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追踪观察了野鸢尾从种子到种苗的发育过程。结果发现,种子胚苗端发育先于根端;萌发时首先出现下胚轴,继而根环处膨大产生下胚轴毛。种子胚时期,胚芽呈三角形,萌动一段时间后变为舌形,继而胚芽位置开始膨大,向外一侧的子叶鞘逐渐变薄,胚芽突破子叶鞘进入空气之中。野鸢尾可能是由原始水生植物进化来的,因为其种苗发育具有原始水生大型植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蓝堇草属毛茛科蓝堇草属植物。其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表明,它与毛茛科其它属一样,存在一个以子叶节区为中心的两个过渡区。向上为子叶草-茎过渡区;向下其下胚轴为子叶节-根过渡区。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糖用甜菜和饲用甜菜为材料,研究了甜菜体内维管束的发育及其在各器官间的贯通方式,结果表明:(1)甜菜体内维管束的发育始于子叶节,并由此向上和向下分别形成叶柄和根中的初生维管束;三生维管来是由额外形成层产生,它的发育始于下胚轴的上半部,即子叶节的下方。(2)1~7个三生维管束环及其环间薄壁组织是根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这些三生维管束环的维管束直接与基本叶中的维管束相贯通,这时甜菜根的膨大、叶片中糖分向根部运输与积累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5种鸢尾植物叶和根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中国北方地区的5种鸢尾植物的叶和根形态构造进行了比较解剖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5种鸢尾植物叶的表皮均具有保卫细胞且细胞壁有加厚现象,下有气孔室,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5种鸢尾植物根的内皮层细胞均有5面加厚现象,呈马蹄形,中央的髓细胞为厚壁的薄壁组织细胞。文章揭示了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发育特点,探讨了植物结构与环境的关系,为大规模栽培及引种驯化提供形态解剖学的理论依据,为该属的系统演化提供更多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子叶节区理论对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幼苗初生维管系统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幼苗的子叶节区类型为顶枝伸长型。在子叶节区下部存在子叶节区—根过渡区;子叶节区上部存在子叶节区—茎连接区。这一结果与已报道的有关菊科植物幼苗的研究结果完全不同,为菊科植物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增添了一份新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甜菜营养生长各期中叶丛消长与根、轴形态结构的关系。叶丛的增长与块根中三生维管束环数呈正相关。叶丛繁茂期时每增长三片叶,块根即增加一环。叶丛下降期,平均五片叶增加一环。至糖分积累期时环数已趋稳定。此时块根重量显著增长。至成熟期叶重急剧下降,根重急剧增长,糖分也迅速增长。甜菜根茎转位区位于子叶节下0.3—0.6cm 处,转位过程急骤,并与形成层活动交织在一起进行。从解剖结构看甜菜块根的根头部由苗期的下胚轴上部(子叶节下0.1—0.2cm处)及上胚轴发育而来,根体由苗期的下胚轴中、下部(具有不定根的部位)和主根的上部发育而来,苗期的大部分主根形成块根的根尾。  相似文献   

7.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哈研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系统探讨以子叶或子叶节为外植体时不定芽的诱导效率,最终确定以子叶节作为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试验材料;并系统探讨了不同PGRs浓度对不定芽诱导、不定芽伸长及生根阶段的影响;建立了哈研3号黄瓜的高频再生体系;并在子叶节根端膨大阶段进行了抗生素(Km)浓度的摸索,建立了较为适宜的遗传转化体系,为转基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牛蒡,又名大力子,属菊科2a生草本根茎类作物,其地下根茎为菜,肉质根营养丰实,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强身功效,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蔬菜.栽培上以种子种植,当种子萌发后,在营养生长初期胚轴和直根均未膨大,生有许多侧根用以吸收土中的营养,直根开始膨大后叶片制造的养分就逐渐贮存到根部而形成肥大的肉质根.牛蒡作为根茎类作物,其肉质根可下扎1m以上.  相似文献   

9.
