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硼锰钼配施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矿物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硼锰钼配施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矿质元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锰钼配施可以提高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其中以单施钼产量最高,硼钼配施次之,与CK处理相比分别增产约54.75%、40.34%。硼锰钼不同配施对紫花苜蓿矿质元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不同,硼锰钼配施降低了苜蓿铁、锰、锌含量,其中以硼钼配施降低效果最显著;施微肥可以提高苜蓿铜含量,其中以硼锰钼配施效果最好;而硼锰、硼钼配施可分别显著提高硼、钼含量。硼锰钼配施提高了紫花苜蓿矿质元素产量,其中单施硼显著提高了苜蓿铁、锰、锌产量,单施钼、硼锰、硼钼配施分别显著提高了苜蓿铜、硼、钼产量。  相似文献   

2.
锌锰微肥对苜蓿生产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河南省气候土壤特点、锌锰钼肥的生理功能以及牧草生产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Zn、Mn两种微肥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优质牧草生产中的配施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有效范围为400~500mg/kg,最佳浓度为430mg/kg。430mg/kg的Zn肥与380mg/kg的Mn 肥结合使用,效果更好,可使牧草产量提高约10.7%,种子产量提高13.7%。  相似文献   

3.
喷施微肥对紫花苜蓿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氮磷钾基肥供应足量的基础上,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Zn、Fe、Mo、Co、B、Cu、Se、Mn 8种微肥混合喷施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其目的是通过喷施微肥试验,为生产提供不同用途的优质牧草。结果表明:几种微肥处理均可极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产草量和叶茎比,极显著提高粗纤维含量,并显著影响粗脂肪含量,促进粗灰分的增加,导致无氮浸出物的降低,但对粗蛋白和磷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风化煤与微肥配施对茼蒿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探讨HA(风化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为腐植酸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HA与微肥配合施用对茼蒿生物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①所有施肥处理比对照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4.55%~18.08%,HA与微肥配施生物量比对照平均增加了14.14%;②所有施肥处理茼蒿VC(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平均增加了32.97%,HA与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VC含量;③所有施肥处理茼蒿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T/S)比对照都显著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20.4%~59.6%、17.82%~84.99%;HA与微肥配施的处理可溶性糖含量,T/S比对照都显著增加,平均增加了51.1%、60.79%.[结论]HA与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茼蒿的生物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探讨HA(风化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为腐植酸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HA与微肥配合施用对茼蒿生物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①所有施肥处理比对照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4.55%-18.08%。HA与微肥配施生物量比对照平均增加了14.14%;②所有施肥处理茼蒿VC(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平均增加了32.97%,HA与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VC含量;③所有施肥处理茼蒿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T/S)比对照都显著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20.4%59.6%、17.82%--84.99%;HA与微肥配施的处理可溶性糖含量,T/S比对照都显著增加,平均增加了51.1%、60.79%。【结论】HA与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茼蒿的生物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6.
微量元素肥料(下称微肥)是指铁、锌、钼、锰、铜、硼等,它们在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因不同的微肥与不同的作物之间存在着种种特殊关系,如果盲目施用,不仅达不到应有效果,而且往往适得其反,甚至造成作物伤害。为趋利避害,微肥施用时要做到“三制宜”、“两注意”。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产量及茎秆抗倒伏性状对不同肥料滴灌配施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密植玉米群体茎秆质量改善,抗倒伏能力提高的技术途径和措施,大田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与茎秆质量、抗倒伏相关的农学性状和力学性状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肥料配施处理:仅施氮肥(N)、氮配施磷肥(N+P)、氮配施钾肥(N+K)、氮配施4种微肥(N+4M)、氮配施磷钾和4种微肥(N+P+K+4M),并以传统施肥方式(全部肥料一次性底施)为对照(CK)。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相比,滴灌配施钾肥显著增加了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分配模式也得以优化,同时控制株高和重心高度、缩短基部节间、增加基部节间的直径、干质量从而使单位长度干质量显著增加。玉米茎秆的抗弯曲力、穿刺强度、机械强度以及抗倒伏指数与株高、重心高度和基部节间长呈负相关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植株干鲜质量以及基部节间直径、干质量和单位长度干质量呈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滴灌条件下不同肥料配施玉米茎秆的抗弯曲力、穿刺强度、机械强度显著以及抗倒伏指数都高于或者显著高于传统施肥方式,尤其是配施钾肥处理效果最为明显,这可为该地区玉米密植抗倒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几种复混微肥对苜蓿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河南省牧草种植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牧草营养及动物营养的需求特点,利用铁、锰、铜、锌、硼、钼、钴等几种微肥进行组配,来研究其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其目的为生产提供不同用途的富含微量元素的优质牧草。结果显示:CD组配能促进紫花苜蓿第二茬铁、锌、硼,第三茬铁、锌、硼、铜含量的显著增加;及除第二茬钴外的各茬元素积累量增加。C1D1组配能促进紫花苜蓿第一茬钼、钴、硼,第二茬锌、钼、钴、硼、铁,第三茬铜、锌、硼、铁、锰含量的显著增加;及除第二茬铁外的各茬元素积累量增加。C1D2组配能促进紫花苜蓿第一茬锌、钼、钴,第二茬锌、钼、钴、硼、铁、锰,第三茬锌、钴、硼、铁、锰含量显著增加;及除第二茬铁外的各茬元素积累量的增加。C2D1组配能促进紫花苜蓿第一茬锌、钼、钴,第二茬铜、锌、钼、钴、硼、铁、锰,第三茬钼、硼、铁含量显著增加;及除第二茬铁外的各茬元素积累量的增加。C2D2组配能促进紫花苜蓿第一茬铜、锌、钼、钴,第二茬锰、铜、锌、钼、钴、硼、铁,第三茬锰、锌、钼、钴、硼、铁含量显著增加;及各茬元素积累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紫花苜蓿分枝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3年生紫花苜蓿分枝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植物生理因子的影响。【方法】以加拿大进口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岗金为材料,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进行测定。【结果】施氮10kg/hm2光合速率极显著地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比不施氮光合速率高出8.07 μmolCO2/m2·s (24.05%);施氮10kg/hm2对水分利用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作用,氮磷配施效果更好,以P40N10配施效果最好,P20N10次之;施磷20kg/hm2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都最高,分别达到了14.88mmolH2O /m2·s、1.01 cm/s和300μmol/mol【结论】苜蓿施氮10kg/hm2有助于提高分枝期叶片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在施氮10kg/hm2水平下,施磷20—40kg/hm2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水分利用率提高。施磷20kg/hm2对提高叶片蒸腾速率效果显著,并且能明显提高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在盐碱土壤条件下腐植酸、磷酸二铵及微量元素配施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的影响,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紫花苜蓿12个主要营养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以腐植酸、磷酸二铵和微量元素为主的底肥能有效增加紫花苜蓿全年干物质产量,平均增产达到39.6%;返青期追肥对产量影响不显著。施肥均能促进紫花苜蓿株高的增长,并且第一、二茬株高均大于第三茬。不同施肥处理下,紫花苜蓿营养价值加权关联度和等权关联度的结果一致,施肥处理的优劣顺序依次为T3(底肥)、T1(底肥+返青期追肥)、T2(返青期追肥)和T4(不施肥),T3在加权和等权综合评估关联度分别为0.2175和0.2156。  相似文献   

