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种内分泌激素在奶牛热应激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内分泌激素调节热应激机理,以更有效地缓解夏季奶牛热应激,用中药基础方剂白虎汤进行加减组成配方,进行抗奶牛热应激试验,同时用放射性免疫测定试验过程中血清心钠素(ANP)的水平.用药后奶牛热应激得以缓解,奶牛恢复期血清心钠素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2.
热应激对荷斯坦奶牛生理常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体重、胎次、泌乳量均接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48头,研究不同温湿指数(THI)条件下奶牛生理常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夏季热应激时期,奶牛的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极显著地高于冬季非热应激处理组(P<0.01).可见热应激显著提高了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  相似文献   

3.
夏季,天气炎热,奶牛容易产生热应激.奶牛进食量减少,体温下降,影响正常的产奶量和繁殖率.而且还会降低奶牛的抵抗力,发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分析不同泌乳阶段(盛期、中期、末期)、胎次(1胎、2胎、3胎)和日产奶量水平(<20,20~30,>30 kg)等因素对热应激奶牛维持行为的影响,从而为改进奶牛饲养环境、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研究从2018年5月至10月持续6个月对南方某中型牧场中拴系饲养的40头中国南方荷斯坦奶牛的维持行为逐头进行24小时观察,记录奶牛进入热应激状态前后的行为变化.【结果】长江下游牧场大约于5月中旬开始进入热应激状态,10月中旬出热应激状态,热应激条件下,奶牛的胎次、泌乳阶段和产奶量水平不同均会影响其主要行为特征(饮水、采食、排泄和反刍等)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牧场的经济效益.【结论】饲养人员应根据牛舍内温湿指数、奶牛的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等的实时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降低奶牛的热应激损失.  相似文献   

5.
热应激是夏季奶牛养殖中重点防控的疾病,可造成奶牛产奶量严重下降,牛奶品质降低,牛群抵抗力下降等,严重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本文从奶牛热应激发生机制、临床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防治手段和有效防控措施,供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选择体重、胎次、泌乳量均接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48头.研究不同温湿指数(THI)条件下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应激可明显地增加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率,淋巴细胞凋亡率在THI为83.58时达到最高,为17.79%,与非热应激处理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热应激对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动物,炎热的气候条件会导致奶牛热平衡破坏或失调,造成奶牛“热应激”反应,致使产奶量和繁殖率显著下降、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增高.因此,在夏季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中,防暑降温成为奶牛生产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每年夏季高温天气,奶牛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反应(北方地区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奶牛生产奶量和健康。许多研究表明,奶牛日粮中加入某些缓冲剂,不但可以缓解热应激,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而且可大大提高奶牛产奶量。1.添加草木灰。奶牛按日粮干物质的2—3%添加或按精料量的3—4%添加,奶牛食后,抗病力及抗热应激能力增强,产奶量明显提高。2.添加乙酸钠。夏季在高温条件下奶牛日粮中  相似文献   

9.
武继勇 《新农业》2009,(6):21-21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奶牛产奶性能下降和繁殖力降低。为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应从改善奶牛福利待遇和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日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丰利  李小杉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650-4653
对热应激条件下湖北省黄冈市某规模化奶牛场不同泌乳阶段奶牛日产奶量的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非热应激期和热应激恢复期的泌乳早期奶牛的日产奶量极显著(P<0.01)高于处于中度热应激期的泌乳早期奶牛的日产奶量,处于非热应激期的泌乳中期奶牛的日产奶量显著(P<0.05)高于处于中度热应激期的泌乳中期奶牛的日产奶量。中度热应激期与非热应激期相比,温湿指数(THI)每增加1个单位,泌乳早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的奶牛日产奶量分别下降0.46、0.37和0.30 kg/头;热应激恢复期与中度热应激期相比,THI每降低1个单位,泌乳早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的奶牛日产奶量分别增加0.45、0.16和0.05 kg/头。因此,泌乳早期的奶牛受到热应激的影响程度大于泌乳中期的奶牛,泌乳后期的奶牛受到热应激的影响程度最小。建议奶牛场合理安排奶牛的配种与产犊时间,在上一年的10、11、12月尽量不给奶牛配种,避开母牛在7、8、9月产犊,从而避免热应激对奶牛泌乳早期和中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下降和繁殖力降低。为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最主要的应从改善奶牛福利待遇和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为奶牛夏季抗热应激缓冲剂,在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同时,还能提高奶牛血液中的皮质醇指标.试验还采用高温法制作小白鼠热应激模型.结果表明,饲喂中草药的试验组能提高小白鼠的存活率,也能影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由此证明了中草药抗热应激缓冲剂对奶牛夏季热应激有可能是通过提高皮质醇等激素的分泌而显示出效用.  相似文献   

13.
夏季奶牛发生热应激时的饲养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左云县奶牛饲养现状调查结果研究分析,提出夏季奶牛发生热应激的主要表现;影响奶牛热应激的因素;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探讨缓解热应激的措施,为科学饲养奶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下降和繁殖力降低。为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最主要的应从改善奶牛福利待遇和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一.高温影响产奶量的机制 高温季节奶牛的采食量减少是产奶量下降的直接原因。奶牛的采食量常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这是因为畜体在采食过程中同时进行着消化和吸收过程,在热应激环境下,由于采食所产生的增生热对奶牛是一种额外负担,因此随着气温的升高,奶牛的采食量将会降低。由  相似文献   

16.
奶牛热应激的发生及减缓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热应激的概念,分析了奶牛热应激的发生原因,指出热应激对奶牛造成的危害,提出了减缓奶牛热应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宜的缓解夏季奶牛热应激的中草药添加剂,选择同一栋牛舍的82头泌乳中期奶牛,随机分为8个区组,分别接受4个处理,每个处理有南区组和北区组各1个.4个处理分别为复方中草药散剂A、复方中草药散剂B、对照组C、大青叶提取物T,A、B、T组每头牛每天补饲150、120、15 g中草药添加剂.结果发现复方散剂有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降低奶牛直肠温度,提高呼吸频率,改善日粮养分消化率的趋势;大青叶提取物能够缓解热应激的生理状态,对产奶性能影响不大.总体来看,复方散剂较单味中药提取物更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北京农业》2004,(1):25-25
随着乳源的日益紧俏,养奶牛炙手可热.然而,东北农业大学有关畜牧专家指出,不计风险盲目引进外国奶牛、重数量轻质量、奶牛市场价格背离价值规律等不良倾向已初露端倪,有关部门应予以重视,防止"奶牛热"给国家和养牛户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刘东武  陈志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04-4106
综述了奶牛热应激的产生机制和热应激参数,以及热应激对奶牛生理活动、内分泌、血清中电解质和无机离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夏季气温增高较快,一些养殖场内开始零星发生奶牛流行热,导致产奶量下降。为确保奶牛养殖安全和效益,奶牛养殖场(户)一定要做好奶牛流行热的防控。奶牛流行热是弹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传播很快、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不同性别、年龄的奶牛均可感染。大部分奶牛发病后3日左右可恢复正常,故又称“三日热”,多发生于夏季或气温持续较高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