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评估不同品种白鹅绒用性能和体尺指标,建立活体羽绒预测模型,研究选取皖西白鹅和罗曼鹅各60只,测定其4月龄体重、体尺指标以及产绒量、蓬松度和羽枝长度等产绒性能,并进行羽绒产量预测。结果显示:①罗曼鹅体重、体斜长、胸围和背宽高于皖西白鹅,胸骨长略低于皖西白鹅,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罗曼鹅产绒量和蓬松度均显著高于皖西白鹅(P0.05),羽枝长度、清洁度和含脂率均高于皖西白鹅,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基于体尺指标,建立鹅羽绒产量评估模型:绒重=0.003×体重-1.343×体斜长+3.048×胸围+9.575×背宽-4.142×胸骨长-45.948。研究表明,4月龄罗曼鹅产绒量和蓬松度均显著高于皖西白鹅,基于体尺指标建立的鹅羽绒产量评估模型可对羽绒产量进行估测。  相似文献   

2.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8):46-46
我国鹅品种资源丰富,根据鹅的主要经济用途可将其分为羽绒用型、蛋用型、肉用型、肥肝用型。在倡导健康消费的今天,市场对鹅产品的需求呼声渐高,紧盯市场、科学选择优质鹅种是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前提。羽绒用型所有品种的鹅均产羽绒,专门把某些鹅种定为羽绒用型似乎不太科学,但在所有鹅种中以皖西白鹅的羽绒洁白、绒朵大而视为上乘,一些客商在收购羽绒用活鹅时,如为相同体重的白鹅,以皖西白鹅的价格为最高。因此,进行活鹅拔毛时应该选择这一品种。但皖西白鹅的缺点是产蛋较少.繁殖性能差,如以内毛兼用为主要用途.可引入四川白鹅、莱茵鹅等对其进行杂交。  相似文献   

3.
正1肥育鹅选择中鹅饲养期结束时选留种鹅,剩下的鹅为肥育鹅群。选择育肥期短、饲养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鹅种。适于肥育的优良鹅种有狮头鹅、四川白鹅、皖西白鹅、溆浦鹅、莱茵鹅等为主的肉用型杂交仔鹅品种,这些鹅生长速度快,75-90日龄的鹅育肥体重  相似文献   

4.
品种篇--皖西白鹅品种介绍 皖西白鹅是我国优良的中型鹅品种之一,属国家二类禽类保护动物,并确定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皖西白鹅属羽肉兼用型鹅种,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耐粗饲、抗病能力强、饲养成本低,主要以青饲料为主,宜全国各地饲养,肉质味美,属绿色食品.皖西白鹅除了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外,其产品更具独特的食疗保健功能,即保健药用价值.国内外专家称皖西白鹅属国宝.  相似文献   

5.
当前鹅业生产主要良种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鹅属于草食性家禽,其主要产品为鹅肉和鹅羽绒。鹅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白鹅羽绒洁白柔软,绒朵大而轻盈,价格高,供不应求。河南省鹅业生产良种覆盖率低,鹅羽绒品质低下,为了提高养鹅效益,要求品种选择时鹅肉和羽绒并重,适当进行配套杂交,推广活体拔羽绒技术。1皖西白鹅为中国地方品种鹅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于安徽西部丘陵山区和河南省固始县,在河南当地也称固始鹅。具有生长速度快、觅食力强、耐粗饲、耗料少、肉质好、羽绒品质优良等特点。皖西白鹅全身羽毛洁白,胫和蹼为橘红色。头部中等大小,前额有发达而光滑的肉瘤,肉瘤…  相似文献   

6.
<正>(一)选择合适的良种是提高鹅生产效益的基础1.羽绒用型。在各品种鹅中,以皖西白鹅产毛量高、羽绒洁白、绒朵大、羽绒蓬松质佳,一只鹅每年能拔绒300~500克。养鹅进行活鹅拔毛时,应选择这一品种。但皖西白鹅的缺点是产蛋较少,繁殖性能差,如以肉毛兼用为主,可引  相似文献   

