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由于施肥导致的大量氮磷元素随着地表径流等方式流入排水渠道中去,造成地下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本文通过对稻田的农田退水情况进行取样检测,对农田退水的氮磷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盐碱地稻田径流中磷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潜在环境效应。[方法]以松嫩平原苏打型盐碱地前郭灌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灌溉条件下稻田径流中磷素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潜在环境效应。[结果]盐碱地稻田表水呈碱性,土质分散,保肥能力差;土壤总磷在表层富集,增加了磷素随径流流失的风险。稻田磷素流失的主要时期为灌溉期及暴雨径流发生期,稻田径流中总磷、颗粒态磷、总溶解态磷和溶解性活性磷的浓度均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磷素流失以颗粒态磷为主,而且磷素浓度均超过导致富营养化发生的临界值,直接影响下游查干湖的水质安全。各退水渠磷素浓度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并在高温时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各稻田表水与退水渠总磷浓度呈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R2(α=0.05)分别为0.8509、0.8964和0.9153。灌排条件最好的稻田磷素流失负荷较大,污染风险等级最高,应作为磷素输出的关键源区进行重点监控和防治。[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开发盐碱地资源、制定盐碱地最佳磷素管理措施、控制农田磷素流失和保护当地水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稻灌区农田退水氮磷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由于施肥导致的大量氮磷元素随着地表径流等方式流入排水渠道中,造成地下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本文通过对稻田的农田退水情况进行取样检测,对农田退水的氮磷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排水沟渠在水稻泡田期和秧苗移栽期总氮(TN)浓度最高,在泡田期、分蘖期和抽穗开花期总磷(TP)略高。  相似文献   

4.
海龙水库是梅河口市人民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本文通过对海龙水库近十年水质实测资料进行评价,找出海龙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分析造成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提出水库污染治理措施,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业立体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我国富营养化水体的现状、危害的全面分析基础上,从农业立体污染的角度解析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原因、污染方式和治理对策,阐释了农业立体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的必要性。提出从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的思路和措施入手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是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稻田生态系统中镉污染及环境风险管理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稻田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土壤-水稻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该系统中的镉(Cd)由于受土壤淹水、频繁农业活动及被水稻富集等影响,在土壤-水稻系统中具有很强的迁移转化特性,对人体健康具有高度危害性。围绕稻田系统中Cd的主要来源、生物和地球化学特性、Cd在稻田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如土壤pH、稻田氧化-还原反应、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及共存离子等)和稻田Cd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等进行论述,并从源头控制、过程阻断及末端治理工程管理等层次对稻田Cd污染的综合防治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水稻Cd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菌根真菌在控制湖泊面源污染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泊富营养化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面源污染的控制因其特殊性而成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的一大难题。文章介绍了面源污染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以及面源污染的特点,菌根真菌在植物根际吸收营养元素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对湖泊的主要污染元素N,P的吸收,提出了应用菌根真菌控制湖泊面源污染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固城湖富营养化评价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春梅  张文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05-9006,9030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固城湖富营养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固城湖富营养化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城湖目前已经处于中营养—轻度富营养状态;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是造成湖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遏制固城湖富营养化趋势,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太湖地区高产水稻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以太湖地Ⅸ高产水稻典型管理措施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生产1 t水稻为评价的功能单元,把水稻生命周期划分为原料阶段、农资阶段和种植阶段进行清单分析与影响评价,考虑了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温室效应、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5种环境影响类型.结果表明,太湖地区高产水稻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潜力大小依次是水资源消耗、富营养化、温室效应、环境酸化和能源消耗,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1.45、0.54、0.52、0.32和0.05,环境影响综合指数为0.54.降低稻田水肥投入,提高水分和养分生产效率是控制太湖地区水稻生产体系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关键,它在直接减少种植环节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同时,也间接减轻了上游生产环节的环境影响,从而减缓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连续4年对温岭潮间带水质的取样分析,使用有机污染指数(A值)和富营养化指数(E值)进行评价,揭示了整个水体质量近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温岭潮间带水体富营养化指数逐年增高,富营养化范围呈上升趋势,有机污染程度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图们江中、下游流域城市集中,人口聚集,对整个图们江流域水环境影响较大,该研究调查了图们江中、下游水体中8项水质指标,并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与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法评价了水体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在该流域有机污染与营养盐类污染相伴发生,且有机污染主要以可生化降解污染为主;2015—2017年,该流域水质整体处于清洁和较清洁水平,水质状况良好,8项分析指标中COD是该流域最大污染因子;该流域富营养化程度相对较高,均为富营养化及中营养化状态,丰水期高于枯水期,磷是该流域富营养化控制的关键;该流域各支流中布尔哈通河的水质污染程度及富营养化程度均最高。  相似文献   

