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北方地区 ,特别是黑龙江地区鱼类将在冰下度过漫长的越冬期 ,如何才能使越冬鱼类安全地度过冬季 ,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讨 ,发现在越冬池中施用生石灰能调节冰下水体的水质 ,增强浮游植物活力 ,保持 1 0~ 1 5天的氧量平衡。而掌握生石灰对冰下水体生态因子的影响 ,有助于针对不同越冬池塘的水质条件 ,科学合理地施用 ,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多功能作用。本文通过连续测定施放生石灰前后一段时间内试验水体的水温、H2 S、CO2 、pH、氨氮、溶解氧、浮游生物等多项因子 ,进行化验分析 ,研究生石灰对冰下养殖水体的影响 ,从而在越…  相似文献   

2.
冷水鱼循环水养殖中的低温氨氮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冷水鱼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中的氨氮累积问题,根据低温生物滤器及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氨氮的特点,设计了冷水鱼工厂化养殖氨氮处理系统并进行了试验。试验基于以臭氧氧化为主、低温生物处理为辅的处理工艺,试验鱼为虹鳟鱼,养殖密度为23 kg/m3,试验水体约为10 m3,试验周期为7 d。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冷水鱼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有关氨氮处理的水质指标要求,处理后的养殖池进水口的水质指标总氨氮≤0.18 mg/L,硝酸盐氮氮≤29.43 mg/L,亚硝酸盐氮氮≤0.1 mg/L;养殖水体氨氮浓度监测表明,臭氧在水中残留低于0.008 mg/L,符合养殖鱼类对水体臭氧浓度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影响因素1.水质变化影响网箱养殖中,影响水体水质的因素主要是未食的饵料、养殖对象的排泄物以及化学药品等。未食的饵料散落在水体中,增加了营养盐和有机物,造成水体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养殖对象的排泄物排入水体造成网箱内氮、磷含量增加,尤其是氨氮含量严重超标,造成营养过剩,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用于消毒治疗的化学  相似文献   

4.
弹性立体填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弹性立体填料原位使用对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及动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在室内3.0 m3的小型养殖池中分别按0 m/ m3( A组)、0.5 m/ m3( B组)、1.0 m/ m3( C组)及3.0 m/ m3( D组)的使用量挂设弹性立体填料,每组设3个平行。通过定期检测水体中无机氮及碱度含量来评估其对水质的影响,并统计试验结束后的投喂量及增重量,评估其对养殖动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立体填料能够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提高养殖水体硝酸盐氮含量和幅度与弹性立体填料使用量呈正比关系,明显降低水体中的总碱度,并表现为随填料安装密度增加水体总碱度下降速度加快,可以促进养殖动物增重,具有降低饵料系数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本试验以花鳗鲡和罗非鱼为养殖对象,对不同模式养殖水体进行水质测定。在12个室内水泥池(5米×3米×1.2米)中,设置4组试验,分别为花鳗鲡单养、花鳗鲡+罗非鱼、花鳗鲡+蕹菜、花鳗鲡+罗非鱼+蕹菜。试验持续6周,期间对水温、溶氧、p H、氨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叶绿素a、化学需氧量水质理化因子进行定期检测与分析,试图通过水质指标的变化,探讨花鳗鲡养殖池  相似文献   

6.
通过设置虾鹅轮养与罗氏沼虾单养对比试验,研究分析虾池种草养鹅对罗氏沼虾池塘水质、底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虾鹅轮养模武在罗氏沼虾养殖初期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体的化学耗氧量、氨氦、总磷等富营养因子的水平,但随着养殖的深入,水中营养因子来源转为罗氏沼虾代谢废物和剩余残饵,对水质的改善作用就不再明显.而且,虾鹅轮养模式不影响虾塘养殖水体藻类组成,可以有效降低虾池底泥中有机质与全氮的含量,改善罗氏沼虾的养殖的池塘底质环境.  相似文献   

7.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是现今凡纳滨对虾养殖面临的问题,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养殖环境中浮游植物过量生长,深层次的原因是对虾养殖中过量的投饵及高密度的养殖模式等导致水体中氮、磷等元素含量增高,产生一些对对虾有害的水质因子。  相似文献   

8.
球形红假单胞菌对三角帆蚌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信娣  郭玲琼 《水利渔业》2006,26(4):60-61,68
将红螺菌科的红假单胞菌应用于三角帆蚌养殖水体,测定水化学环境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可稳定养殖水体pH,去除氨氮、亚硝酸盐氮、总氮,降低COD,促进水体氮循环,改善养殖水体水质。按水体体积计算,红假单胞菌密度109/mL的菌液合理施用量为0.1%。  相似文献   

9.
产乳酸芽孢杆菌对对虾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度(28±1)℃、盐度28下,将产乳酸芽孢杆菌制剂添加到养殖10尾凡纳滨对虾、容水200L的0.3m~3室内玻璃钢桶中,使芽孢杆菌终密度为10~4、10~5、10~6 cfu/mL,以无益生菌添加组为对照组。定期测定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含量,以及总异养菌、弧菌和芽孢杆菌的数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结束时,添加芽孢杆菌各试验组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弧菌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高密度芽孢杆菌试验组(10~6 cfu/mL)养殖水体中总异养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中的硝酸盐氮含量未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添加芽孢杆菌后养殖水体中的芽孢杆菌数量在第4d后会出现下降趋势。试验还发现,在养殖后期初次投入芽孢杆菌时会引起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的短期升高。试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能改善对虾养殖水体水质,可作为益生菌用于对虾养殖中。  相似文献   

