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美拉德反应是羰基化合物(尤其是还原糖)与胺、氨基酸、肽类、蛋白质等氨基化合物之间发生的反应,其产生的风味物质主要有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硫杂环化合物,还包括含硫杂环呋喃类、含氮杂环的吡嗪类,其中有些能使食品具有迷人的香味,具有诱食效果。本文通过归纳总结美拉德反应在宠物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和宠物食品中用到美拉德反应的生产工艺,力求为工业化生产宠物食品和反应类宠物食品香精的企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机理、诱变和抗突变作用,生物体内的美拉德反应及调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美拉德反应对养分消化代谢影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美拉德反应及其机理美拉德反应(M aillard reaction)是法国化学家L.C.M aillard(1878-1936)于1912年提出。现在认为,所谓M aillard反应,是广泛存在于食品、饲料加工中的一种非酶褐变(N onenzym ic browning),是氨基化合物(如胺、氨基酸、蛋白质等)和羰基化合物(如还原糖、脂质  相似文献   

4.
酶法水解牛乳蛋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易消化、低致敏的婴儿配方食品原料,采用胰蛋白酶水解牛乳蛋白,研究酶解过程中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对乳蛋白水解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40min、酶解温度40℃、加酶量1200U/g蛋白质。  相似文献   

5.
利用鱼粉废水生产高效动物诱食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鱼粉生产的压榨工序所产生的废水浓缩后,添加适量酶解鱼汁,然后经吸附、干燥等工艺,生产出具有浓郁鱼腥味的动物诱食剂。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对酶法水解、产品配方、干燥等工艺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获得了较好的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美拉德反应对添加5%糖蜜的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严重破坏了苜蓿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粗蛋白质、粗脂肪和可溶性糖分含量均与青贮原料和正常的青贮料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正常青贮料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也随之发生显著性下降(P<0.05)。苜蓿青贮后酸性洗涤纤维(ADF)变化不显著,中性洗涤纤维(NDF)为下降趋势,发生美拉德反应后ADF和NDF均为升高的趋势(P<0.05)。17种氨基酸的含量在青贮前期变化不显著(P>0.05),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和美拉德反应的发生,半胱氨酸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青贮料高于青贮原料(P>0.05),发生美拉得反应的苜蓿其含量低于青贮原料和青贮料,且差异显著(P<0.05),其它14种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为降低趋势,其中以赖氨酸降幅最大(77%)。  相似文献   

7.
复合酶法提取松针粉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主要研究利用复合酶提取松针粉的有效成分挥发油,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使用复合酶提取中草药方法,为推广应用复合酶法在提取中草药生产上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为三部分,即常规蒸馏提取试验、单因子试验、多因子试验.其中单因子试验从酶解温度、酶解作用时间、pH、加酶量4个因素考察酶解对松针粉挥发油提取量的影响,多因子试验采用4因素(pH、酶解温度、酶解作用时间、加酶量)三水平做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酶法提取松针粉的最佳反应条件.由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酶解反应条件是:酶解温度为50℃,pH值为4.5,酶解时间为6h,加酶量为4%.最后对加酶和未加酶组进行t检验比较,结果显示复合酶法提取松针粉有效成分挥发油比常规的提取量高出37.9%,两种方法差异极显著,有效地证明了复合酶可以加大松针粉有效成分的提取量.  相似文献   

