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水稻恶苗病该病经过种子消毒及采用无病种子可基本控制危害,但个别品种或不经种子消毒,育苗期间温度高时发病较重。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一般发病田块损失产量1~2成,重者损失3~5成,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威胁。1.水稻恶苗病防治1.1发病症状水稻发生恶苗病后,其发病植株的节间伸长,长得细而高,植株颜色较淡,叶片较正常株窄,节位上的叶鞘里或外有不定数的须根,稻秆内生有白色的霉物,后变成淡红色,  相似文献   

2.
稻曲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水稻抽穗至扬花期的真菌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容易全田发病,对水稻品质和产量均有不利影响.通过对遵义地区水稻稻曲病发病原因和症状进行总结分析,从种子消毒、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水稻稻曲病综合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症状表现、发病机理、传播途径和影响发病因子等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以抓好种子消毒处理为关键性技术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分布广、流行快、损失大,严重的发病损失达30%以上,局部地区可造成颗粒不收。稻瘟病是气流传播病害,条件适宜可迅速蔓延流行,仅1~2天时间就能造成全田发病。另外稻瘟病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病害,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相似文献   

5.
稻粒黑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随着70年代中后期杂交水稻推广以来,水稻制种田危害日趋严重。稻粒黑粉病对制种田母本产量一般损失3%~5%成,重者80%以上。据调查成都地区一般年份损失产量10%左右,重发病年份一般损失20%以上。该病严重影响水稻制种高产、稳产和种子外观品质。一、发病规律病菌以冬孢子沾附种子内外和散落田间越冬,存活期  相似文献   

6.
水稻恶苗病俗称徒长病、公稻子等。该病分布于世界各稻区,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该病经过种子消毒及采用无病种子可基本控制危害,但个别品种或不经种子消毒,育苗期间温度高时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7.
水稻恶苗病俗称徒长病、公稻子等。该病分布于世界各稻区,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该病经过种子消毒及采用无病种子可基本控制危害,但个别品种或不经种子消毒,育苗期间温度高时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8.
水稻恶苗病俗称徒长病、公稻子等。该病分布于世界各稻区,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该病经过种子消毒及采用无病种子可基本控制危害,但个别品种或不经种子消毒,育苗期间温度高时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9.
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恶苗病俗名徒长病、公稻子等。该病分布于世界各稻区,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该病经过种子消毒及采用无病种子可基本控制危害,但个别品种或不经种子消毒,育苗期间温度高时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0.
水稻恶苗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恶苗病俗名徒长病。公稻子等。该病分布于世界各稻区,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该病经过种子消毒及采用无病种子可基本控制危害,但个别品种或不经种子消毒,育苗期间温度高时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1.
焦永久 《吉林农业》2011,(4):131+135-131,135
水稻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尤其是水稻矮缩病病株苗期很难被及时发现,往往成株期矮缩症状才明显,一旦发病产量损失很大。水稻矮缩病是近两年来上升速度快、为害损失重、潜在威胁大的一种新病害,局部地区群众反响较为强烈。文章首先分析了水稻矮缩病出现的原因,其次,就如何有效防止水稻矮缩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病害,水稻一旦染病将终生带毒,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近5年来,跃进农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逐年加重,2004~2005年为特大发生年,据调查,一般发病田块产量损失在20%~30%,严重田块损失50%~60%,后期危害甚至绝收,严重制约水稻生产。虽经大力喷施化学药剂扑灭秧田和大田灰飞虱,  相似文献   

13.
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是靠稻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被称为水稻“癌症”。病原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属水稻条纹病毒组(或柔线病毒组)病毒。近几年,随着气候环境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004~2007年在辽宁省几个大城市发生。2006~2007年铁岭县凡河镇大莲花村也有发生。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为来势猛、危害重、损失大,发病田块减产幅度一般在20%~30%,严重田块几乎颗粒无收,产量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4.
卢应红  严谨  张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91+3894-3891,3894
[目的]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方法]采用江苏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药剂,于水稻纹枯病始盛期和发病高峰期各用药一次.[结果]40%嘧菌酯WP 150和225 g/hm2对水稻纹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用量为150、225 g/hm2左右,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使用,连用2~3次.[结论]40%嘧菌酯WP 150、225 g/hm2为防治水稻纹枯病较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粮食。现阶段,水稻种植中存在一些病害,给种植户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文中主要介绍了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症状,还有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恶苗病又名徒长病,俗称公秧、公禾,在江苏省洪泽农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发病的田块病株率达35%,损失稻谷20%,目前已成为洪泽农场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7.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年来,在滦南县普遍流行并且病情逐年加重,具有普遍蔓延的趋势。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来势猛,危害重、损失大。一般发病田块产量损失在10%-20%,严重田块几乎造成绝收,条纹叶枯病已成为水稻生产上的一个突出问题,对种植水稻的农户威胁极大,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8.
水稻白叶枯病是目前水稻种植中的主要病害之一.2008年,该病在宿城区表现特点为发病率非常高,发病面积特别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应当以预防为主,可通过选用抗病性强的作物品种、加强田间栽培管理等农业综合防治措施,并结合化学防冶来减轻病害发生程度以及降低病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瘟病是一种真菌性水稻病害.它与白叶枯病和纹枯病并列为水稻三大主要病害.稻瘟病分布十分广泛,全球80余个国家均有发生,一般流行年份可造成10%~20%的减产,严重发生时损失可达40%~50%.90年代以来,我国稻瘟病的年发生面积均在380万hm^2以上,每年损失稻谷达数亿公斤。  相似文献   

20.
<正> 水稻恶苗病Gibberella fujlkoroi(Saw.)wr.是我省各稻区发生普遍,危害较重的主要病害。尤其近几年来由于用多菌灵、克菌丹、恶苗灵药剂防治效果逐渐不佳,发病程度更加严重,重者发病率高达20%以上,对水稻增产造成重大影响。为了寻找方法简便、防效高、安全经济的种子消毒方法,1986-1989年对新杀菌剂溴硝醇(通用名为bromopol,化学名称为2-溴-2-硝基-1,3-丙二醇)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