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密实混合骨料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普通骨料相比,陶粒具有轻质、多孔的特点,降低了混合骨料混凝土的碳化性能。采用加速碳化试验,研究了自密实混合骨料混凝土碳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2种自密实混合骨料混凝土加速碳化深度随着水胶比增加在增加,其增加值在不同水胶比范围内有明显差异;同水胶比混凝土加速碳化深度由大到小顺序为: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合骨料混凝土,其中筒压强度高的陶粒配制自密实混合骨料混凝土与自密实混凝土同龄期的加速碳化深度相当;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加速碳化深度由大到小顺序为: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合骨料混凝土和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防护材料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碳化防护作用以及对其服役寿命的影响规律,通过加速碳化试验考察了3种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的混凝土碳化防护性能,并依据Fick第一扩散定律建立和推导出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预测公式,对防护后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服役寿命进行了定量表征.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防护后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经过涂料防护的C20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超过了100年,C15混凝土使用寿命低于100年,C10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低于50年.结果表明,防护材料可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但对于C10等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经过涂料防护,碳化程度仍然较深.  相似文献   

3.
选用常用掺合料Ⅱ级粉煤灰和S95矿粉,采用加速碳化试验方法,研究了单掺掺合料对C25混凝土碳化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C25混凝土不同龄期加速碳化深度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总体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当矿粉掺量增加时,C25混凝土各龄期得加速碳化深度的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2)相同龄期不同粉煤灰(或矿粉)掺量的C25混凝土加速碳化深度相差不大,且同属于现行预拌混凝土标准中T-IV抗碳化性能等级;在单掺掺合料混凝土中,编号50S28d加速碳化深度最低。(3)针对28d加速碳化深度低的配合比进行了经济分析,编号40S不仅具有较低的28d加速碳化深度,而且单方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弯曲应力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快速碳化试验为依据,探讨弯曲应力水平和粉煤灰掺量对构件碳化损伤的影响,建立两者对钢混构件碳化速度的影响公式。以此为基础,引入粉煤灰掺量、弯曲应力水平影响因子,完善弯曲应力下混凝土碳化模型方程,利用ANSYS软件对受弯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碳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中混凝土碳化规律相符,证明该方法的科学性,并寻找出碳化深度和锋面CO_2浓度关系式,为混凝土碳化数值分析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马波  胡颖  张海峰 《现代农业科技》2010,(8):272-272,274
混凝土的碳化是引起钢筋锈蚀、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阐述了混凝土碳化原因及碳化处理方法,并结合工程质量实例提出了防止混凝土碳化或放慢碳化速度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轴压荷载下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以不同的轴压荷载为基准,分别对不同掺量的粉煤灰混凝土进行了短期以及长期加载下的碳化试验,分析短期加载及长期持载2种情况下,不同轴压荷载对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加载与长期持载2种情况下,随着荷载的增加,4种粉煤灰掺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同时,在20%、40%极限荷载时,长期持载较短期加载更有利于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而在60%极限荷载下,长期持载对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更为不利。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再生混凝土试块进行不同轴向应力作用下的快速碳化试验,探讨轴向应力水平及再生粗骨料质量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再生混凝土在轴向应力-碳化作用下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会加剧混凝土的碳化损伤,随着碳化龄期的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弱;再生混凝土的碳化速率随着碳化龄期的增加而降低;轴压应力抑制了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损伤,轴拉应力加剧了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损伤;观察扫描电镜图像发现,相比于单一碳化作用,在轴压应力-碳化作用下,再生混凝土内部结构较为致密,在轴拉应力-碳化作用下,再生混凝土内部形成贯通裂缝。为了量化轴向荷载作用对再生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定义了轴向应力影响系数。  相似文献   

8.
基于山西省日光温室CO2气肥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了日光温室蔬菜栽培补施CO2气肥的经济效益和采用化学反应法生成CO2的投资效果,提出了现阶段CO2气肥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乌拉苔草湿地生长季节内土壤CO2和CO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节的乌拉苔草湿地土壤释放CO2,并消耗CO。化学反应CO H2O→CO2 H2对于CO2和CO的动态变化起主要作用,CO2和CO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温度对CO2和CO体积分数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通过自行研制的长期轴拉持载装置,对不同掺量的粉煤灰混凝土进行短期及长期轴拉荷载下的碳化试验,探讨不同荷载水平的短期加载及长期持载形式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拉、压荷载对混凝土碳化性能影响的区别。结果表明:在各碳化龄期,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均随荷载水平的增加而增大;长期持载较短期加载对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更为不利;粉煤灰掺量低于30%时,轴拉荷载下的碳化深度大于轴压荷载下的碳化深度,当粉煤灰掺量达到40%,应力水平超过20%时,轴压荷载较轴拉荷载对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更为不利。  相似文献   

11.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及其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的碳化是指混凝土中原呈碱性的氢氧化钙在大气中受到二氧化碳和水分的作用,逐渐变成呈中性的碳酸钙的过程,混凝土碳化对混凝土结构破坏影响很大。着重介绍了混凝土碳化机理、影响因素、测试方法和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混凝土碳化破坏机理以及混凝土碳化影响因素,介绍防碳化的处理措施及处理实例,以为保护钢筋混凝土水工建筑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气调贮藏条件对杨梅的贮藏品质影响,为杨梅贮藏提供技术参考.以东魁杨梅为试验材料,不同气调处理(空气、4%~6%O2+8%~10%CO2、4%~6%O2+14%~16%CO2、4%~6%O2+20%~22%CO2)对杨梅进行贮藏,贮藏过程中,各处理气体浓度保持恒定.结果表明:4%~6%O2+14%~16%CO2组...  相似文献   

