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黑龙江省近期审定大豆品种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70份黑龙江省近期审定的大豆品种的17个生物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根据遗传距离将大豆品种分为5个类群,有的类群品种性状遗传分歧与地理分布呈平行关系,有的品种所属类群与地理差异并不一致,说明黑龙江大豆品种的多样性和遗传分歧的多向性。主成分分析选出了产量、熟期、分枝、荚数、粒重等5个综合性状因子对品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春大豆新品种(系)的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育成的30个春大豆新品种(系)的12个生物学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分析根据遗传距离可以将30个春大豆新品系划分为4个特性不同的类群,主成分分析选出了株高、全生育期、分枝数、荚数、粒重等综合性状因子对品种(系)进行了初步综合评价,为大豆育种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大豆地方品种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0份春大豆与98份秋大豆的10个产量性状和生育期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福建省大豆地方品种的类型与特点,主成分分析结果,5个主成分对总变是的贡献率为,春大豆85.04%、秋大豆83.57%。按第一、二主成分值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春大豆材料有10份,秋大豆有13份,以品种间主成分欧氏距离为基础进行聚类分析,春、秋大豆各划分为6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省地方品种的地理分布和品种类型的特点。该研究为福建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29份菜心品种的表型多样性,对株高、开展度、叶片数、叶重、侧分枝数、主薹茎长、主薹直径、主薹重量、单株重和生物产量等10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68.02%,从大到小依次为叶重、单株重,主薹重量、开展度、生物产量、侧分枝数、叶片数、主薹茎长、株高和主薹直径。开展度、叶重、主薹直径、侧分枝数和单株重与生物产量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余性状间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经主成分分析提取第1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997%,特征向量包括全部指标。依据第1个主成分贡献率的大小综合评判,选择植株高大、单株质量大、主薹直径大和质量大、叶片数较多且质量大、侧分枝数较多的菜心作为优异品种。聚类分析分为3个类群,第1类除了生物产量最高外,其余9个指标较低;第2类除了生物产量最低外,其余9个指标较高;第3类生物产量高于第2类,低于第1类,其余9个指标最低。该研究可为菜心品种评价及应用提供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国地方鹅品种体量、繁殖性能与其主产地生态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整理我国30个地方鹅品种的体尺、体重、产蛋性能及主产区生态特征资料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特征值作为4个主成分,反映了原变量80.504%的信息。第一主成分反映了纬度、无霜期、年平均气温与鹅初生重、年平均产蛋数等变异信息;第二主成分综合了半潜水长、盆骨宽、龙骨长与年平均降水等方面的变异信息;第三主成分反映了体斜长、胸宽、成年体重与平均蛋重的信息;第四主成分主要综合了海拔、年日照时间与胸深的变异信息。根据各品种的前4个主成分值计算相似系数,并以此聚类,最后综合考虑将中国30个地方鹅品种划分为4类。第一类为狮头鹅等南方耐高温中大型鹅品种;第二类为豁眼鹅等小型北方抗寒鹅品种;第三类为阳江鹅等长江以南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鹅品种;第四类为右江鹅等适应温带气候中小型鹅品种。【结论】生态特征是鹅品种体量、繁殖性能特征形成不可或缺的因子,研究结果为开展地方鹅遗传资源就地(原地)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57个圆果黄麻品种的12个产量与品质性状作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有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达86.19%。57个品种被分为6类,距离大小与品种的地理分布无直接关系。系谱分析证实了品种间的距离能较真实地反映品种的遗传差异。比较2种不同相关矩阵的主成分聚类结果,认为用基因型值相关阵为基础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7.
部分地方鸡种蛋品质与生态环境的聚类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2种聚类方法对我国11个地方鸡种的蛋品质和生态环境的资料进行分析。多元统计分析10项指标的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选取前3个特征值作为3个主成分(占总信息量的93.17%),根据各品种的10项指标值计算相似系数进行聚类,结果表明,2种聚类方法均可将11个地方鸡品种划分为高海拔型和低海拔型两类,这说明了生态因子也是品种分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杏品种资源抗寒性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杏一年生休眠枝为试材,主成分分析法为手段,用11个生态、代谢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对36个杏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排出了抗寒性大小序列,其中龙王帽、河北银白杏、串枝红抗寒性最强,早红、崂山红、红荷包抗寒性最差,并提出了杏品种抗寒怀鉴定模型。  相似文献   

9.
