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疗法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确切疗效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等作用。方法:采用m 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已公开发表的5篇文献作分析。按肠内营养疗法组(EN组)与肠外营养疗法组(PN组)进行统计。结果: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组(EN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确切的疗效,同肠外营养组比较,血清白蛋白质量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细胞总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疗法能达到肠道外营养同样的效果,在提高淋巴细胞数水平方面还优于肠外营养,其在减少胃肠道并发症、防止肠源性感染等方面效果较好,费用低廉,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十二指肠破裂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 :十二指肠破裂 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 (n=6 )和肠内营养组 (n=6 ) ,两组在术后早期分别行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1周 ,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排腹腔气和排便时间与第 1周腹腔引流量。结果 :肠内营养组与对照组比较 ,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排气和排便时间差异均具显著性 (P<0 .0 5 ) ,而两组第 1周腹腔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十二指肠破裂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早期拔管改换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中间综合征 (IMS)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AOPPIMS 10例 ,以同步间歇强制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SIMV PSV )方式行机械通气 ,待IMS控制时 ,改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 呼吸未正压 (PSV PEEP)方式 (序贯治疗组 ) ;另对病情具有可比性的 10例患者按常规行有创继续机械通气治疗 (对照组 )。结果 :序贯治疗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 8.0± 4.3 )vs( 2 2 .3± 1.5 )d ;( 12 .6± 6.1)vs( 2 2 .1± 1.5 )d ;( 14± 8)vs( 2 7± 13 )d ;P <0 .0 5 ] ;序贯治疗组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例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 1vs 7,P <0 .0 5 )。结论 :对AOPPIMS机械通气病例 ,以中间综合征控制窗为时机早期拔管 ,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微生态调节剂对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89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4)和对照组(n=45)。两组患者均给予鼻饲瑞先肠内营养液,试验组加用鼻饲微生态调节剂1周。观察两组患者腹泻和菌群失调发生率、粪便中分泌型IgA(S-lgA)水平、肠内营养液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结果试验组腹泻和菌群失调发生率、肠内营养液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鼻饲第8天粪便中S-IgA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1.713±0.241)vs(1.567±0.193)g/L,P〈0.01]。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可有效防止肠道菌群失调,减少腹泻发生,利于肠内营养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鼻肠管与鼻胃管在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实施肠内营养供给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5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鼻肠管组与鼻胃管组,每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供给出现不良反应(反流/呕吐、误吸、腹胀及腹泻)的情况.结果 鼻肠管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反流/呕吐3.7%、误吸0%、腹胀7.4%、腹泻7.4%)比鼻胃管组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经口进食和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两种方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价值。方法 4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集束化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观察组则给予早期经口进食,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腹腔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及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腹腔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经口进食与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对SAP疗效相当,但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依据应用EEN及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otal parenteral-nutrition,TPN)方案分为EEN组及TPN组各30例,采集2组术前及术后1周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控制血糖结合早期肠内营养(EN)治疗多发伤的疗效。方法 46例急性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EN(对照组)、强化胰岛素联合EN治疗(治疗组)。测定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3、7天的血糖、胰岛素、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比较两组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及ICU住院时间、感染及死亡人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的血糖、胰岛素、CRP水平均明显降低,APACHE评分降低,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发生严重感染、死亡者分别为5、3例,对照组则为9、7例。结论急性多发伤患者严格控制血糖结合早期EN可减轻应激反应程度、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脑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开窗术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脑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有生育要求且具备保留输卵管指征 2 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n =14 2 ,术中应用脑垂体后叶素止血 )和对照组 (n =13 4,直接用纱布压迫止血 ) ,比较两组的止血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发热、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 2 .3 4± 0 .5 8)vs ( 5 .79± 1.12 )min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观察组出血量 ( 5 .2 7± 0 .75 )mL ,明显少于对照组 ( 13 .5 6± 1.15 )mL(P <0 .0 1) ;观察组手术时间 ( 2 6.89±10 .74)min ,对照组为 ( 3 4.0 1± 8.47)min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观察组术后 2d内体温 >3 8℃ 2例 ,对照组 11例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组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别。结论 :脑垂体后叶素用于输卵管妊娠开窗术创面止血效果显著 ,出血量少 ,缩短了压迫止血时间、手术时间 ,副作用小 ,应用简便 ,费用少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在AECOPD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拔管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至12月期间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进行有创机械通气48h以上的AECOPD患者59例临床资料。根据氧疗方法分为HFNC组和无创正压通气(NIPPV)组,比较各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24hPaO_2、PaCO_2、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以及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在拔管治疗后,PaCO_2、PaO_2、PH、心率、呼吸频率和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HFNC组和NIPPV组在治疗后,患者在ICU的入院天数上发生了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舒适度的测评结果也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HFNC在AECOPD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拔管中与NIPPV效果相同,但HFNC损伤小,相对舒适,是一种适宜AECOPD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拔管的无创呼吸支持技术。  相似文献   

11.
