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海安县海北乡平等五队1983年养蚕46张,产茧41.7担,平均张产90.8斤。他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重视桑田管理,施好肥、治好虫,适时抗旱、除草,促进桑树长势。据调查称量记载,亩栽600株的21年老桑,亩产叶4504斤;亩栽1000株的4年生桑,亩产叶5336斤;亩栽800株的2年生桑,亩产叶4124斤;亩栽800株的一年生桑,亩产叶1805斤。(二)以叶、茧计酬。该队蚕桑生产责  相似文献   

2.
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及养蚕制种环境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就桑瘿蚊被害株(夏伐桑树株危害率34.13%,春伐桑树株危害率32.72%)对春叶产、质量和养蚕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桑瘿蚊被害株对春叶产质量和养蚕成绩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对春伐桑树。应重视并认真做好桑瘿蚊的预测预报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桑瘿蚊综合防治力度,提高春叶产、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省乐至县自1952年栽桑养蚕以来,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和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增多,农村养蚕人员老龄化和养蚕劳动力严重不足制约着蚕桑生产的发展。现有桑树不能充分利用,桑叶浪费大,为此进行桑叶的综合利用,增加桑园单位面积产值势在必行。1乐至县桑树情况经过50多年的发展,乐至县现有成片桑源6666.7万hm~2 6000万株,土边桑、四边桑、屋前屋后桑7500万株。其中投产桑9 000万株,常年养蚕16万张,产茧  相似文献   

4.
《四川蚕业》2017,(3):48-50
<正>四川蚕桑产区在长期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栽桑方式:"育实生苗,栽实生桑,芽接改良,冬季重修,无拳式养型,采片叶养蚕。"采用这种方式所栽桑树根系发达、采叶和修剪对桑树损伤小,较好地解决了四川蚕区桑树"栽得活、长得好、管得久"的问题,在行业界备受推崇,直到现在仍是川内主推的栽桑技术。但随着蚕桑产业发展形势的变  相似文献   

5.
蒙庆裕 《四川蚕业》2001,29(4):24-26
<正> 桑树是养蚕的基础,桑叶是家蚕的粮食。桑叶产、质量高,养蚕蚕体壮、产量高、质量优。因此提高桑树单株和亩桑产叶量,是恢复发展蚕业生产的关键措施。 改进桑树栽 培管理,提高桑树单株和亩桑产叶量的配套技术,包含优化桑树群体结构;提高桑树施肥水平;合理修剪定型;防治病虫害;选接良桑等的诸多因素。桑树单株  相似文献   

6.
<正> 栽桑养蚕是我县开发农业的主要骨干项目,也是栽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现有桑树2.2亿余株,其中:投产桑1.5亿余株,小桑园4万余亩,嫁接良桑占80%以上,基本实现了桑树良种化。特别是桑树肥培管理好,树型整齐,成片集中,形成了规模,是全省蚕桑基地县之一,曾获全省、  相似文献   

7.
<正> 启东市志良乡自1988年起从中国农科院蚕研所引种桑树新品种育71—1,三年来共繁育该品种桑苗54.4万株,除自栽560多亩外,还销往其它县、乡。育71—1春期发芽早,鹊口期比湖桑32号早5天,发芽率高17%;同时,该品种叶形大,叶肉厚,长相好,长势旺,株形整齐,三年生桑树春叶亩产可达850公斤左右,比湖桑32号高250公斤左右;而且,叶质优,养蚕成绩好,干壳量、茧丝量、茧丝长均超过湖桑32号;另外,抗旱力较强,抗黄化型萎缩病,但对细菌病抗性  相似文献   

8.
<正> 恒口区位于刀河两岸,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气候温和,土质肥沃、享有安康白菜心的美称。兴桑养蚕是该区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现有桑园13735.7亩,桑树549.5万株,其中成片桑园6276.6亩,221.5万株。一九八三年全区共发种8579张,产茧456157.9斤,居全县第二名,但从单位产量来看,水平仍然很低,平均亩桑产茧量33.21斤,单质叶量仅1.49斤,张种产茧53.2斤。全区现有二百万株生长不良的衰老桑树单株产叶量不到  相似文献   

9.
<正> 天兴乡现有桑树760万株,1997年全乡养蚕7815张,其中养蚕上1000张的村有狮子和倌坪两个村,狮子村1995年养蚕1768张,1996年养蚕1408张。1996年10月乡蚕桑站对狮子村养蚕减少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狮子村现有桑树49万株,其中有27万株是1988年以前栽植的。这些桑树由于每年提高剪伐,形成支干层次增多发条数逐年减少,且一年比一年细弱,产叶量也相应逐年下降。并且有90%以上的是八十年代的老品种“6071”。该品种有叶质差,老化快、不耐旱等缺点,是淘汰品种。经乡蚕桑站1996年降干改良试验证明:每株产叶量要增长20%至25%,1997年11月乡党委、政府开专会研究决定:对该乡的狮子、场口、方湾三个村的老桑树降于改良50%,1998年把全乡的350万株老桑树降干改良80%。  相似文献   

10.
<正> 马寨村是寺头乡蚕桑生产发展较差的一个村,桑树总数虽达4.8万株,但在品种上多、乱、杂,产叶量低,叶质差。特别是新发展的桑园,每亩全年仅养蚕半张,收入150元,经济效益不高。针对这些问题,1992年春,我们动员群众将4.8万株地埂桑全部进行了锯桩芽接,嫁接成活率达81%,其中因干旱、病虫危害和大风折断18%。据调查,产叶量比去年同期要增加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1.
<正> 资中县玉代乡红豆村8组农民彭文,积极发展栽桑养蚕事业,成为全县有名的蚕桑专业户。他于1982年开始育苗,利用非耕地栽植小桑园5亩,计12000余株,加上原有“四边桑”800余株,共有桑树12800余株,人平2560株。1987年养蚕12.4张(盒),产茧455.4公斤,收入茧款2384.28元。单产茧36.75公斤,单产值189.28元。共育小蚕  相似文献   

