生的小树和群体。近年来,笔者较详尽地观察了杜鹃不同种类植物生态生物学特性,现将其开花物候期、花的形态与结构及其花粉形状、花芽分化、开花习性的全过程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1杜鹃花色缤纷,蜂群喜采集海南野生或栽培的杜鹃品种繁多,地理…  相似文献   

16.
蜜源植物是蜂群赖以生存、繁殖的基本条件。研究蜜源植物的群落分布,观察它们的开花物候和蜜蜂生命活动的有机联系,对养蜂生产是很重要的,每一个养蜂员,要对蜂群进行科学的、有条不紊的饲养管理,无  相似文献   

17.
黄纹无刺蜂是营群体生活的能酿蜜的野生蜜蜂。因其个体小,蜜带酸味,滇南群众称之为“小酸蜂”。一九八一年三至六月,我们前往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等地、州进行蜂种资源考察过程中,专题对黄纹无刺蜂的栖息环境,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8.
郭凤霞  陈垣  张荩凤  白刚 《草地学报》2017,(6):1324-1332
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是药材川贝母的基原植物之一,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以自然授粉为对照,采用观察和7种花器操作对漳县荒坡地驯化栽培暗紫贝母开花物候和传粉方式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其传粉结实特性,探寻繁种策略,为野生驯化扩繁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仿野生农田环境条件下,暗紫贝母株型多样化趋势明显,2013年采用鳞茎播种的暗紫贝母次年3月下旬返青,返青株以单叶株为主,多叶株少量,开花株稀少。随栽培年限延长,多叶株和开花株比率提高,单株开花数增多。开花株5月上旬现蕾,下旬进入盛花期,6月中旬蒴果成形,7月中下旬种子成熟倒苗,花蕾期茎叶持续生长,株高10.18~19.26cm。自然结实率75.0%,去雄套纸袋不结实,人工异交率80%以上,自然异交率70%,自交率低于30%,单果结种子(110±22)粒,百粒鲜重(94.53±53.62)mg。访花昆虫有蜂类、蝇类、蜘蛛和蚂蚁等。说明这种小株植物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属异花授粉类型,部分自交亲和,传粉媒介以虫媒为主,风媒为辅,暗紫贝母特有的物候、株形多样化和传粉特性是其长期适应高寒恶劣多变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收捕野生中蜂是农村家庭饲养中蜂的一项重要技能。收捕获取野生中蜂就是应用中蜂的生活习性,在掌握中蜂营巢、迁飞等习性后,利用诱捕法和猎捕法获取野生中蜂。叙述了山区诱捕和猎捕野生中蜂的方法。诱捕法是利用蜜蜂营巢习性,让蜜蜂主动投入的方法。有传统的蜂箱、蜂桶诱捕法和挖诱蜂洞诱捕法。猎捕法是养蜂人在了解蜜蜂营巢和采集行为等生活习性后,主动寻找野生中蜂的方法。有直接搜捕猎捕法、观察蜜蜂行为猎捕法、诱导蜜蜂行为猎捕法和拴线跟踪猎捕法。  相似文献   

20.
<正>野生蜜蜂种类多、分布广、适应性强,是一类重要的传粉蜂。它们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或与蜜源植物协同进化,或通过对当地气候与蜜源植物的相互选择与适应,使物种得以繁衍。目前野生传粉蜜蜂的数量由于多种原因(单一化种植、污染、辐射、农药除草剂的使用等)持续减少,有些种群已经退化消亡,2007年笔者观察了豫北地区的几种常见野生传粉蜜蜂,现就熊蜂、壁蜂和切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和传粉特点介绍如下。1壁蜂壁蜂属于膜翅目蜜蜂总科切叶蜂科中的一个壁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