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检测在奶牛日粮中添加油菜籽的饲养效果 ,试验分 3个处理 ,每个处理1 0头奶牛 ,基础日粮为干草和饲用甜菜 ,碎油菜籽分别为 :A组 ,0 ;B组 ,1 % ;C组 ,1 .5%。以观察油菜籽对奶牛产奶量 ,采食量和乳品质的影响。A、B、C组日粮干物质中粗脂肪含量分别占 2 .4、4 .4和 5.4 %。在给阉公羊饲喂油菜籽的类似试验中 ,发现采食量和日粮消化率均未下降 ,但日粮中谷类饲料的比例可适当降低。而试验中饲喂油菜籽后 ,奶牛产奶量提高 ,仅乳蛋白和乳脂有轻微下降。总之 ,饲喂油菜籽改变了奶牛对油酸和棕榈酸的摄入量 ,而它们是在乳脂中占重要成…  相似文献   

2.
试验证明,给高产奶牛饲喂脂肪,增加日粮热量浓度,结果奶产量和乳脂率提高。棉籽配合于奶牛日粮,作为其脂肪来源之一,在一些产棉地区是常见的。但其中有一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饲喂不同比例的湿玉米纤维饲料(WCGF)对奶牛瘤胃发酵以及对高产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试验1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在日粮干物质中添加WCGF比例分别为0%、15%、25%和35%,测定奶牛瘤胃内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WCGF饲喂量的增加,35%处理组奶牛瘤胃液氨态氮(NH3-N)浓度升高,乙酸浓度下降,且乙酸/丙酸也随之下降(P0.05)。试验2选择60头健康的高产奶牛,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在日粮干物质中添加WCGF比例为25%,测定高产奶牛产奶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高产奶牛的产奶量虽然降低了2.65%,但提高了乳脂率(P0.05)。综上可知,WCGF在奶牛日粮配方中的比例不宜过高,当WCGF在高产奶牛日粮配方中添加比例为25%虽不能增加产奶量,但可提高乳脂率。  相似文献   

4.
由于奶牛是反刍家畜,为保持瘤胃健康和正常的乳脂率,奶牛日粮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粗饲料.这主要是因为粗饲料可以刺激奶牛反刍和唾液分泌,有效保证瘤胃正常环境;可以刺激瘤胃收缩和消化物流出瘤胃,以促进瘤胃微生物的有效生长;可以避免因饲喂高比例精饲料引起的乳脂下降.如果日粮中粗饲料比例低于35%,就会造成奶牛产低脂牛奶.  相似文献   

5.
乳脂率是衡量奶牛生产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多数地区实行以乳脂率计奶价的原则,故乳脂率对奶牛饲养经济效益高低具有重要意义。但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国内饲养的奶牛乳脂率已呈下降趋势,尤其放牧期更明显。实践表明,给奶牛饲喂醋酸钠可有效地提高奶牛乳脂率。 引起奶牛乳脂率降低的原因,一是日粮中蛋白质、能量和矿物质微量元素不平衡,必需氨基酸缺乏;二是饲料物理状态和日粮结构不合理,如精、粗料比例失调等;三是乙酸、丁酸、丙酸  相似文献   

6.
奶牛是反刍家畜,为保持瘤胃健康和正常的乳脂率,奶牛日粮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粗饲料。这主要是因为粗饲料可以刺激反刍和唾液分泌,有效保证瘤胃正常环境;可以刺激瘤胃收缩和消化物流出瘤胃,以促进瘤胃微生物的正常生长;避免因饲喂高比例精饲料引起的乳脂率下降。如果日粮中粗饲料比例低于35%,就会造成奶牛产低脂牛奶。  相似文献   