7.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皖西地区,是一个革命老区,也是传统农区,包括六安市两区五县和一个改革实验区,人口660多万,大多数为农业人口,总面积19033平方公里。全区山地、丘陵、圩畈水面各占1/3,在该地区发展白鹅产业化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作为一个经济尚欠发达地区,要想组织起高效的现代化生产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一.皖西地区白鹅产业化的优势1.品种资源优势皖西地区的白鹅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白鹅饲养量庞大,部分县区甚至家家户户都养鹅,1998年白鹅存栏量即达到1800万只,并且有著名的地方白鹅品种———皖西白鹅,在1999年即被农业部作为地方优良品种列入《1999~2000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立项指南》。皖西白鹅属于中型鹅,具有早期生长快,耐粗饲,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等特点。与其他品种鹅相比,皖西白鹅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羽绒质量优异,绒朵大,白度高,蓬松度高,保暖性能极佳,在世界鹅品种中名列前茅,极受国内外厂商欢迎。另外据当地畜牧生产部门试验,皖西白鹅肥肝生产性能良好,1993至1994年连续两年,该地区在六安市东二十铺种鹅场就鹅肥肝产品的开发进行了试验,试验报告表明,皖西白鹅的单只鹅最大鹅肥肝重1467克...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本地鹅体型小、生长慢、产肉产毛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科研人员用皖西白鹅公鹅与本地优良母鹅杂交,培育出生长速度快、产绒量和产蛋量均优于本地鹅的杂交鹅。实验表明,这种杂交鹅 4月龄时增重高达 1288.5克,屠宰率提高 1.7个百分点,胸肌率提高 1.4个百分点,腿肌率提高 1.7个百分点,毛片重提高 42.8克,产蛋率高于皖西白鹅。一些地方饲养这种杂交鹅,每只比本地鹅多收入 8- 10元。 吉林育成肉毛蛋兼用鹅  相似文献   

9.
皖西白鹅是中型肉绒兼用型鹅种,不仅具备鲜美的肉质,同时还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皖西白鹅的鹅肉胆固醇含量较低,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皖西白鹅的环境适应能力强、抗病能力高,并且耐寒耐热,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大力的推广,成为各个地区养殖结构调整以及实现增收创收的主力项目。  相似文献   

10.
1选择适宜的鹅种应选择抗病力强、耐粗饲、生长快的优良鹅种,如四川白鹅、皖西白鹅、固始鹅等。2选择适宜的麦田应选择离家近、田块平整、土质肥沃的麦田。  相似文献   

11.
皖西白鹅仔鹅日粮配合与饲喂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皖西白鹅是我国优良的中型鹅品种之一,属羽肉兼用型鹅种,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羽绒纯白质优、肉质细嫩、肥肝性能较好等特点。2001年我市饲养皖西白鹅1800万只,农户在半舍饲放牧条件下,饲养皖西白鹅只均利润达20元。但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本地鹅业生产现状与产业化经营要求还相差甚远,表现在饲喂方式粗放简单,鹅只日粮营养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12.
引入皖西鹅的适应性及改良本地鹅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玉杰 《家畜生态》1999,20(4):25-27
本文阐述了引入皖西白鹅的适应性及杂交改良本地鹅的效果。结果表明,由安徽省引入吉林省的皖西白鹅能够适应引入地的饲养管理条件,与本地鹅杂交,改良的F1代增重比本地鹅提高34.4%,毛重提高32.6%,绒重提高25.7%,受精率达86%。  相似文献   

13.
鹅的主要产品为毛、肉、蛋、肥肝等,虽然各种鹅均生产这些产品,但不同品种的鹅生产用途有所不同。从鹅的主要经济用途看,鹅的品种分羽绒型、蛋用型、肉用型、肥肝用型。1羽绒用型各品种的鹅均产羽绒,专门把某些鹅种定为羽绒用型似乎不科学,但在鹅的品种中,以皖西白鹅的羽绒洁白、绒朵大而品质最好。因此一些客商在收活鹅时,相同体重的白鹅,皖西白鹅的价格要高。特别是养鹅进行活鹅拔毛时,更应选择这一品种。但皖西白鹅的缺点是产蛋较少,繁殖性能差,如以肉毛兼用为主,可引入四川白鹅、莱茵鹅等进行杂交。2蛋用型目前鹅蛋已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  相似文献   