10.
该文采用生态学试验方法,对鳜池塘和大棚养殖模式的水质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采用不同微生态制剂商品(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对鳜养殖水体水质调节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整个鳜养殖周期(苗种至商品鱼),大棚养殖模式水体温度、溶氧、pH值与池塘养殖模式无明显区别;大棚养殖模式三氮(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  相似文献   

11.
一、影响因素1.水质变化影响网箱养殖中,影响水体水质的因素主要是未食的饵料、养殖对象的排泄物以及化学药品等。未食的饵料散落在水体中,增加了营养盐和有机物,造成水体污染,导致养殖对象的排泄物排入水体,造成网箱内氮、磷含量增加,尤其是氨  相似文献   

12.
胡家文 《齐鲁渔业》2005,22(11):17-19
从网箱养殖过程中向水体输入废物的角度,对影响箱体内外水质变化的因子进行分析.探讨了网箱养殖箱体内外的水质变化及其影响。并为网箱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氮、磷含量是刺参养殖池塘水质中极为重要的指标。氮、磷是池塘中藻类生物的必需营养素,是限制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子,但氮、磷含量超标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甚至造成养殖动物死亡,导致养殖生产效益下滑。随着春季天气回暖,池塘藻类繁殖开始增多,对氮、磷的吸收利用也增加,此时需对氮、磷含量有严格要求,藻类吸收过程应符合或接近米氏方程,以保证藻类正常生长的同时不影响池塘水质。  相似文献   

14.
养殖水体变化对鱼的生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养殖水体的优劣对鱼类生存、生长起着关键性作用。掌握和了解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的特点以及水质与鱼类生长的关系,就能很好地控制水质变化,保持优良的水质,为鱼类生长创造一个舒适的生存水体环境。做到健康养殖,减少病害,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产品质量。1养殖水体环境主要构成鱼类养殖水体不仅有适宜鱼类生活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还有对鱼类生活有害的生化物质。判断养殖水体优劣的主要几项指标包括:水温、溶  相似文献   

15.
碱度、硬度、pH值对水质及养殖生产的影响很大。合理调整这三项指标,改善鱼池水质,以选用生石灰(氧化钙)的效果较好。生石灰是块状物.用时与水作用制成石灰水或石灰乳.然后泼洒施用,  相似文献   

16.
<正>养殖水质的好坏,主要看以下几个水质指标:氨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pH值、化学耗氧量、硫化氢等七个指标。水产养殖水体中,如何让含氮有机物进行有效的转化,以确保养殖水质维持良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养殖水体中的含氮有机物,在水体中先转为氨态氮,再转为亚硝态氮,最后为硝态氮。转化过程中,从含氮有机物到氨氮需要的时间不长,从氨态氮到亚硝酸盐的时间较短,但亚硝酸盐的转化时间比较长,这是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年来对罗氏沼虾养殖水质因子的研究,对水体化学因子(氮、主要污染重金属离子,农药及消毒剂)和物理因子(盐度、溶解氧)的安全值进行了分析,并对毒性机理做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18.
生石灰又当氧化钙,它是池塘养殖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水质改良剂和鱼病防治常备药物。池塘水体是养殖鱼类生活的环境,也是鱼类天然饵料的生产基地。“养鱼没有巧,饵足水质好”,“管好一池鱼,先要管好一池水”。池塘水质的优劣,是影响养鱼产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水质不好,即使有优良的品种,上等的饲料,充足的肥料,养殖鱼类也不能正常生长,也无法保证高产。因此,池塘经常合理施用生石灰,改良水质及底质,是提高池塘养鱼产量的一条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小球藻是养殖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是鱼类等养殖动物的重要饵料,刘兴国等(2010)研究了小球藻在罗非鱼养殖水体中的作用,发现小球藻对养殖水体中的氮、磷有比较高的吸收能力。本文比较了2种小球藻处理方式在养殖水体中对氮、磷的吸收特点,分析小球藻对养殖的影响,旨在为小球藻对养殖水体的净化调控提供技术参考。一、材料与方法采用40L的整理箱开展试验,设置1个对照组,2个实验组(1组加入固定态小球藻,用纱布装袋并悬挂于水体中,1组加入游离小球藻,每组3个平行,每个实验  相似文献   

20.
光合细菌对三角帆蚌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信娣  陈瑛 《淡水渔业》2007,37(1):29-33
将红螺菌科的红假单胞菌应用于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 ingii)养殖水体,测定水化学环境因子和微生态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可稳定养殖水体pH,去除氨氮、亚硝基氮、总氮,降低COD,改变水体氮磷比;光合细菌能有效控制异养细菌、弧菌、气单胞菌数量,对真菌的增殖也有一定抑制作用,避免养殖水体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