11.
锌锰钼配施技术在鸡脚草和百脉根混播草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河南省土壤特点,锌锰钼肥的生理功能以及牧草生产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2000年起对Zn、Mn和Mo肥3种微肥在鸡脚草(鸭茅)(Dectylis glomerata L.)和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混播草地进行了应用性研究,详实地探讨三种微肥的应用范围和具体措施。研究证明:Zn肥对鸡脚草和百脉根混播草地的有效范围集中在200~600mg/kg之间,最佳利用浓度为200~400mg/kg,能够促进牧草光合作用和提高种子产量,对牧草生产没有影响。200mg/kg的Zn肥与500mg/kg Mn肥和300mg/kg的Mo肥三者配施下,不但提高牧草的光合能力和种子产量,而且也显著地提高牧草产量(11.8%)。  相似文献   

12.
优良牧草在肉兔生产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450011;2河南省新密市农业局,河南郑州 450011)  相似文献   

13.
喷施硼、钼、铁对苜蓿结实性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微量元素对苜蓿种子产量及种子特性的影响,为苜蓿种子生产合理利用微量元素提供参考依据,以‘新牧4 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mu No.4’)为材料,在苜蓿现蕾期叶面喷施硼、钼、铁,通过测量花部特征、结荚率、种子产量和种子特性等指标,研究不同微量元素对苜蓿开花结实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4 kg/hm2的硼砂,苜蓿单荚种子数和种子产量分别对照提高了9.67%、35%;喷施325 g/hm2的钼酸铵,单荚种子数和种子产量分别对照提高12.9%、17%;喷施3 kg/hm2的硫酸亚铁,单荚种子数和种子产量分别对照提高7.5%、69.46%;但喷施不同微量元素的各处理的结荚率均低于对照组(59.66%)。相关性分析表明,苜蓿种子产量与结荚率、单荚种子数和千粒重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认为,在新疆昌吉地区,通过在苜蓿现蕾期喷施硼砂浓度为2.98 kg/hm2、钼酸铵浓度为325 g/hm2、硫酸亚铁的浓度为2.90 kg/hm2时,能够增加单荚种子数和千粒重,提高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14.
锌硼锰三种微肥饲料玉米配施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n、B、Mn三种微肥在一定浓度下能够促进饲料玉米生长,增强玉米的抗性、提高饲草和果实的产量。其中,B肥的有效浓度为800×10-6,能够提高叶面积指数7.27%,鲜草产量8.40%;Mn肥的有效浓度为600×10-6,能够提高叶面积指数5.36%,提高饲草产量6.30%;Zn肥的最佳浓度为600×10-6,能够提高果实产量9.23%。  相似文献   

15.
磷肥对紫花苜蓿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苜蓿的种植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磷肥的有效利用是影响苜蓿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系统概述了苜蓿缺磷的主要症状,不同地区施磷量和方法对苜蓿生产力的影响,施磷提升苜蓿生产力的途径,苜蓿的磷素吸收机制以及磷素与其他养分及水分互作对苜蓿生产的影响。建议今后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有效磷含量,测土施肥,综合不同地区的结果建立气候-土壤-施肥模型,并进一步开展磷素促进苜蓿生长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的研究,以期为苜蓿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推动草业的大力发展,提高苜蓿草产量和质量,增加种植苜蓿的效益,笔者进行了苜蓿生长期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从供试的5种叶面肥(药)中筛选出了2种适合苜蓿生长的叶面肥。试验证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澳优对苜蓿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且能显著提高粗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的含量,其增产效果达20%以上,粗蛋白含量提高9.37%~10.62%、粗纤维的含量降低5.91%~4.36%。因此,在苜蓿生长期推荐使用磷酸二氢钾和澳优进行叶面处理,喷施浓度分别为1000倍和50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