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焦作市积极调整畜禽结构,狠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推广科学技术,提高科技在养禽业中的含量,扩大适度规模养殖,有力地促进了养禽业的发展。1997年全市家禽存栏1522.18万只,出栏1399.57万只,禽蛋产量达12.72万吨,人均占有58...  相似文献   

2.
养禽历来为我市农家主要副业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以农村零星散养为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家禽规模养殖逐渐发展壮大。据统计1993年全县养鸡专业户36户,存栏6万多只。1994年119户共养39.9万只鸡,1995年全市155户养鸡196万只。1996年养鸡310户,共养330万只鸡。  相似文献   

3.
周姬  吴雯 《中国禽业导刊》2009,26(19):50-51
盐城市是江苏省的养禽大市,2008年全市家禽饲养量2.7亿只,居江苏省首位。近几年来,该市积极发展稻田养鸭、林、果园养鸡等绿色生态养禽,全市仅林果园草鸡养殖量就达176.88万只,为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周文忠 《中国家禽》2001,23(2):39-39
玉溪市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结合实际,把农村适度规模养禽作为畜牧业生产发展的突破口,兴办养鸡(鹅)场,开展农村场(户)适度规模养禽示范,全面推广科学养禽综合配套技术。1999年全市有规模养鹅大户118户,养鸭大户186户,蛋鸡大户211户,肉鸡大户6207户。年末存栏鸡、鸭、鹅55.18万只、出栏376.69万只,占全市家禽出栏的78.1%;提供禽蛋620.76万千克,占全市禽蛋产量的83.4%,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贡献。1加强扶持,促进农村适度规模养禽的发展  玉溪市从三个方面对养禽专业户给予扶持:一是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扶持;…  相似文献   

5.
发展江苏省养禽业的思路■黄成康王勇(江苏省农林厅畜牧局210024)一.生产现状1.养禽生产持续发展。1996年全省年末栏存家禽39608万只,出栏68260万只,分别比1990年增长114%和153%,平均年递增13%和17%。年产禽肉97.80万...  相似文献   

6.
一.历史与现状 1.发展阶段 七十年代末期以前,由于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河南省家禽业生产一直以传统的家禽养鸡为主,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低,生产发展缓慢,家禽业生产从来没有在根本上摆脱作为家庭副业的从属地位,从来没有打破在低层次上徘徊发展的局面,从来没有解决产品短缺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我省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养禽业发展的政策,政策倾斜,投资增加,特别是经过建设副食品基地和“菜篮子工程”项目,一批属国营或集体经济性质养鸡场的出现,为养禽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引导作用;与此同时,自八十年代初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以后,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广大农民投资养禽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涌现了一大批养鸡专业户、专业村,以养鸡为主的家禽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据统计,1987年全省仅有养禽专业户5527户,饲养家禽185万只,其中养鸡专业户4418户,养鸡156万只,家禽饲养量占全省总饲养量的比例仅1.18%;到  相似文献   

7.
吴川市林地养鸡是从1983年发展起来的。1996年,全市林地养鸡专业户2173户,分布在全市16个乡镇,养鸡量达1027万只,出栏肉鸡831.5万只,饲养882父母代种鸡20万套和优质麻种鸡15万套,生产雏鸡3450万只,养鸡产值19520万元,新增...  相似文献   