12.
四川古称“桑从古国”,在三千多年前已有栽桑养蚕,是我国蚕丝生产最早的蚕区之一。蜀汉诸葛亮晚年上表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到明朝,四川已成为全国蚕桑主要产区。清初出现了“墙下桑树,宅内养蚕,习以为常”。栽桑养蚕已较为普遍了。当时,桑树多系零星散栽,叶、材兼用的乔木桑。  相似文献   

13.
<正> 石泉县池河镇顺风村一组,有5亩河滩地无干密植桑园(亩栽600株),1982年秋承包给吴喜明等五户农民经营,每户一亩,一定五年不变。由于承包户精心管培,桑树枝繁叶茂,产叶量倍增。1983年五户养蚕18张,产茧1237.8斤,平均亩产茧247.6斤。1984年养蚕22张,产茧1338斤,平均亩产茧267斤,亩产茧值354元,加上桑条、蚕沙等,亩桑收入达400余元。其中吴喜明承包的一亩桑园,产茧310斤,蚕桑总收入450多元。他们经营的主要特点是: ①舍得投工、投资。在桑园管理上习惯  相似文献   

14.
一、低产桑园的面貌所谓低产桑园,是指单位面积产叶量低,叶质差的桑园。具体说,亩桑年有效条数少于6000根,枝条年生长量不到4尺,年产叶量不足1000公斤的桑园都叫低产桑园。我县栽桑养蚕始于1972年,到1982年累计栽桑300多万株,面积4584亩。1987年养蚕2545张种,以1张种吃叶750公斤计算,平均亩桑产量不到500公斤。低产桑园的面貌较为复杂,主要表现是:①桑园小老树多。桑树年龄不长,但养型不合理,产叶量不高,有的种植4—5年就形成小老树。②桑园缺株断行严重。桑树种植规划不科学,  相似文献   

15.
<正> 泸县天兴乡狮子村,全村9个社,340户,1194人,有耕地755亩,人平耕地0.63亩。他们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突出抓了栽桑养蚕,利用“四边”和荒地及部分低产土栽桑42万株,人平351株,其中投产桑27万株,1991年栽16万株,1989年养蚕570张,收入173937元,1990年养蚕844张,收入250712元,1991年养蚕1300张,产茧42472公斤,收入448535元,张平产茧32.7公斤,张平收入345.16元,户平收入1319.22元,人平养蚕1.09张,收入375.66元,蚕桑生产稳定发展。 1.专业户引路,逐步形成规模生产。他们  相似文献   

16.
<正> 安岳县华严镇,1988年开始实施把华严建成快速发展的优质蚕茧基地。到1990年,仅三年时间,采用“小苗直栽,一步建园”和“鸡桑扦插,快速成林”的新技术,走”以大行间作桑为主,小桑园为辅,积极发展四边桑”的新路子,一举成功,建成粮桑型大行间作桑五千亩,小行间作桑四二千亩,共新植桑树一千余万株,为养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 阆中县柏桠镇自1983年以来,共栽有桑树364万余株,由于放松了培护管理,病虫害蔓延,桑树生长不良。据1985年分别在“四边”桑、“小桑园”和“间作桑”中进行调查:平均株害率达41.25%,枝害率14.78%,对养蚕损失较大。为了有效地防治桑天牛的为害,从1986年以来,利用广播讲座、办培训班和科技咨询市场等方式向广大蚕农宣传桑天牛的形态特征、习性和为害性,发动群众用人工捕杀方法消灭桑天牛取得了显著效果。我们的具体作法是:从蚕桑技术指导费中抽拨部份资金,采取收购办法,在逢场天设专人收购桑天牛成虫,集中烧  相似文献   

18.
<正> 陈家坪村位于清涧县城北十公里处的秀延河沿岸。全村62户,248人,粮食作物耕地879亩,据统计现有桑树15600株,其中8700株系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栽植的。品种多为湖桑类及黄鲁桑;剩余6900株是1983—1984两年栽植的实生桑,全部栽植在农耕地的地埂上。利用地埂栽桑树,他们尝到了甜头。1988—1989两年养蚕147张,产茧4824公斤,收入茧款58383.9元,户均941.68元。陈家坪村的实践证明了地埂上栽桑优点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19.
<正> 宁强县中坝公社井田坝大队李家沟生产队27户、128人,共有耕地242亩,其中:水田25亩。正常年景粮食总产11.1万斤,人均860多斤。这个生产队从1981年春开始兴桑,现有二年生桑6.5万株,1982年养蚕9张,产茧352斤,收入现金563元,初步尝到了甜头,随着农业生产“双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社员们植桑养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今春植桑1.4万株,提前两年达到了“人均百株桑”,育良桑苗5.3万株。全队24户有桑,19  相似文献   

20.
《四川蚕业》2017,(1):25-27
在桑园管理及养蚕制种环境条件一致的前提下,作者分别就桑瘿蚊危害(夏伐桑危害率34.13%,春伐桑危害率32.72%)对桑树春叶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桑瘿蚊危害对桑树春叶产、质量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对春伐桑的影响更为严重。各地应重视桑园病虫防治,认真做好桑瘿蚊的预测预报工作,并在预测预报基础上强化桑瘿蚊的综合防治,以提高桑树春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