14.
皖西白鹅是我国优良的中型鹅品种之一,但其繁殖率低,制约了鹅业养殖规模的发展.为了提高皖西白鹅的繁殖率、降低养鹅生产成本,对皖西白鹅中产蛋量较高的常蛋鹅进行选育,并测定其各世代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经过三世代的选育,皖西白鹅常蛋鹅生产性能进一步提高,产蛋量平均38.8枚/只,平均蛋重145.6g/枚,蛋型指数1.42,种蛋受精率89.1%.  相似文献   

15.
试验用那西肽(2.0%、3.0%、4.0%)饲喂皖西白鹅仔鹅,研究饲喂那西肽对皖西白鹅仔鹅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成活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屠宰率方面,各试验组间和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体重方面,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当饲粮中那西肽添加水平为4.0%时,皖西白鹅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最好。该试验旨在筛选出较佳的饲喂量,并在养鹅业中推广应用,以提高养鹅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洪泽湖鹅是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浙东白鹅导入皖西白鹅和雁鹅血缘,后经30年相对闭锁的自然与人工选育而形成。洪泽湖鹅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率高,仔鹅生长快,肉质细嫩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通过比较我国地方品种皖西白鹅与国外引进品种罗曼鹅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差异,为不同鹅种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资料。试验选取同批饲养的70日龄皖西白鹅和罗曼鹅,分别测定屠宰性能并分析肌肉品质。结果显示:①70日龄罗曼鹅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等均高于皖西白鹅(P>0.05),腿肌重、腹脂重、肠脂重均显著高于皖西白鹅(P<0.05);②罗曼鹅翅重、心重和肌胃重均显著高于皖西白鹅(P<0.05),但肝重显著低于皖西白鹅(P<0.05),脚掌重低于皖西白鹅(P>0.05);③罗曼鹅胸肌亮度显著高于皖西白鹅(P<0.05),肉色鲜艳,红度显著低于皖西白鹅(P<0.05),黄度值、pH值和滴水损失率均与皖西白鹅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皖西白鹅在腿肌、腹脂和肠脂,以及翅膀、心和肌胃发育方面,与罗曼鹅存在显著差异,胸肌肉色红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六安地区是皖西白鹅的集中产区,历史上皖西农民虽有着养鹅的习惯,但长期沿袭着传统的饲养方式,即春孵,夏饲,秋保命,冬宰杀。饲养周期长达8个月之久,致使农民养鹅经济效益甚微。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以下途径提高了养鹅的效益。 1.大力发展肉用仔鹅生产皖西白鹅具有早期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在常规饲养条件下,80日龄体重可达4公斤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生长期肉鹅适宜的饲粮能量与粗蛋白需求量,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4周龄皖西白鹅和罗曼鹅母鹅各40只,采用2×2×2因子设计,测定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49 MJ/kg和12.12 M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4%和16%时试验鹅的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1)饲粮粗蛋白水平对鹅摄入能量和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影响不显著(P0.05)。(2)饲粮能量水平为11.49 MJ/kg时鹅摄入的能量和粗蛋白表观利用率极显著高于12.12 MJ/kg水平(P0.01)。其中,当饲粮粗蛋白水平为14%时,罗曼鹅和皖西白鹅摄入粗蛋白和能量的表观利用率分别高出31.38%、71.89%和9.63%、7.27%(P0.01);当饲粮粗蛋白水平为16%时,罗曼鹅和皖西白鹅摄入粗蛋白和能量的表观利用率分别高出48.95%、46.40%和12.87%、5.86%(P0.01)。(3)饲粮粗蛋白水平与能量对鹅摄入养分的表观利用率无交互作用(P0.05),但饲粮能量水平与鹅品种对鹅摄入能量的表观利用率交互作用明显(P0.01)。(4)代谢能为11.49 MJ/kg,粗蛋白质为14%的饲粮可满足5~8周龄肉鹅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罗曼鹅与皖西白鹅在摄入饲粮能量和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上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这两个鹅品种各自饲粮能量与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还需经过更加精确的养殖试验才能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安徽省主要水禽品种——皖西白鹅、巢湖白鹅、雁鹅以及分布于各地的小白鹅和巢湖麻鸭、皖南山地麻鸭的羽绒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各品种羽毛与体重以及各部位羽毛的相对比例、绒朵的直径和片绒长度、羽绒羽枝的直径及其自然水分含量、蓬松率、透明度、耗氧指数、pH值、残脂率等与出口规格质量有密切关系的若干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安徽优良水禽品种皖西白鹅不仅产绒量高,而且羽绒质量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