8.
1992年以来,东台市唐洋镇因地制宜、积极组织、大力发展以家禽业为主体的畜禽生产,在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1994年家禽饲养量达606.5万只,全镇人均养禽纯收入1018元。该镇抓养禽,促致富,奔小康的主要做法是: 一、大力发展区域规模生产,使养禽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2年以来,镇党委、镇政府就出台了多项鼓励发展养禽业的政策,对专业大户从用地、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持续发展,农户养鸡规模日益增加,出现了不少养鸡规模户,他们的养鸡规模在5000只以上,尤其多在5000~2万只,是目前农户养鸡的主力军。在养鸡业发达的省份或地区,这些养鸡户往往集中于一定的区域,形成养鸡密集区域(养鸡小区、养鸡大镇),而在这些养鸡密集区域,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山东省招远市机械化规模养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市现有大小不同规模的机械化鸡场达到3500多处,其中有超过10万只鸡场5处.1万只以上的鸡场50多处。笔者通过总结多近年来的养鸡实践经验,深刻地体会到机械化养鸡必须认真落实好以下三则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养禽生产中,疾病问题是困扰养禽业的重要因素。全国每年家禽的病死率高达10%以上,经济损失巨大。文山州年家禽饲养量达2000多万只,养禽生产是全州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但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流通的日趋活跃,加之群众的防疫观念较落后,防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蛋禽饲养蓬勃发展。除了农户个体自给性养禽和千只以下小规模养禽以外,全国存栏在千只以上的规模蛋鸡场已达24.6万个,存栏蛋鸡6.26亿只。从1997年起,我国鲜蛋年产量已在2000万t以上,达到2125万t,与1987年590.2万t相比,10年增长260%,平均每年递增13.67;全国年产鲜蛋100万t以上的主产省有:山东、河北、江苏、河南、辽宁、湖北、黑龙江等七个省。其中山东、河北、江苏的产蛋量分别为388万t、301万t和219万t,成为12大产蛋区的前3位。 最近,据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大陆养禽业的50年足迹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的30年期间,大陆养鸡业有了很大发展。1949年全国养禽2.1亿只,年人均仅0.2只;到1980年总养禽数增长至9.4亿只,比1949年增了4倍,但由于人口也在成倍增长,从而人均年占有量仍不足1只,远低于当时的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给大陆养禽业的发展带来契机,由于政策、科技、投入等因素的支撑,20年来全国养禽总数,每年以3%-8%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大陆的养禽总数已达到76亿只,比建国初期增长了38倍,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近9倍,居世界首位。在…  相似文献   

14.
依靠科学养鸡上规模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王云玲李书高王金鹏(江苏省盐都县林牧渔业局224002近几年来,盐都县坚持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着力提高养禽业的科技含量,有力地促进了农家规模养鸡的发展,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1996年全县养鸡3120万只,...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中,怎样引导农民不断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以适度规模经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盐城市郊区马沟乡驻马村发展家庭规模养鸡的实践作了有益的探索,给人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驻马村养鸡业从1984年开始起步,专业大户逐年增加,养鸡规模不断扩大。去年全村400个农户,养鸡200只以上的有170多户,计养禽4万多只,第五村民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县养禽业发展很快,尤其是养鸡业的发展更为迅速。1987年全县养禽达7932600羽,其中鸡为7456600羽,占养禽总数的94%。而且,还涌现了一批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养禽专业户和7个养鸡专业村,使自给、半自给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转变。尽管如此,目前我县的养鸡生产水平仍很低,肉鸡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良  相似文献   

17.
侯礼福 《山东家禽》2004,(12):16-17
被省府授予牧业强市称号的山东招远市,多年来.全市蛋鸡的存养量350多万只,肉鸡饲养量500~700万只,一直居全省先进水平。笔者在该市推广科学养鸡的技术中,感受到平面散养种鸡必须落实三则养鸡技术:  相似文献   

18.
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是实现科学养殖集约化、产业化的突破口。规模养殖采用先进技术、提供批量产品 ,是畜牧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玉溪市在发展农村经济中 ,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意见》提出的禽蛋生产要控制发展规模 ,实现由城郊集中饲养向农村适度规模饲养转变的要求 ,结合实际 ,把农村适度规模养禽作为畜牧业生产发展的突破口 ,兴办养鸡 (鹅 )场 ,开展农村适度规模养禽示范 ,全面推广科学养禽综合配套技术。 1999年全市有规模养鸡大户 118户、养鸭大户 186户、蛋鸡大户 2 11户、肉鸡大户 6 2 0 7户 ,年末存栏鸡、鸭、鹅 5…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初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川从国外引进专门化蛋用鸡、肉用鸡配套品系。 80年代中期 ,从国外引入的狄高鸭、樱桃谷鸭在生产中推广应用。1984年养禽专业户崛起 ,当年发展到32万户 ,促使四川养禽业逐渐向集约化 ,商品化方面转变。 1985年后 ,种禽场、制种工厂、孵抱房等构成良种繁育体系。 1985年至 1988年 ,隆昌县常年饲养种鸭 2 3万只 ,种鹅 185 6只 ,每年提供种鸭种鹅蛋 5 0 0万枚以上 ,在该县城关形成鸭鹅苗交易市场。 1985年以来 ,四川进行畜牧业内部结构大调整 ,加快养禽业的发展。随着现代养禽技术的发展、普及以及为养禽生产…  相似文献   

20.
美国养禽业的现状与特色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周世朗,伍善志一、美国养禽业的现状:1990年全美养鸡14.6亿只,其中的蛋鸡直到1993年维持在2.3—2.4亿只左右,产鸡蛋402.15万吨,鸡肉1085.1万吨,人均消费禽蛋16.34公斤,禽肉42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