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行距对果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150cm行距是本试中果蔗表现最好的行距,对果蔗绝大多数农艺性状、全部商品性状和工艺性状都具有正效应,其甘蔗产量比对照增产20.41%,甘蔗含糖量增加20.70%;130cm行距是本试验中果蔗表现较好的行距,对果蔗的绝大多数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商品性状具有正效应,其甘蔗产量比对照增产14.04%,甘蔗含糖量增加14.84%;110cm行距是本试验中果蔗表现稍好的行距,对果蔗绝大多数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商品性状和工艺性状具有轻微正效应,其甘蔗产量增产10.56%,甘蔗含糖量增加11.72%。  相似文献   

2.
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0对陆海杂种一代的优势表现研究,表明陆海杂种的产量、籽指、铃重、铃数、株高、果粒数、果节数和纤维品质均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与双亲的平均值比较。籽棉产量高出22.32%,皮棉产量高出7.25%。铃重增加5.36%,成铃数增加33.21%。株高增加30.04%。果节数增加26.68%.陆海杂种结铃性较好。结铃数与对照相比。增加19.50%。而铃重和衣分较对照。平均下降16.59%和23.81%。纤雏品质优势明显。2.5%跨长、比强度、伸长率、麦克隆值的平均竞争优势均在30%以上.整齐度增幅较小,平均为5.17%;多数组合的2.5%跨长大于34m。比强度大于35cN/tex。麦克隆值在3.7-4.2的A级范围内。表现出超高亲遗传。  相似文献   

3.
在61点(次)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川蔗23号新植、宿根的平均单产为150885kg/hm2,比对照种增产23.52%;平均甘蔗蔗糖分达14.07%,比对照高1.70%(绝对值.下同);甘蔗含糖量平均达21369.15kg/hm2,比对照高41.30%.在22点(次)全国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川蔗23号新植、宿根平均单产达115495kg/hm2,比全国对照种增产18.53%,甘蔗蔗糖分平均达14.49%,比对照高0.39%(绝对值,下同)甘蔗含糖量达16209kg/hm2,比对照种高18.40%.该品种还高抗黑穗病、花叶病和赤腐病;并具有某些果蔗特征和优良的商品性状.  相似文献   

4.
小麦品质性状与一些生化性状的典型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选用18个品质差异较大的黄淮海优质小麦产业带国家小麦展示品种,研究出粉率、籽粒硬度、沉淀值、湿面筋含量等品质性状与面粉总蛋白质含量、总聚合体蛋白、大聚合体蛋白含量及比例等生化性状间的关系,旨在探讨小麦育种中利用一些简单、易测的生化指标筛选品质性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小麦面粉总蛋白质含量、总聚合体蛋白含量和大聚合体蛋白含量3个生化性状对3个品质性状筛选指标即籽粒硬度、沉淀值和湿面筋含量有显著正向作用;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籽粒硬度(Y2)、湿面筋含量(Y4)和吸水率(Y5)的关键生化性状是面粉总蛋白质含量(X1)。湿面筋含量与面粉总蛋白质含量间量化关系为Y4=4.3054X1-18.5971,相关系数0.9992,达极显著水平;总聚合体蛋白含量(X2)、大聚合体蛋白含量占总聚合体蛋白含量的百分比(X6)是影响沉淀值(Y3)的两个关键生化性状,其回归方程为Y3=8.2784X2 0.4930X6-54.8929,相关系数0.7498,达极显著水平。本文还就以面粉总蛋白含量、总聚合体蛋白含量、大聚合体蛋白含量代替品质指标用于小麦品质育种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大豆种子性状、幼苗性状及经济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2个种子性状差异较大的大豆品种,在测量种子百粒重、百粒容积和容重后,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各品种幼苗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平均值,计算大豆种子性状、幼苗性状及经济性状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大豆种子粒重和容积与出苗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基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幼苗根、茎、叶干物重呈显著或不显著的正相关,与后代百粒重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幼苗叶绿素含量高的品种,单株分枝数和单株荚数多,百粒重和单株产量高。幼苗茎干重和根干重对单株分枝数和单株产量有显著影响,基茎粗与百粒重呈显著相关。选用大粒品种,既可培育壮苗,又可获得较高的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6.
食用优质早稻育种几个主要性状改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食用优质早稻品种应该是质优、产量高、熟期适中、适应性好 ,有一定抗病虫性及耐逆境生态等优异性状的综合表现。目前 ,优质早稻品种尚少 ,制约了优质早稻的发展。当今 ,中国南方几省早籼稻米多数品质差 ,售价低 ,销不出 ,出现了卖粮难现象 ,已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1999年 3月 2 5~ 2 7日 ,农业部在南昌召开了全国早稻优质化座谈会。提出了用 5a时间 ,基本实现早稻用途多样化 ,品种优质化 ,经营产业化 ,栽培轻型化 ,质量标准化的总体目标。要求做到早稻品种结构合理。主攻食用优质早稻 ,使早稻基本达到部颁食用优质稻米标准。分两阶段实施 …  相似文献   