12.
湖泊富营养化内源污染的机理和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富营养化是当前湖泊面临的主要问题,当污染外源得到控制之后,内源的影响变得明显,这是由于沉积物中营养盐的释放,使富营养化继续存在甚至恶化。概述富营养化内源性负荷的产生及危害,对引起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在水-沉积物界面的行为进行分析,介绍并对比内源污染治理几种主要的控制技术,讨论了控制技术的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近6年来沙湖水体富营养化变化特征、成因以及对沙湖水体p H和水温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湖水质综合富营养化程度为轻度。建议通过积极推动外源污染整治、控制减少内源性污染、建立人工湿地等措施控制沙湖水体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技管理》2017,(6):61-63
以稻田镉污染及农残高效防控为目标,集成稻田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与实践模式,将是促进粮食产业发展和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文章提出了稻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本思路,阐述了水稻等镉低积累资源筛选与品种选育、镉污染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农残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重金属镉与农残高效稳定检测技术研究、重金属镉重度污染稻田替代作物模式示范等稻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主要管控措施,指出通过集成大面积可推广的稻田镉和农药残留污染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最终实现稻田镉污染和高农药残留的高效治理,旨在为全国稻田主要农产品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蛤滩涂养殖海域水体有机污染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航  沈新强  蒋玫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927-2930,2933
分别于2010年3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调查了江苏省南通沿岸的文蛤滩涂养殖区内10个站位的水体中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以及DO的时空分布,并选用海洋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单项指标评价法、富营养化指数法以及潜在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调查海域的有机污染状况和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5月(春季)水质已经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和重度富营养化状况。但整个海域周年水质则受到轻度有机污染,水质状况总体上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同时还受到不同程度的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究酸性矿山废水污染对稻田土剖面中元素组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铜陵矿区长期受酸性矿山废水污染的稻田土和未污染稻田土为研究对象,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及ICP-MS测定了稻田土剖面(0~10,10~20,20~40,40~60,60~80,80~100 cm)中的元素组成。[结果]①酸性矿山废水降低了稻田土壤剖面的pH值,污染剖面pH均低于6.5;②酸性矿山废水显著增加了稻田土壤剖面电导率、S和P的含量,0~10 cm层中土壤电导率为对照稻田的1.91倍,总S含量为对照稻田2.36倍;③随酸性矿山废水进入农田的重金属主要为Cu、Zn、Pb、As和Gr、Cu、Zn、Pb在0~40cm均呈现富集趋势,Cu、Zn、Cr在0~100 cm污染指数均大于1,Pb、As污染主要在0~10 cm。[结论]酸性矿山废水污染对稻田土壤元素组成的影响形式主要为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元素主要富集深度和污染深度为0~40 cm。  相似文献   

17.
富营养化是当前湖泊面临的主要问题,当污染外源得到控制之后,内源的影响变得明显,这是由于沉积物中营养盐的释放,使富营养化继续存在甚至恶化。概述富营养化内源性负荷的产生及危害,对引起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在水-沉积物界面的行为进行分析,介绍并对比内源污染治理几种主要的控制技术,讨论了控制技术的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长期过量施肥和管理不善,稻田氮、磷损失严重所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文章重点阐述了我国稻田氮、磷污染现状及损失途径,介绍了稻田氮磷污染防控的主要措施,主要从减少施肥量、提高养分利用率、改变排灌系统和耕作方式,及优化种养系统,并结合生态拦截措施,减少氮、磷向环境中的迁移,这将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理论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稻田氮磷面源污染现状、损失途径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稻田养分损失是农业生产领域的热点,其对控制面源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稻田氮磷面源污染现状、损失途径及其影响因子等,提出了减少稻田氮磷损失的对策,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粮食主产区,目前仍存在因化肥过度施用而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及加剧周边地表水富营养化的问题。为改变农户不合理传统施肥习惯,最大限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江山市开展了化肥减量施肥试验,研究在农户常规施肥基础上,化肥减量10%~30%对水稻甬优15产量和稻田地表径流养分(总氮、总磷、总钾)流失的影响。结果显示,减少农户常规施肥量10%~20%,水稻产量无显著性变化,其中减量10%产量最高。稻田排水中养分浓度在施肥后1 h快速上升至最高值,氮在24 h后、磷在1 h后和钾在24 h后又很快下降了25.9%~66.0%、70.1%~88.3%和25.0%~52.5%,之后各养分均缓慢下降直到试验结束,这表明如遇到大暴雨或人工排水引起稻田灌溉水外流,在施肥后几天内是养分流失高风险期(也是面源污染高风险期)。化肥减量对稻田排水中养分含量影响显著,常规施肥量减少10%~30%施肥后1 h,排水中总氮、总磷和总钾含量分别下降了3.7%~27.1%、26.3%~59.5% 和5.8%~32.7%。适期、适量施肥在水稻生产中对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