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古村落是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脚步的日趋发展,现代化建设对一些古村落的传统文化、建筑、人文环境等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古村落文化的延续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通过对大冶市一个古村落——南山村的实地考察,分析我国当前古村落保护和改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讨南山村保护和开发的一个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
乡土建筑作为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和民族地域特色文化的代表,它代表了一种特有的文化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乡土建筑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缺乏系统的乡土建筑文化研究方法。随着现代社会建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乡土建筑文化的关注度也随之减少,如何使其在现代建筑文化中保持独特的文化生命力,引起人们的关注与保护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湘西凤凰沈从文故居为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考察及研究,发现沈从文故居建筑特色明显,是湘西历史文化名城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湘西民居建筑特色。本文从建筑特色及遗产保护视角探析研究沈从文故居的旅游发展,为名人故居的修葺及遗产保护利用的方式方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省东阳市蔡宅村为例,通过对现有古村落建筑空间、古村落街巷空间和景观空间形态的研究分析,探讨古代村落景观的空间形态特征。在新农村建设中,为古村落发展、古村落改造和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古村落独特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古村落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是当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以绍兴市诸暨市藏绿村的古村落为例,对古村落的发展演变、历史脉络与价值,以及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古村落的发展特点,探讨当前形势下藏绿古村落的保护策略与有机发展。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逐渐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但目前对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大多停留在静态的物质更新层面。通过对徽州古村落屏山村的历史文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引入"城市触媒理论",寻找屏山村的"触媒元素",尝试为屏山村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条动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并为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苏州市杨湾古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自南宋建村至今,历经数个朝代900余年时间,是太湖洞庭两山一带湖岛型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杰出代表。文章通过对杨湾古村的现状空间格局和空间格局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从自然格局、街巷空间、建筑风貌和空间视廊4个方面提出杨湾古村的空间格局保护方法,以期为古村落历史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古村落是某一区域在特定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下形成的文化生态型聚落,是该区域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生活文化缩影。文章结合玉山漏底古村落实际调查情况,分析漏底古村落现状,从保护漏底古村落自然景观环境、重现漏底古村落旧时景观风貌、更新漏底古村落居民生存方式3个方面探讨漏底古村落保护与改造策略,以达到传承漏底古村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重要结晶,大多古村落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其中的人居环境营造智慧,既赋予了古村落超长的生命力,又体现了祖先的生活水平。改善和修复古村落的人居环境,使古村落能够得到延续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研究古村落中的人居环境,要从历史性、文化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多方面考虑,既要满足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又要兼顾科学发展以及当地居民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楠溪江上游是楠溪江的发源地,秀丽质朴的自然风貌与楠溪江浓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景观风貌独具特色。主要对楠溪江上游自然景观、古村落规划布局和古村落建筑等进行探讨,对上游传统乡土景观特色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发掘、保护和利用传统乡土景观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赵丹青 《现代园艺》2024,(2):150-152
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村落景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村落景观,传承和发扬珍贵的历史及传统文化,让人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基于此,阐述了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村落景观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村落景观保护中的应用,并就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村落景观数字化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前景进行论述,旨在推动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村落景观保护与文化传承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楼贤林 《现代园艺》2014,(24):113-114
位于浙南的温州市,这里的古镇古村落因特定的历史因素形成和发展,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进入繁荣昌盛的时期。温州古村落悠久的历史积淀了非常深厚的诺邓文明,这些文明贯穿于整个古村落中。本文从其独特自然气候条件、地貌特征、人文历史等对景观形成产生影响的因素出发,主要对古镇、古村落的外部及内部景观植物等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讨诺邓古村落的景观特色,以及这些手法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根据分析可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古村落景观的形成产生着积极指导作用,同时这种文化观念影响下的古村落与自然环境高度和谐,这些皆对现代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桂柳古运河在历史中承载着桂林与柳州两地往来的主要水运,因航运的兴盛催生了守陡村落。守陡村落的环境文化源于陡门,而古运河的陡门在历史长河中已逐步消逝。随着国家启动桂柳古运河修复项目,传统守陡古村落振兴机遇也随之而来。以守陡古村落保护为研究视角,对守陡村落文化构成展开研究,并结合当下形势,对守陡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振兴展开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皖南的古村落不仅与皖南山区的地形走势、地貌特征以及山水的特点相互结合,徽商们以儒雅、脱俗、清远的意境构思和营建许多的建筑和院落,这也就使得皖南山区的古村落建筑的文化背景更加的深厚,村落内的各类景观更加的吸引人。本文以皖南古村落中的宏村为例,讨论了现代皖南古村落的景观价值以及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城市与历史建筑的关系为切入点,讨论了历史建筑对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的重要性,提出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原则和理念,并以武汉市的江汉路和昙华林为例,分析了武汉市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历史悠久,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演变中,许多地区逐渐沉淀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性建筑环境。古河东平阳地带今位于山西汾西县的师家沟,以地上窑洞为主要建筑形式,村落布局精巧、聚落关系得当。旨在对师家沟建筑空间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阐述建筑特色与村落布局,同时从生态美学与人居环境关系角度论述生态文明对古村落传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乡土建设的大背景下,新建乡土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广大农村中涌现。但是当乡建在各阶段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如乡土建筑建设中仍存在特色缺失,传统缺失,建筑无法融入周围乡土景观环境等问题。由此本文从植物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探索以建筑周边植物景观配置,使建筑融入乡土景观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18.
刘志娴  谢雪怡 《现代园艺》2023,(8):167-169+172
通过研究古村落现存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目的在于对古村落的活化与传承及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对古村落进行二次开发,通过对特色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出改革方案,从乡村治理等为切入点,探索带动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古村落内居民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达成乡村振兴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反哺地域,地域发展带动古村落的传承,形成良性循环;助推产业结构稳步发展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以推进阳江市古村落新活力的焕发。  相似文献   

19.
通过GIS技术针对陕北传统村落进行地形模型制作,对陕北传统村落的空间数据进行活化和振兴。从活化与振兴的视角出发,分别梳理并总结了前期调研采集的数据、重点活化建筑的Sketchup+Lumion建模以及混合现实平台搭建的研究现状。通过Sketchup软件对陕北传统村落的院落和村落中的民居建筑进行精雕细琢形式建模。Lumion进行古村落的景观及建筑场景建设,将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通过陕北传统村落活化振兴与数字化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高效能、低成本、低投入的乡村振兴与活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张雨朦 《现代园艺》2014,(19):63-64
通过对张谷英古村落的介绍及遗产特征的挖掘,面对旅游业对村落的破坏、新农村建设与保护工作的矛盾、传统农业结构受到冲击、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等问题,抓住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的契机,分别从政府层面、村落自身层面、游客层面提出了保护措施,旨在促进古村落文化遗产的延续与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