基于RGB颜色空间的早稻氮素营养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双季稻区水稻过量施肥带来环境污染和成本提高问题,设计不同品种氮肥梯度大田试验,应用数码相机获取早稻冠层数字图像,研究不同色彩参数及早稻氮素营养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期确立双季早稻氮素营养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同一氮肥处理下图像色彩参数差异不大;拔节期数字图像参数对氮素营养指标敏感;模型构建结果显示,图像参数INT与水稻氮素营养指标构建的模型决定系数(R2)最大,模型预测效果最佳,R2分别为0.895 7和0.924 7;进一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BP神经网络分析法进行预测,预测效果均较好。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发现品种对于模型的构建影响不大,以BP神经网络分析法构建的叶片氮浓度(LNC)模型和以INT为敏感色彩参数构建的叶片氮积累量(LNA)回归模型效果最优,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则效果不佳。早稻冠层RGB颜色空间敏感参数与氮素营养指标间相关性较好,可以实现氮素营养的无损监测诊断。  相似文献   

12.
不同营养水平下新疆褐牛增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生长发育正常、健康无病、12月龄新疆褐牛公牛60头,随机分为低营养水平试验组与高营养水平日粮对照组。研究在不同育肥阶段,营养水平条件对新疆褐牛日增重及饲养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育肥全期,试验组的精料饲喂量及营养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在育肥前期,试验组的新疆褐牛日增重为1.00 kg,低于对照组0.14 kg,差异显著(P<0.05);在育肥中期,试验组新疆褐牛的日增重为0.63 kg,对照组的日增重为0.81 kg,差异极显著(P<0.01);在育肥后期,试验组新疆褐牛的日增重为0.68 kg,对照组新疆褐牛的日增重为0.49 kg,差异极显著(P<0.01)。从育肥全期经济效益来看,试验组比对照组的日平均经济收益高4.35元/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大蒜素治疗细菌感染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01月-2014年12月收入重症监护病房且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的92例患者(均为细菌感染所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蒜素治疗,疗程14 d。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及14 d病死率;并观察记录大蒜素使用过程中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细菌感染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常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35.2%)、金黄色葡萄球菌(17.1%)、铜绿假单胞菌(13.3%)、肺炎链球菌(13.3%)及肺炎克雷伯菌(8.6%)。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略短于对照组(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细菌感染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大蒜素治疗,能显著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且有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快车道"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麻醉能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节约医疗费用.方法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复术6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运用丙泊酚及小计量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则运用传统大剂量芬太尼麻醉.术中监测ECG(心电图),CVP(中心静脉压),SPO2,PaCO2,鼻温,记录CPB肝素用量,主动脉阻断时间,并行时间,除颤次数.结果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术终、拔管前、拔管后及ICU的SPO2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术终、拔管前、拔管后及ICU的PaO2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主动脉阻断时间、并行时间、最低鼻温、肝素用量进行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且试验组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肺内感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快车道"心脏外科麻醉,早期拔管并不能影响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液动力学的稳定,不会增加术中、术后风险,而可以降低因长时间机械通气带来的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10 8例 DAI患者按纳入时间顺序分为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组 (治疗组 ,n=5 4)和对照组 (n=5 4) ,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予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于治疗前后行 GCS评分 ,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 (除治疗后 10 d外 ) GCS评分在治疗后不同时期均明显增加 (P<0 .0 1) ,但以治疗组更为显著 ;治疗组的病死率为 2 2 .2 %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0 .7% (P<0 .0 1) ,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早期静脉氧疗可显著改善 DAI患者的意识状态及其神经功能 ,降低病死率 ,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超早期日粮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产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刚出壳的AA肉仔鸡200只,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早期饲喂组,一组为早期禁食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进行饲养试验。在试验的第21、42、49日龄称重、翅静脉采血,研究早期饲喂对生产性能和血清尿素氮的影响。在21、42日龄采用收粪法分别进行两次代谢试验,测定氮沉积率。在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试验,研究早期饲喂对胸肌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早期饲喂能显著的提高肉仔鸡各阶段的平均体重(P<0.05),0~21日龄的氮沉积率显著高于早期禁食组(P<0.05),血清尿素氮显著低于早期禁食组(P<0.05),死亡率降低6%。②早期饲喂对胸肌率和腿肌率有显著的影响,与早期禁食组相比,胸肌率提高了胸肌率提高了2.14%,腿肌率下降了0.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