14.
以盆栽鸿途番茄为材料,设置常温(对照)、常温+CO2、高温和高温+CO2共4个处理,研究长期高温与CO2加富后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和同化产物的积累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处理下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光合日变化曲线的峰值较对照降低20.7%,叶片淀粉含量升高33.9%,生物量降低18.3%;高温+CO2处理可以缓解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使不同时段的净光合速率较高温处理增加22.5%~42.2%,生物量增加16.7%,但高温+CO2处理叶片淀粉含量较高温处理增加116.9%,较对照则增加了190.5%,表明叶片中的光合产物未能有效输出和利用.增施CO2可以部分缓解高温胁迫对番茄的抑制,增加生物量,但长期的CO2加富措施导致同化物输出率降低,造成淀粉在叶片中积累,降低了CO2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天气类型和夜间在不同深度的测定 ,初步研究了江淮地区农田土壤CO2 排放状况。利用Excel拟合得夜间不同深度土壤CO2 平均排放速率分布公式为 :y =-0 .0 0 62x4 -0 .0 3 42x3+0 .64 13x2 -1.5 80 8x +2 .3 9;阴天的白天为 :y =1.85 49ex+8.892 3 ;晴朗的白天为 :y =0 .3 2 2 7x4 -4 .15 63x3+18.684x2 -3 4.43 4x +2 8.3 5 8。利用地表 0cm的数据计算得江淮地区农田CO2 排放速率为 10 .5mg/(m2 ·h) ,计算得高温期间 ( 5~ 9月 ,共 15 3d)江淮地区农田 (面积约 5 8.2× 10 4 hm2 )土壤CO2 总排放量约2 .2 4× 10 1 1 g。  相似文献   

16.
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建立了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预测模型。结合Matlab的特点,应用国内外280组试验和检测数据编程实现了对模型的训练,对含有不同参数的数据测验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可以同时考虑多种碳化方式以及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为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预测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方法,同时为混凝土碳化预测方法的统一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大量工程鉴定资料对各种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碳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各种环境下混凝土碳化深度与服役时间的关系模型,并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厂房碳化状况有助于评估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安徽省沿江平原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区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农业碳足迹理论及方法,分析课题研究集成的2种双季稻栽培体系创新模式与当地传统对照模式的碳足迹.结果表明,创新模式1单位面积碳足迹(早+晚双机播)为2376.32 kg(CO2-eq)/hm2,创新模式2(早+晚双抛)为2505.58 kg(CO2-eq)/hm2,对照模式(早直播+晚抛)为3398.29 kg(CO2-eq)/hm2;3种模式内晚稻单位面积碳足迹高于早稻,化肥和电力对总单位面积碳足迹贡献排前位,农药对单位面积碳足迹贡献最小;在单位面积产量碳足迹方面,2种创新模式低于对照模式,创新模式1(早+晚双机播)单位产量碳足迹为201.26×10-3 kg(CO2-eq)/kg,创新模式2(早+晚双抛)单位产量碳足迹为211.90×10-3 kg(CO2-eq)/kg,对照模式(早直播+晚抛)单位产量碳足迹为317.22×10-3 kg(CO2-eq)/kg.  相似文献   

19.
碳化谷壳和苔藓在烟草漂浮育苗基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部分替代草炭的材料,减少烤烟漂浮育苗草炭的使用,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以商用基质为对照,分别研究了碳化谷壳和苔藓与珍珠岩、蛭石和草炭不同配比的基质对烟草幼苗农艺性状、光合作用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碳化谷壳和苔藓的基质出苗率和整齐度均强于对照,农艺性状和净光合速率均弱于对照,但C2处理(30%珍珠岩+5%蛭石+30%苔藓+35%草炭)和C1(30%珍珠岩+5%蛭石+10%苔藓+55%草炭)与对照无显著差异,A3处理(30%珍珠岩+5%蛭石+50%碳化谷壳+15%草炭)和C3处理(30%珍珠岩+5%蛭石+50%苔藓+15%草炭)的根系活力和根系形态均强于对照。整体上苔藓替代草炭的潜力更大,但碳化谷壳对烟苗根系的发育更好,替代草炭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1-MCP(1-甲基环丙烯)对CO2脱涩柿果实软化及细胞壁成分变化的影响,探讨延长柿果实采后脱涩后货架期的方法,以‘磨盘柿’(Diospyros kaki Thunb cv.Mopan)为材料,研究了采用CO2、CO2+0.5μL/L1-MCP组合处理24h后,在室温下贮存对采后脱涩柿果实软化和细胞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处理和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均能够有效的使涩柿脱涩,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相对于CO2处理来说在脱涩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柿果实采后脱涩后柿果实贮存过程中硬度下降的速率,降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并且延迟呼吸高峰、乙烯高峰的出现时间,延缓柿果实水溶性果胶上升和共价性果胶下降的速率,以及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下降的速率。因此,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可以延长柿果实采后脱涩后柿果实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