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培养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方法,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AZ04及其亲本非转基因大豆A04为试材,探讨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土壤可培养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生长的15~60 d,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真菌种群数量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亲本非转基因大豆;在大豆生长的30~90 d,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非根...  相似文献   

2.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生物与环境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世界转基因作物发展速度迅猛,其中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作物产量都占有较大比例,其安全性也受到人们极大关注。文章通过对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多年的研究总结,并结合国内外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研究文献,阐述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现状及其发展,并对其生物和环境的安全性问题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以抗盐碱转基因大豆及其亲本非转基因大豆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对抗盐碱转基因大豆种植后对盐碱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抗盐碱转基因大豆能够降低盐碱土壤pH值,对盐碱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总碱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期性,对交换性钠、碱化度和钠吸附比无显著影响。在鼓粒期抗盐碱转基因大豆有提高盐碱土壤速效氮的潜力,在大豆生长旺盛时期能够提高盐碱土壤速效磷的含量。以上说明抗盐碱转基因大豆能够影响土壤的部分化学特性,但短期内对其他化学特性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4.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转基因大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TN1和94Y20这2个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品种和1个传统非转基因大豆品种运豆101作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转基因大豆TN1在苗期和鼓粒期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94Y20,但均与传统大豆差异不显著。说明转基因大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正>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是孟山都公司培育的第一代转基因大豆(商品名为Roundup Ready Soybea,简称RR大豆),于1994年获USDA批准解除管制进入商业化种植,成为最早获准推广的转基因大豆品种。由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耐除草剂、含油量高、产量高、少耕作,便于大面积机械化生产,因此得到迅速推广应用。我国每年进口大量RR大豆,主要用于食用及饲喂,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对抗  相似文献   

6.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分别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和非转基因大豆饲料喂食雄性昆明小鼠,至30 d检测其运动能力、耐疲劳能力和耐缺氧能力,探讨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雄鼠运动机能的影响。同时以环磷酰胺处理建立小鼠病理模型,探讨病理条件下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雄鼠运动能力、耐疲劳能力和耐缺氧能力的作用。结果显示,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与非转基因对照组相比,喂食30 d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组雄鼠的运动能力、耐疲劳能力和耐缺氧能力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样,在环磷酰胺诱导的病理条件下,喂食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30 d也不会对雄鼠运动能力、耐疲劳能力和耐缺氧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结果表明,喂食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30 d对雄鼠运动机能无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7.
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是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促进了美洲地区大豆高效、高产生产。文章逐一归纳了抗草甘膦、草铵膦、磺酰脲类、麦草畏、2,4 D和异恶唑草酮等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的培育、作用原理及利用情况;围绕可能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指出培育兼抗多种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建立综合栽培技术体系是今后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主要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8.
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了大豆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比较了节肢动物群落、天敌亚群落和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研究了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生长期间,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与受体大豆间各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推广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优良品种,本文对新培育的抗除草剂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新材料SNT1进行了田间鉴定。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案,结荚期喷施41%农达(草甘膦)除草剂。观察和记载处理组和对照组除草剂处理后,大豆幼苗的枯死率,以及各主要生长发育时期和产量性状的表型。结果表明喷施除草剂后,非转基因对照组大豆(SN99-1)幼苗枯死率达98.86%,而转基因大豆SNT1仅有1.02%幼苗呈现受害症状。SN99-1和SNT1在主要生育期、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百粒重等农艺性状上差异不显著。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SNT1在大田条件下能稳定、有效抵抗草甘膦除草剂,且抗草甘膦性状的表达并未影响到其他农艺性状。转基因大豆新材料SNT1可进一步应用于培育综合农艺性状优异且高效抗草甘膦除草剂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生态安全评价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大豆(Glycine max)的起源中心,大豆是中国的重要作物。转基因大豆向环境释放后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自然状态下分布着丰富的野大豆(G.soja)遗传资源,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能够在自然条件下与野大豆发生基因交流。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释放后,由于大量单一使用草甘膦,田间杂草已经进化出了抗药性。大量使用的除草剂以及转基因大豆根际分泌物会对土壤微生物、非靶标生物产生影响,并影响到植物的固氮能力。本文在综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基因大豆生物安全研究与管理的建议,为我国将来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盆栽转Epsps基因大豆RR47、受体大豆SW47和对照大豆吉育84,分别对其进行常规除草剂乙草胺、精禾草克与咪草烟混用和目标除草剂草甘膦的不同水平处理。结果表明:①对常规除草剂转基因大豆RR47和受体大豆SW47之间耐性基本相同,而转基因大豆RR47和受体大豆SW47比对照大豆吉育84对常规除草剂的耐性弱。表明不同大豆品对常规除草剂的耐性存在差异,与抗草甘膦基因的转入无关。②对目标除草剂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47的耐性极高,具有垂直抗性。受体大豆SW47和对照大豆吉育84对目标除草剂草甘膦无耐性。表明转基因大豆RR47与非转基因大豆SW47和吉育84有本质的区别,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新的性状。  相似文献   