8.
试验利用鲶鱼鱼骨为主要原料,鸡肝为辅料,通过对原辅料预处理、酶解、美拉德反应和发酵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最终优选出宠物食品配料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将鱼骨与鸡肝分别在121℃和0.1 MPa条件下高压处理,以4∶1混合并绞碎,添加50.0%水,用分步酶解法将0.5 g/100 g复合蛋白酶,在50℃、p H为6.5的条件下酶解0.5 h,然后再添加0.5 g/100 g的风味蛋白酶在p H为6.0条件下,继续酶解0.5 h;在酶解物中加入1.0%葡萄糖和0.5%甘氨酸后,调p H为7.0,在121℃和0.1 MPa条件下美拉德反应1 h,冷却后过胶体磨,加入6.0%的白砂糖,10.0%的嗜热乳酸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24 h;最后,用柠檬酸和盐酸调酸和氯化钠调味后即制成色泽棕褐色风味鲜香的高酸性半固体宠物食品。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草鱼鱼肉蛋白为原料,采用蛋白酶突变株166水解,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抗氧化性为考察指标,对反应时间、加酶量、反应pH及反应温度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蛋白酶突变株166水解草鱼蛋白获得活性物质的最佳操作条件:酶解时间120 min,酶解温度65℃,pH 7.5,加酶量4 000 U/g,在此条件下,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性可达到52.07%.  相似文献   

10.
以乳清蛋白为原料,采用酶法水解,分析酶解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酶底比对复合酶水解乳清蛋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最适工艺参数,再通过正交试验及验证实验进一步确定乳清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水解度、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螯合能力4项指标的正交试验结果,最终确定乳清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pH 8.5、底物质量浓度2.5 g/100 mL、酶底比3.5%。以上述最佳参数为酶解条件进行验证实验的结果表明,验证实验结果与正交试验结果相符,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确定的酶解条件为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1.
母乳是婴幼儿的最佳食物来源,而乳清蛋白是营养和活性物质的基础,其中生物活性肽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为研究母乳乳清蛋白抗氧化活性肽,采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4种酶制备抗氧化活性多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对乳清蛋白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最适于母乳乳清蛋白抗氧化肽的制备,此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 7.21、反应温度50.03℃、酶与底物比(E/S)4 486.68 U/g、酶解时间5h;影响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因素大小为:酶与底物比>温度>pH值.利用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过滤色谱G-25、G-15分析得出组分峰Ⅰ抗氧化活性最强,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了60.31%.  相似文献   