对60份丝瓜种质资源的植株、果实等16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0份丝瓜种质资源变异系数范围在0~111%;多样性信息指数在0~2.037。各个材料之间的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各不相同,但总体上60份丝瓜的变异程度和多样性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农艺性状的指标。判断有棱丝瓜和普通丝瓜的因子、果肉因子、果形因子、熟性因子、外观品质因子。根据种质间遗传聚类丝瓜分为有棱丝瓜和普通丝瓜两大类。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的玉米品种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研究不同玉米品种特性中的应用,筛选玉米加工特性的有效指标.选取辽宁地区26个主栽玉米品种,采用湿磨工艺制备玉米粉,测定了玉米粉的主要成分和理化性质,并对各指标进行基本参数估计、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玉米湿磨粉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具有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玉米粉品质由6个主成分构成,其中淀粉品质对玉米湿磨粉品质的贡献率最大,占44.69%;Q型聚类分析按照淀粉品质将供试品种分为4类.主成分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在结果上的一致性说明多因素分析技术在不同玉米品种特性中的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辣椒材料中游离氨基酸综合品质的差异,以16份辣椒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辣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丰富,含有16~17种氨基酸,总量范围是10.57~25.68 mg·g-1。种类差异不明显,但是不同辣椒材料之间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D1的总游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限制氨基酸的含量均最高,D4中呈味氨基酸含量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F1F2F3),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501%,并建立综合评价模型:F=0.775F1+0.126F2+0.0969F3。经综合评价,得分前3位的分别是D4、D1和D2。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可将16份辣椒材料分为3类,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大体一致,可较好地反映辣椒不同种质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Q、VMC、FR、RB、CP、TCP等系列113份引进甘蔗种质的出苗率、分蘖率、宿根发株数、株高、茎径、有效茎、单茎重、蔗产量、锤度、蔗糖分、简纯度、纤维分、含糖量等13个工艺及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含糖量、蔗产量与株高、有效茎、单茎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分与锤度、简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茎与茎径呈极显著负相关,宿根发株数与出苗率、分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各性状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3个工、农艺性状可简化为5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糖分因子、发株与纤维分因子、分蘖因子、茎径因子,5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75.16%。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对113份引进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7个类群,Ⅰ类群属高纤维、低产种质;Ⅱ类群属出苗发株差、低产种质;Ⅲ类群属强宿根、高产种质;Ⅳ类群种质可作为能源甘蔗育种亲本进行杂交利用;Ⅴ类群属于高产、低糖种质;Ⅵ类群属低产、高糖种质;Ⅶ类群属于丰产、高糖种质。  相似文献   

13.