基于ITS序列的鸢尾属植物部分种的系统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引物设计、PCR、基因克隆、测序,获得了10种鸢尾属植物和1个外类群种的ITS序列。鸢尾属植物ITS1区长度219~243bp,5.8S序列长度均为165bp,ITS2区长度变异范围为196~239bp。5.8S序列过于保守,保守位点占81.9%。ITS序列对于区分鸢尾属植物组级的较大分类等级较好。用近缘属射干属的Belamcandachinensiss作为外类群,用邻位相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较一致的系统树,且分析表明,ITS序列对于建立属间的分类等级更加有效。结合Genebank中的中国鸢尾属植物的序列,比较支持赵毓棠建立的中国鸢尾属植物组以上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0.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鸢尾属17种植物叶片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其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并作了分类上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叶表皮的表皮细胞形态、气孔及表皮上的乳突在种间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鸢尾属植物表皮细胞多为菱形,表皮细胞短菱形的为原始类型;气孔器为不规则形;气孔及垂周壁存在下陷或隆起2种;垂周壁式样为平直或弓形;下陷气孔周边的表皮空隙口形状为椭圆形、方形或菱形;有些种表皮上具有乳突,并存在多态性;这些性状与鸢尾属植物生境不存在直接联系。本文还依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探讨了属内亚属间及一些近缘种间的分类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运用系统溶剂法和生物测定法,以栎属7种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其种皮、胚(胚及周围部分子叶)和子叶(远离胚端2/3子叶)1.0 g/mL和0.5 g/mL浓度甲醇等浸提液以及各有机相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栓皮栎、锐齿栎、蒙古栎、沼生栎和麻栎甲醇浸提液均能显著降低白菜种子发芽率、根长和苗高,且对发芽率的抑制作用逐渐降低;夏栎和房山栎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根长和苗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种子不同部位甲醇浸提液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胚>子叶>种皮,且甲醇高浓度浸提液的抑制作用大于低浓度的抑制作用;甲醇相对白菜种子发芽率、苗高或根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乙酸乙酯相,其它溶剂相萃取液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栎属种子甲醇浸提液及各有机相对白菜种子苗高和根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发芽率的影响,说明栎属种子中所含抑制物质主要是限制自身根和芽的生长,可能是造成延迟萌发和出苗不整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日本鸢尾(Iris japonica)内生真菌的类群分布。方法 通过菌落形态特征、显微镜下的孢子观察及基于ITS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日本鸢尾各部位内生真菌的类群组成。结果 从日本鸢尾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5种内生真菌。根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为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茎中为小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叶中为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肉色隔孢伏革菌(Peniophora incarnata)、首都叶点霉(Phyllosticta capitalensis)。结论 自日本鸢尾分离获得5种内生真菌,其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可为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不同竹子内生固氮菌及其定殖土壤根区固氮菌的特征和生物多样性。  方法  以毛竹Phylloslachys edulis、狭叶青苦竹Pleioblastus chino、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叶部、根部及定植土壤为对象,设计nifH固氮基因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随机克隆技术,通过聚类分析、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  结果  不同竹子根区土壤之间、同一竹种根部与叶部之间、不同竹种同一器官之间、根区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固氮菌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同一竹种叶部或根部的重复样品相似度均不高;根部内生固氮菌种类总体多于叶部,土壤固氮菌与根部内生固氮菌相似度高于叶部。不同竹种不同器官间固氮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孝顺竹叶部(2.73)与土壤(2.70)大于根部(2.53)(P<0.05),狭叶青苦竹根部和毛竹根部大于叶部和土壤(P<0.05)。植物样品随机克隆测序对比得到83株固氮菌,仅12株为可培养固氮菌株,分别属于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Dechlorosoma、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肠杆菌属Enterobacter、Kosakonia、变形杆菌属Gammaproteobacteria、红长菌属Rubrivivax和Azohydromonas。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3种竹子内生固氮菌明显不同于其他植物。  结论  土壤环境、竹子种类及组织器官均能影响竹子内生固氮菌的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定殖于根部的内生固氮菌多样性显著高于叶部。3种竹子内生固氮菌种类与已报道的禾本科Gramineae植物差异显著。图4表4参30  相似文献   

14.