12.
利用鳕鱼皮制备饲用胶原肽添加剂及其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鳕鱼皮为原料,采用双酶复合法提取胶原多肽作为饲用添加剂。以水解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解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混合水解,加酶量分别为4%和4.5%,温度55℃p、H值8,时间11 h,蛋白质水解度可达到25.61%。分离得到的多肽组分,Mr<3 500 Da的占82%以上,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水解产物有较好的抗氧化特性,有望作为高档水产饲料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13.
甘薯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模拟甘薯淀粉提取过程获得甘薯渣,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了各种酶添加量对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确定糖化酶为主要酶,并且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糖化酶酶解条件(温度、时间、pH值)的最优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各种酶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α-淀粉酶1.4mL/g、胰蛋白酶0.5mL/g、糖化酶为5.0mL/g,其中,糖化酶是影响提取率的主要酶。糖化酶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60℃,时间40min,pH值4.5。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甘薯渣膳食纤维产品,对产品进行分析表明,总膳食纤维提取率为81.6%,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可达25.7%,甘薯渣膳食纤维的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达到3.42mL/g和665%。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对来源于地衣芽孢杆菌CP-16的重组角蛋白酶和二硫键还原酶协同酶解羽绒加工副产品最佳工艺条件进行探讨。试验探讨角蛋白酶与二硫键还原酶组合水解羽毛角蛋白的适宜比例,并研究蒸汽压力处理时间、酶解时间、组合酶添加水平和水分含量等单一因素对酶解效率的影响,再利用L9(34)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处理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当角蛋白酶与二硫键还原酶的酶活比例为80:1,角蛋白酶终浓度为90 U/mL时,组合酶酶解羽绒加工副产品效率最佳;经压力处理2 h更有利于提高酶解效率;水解60 h酶解率最高,但与48 h差异不显著(P>0.05);总反应体系中缓冲液为5.5 mL时酶解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4.5 mL组差异不显著(P>0.05)。正交试验优化酶解羽绒加工副产品条件发现,影响组合酶酶解效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压力处理时间、酶解时间、酶剂量;酶解羽绒加工副产品最适条件为:角蛋白酶与二硫键还原酶活性比例为80:1,121℃高压处理2 h,角蛋白酶终浓度为90 U/mL,50℃酶解48 h,此时1 g羽绒加工副产品产生的上清液可溶性蛋白含量为352.72 mg,比对照组提高640.26%。综上,利用多种处理工艺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组合酶水解羽绒加工副产品的效率。本试验结果可为羽绒加工副产品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optimal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for the synergistic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feather processing by-products by recombinant keratinase and disulfide bond reductase from Bacillus licheniformis CP-16.Firstly,the appropriate proportion of keratinase and disulfide bond reductase was explored in this experiment.Secondly,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eatment of combined enzymes were studied,including steam pressure treatment time,enzymatic hydrolysis time,combined enzyme addition level and water content.Finally,L9(34) orthogonal test was used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processing conditions.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When the enzyme activity ratio of keratinase and disulfide bond reductase was 80:1 and the final concentration of keratinase was 90 U/mL,the combined enzyme had the best efficiency in feather hydrolysis.Pressure treatment of feather keratin for 2 h was more conducive to hydrolysis of feathers processing by-products by combined enzymes.Feather hydrolysis rate was the highest at 60 h hydrolysis,but i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at 48 h (P>0.05).The efficiency of feather enzymatic hydrolysis in the total reaction system with 5.5 mL buff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compare to the group with 4.5 mL buffer (P>0.05).The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showed that,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hydrolysis efficiency were pressure treatment time,enzymolysis time and enzyme dosage from large to small.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feather enzymatic hydrolysis were:The ratio of keratinase to disulphide bond reductase was 80:1,121 ℃ for 2 h,the final concentration of keratinase was 90 U/mL,and 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was conducted at 50 ℃ for 48 h.At this condition,the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of supernatant produced of each gram feather was 352.72 mg,which was 640.26%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In 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treatment processes was more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ydrolysis of feathers processing by-products by combined enzymes.The study coul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eath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抗菌活性较好的肽粉乳基料,以新鲜牛乳为原料提取酪蛋白,以酪蛋白酶解物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指标,从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中筛选出一种蛋白酶水解牛乳酪蛋白,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该酶水解牛乳酪蛋白优化水解条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水解牛乳酪蛋白,其酶解物对3种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优化水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5h、加酶量4500U/g、pH5.5、底物质量浓度6g/100mL;牛乳酪蛋白酶解物及初级肽粉乳基料稳定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利用重组弓形虫SAG1基因转染蜥蜴利什曼原虫所表达获得的目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一种快速、特异、可检测犬弓形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确定了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6.75 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对已知阳性血清检测的下限可达1∶6400,批间和批内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包被抗原的酶标板在4、-20 ℃环境中可保存8个月以上。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应用于犬弓形虫抗体的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REV重组env蛋白间接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化的env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REV抗体的间接ELISA(ienv-ELISA)方法。ienv-ELISA工作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包被液为CB;最佳封闭液浓度为1%BSA-PBS;最佳抗原包被量为8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300;血清最佳作用时间为1 h;二抗的最佳稀释度为1∶5000;二抗最佳作用时间为1 h;底物最佳显色时间为25 min。重复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ienv-ELISA方法有良好的可重复性,标准差均小于15%;与鸡MDV、ALV、NDV、H5N1、H9N1等病毒阳性抗体均无交叉反应;与REV抗体检测试剂盒(以REV全病毒为包被抗原)对比,所建立的ienv-ELISA诊断敏感性、诊断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0.625%9、3.75%和92.7%。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藏羊血制备食用蛋白的工艺进行了分析。经分析食用蛋白粉水解最佳条件为:酶解用酶量4.5g,酶解温度为46℃,酶解时间为7.5h,酶解的pH值为10.5,活性炭作用于水解液时由室温升至80℃所需最佳时间为6~8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