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进东江源头江西省安远县.随处可见漫山遍野的绿波、清澈见底的溪流,听到轻脆悦耳的鸟鸣.感受到清新诱人的气息……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该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以来,引进县外资金1.8个亿,激活县内民间资金1.5个亿进行植树种果。在引进的62个工业企业中,没有一个超过环保规定。  相似文献   

2.
初春时节,位于香港同胞饮用水东江源头的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风景名胜区以及周边的三百山、镇岗等乡镇,座座山上人头涌动,人们趁着天气晴好,上山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种下一棵棵乐昌含笑、苦楝、红枫等幼树。近些年来,为给香港同胞送上一泓洁净的放心水,安远县群众矢志不渝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倾情呵护着东江源头的生态环境,安远香港两地人民之间结下了难解的“绿缘”。  相似文献   

3.
刘锦明 《国土绿化》2008,(11):60-60
江西省安远县是700万香港同胞饮用水东江的源头。为了唱响东江源头生态品牌,通过城区绿化,庭院绿化,农村自然村绿化,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矿山裸露地绿化等,力争到2010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4.24%,提升生态环境建设质量和水平,美化人居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东江是珠江流域的第三大水系,是广东省重要饮用水源和重点水质保护区,不仅担负香港、深圳、惠州、东莞、河源等地的供水,而且担负下游灌溉、水运、压成等任务。东江源头位于在寻乌县桠髻钵山,根据对东江源头的考察情况,分析了源头区域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并提出了东江源头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锦明 《国土绿化》2005,(11):38-38
安远县位于江西省南部,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江西省重点林业县。近年来,安远县生态环境建设有很大进展,森林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突出,即加快林业发展与农民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和谐发展矛盾突出,林业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突出。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项目背景“只见青山,不见大树”、“远看青山在,近看无用材”、“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这些形象生动的俗语反映了整个赣南低质低效林的典型特征。赣州市是赣江、东江的源头,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开展低质低效林改造,建设好赣州生态屏障,不仅对赣州、对江西,甚至对广东等周边省份都是一件大好事,对改善赣江和东江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改变这一现状,2016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用十年时间改造低质低效林1,000万亩的战略目标,该项目获得中央补助10亿元,  相似文献   

7.
<正>安远县以"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地理条件和83.6%的森林覆盖率,成为江西省送往香港同胞饮用水东江丰沛的源头。尽管安远县在"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上有不少独特优势,但经济欠发达的特殊县情在客观上给"生态立县、绿色发展"带来了很大难度,不少城市环境建设、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经费限制而被取消和延缓。  相似文献   

8.
山西是全国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的地方,也是全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省份。如何有效加快山西林业生态建设步伐,构建山川秀美的新山西,是山西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山西适时启动实施了以“身边增绿”为重点的省级“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全省林业计资系统坚持“争取资金与用好资金两手齐抓,生态建设与队伍建设两手过硬”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争取资金,严格认真管理资金,2007年全省林业投融资总量达到59.56亿元,其中:省级造林绿化投资9.69亿元,比上年的3.55亿元增长173%;市县投资32.83亿元,比上年的13.74亿元增长139%,有效助推了山西林业生态建设大投入、大发展的新高潮。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9.
东江是珠江的第三大一级支流,为广东省重要饮用水源和重点水质保护区.东江源头位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山.东江源不仅担负香港、深圳、惠州、东莞、河源等地的供水,而且担负下游灌溉、水运、压咸等任务,生态区位十分重要.通过对东江源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源头区域的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状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东江源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广州天蓝了、地绿了、水清了,久别的“十里红棉绕画楼”如今又重现。至今,广州市(十区)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1139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3%,位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为了迅速改变广州的生态环境面貌,从1999年至今,广州市共投入资金4.45亿元进行城市绿化建设;市、区等各方面共投资4.51亿元进行恢复绿化工程,清违复绿面积为422.45万平方米;同时,市、区两级又投资6.9亿元,建成了20个公园,占地面积241万平方米,还在郊区建设7个森林公园。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2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在4…  相似文献   

11.
截止到今年,北京市已与德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政府林业部门和多个国际生态环境领域的非盈利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共引进中德技术合作、中马科技合作、中日小渊基金等17个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外援资金及设备价值约2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以来,河南省先后引进实施了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河南省农业发展(林果业)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林业持续发展项目”等5个大型林业世行项目,引进资金10.3亿元,其中利用外资5.5亿元。18年来,在各级项目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林业外资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完成造林355万亩,其中高标准集约经营人工用材林273万亩,经济林82万亩。外资项目的成功实施,大大加快了全省林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岑溪县拥有152家外向型企业,合同投资总额11.4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1.05亿美元。这些企业中有三分之一是办林业、畜牧水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 该县制定“谁种谁收,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实行引进资金、项目、设备、技术的奖励措施,并在能源、土地、劳务和原料等方面给外商优先安排,在收费上优惠,在种子、种苗和种畜  相似文献   

14.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浙江开化作为钱塘江源头县,在“国家要绿,农民要利;国家要生态,农民要效益”的矛盾关系中统筹谋划,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其中马金镇高岭村科技示范园创造了源头退耕生态治理新模式,“高岭经验”创出了一条营建经济型生态公益林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尽快使天津绿起来,广泛筹集绿化资金,成立了绿化基金会,设立“天津绿化基金”。市委书记高德占,市长张立昌分别为基金会成立题词。高德占的题词是:“加快绿化津门,造福子孙后代”,张立昌的题词是:“让天津尽快绿起来”。 基金会于1995年12月21日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选举产生了基金会理事领导机构,通过了“天津市绿化基金会章程”、“天津市绿化基金使用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以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下大力气做足"绿"文章,打破了城乡绿化各自为政的局面。截至目前,已捆绑使用各类扶持资金5.5亿元,引进6家专业绿化企业,建设12项重点精品通道绿化工程,实施10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栽植各类乔灌木、//绿篱、地被植物1258万株;完成人工造林7万亩、通道绿化长度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元旦前夕,宁乡林业招商引资再传喜讯,湖南湘林集团绿亚营林有限公司经过三个月的考察,决定投资3000万元在宁乡建设3333.3公顷速生丰产林原料林基地。这是继2007年10月成功引进广东江门曼地亚红豆杉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红豆杉、银花王种苗、加工基地后,宁乡县林业局在2007年签下的又一招商大单。2007年,宁乡林业共启动招商引资项目13个,合同意向资金近4亿元,实际到位县外资金5135万元,带动全县林业投入近亿元,实现林业产值同比增长25%。  相似文献   

18.
《国土绿化》2008,(1):35-36
一是推进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把加快结构调整作为保护森林资源的根本动力。全面启动了大兴安岭对俄经济贸易合作园区建设,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87亿元,入园企业18个,计划投资14亿元,到位资金3.05亿元,6个项目进入生产阶段。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2007年共引进超亿元大项目7个,到位资金9.4亿元。  相似文献   

19.
目前林业国债投资情况及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 ,森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因此 ,国家林业局对我国林业进行了新的定位 ,由原来的“林业既是重要的基础产业 ,又是重要的公益事业” ,重新定位为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是从事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向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服务的行业。”鉴于此 ,国家对林业建设给予了很大的扶持 ,1998年安排了36亿元 ,1999年安排了48亿…  相似文献   

20.
实施“天保”工程是云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要求,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是改善生态环境、国土保安的根本。其实施范围涵我省13个地州市66个县区17个森工企业,总面积2402.6万hm^2。工程实施以来,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的“双增长”,森工企业摆脱了“两危”局面。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实现云南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