12.
杂草是制约大豆生产的关键因子,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为大豆生产提供可持续稳产和增产的潜力。目前,我国转基因大豆至今还处于试验阶段,还不能商业化种植。2010年在中国农科院廊坊科研中试实验基地用5点取样法调查研究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AG5601、呼交03—263、呼交06—698对豆田杂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豆田杂草种类及数量、田间密度(MD)、田间均度(U)、田间频率(F)和相对多度(RA)调查中,只有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呼交03—263豆田中狗尾草的F和RA显著低于亲本受体蒙豆12,其它杂草无显著差异。这说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AG5601、呼交03—263、呼交06—698对豆田杂草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豆田主要杂草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草是制约大豆生产的关键因子,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为大豆生产提供可持续稳产和增产的潜力.目前,我国转基因大豆至今还处于试验阶段,还不能商业化种植.2010年在中国农科院廊坊科研中试实验基地用5点取样法调查研究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AG5601、呼交03-263、呼交06-698对豆田杂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豆田杂草种类及数量、田间密度(MD)、田间均度(U)、田间频率(F)和相对多度(RA)调查中,只有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呼交03-263豆田中狗尾草的F和RA显著低于亲本受体蒙豆12,其它杂草无显著差异.这说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AG5601、呼交03-263、呼交06-698对豆田杂草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及其食品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发展抗除草剂作物的创制是植物生物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大多数抗性品种都是采用分子生物学与植物转移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而成,从而使每种植物细胞获得外源基因后繁殖成再生植株。在转基因作物中,发展最快的是抗除草剂作物,其中主要是大豆、油菜、玉米与棉花。1993年第一个抗磺酰脲类除草剂大豆品种在生产中开始应用,1996年抗草甘膦大豆品种推广,1998年抗草铵膦大豆品种试验种植,目前虽然已创制出各种抗不同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但以抗草甘膦作物的种植面积最大,如2000年美国种植抗草甘膦大豆面积3000万hm2,占…  相似文献   

15.
国外大豆研究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大豆转基因育种进入实用化1998年 ,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hm2 ,其中大豆占52 %。1999年 ,以孟山都公司的Roundup Ready Soy bean为代表的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品种面积达到1400万hm2,超过全美大豆面积的50 %。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已在阿根廷大面积推广 ,并获准进入巴西种子市场。转基因大豆的广泛应用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面对转基因大豆的巨大市场潜力 ,美国公、私立机构投巨资进行大豆基因组和遗传转化方法研究。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大豆集资(Check -off)计…  相似文献   

16.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和高油酸大豆在国际上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转基因大豆的类型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还没有形成商品化。主要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主要针对转基因大豆开展的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对基因进行修饰、改造,从而定向改变生物体遗传性状的技术。基于转基因技术在大豆中的应用,从技术研发手段、外源基因挖掘、转基因大豆品种、大豆除草剂、种植面积、研发体系等方面对国内外转基因大豆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发展中国大豆转基因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分析指出,国外转基因大豆研发能力较为成熟,大豆外源基因转化技术主要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和微弹轰击法,通过cp4、dmo、Pat、cry1Ac、fatb1-A等目的基因的表达,得到抗虫、抗除草剂、高油酸以及具复合性状的大豆品种,同时转基因产权保护体系比较健全,促进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化;而中国转基因大豆研究多为基础性研究,侧重于基因检测和再生体系培育,外源基因转化技术缺乏创新性,存在转基因安全性结论未定、舆论环境尴尬、研发体系不完善、审批过程复杂、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开发数量少,高油、抗生素抗性等功能性基因挖掘不足等问题,制约中国转基因大豆产业化进程。今后应改革高校和科研机构考核制度、强化产学研模式、完善转基因产权保护机制、加强转基因科普与监管,为转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化营造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运用DREAM模型和时间趋势预测模型,通过采用2009—2015年我国大豆和美国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成本、单产情况拟合出我国在2018—2023年种植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成本及单产情况,基于此数据对我国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产业化的社会福利进行预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的种植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较大,累计产生了220.513 1亿元的经济剩余,而对大豆生产者的福利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累计损失82.975 6亿元,总体上消费者福利的增加值大于生产者的损失值,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累计增加137.537 4亿元,改善了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桃(Prunus persica L.)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PpCuZnSOD)在植物抗干旱胁迫中的作用,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pCuZnSOD基因转入大豆品种中黄13中。Southern印迹分析证实PpCuZnSOD基因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中PpCuZnSOD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用15%PEG4000模拟干旱胁迫时,转基因大豆种子萌发率与主根长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大豆。在干旱10 d条件下,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而丙二醛(MDA)含量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较少。活性氧(ROS)染色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在干旱胁迫下活性氧少于非转基因植株。复水后4 d,转基因大豆的成活率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大豆。这些结果表明,PpCuZnSOD能提高大豆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20.
用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P)处理小鼠建立雄性生殖损伤模型,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喂食30 d,进行体外受精实验,检测其受精率及2-细胞、4-细胞、8-细胞和囊胚的形成率和优胚率,评估转基因大豆饲料对雄鼠生殖功能的潜在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CP处理导致的生殖损伤条件下,与非转基因大豆喂食组相比,以抗草甘膦转基因饲料喂食30 d对小鼠受精率,及其分裂形成的2-细胞、4-细胞、8-细胞和囊胚形成率和优胚率无显著(P0.05)影响,表明CP诱导的生殖损伤状态下,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喂食30 d不会对雄性小鼠的生殖功能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