7.
乳脂率是衡量一头奶牛生产性能的主要指标。改善乳脂率的主要方法是进行品种改良 ,但饲养管理不当也是造成乳脂率下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近年来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 ,奶农只注重产奶量 ,而忽视了乳脂率的提高 ,由于饲养管理不当 ,导致乳脂率降低。1 合理搭配精粗饲料比例在奶牛日粮中 ,不能过多强调精料 ,而应以多汁、青干草等优质粗饲料为主 ,在充分供给优质青干草等粗饲料后 ,不足能量由精料供给 ,在饲喂上 ,也应先粗后精 ,精料尽量做到少量多次 ,绝对避免一次摄入大量的精料。2 注意日粮的可消化性和物理形态饲喂奶牛要注意日粮的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饲喂试验,探究日粮中添加赛乐锌对奶牛生化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将试验奶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2个重复,采用4×4拉丁方设计,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350mg/kg的赛乐锌,奶牛血清锌浓度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血清尿素氮浓度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不影响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牛奶中乳锌的含量显著提高,使牛乳的品质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在加拿大西部,利用不同比例玉米和小麦混合物生产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并将其用于泌乳奶牛日粮作为饲料粗蛋白的来源.本研究旨在确定提高日粮中小麦DDGS的配给量对泌乳中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性能、乳成分、饲料效率、血浆代谢产物和瘤胃发酵的影响.16头经产和16头初产泌乳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每期试验3周.试验日粮如下:以菜籽粕作为主要蛋白质源的日粮设置为对照日粮(CON),试验日粮中利用小麦DDGS增量代替玉米DDGS(配给量为0、50%和100%日粮DDGS),处理组的蛋白质源约占饲料粗蛋白质的35%.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DDGS提高了奶牛产奶量、乳脂肪、乳糖和能量校正乳含量.尽管饲喂DDGS日粮的奶牛粗蛋白质消化率较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但瘤胃中氨氮浓度、血浆尿素氮浓度、乳中尿素氮浓度有所提高,而乳蛋白浓度下降.随着日粮中小麦DDGS添加量的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呈线性升高,产奶量不受影响,因此饲料效率线性下降.增量饲喂小麦DDGS有线性降低血浆葡萄糖浓度的趋势,同时血浆中亮氨酸浓度呈线性下降,而谷氨酰胺浓度呈线性升高.除粗蛋白质外,各处理组其他营养物质的肠道表观消化率未受影响.小麦和玉米的DDGS混合物似乎具有相似的饲喂价值,且可以被用于泌乳奶牛日粮的替代蛋白质源.但是,利用小麦DDGS替代玉米DDGS可能降低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利用18头安装瘤胃瘘管的奶牛饲喂一系列能导致低乳脂综合症(MFD)的日粮(每批日粮饲喂时间为28d)来检测因MFD引起的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奶牛首先饲喂含25%淀粉(DM基础)的TMR日粮,日粮中通过添加玉米青贮和慢速发酵的玉米(SFS处理,第1期)使日粮中淀粉含量达25%。第1期饲喂完后日粮更换为含27%淀粉的TMR日粮,日粮中添加一种快速发酵的高水分脱粒玉米使日粮中淀粉含量达27%(RFS处理,第2期)。第3期,RFS处理日粮中添加13.6mg莫能菌素/kg日粮(RFS/Mon处理组),第4期,奶牛饲喂日粮转换为无莫能菌素的RFS日粮(RFS/Post处理组)。两种来源的淀粉日粮和莫能菌素对奶牛乳脂含量的影响不同,聚簇分析证实4组奶牛的乳脂结构差异较大。采集4组奶牛的瘤胃固相和液相食糜,提取DNA进行全自动核糖体基因间隔区序列分析,并与已知细菌组分(BCC)对比。饲喂RFS日粮的1组奶牛(S-responsive)出现MFD,但饲喂莫能菌素未加重MFD症状,回撤莫能菌素后乳脂出现反弹。第2组奶牛(M-responsive)日粮由SFS更换为RFS日粮后,未出现MFD症状,但添加莫能菌素后出现MFD...  相似文献   

11.
满虹 《饲料研究》1994,(4):35-35
颗粒饲料氧化镁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饲喂大量淀粉类谷物精料时,氧化镁可作为一种日粮缓冲剂,以缓解瘤胃酸度的迅速升高,并减轻因酸度升高而引起的食欲减退和乳脂率的下降。日粮中含70%玉米和青贮玉米时,添加粉状氧化镁,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氧化镁在瘤胃...  相似文献   