设泥炭栽培、水苔藓栽培和地栽3种处理,对再力花、海寿花、溪荪和轮叶石胡荽在3种基质栽培处理下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处理下,再力花、海寿花和轮叶石胡荽的植株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均以地栽处理最高,植株根冠比均以地栽处理最低;溪荪在3种处理下的适应性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4种植物在3个处理下的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率变化趋势相似,基本在40%~50%波动,没有明显差异;4种植物在泥炭栽培和水苔藓栽培基质下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橡胶树种子(仁)不同组织作伤害处理,如“断子叶”、“切半”和“去胚乳”处理,查明了橡胶树种子中不同组织与种子萌发及籽苗生长的关系。子叶对种子萌发及籽苗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外)胚乳对种子萌发及籽苗高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籽苗茎粗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橡胶树种子(仁)单粒重对萌发率有一定影响,但对萌发时间、小苗高和粗生长的影响不大,即一般种子的单粒重差异并不足以影响其萌发及小苗生长。不连接胚芽的子叶在催芽过程中膨大,在受伤处能生根,这表明:(1)在断开与胚芽的连接后,子叶产生的大量激素仍呈极向运输,且在子叶受伤处积累,诱导受伤组织的分化;(2)橡胶树种子的子叶细胞可以被诱导分化形成另一种新的(组织)器官,如根。由橡胶树种子的子叶生根的现象推测,橡胶树种子的子叶也许能作为培养橡胶树再生植株的外植体材料。  相似文献   

16.
金花茶胚和子叶离体培养诱导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了金花茶胚和子叶离体培养技术,探讨了胚离体培养取材的时间以及子叶离体培养的适当培养基、丛生苗和假珠芽的形成等,为克服金花茶杂交育种中常规播种繁殖困难和快速繁殖金花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聚乙二醇渗透处理对膜荚黄芪种子发芽及幼苗抗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不同质量浓度的聚乙二醇(PEG)对黄芪种子进行渗透处理,观察其对种子萌发及幼苗抗冷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黄芪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胚根和胚轴的生长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300 g/L(48 h)处理组的发芽率最高(68.80%),比对照提高60.75%,发芽势亦最高(55.20%),比对照提高193.62%;对黄芪种子的硬实率没有明显影响;低浓度PEG能促进子叶的生长,但抑制胚根的生长。在本试验中,300 g/L处理组能够提高幼苗子叶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积累水平,说明聚乙二醇渗透处理可以缓解低温吸胀对种子的伤害,提高幼苗抗冷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缺硼对不同植物根茎生长及体内钾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比较了豌豆、黄瓜、菜豆和蚕豆植株对棚胁迫反应的异同。实验表明,缺硼处理可以抑制这些植物根和茎的生长发育,其中根的生长首先受到抑制。不同植物对缺棚的反应不同。缺硼处理后黄瓜和菜豆植株地上部生长点很快死亡,而豌豆和蚕豆植株的生长虽然受到抑制,但仍可继续生长,并可在植株下部数个节上长出侧芽,表明植物的顶端优势被削弱。缺硼处理导致黄瓜和豌豆植株不同器官中钾离子浓度明显下降,这种下降随缺棚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硼在植物体中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高等级公路野生护坡草本植物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野生护坡草本植物的筛选为目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选定的16个指标属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的重要指标按权重大小依次是:根系密度、生长速度、耐瘠薄性、抗旱性、根长、地上生物量、株型、使用年限。通过大规模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对黑龙江省境内7条主要高等级公路边坡常见的21种草本植物进行了综合评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野苜蓿(Medicago falcat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旱麦瓶草(Silene jenisseensis)、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马蔺(Iris lacteavar.chinensis)、紫花地丁(Vi-ola alisoviana)、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飞蓬(Erigeron acer)、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平车前(Plantagodepressa)12种植物各项指标表现优秀,可作为黑龙江省及气候类型相同的寒区主要的公路护坡先锋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