7.
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8个野生大豆和13个栽培大豆,来自于黄淮海地区、黑河周边地区及引自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海参威,在北京种植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栽培大豆中蛋白质含量超过44%的品种有中黄13、噶尔毛尼亚、滨海13-1、F4131、黑河27和合丰25。  相似文献   

8.
利用两年实验数据对166个河南大豆栽培品种的7个花器性状和3个产量性状进行典型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旨在揭示花器性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为大豆育种产量水平突破提供深层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花器性状间相关性显著,部分花器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性显著.其中,萼片、沟槽、花瓣外露对百粒重和单株总粒重的影响较大.逐步回归表明,萼片长度、花瓣外露和花柱长度对柱头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花生种质农艺、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11.
福建省田埂豆资源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水稻主导品种性状分析及对水稻育种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9-2014年四川水稻主导品种已发布的数据,对这些主导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四川水稻主导品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川省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西南地区玉米杂交种主要生物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西南地区主要玉米杂交种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和子粒性状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出该区大多数玉米杂交种株高、穗位、叶片数、穗长、穗行数、穗粒数、出籽率和千粒重等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主要分布区间和变异系数,并对株型、子粒形状和颜色等典型质量性状进行了调查,为今后玉米科研、推广和利用提供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花生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近二十年在河南省推广的12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对花生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改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得到了明显的改良。2000年以后审定的近期品种产量水平有较大提高,比早期(1994年以前)和中期(1995-1999年)的品种平均增产540kg/hm^2,增产幅度达6.8%。近期品种在单株果重、单株饱果数、百果重和单株有效果数上比中期和早期有极显著地增加,500g仁数显著降低,产量性状中只有出仁率和500g果数变化较小。近期品种的脂肪含量比早期品种有显著和极显著地提高,近期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比中期品种有所下降,比早期品种都有极显著地提高,而且幅度较大。近期品种的株高较中期品种降低4.9cm,侧枝长减少4.33cm,总分枝数比前期和中期减少了2个左右,但结果枝数变化不大。生育期明显缩短,由前期的135~140d缩短到近期的120d左右。近期审定推广的珍珠豆型品种远杂9307与早期品种鲁花12号相比,大多数性状得到了明显地改良。从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改良潜力看,单株有效果数、单株饱果数和单株果重的改良幅度较大,出仁率、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较小。  相似文献   

15.
化学封顶剂在湖南植棉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化学封顶和人工打顶对棉花主要农艺、新生果枝数、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化学封顶能够控制株高,抑制棉株的顶端优势,不会影响纤维品质;其中8月10日、用量为750 mL·hm-2处理的籽棉产量基本与人工打顶持平,可以代替人工打顶,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4个亲本类型26个亲本,配成4个类型39个组合及2877个杂交后代无性系的锤度研究表明:后代的平均锤度增幅随代数的增加而减少,后代的平均锤度、最高锤度随组合亲本的平均锤度或高锤亲本的锤度或低锤亲本的锤度增加而增加,随父母本锤度的增大而减小;后代平均锤度增幅随组合亲本的平均锤度或高锤亲本的锤度或低锤亲本的锤度增加而减少,随父母本的锤度差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后代的锤度与亲本的锤度有如下关系式:F高=0.2811P高+0.9648P低+0.1458P平-0.0377P差+10.064 F平=0.3458P高+0.1158P低+0.2224P平-0.0726P差+10.3711 F增=-0.0865P高-0.0001P低-0.2468P平+0.0049P差+6.4502  相似文献   

17.
18.
水稻生育后期剑叶形态和生理特性的QTL定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探讨水稻生育后期功能叶尤其是剑叶的形态性状及生理特性对水稻高产的影响,利用来源于籼稻珍汕97/HR5后代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生长后期剑叶形态(长、宽、长宽比)、剑叶代谢产物(鲜质量、干质量、含水量)和剑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进行了考查分析和QTL定位。共检测到26个QTL,单个QTL的表型贡献率为4.77%~31.67%。其中控制剑叶形态的QTL主要位于第1和第4染色体,控制剑叶代谢产物的QTL主要位于第3、7和10染色体,控制剑叶叶绿素含量的QTL主要位于第3、4和9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9染色体上的QTL,在后期功能型超级稻育种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麦冠层性状与穗部经济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80年内燕麦农艺和生理性状的遗传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育种使美国中西部地区燕麦产量大幅度提高。为了确定育种对改进作物艺性状和生理性状的作用,1987-1988年在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农学系和农业工程研究中心,对过去80年中推广的9个燕麦品种和一个试验品系进行了测定。测定项目包括:籽粒产量、容重量、抽穗期、株高、生产产量、收获指数,累积叶面积、植株干重和相对生长速度。在良好的生长条件下(1987年)植株高度(0.3cm/年)和收获指数(0.2%/年)与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