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聚类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沿淮地区广泛种植的41个菜用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株高、茎粗、倒伏性、主茎节数、结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荚长、荚宽、单荚粒数、鲜豆百粒质量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变异、相关、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1个菜用大豆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变异,其中结荚高度变异最大(变异系数31.41%),荚宽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6.45%)。相关性分析表明,除生育期与株高、单株荚数、荚长,荚长与荚宽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5外,其他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小于0.5。通过聚类分析,利用类平均法在欧氏距离5.597 3处可将41个菜用大豆品种划分为4大类群, 各类群的农艺性状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生育期、株高、茎粗、倒伏性、主茎节数、结荚高度及单株荚数等7个农艺性状累计贡献率为87.028 1%,可以反映出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割手密主要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割手密是甘蔗育种中极为重要的野生种质资源。对94份割手密为材料的其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表明,割手密7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3个主成分,即植株因子、茎数因子、糖分因子,3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82.47%。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94份割手密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大类群:第1类群蔗糖分较高,茎多,植株高,萌芽率高;第2类群综合表现一般;第3类群植株高、茎较粗,分蘖少;第4类群蔗糖份偏低,植株较矮,茎较小,萌芽率低而分蘖率较高。基于割手密茎蔗糖分的聚类分析将94份割手密划分为4大类群:第1类群共22份,为高糖材料,蔗糖分平均为5.63%;第2类群共31份,蔗糖分略低,平均为3.98%;第3类群18份,蔗糖分较高,平均为4.64%;第4类群共23份,蔗糖分平均为3.06%,为低糖割手密。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解河北省大豆资源情况及其分类特性,对115份河北省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变异较大;单株粒重、百粒重变异为中;主茎节数、生育期变异较小。通过聚类分析,当阈值为0.65时,供试材料被划分为5个性状不同的类群,各类群的农艺性状差异明显,有利于育种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省地州和县为单位对582份云南大豆地方种质资源的12个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①云南省大豆地方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不仅在地州间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县区间的多样性差异也较大,其中地州间的多样性以滇西南的临沧、思茅、滇西的大理和滇南的红河为富集地,其多样性指数在1.2631~1.3302;而迪庆、文山和昆明等地的多样性较贫乏,多样性指数在0.4043~1.1284。县区间的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0000~1.2884,多样性最丰富的县是镇康、丽江、墨江等县;而通海、个旧和丘北等县的多样性较贫乏。②12个主要性状的多样性则以株高(2.1629)、蛋白质含量(2.0832)和百粒重(2.0787)等5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较大,生长习性(0.3622)、茸毛色(0.5412)和花色(0.7151)等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较小。研究表明云南省大豆地方种质资源的变异较大,遗传较丰富。  相似文献   

17.
对湖北省20个玉米地方品种的数量性状分析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湖北省 2 0个玉米地方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的田间调查数据的平均值作性状比较、相关系数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穗长、行粒数、百粒重、秃尖长、单株子粒产量受环境影响的变异系数大 ,可利用于杂交和选择育种 ;单株产量与株高、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 ;2 0个玉米地方品种可分为 3大类 ,一些大类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类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不同来源的62份甘蓝型油菜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考察,采用前9个指标(株高、一次有效分枝部位、主花序长、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全株有效角果数、角果长、每果粒数、千粒重)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9.2%(株高)~36.2%(单株产量),材料间差距较明显,类型较广泛;按累积贡献率≥85%的标准,筛选出角果数因子(λ1=2.737)、角果长因子(λ2=1.899)、一次分枝部位因子(λ3=1.461)、籽粒因子(λ4=0.950)和一次分枝数因子(λ5=0.922)共5个主成分,其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88.53%,可以概括农艺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量;在遗传距离为1.02处,参试材料可划分为5大类,其遗传距离大小依次为:第2类(O.764)〉第3类(O.686)〉第1类(O.612)〉第4类(O.511)〉第5类(O.242)。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长阶段长白猪体型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型特征参数是了解不同生长阶段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开展猪的育种和养猪设施、设备等工程配套技术研究的重要参考参数。选取4个不同生长阶段长白猪的6个体型特征参数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阶段长白猪各体型特征参数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1),其中以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最为明显。不同日龄猪的主成分因子有所不同,1日龄的第一主成分为长度因子,第二主成分为高度因子;28日龄、70日龄和150日龄的第一主成分为宽度因子,第二主成分为长度因子;1日龄和70日龄的第三主成分为长度因子,28日龄和150日龄的为高度因子。不同生长阶段长白猪在长、宽、高方向的生长速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育种材料之间的品质差异,筛选适宜的推广品种,对29份樱桃番茄杂交组合的14个品质相关指标进行测量,运用描述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对樱桃番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59%;横径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11%。主成分分析将14个品质指标简化为5个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9.05%。结合聚类分析,筛选出决定番茄综合品质的6个指标——单果重、糖酸比、硬度、果形指数、VC和番茄红素。综合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综合品质得分较高的组合。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6类,结合判别分析构建了樱桃番茄品质判别函数,模型交叉验证显示正确判别率达到79.3%。此研究为樱桃番茄的品质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