12.
用低质苜蓿草代替部分羊草饲喂奶牛,探索其对奶牛泌乳量的影响。用2.67千克/日低质苜蓿草替代部分羊草进行饲喂奶牛,结果表明,对处于泌乳盛期奶牛在高精料饲喂情况下,由于低质苜蓿草木质素含量较高,消化率较低,产奶量反而略有下降;对于泌乳中、后期奶牛,随着精饲料饲喂量降低,能够提高日粮中的蛋白质,对中、后期产奶量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奶牛全混合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益菌康——奶牛专用益生菌饲料对奶牛产奶量及牛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益菌康后奶牛的粪便较饲喂前减少30%左右;平均单产奶量增加1.05 kg;乳脂率和乳蛋白分别增涨0.41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同时,体细胞由66.9万下降到40.38万左右,降低了39.6%。因此,基础日粮中添加益菌康有助于促进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瘤胃酸中毒的病因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牧场主和管理人员认为,除非奶牛采食量严重下降,乳脂率下降或者出现了蹄叶炎,否则奶牛是不会有酸中毒的。但事实并不总是如此。高产奶牛在一天饲喂过程中通常有几个小时瘤胃中酸度会很高。如果这种情况克服了,牛奶产量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乳脂率是一个遗传力较高的性状,也是标定奶牛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近年来由于选择的忽视或追求高蛋白乳以及日粮结构不尽合理,乳脂率有下降趋势。这对于以乳脂率计价销售鲜奶的牛场来说,无疑是须迫切解决的问题。一、试验依据与结果以里生物科学博士为首的10余名苏联学者,于1985—1988年在别尔戈罗州等十几个国营农场饲喂奶牛醋酸钠结果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奶牛饲养中,养殖户普遍采用的是日给料三次的饲喂方法,此方法不能很好的适应奶牛的生理机能,并且影响乳脂率的含量。本文通过试验为增加日给料次数可提高乳脂率的含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选择2~3胎次泌乳中后期(180d)且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0头随机分为两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CT2000,饲喂标准为30g/日.牛。结果显示:(1)两组奶牛产奶量均与牛舍日平均湿热指数(THI)和最高温度呈负相关(P<0.01);(2)饲喂CT2000前,试验组受高温影响产奶量下降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饲喂CT2000期间,试验组产奶量受高温影响变化幅度小;停饲CT2000后,试验组产奶量有升高的趋势。(3)试验组日乳蛋白合成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对照组逐渐下降;对照组日乳脂合成率逐渐下降,而试验组在停饲CT2000后又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2-羟-4-(甲硫基)丁酸异丙酯(HMBi)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16头经产奶牛,采用有重复的4×4拉丁方试验设计,每期4周.奶牛自由采食精粗比为1:1(DM基础)的TMR日粮,日粮中分别含有6.71%和1.86%的赖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蛋白质分别为低蛋白质日粮、6.74%和1.82%的标准蛋白质日粮.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组成在每期的第4周进行测定.各处理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差异,均为24.7 kg/d.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和HMBi对产奶量和3.5%的乳脂校正乳存在互作影响,在饲喂低蛋白质日粮条件下添加HMBi减少了牛奶及标准乳的产量,但在饲喂标准蛋白质日粮条件下添加HMBi对牛奶及标准乳的产量无显著影响.在饲喂标准蛋白质日粮条件下添加HMBi增加了乳蛋白的浓度和产量,与日粮粗蛋白质浓度无关.但是在饲喂低蛋白质日粮条件下添加HMBi对乳蛋白无显著影响.仅在饲喂标准蛋白质日粮的条件下添加JMBi对乳蛋白才有促进作用,当日粮蛋白质的添加受到限制时,其他因素对HMBi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乳脂是乳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也是乳品收购质量检验的主要指标.乳脂率低被降价甚至被拒收。常常困扰奶农。乳脂与乳蛋白的比率即脂蛋比介于1.12~1.36之间。脂蛋比低于1.12%时.可能是瘤胃功能不佳.代谢紊乱,饲料组成等有问题的指示性表征。影响乳脂率主要因素有日粮结构、饲料营养、饲料物理形态、饲喂方法、遗传品质、瘤胃健康状况、乳房的健康状况等。笔者仅在饲料营养和饲喂技术方面讨论提高奶牛乳脂率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规模化牧场苜蓿青贮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日粮中以苜蓿青贮替代部分苜蓿干草、玉米青贮及羊草,进行饲喂效果及饲喂成本对比,探讨苜蓿青贮对产奶量、乳品质及饲喂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苜蓿青贮,试验组奶牛日均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干物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日粮成本降低4.96元/头,明显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