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6种不同氮营养水平下炭疽病菌对菜心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的氮营养处理(N3处理)可提高植株的耐病能力,病情指数降低.氮营养对植株细胞保护酶系统有明显的影响,炭疽病菌对SOD、POD、CAT活性有明显的诱导调节作用.接种后,适宜氮营养比高氮、低氮或不施肥可加强炭疽病菌对POD活性的诱导和抑制炭疽病菌在前期对SOD活性的诱导,但在后期则加强了对SOD活性的诱导.不同氮营养下炭疽病菌对CAT的诱导调控作用不同,不施肥或较高的氮营养在致病过程中都显著地提高CAT活性,但适宜氮营养下只是前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后期逐渐转化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6种不同氮营养水平下炭疽病病菌对菜心叶片细胞膜透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抗坏血酸(A5A)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炭疽病菌可促进叶片A5A的降解,低氮比高氮处理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炭疽病菌感染后可促进叶片PPO活性的提高,适宜的氮营养(N3处理)比不施肥、低氮或过高氮营养可明显地加强炭疽病菌对PPO的诱导作用,所有氮营养处理的植株叶片的细胞膜完整性在受炭疽病菌侵染后.逐步遭到破坏,膜透性明显增加,但适宜氮营养比不施肥和高氮营养处理的细胞膜受炭疽病菌的破坏作用小,随着炭疽病菌感染时间的延长,叶片MDA含量持续上升,表明植株受到炭疽病菌侵染后,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加,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经炭疽病菌侵染后,低氮和适宜氮营养(N3处理)早期会加速膜脂过氧化水平,但后期对脂质过氧化作用有所抑制,而不施肥或高氮水平下的作用效应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抗、感自交系的诱抗机理及效果。【方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处理及不同毒素处理时间后,玉米植株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防御酶系活性的变化,研究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寄主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及毒素与诱导抗性的关系。【结果】抗病自交系78599-1的PAL、POD和PPO活性高于感病自交系K12,而感病自交系的CAT和SOD活性高于抗病自交系。微晶纤维素处理毒素的诱抗效果高于炭柱处理,玉米抗病自交系的诱抗作用略高于感病自交系。【结论】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灰斑病具有诱导抗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营养状态下苦草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水体富营养化对苦草(Vallisneria spirolis)的胁迫作用,通过静态模拟试验,比较了不同营养水平(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重富营养)培养的苦草根的绀织解剖结构、植株氮、磷含量和 3 种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变化.研究发现,随营养程度的增加,苦草根的组织结构紊乱,出现空洞;根叶中氮、磷含量都是随营养程度的增加而增高;苦草叶组织的POD、SOD、CAT活性均随营养程度的增加而上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苦草叶组织的POD和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植物病毒-介体昆虫-寄主植物三者之间的互作关系,以前期经携带/未携带大麦黄矮病毒(BYDV)PAV菌株的禾谷缢管蚜危害的小麦为材料,研究后期取食的禾谷缢管蚜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和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乙酰胆碱酯酶(AchE)等解毒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取食健康小麦(对照组)相比,取食前期经无毒禾谷缢管蚜危害后的小麦(蚜虫诱导组)后,禾谷缢管蚜体内POD、CAT、SOD、ACP、AKP活性均显著升高,分别升高206.9%、138.9%、161.7%、190.8%和138.9%,说明小麦受蚜虫危害后,对后期禾谷缢管蚜产生不利的影响,后期蚜虫通过升高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来适应这种影响;与取食健康小麦(对照组)相比,取食前期经有毒禾谷缢管蚜危害后的小麦(病毒和蚜虫诱导组)后,禾谷缢管蚜体内SOD、AKP活性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27.8%和34.3%。且与蚜虫诱导组相比,病毒和蚜虫诱导组禾谷缢管蚜体内POD、CAT、SOD、ACP、AKP活性均显著降低。说明大麦黄矮病毒存在条件下,不仅抵消前期蚜虫危害导致的酶活性上升,还降低部分保护酶和解毒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对白三叶幼苗保护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质量分数的PEG-6000对3个品种白三叶幼苗进行干旱胁迫,测定了胁迫后1~5d内其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质量分数PEG-6000胁迫下,SOD、POD和CAT活性随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胁迫水平SOD、POD和CAT活性增加值大于高胁迫水平,受胁迫植株的保护酶系统能够进行自身的调节以抵抗干旱伤害。  相似文献   

7.
将不同致病力的猕猴桃溃疡病病菌接种于猕猴桃植株上,测定与抗病性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这5种防御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猕猴桃溃疡病不同致病力菌株会导致猕猴桃植株的POD、PPO、SOD、CAT、PAL活性明显提高;接种强致病力菌株P-H使猕猴桃植株的5种防御酶活性变化剧烈,尤其是POD活性明显上升后又明显下降;与接种无菌水相比,接种不同浓度P-L菌株可导致猕猴桃植株POD、PPO、SOD、CAT、PAL的活性明显提高,其中接种浓度为107CFU/mL的P-L菌株发酵液,5种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2个浓度处理,且与P-H菌株接种侵染的各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高浓度P-L菌株发酵液具有更好的激发植株体内防御酶活性的能力,弱致病力猕猴桃溃疡病病菌P-L发酵液能诱导猕猴桃植株产生抗病性。  相似文献   

8.
土壤pH对羽扇豆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施用不同重量硫磺粉调节土壤pH,测定不同生育期多叶羽扇豆(Lupinus polyphyl-lus)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不同土壤pH对多叶羽扇豆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探索多叶羽扇豆生长的适宜土壤酸碱度。结果表明:不同土壤pH和生育期,多叶羽扇豆叶片MDA含量不同。土壤pH对2a生羽扇豆植株的影响大于1a生植株。土壤pH对羽扇豆叶片POD活性的影响总体呈上升趋势,pH值越高,羽扇豆叶内POD活性越小,低pH值的土壤可提高羽扇豆的抗病性,1a生植株的抗病性高于2a生。土壤pH对羽扇豆叶片内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1a生与2a生植株间CAT活性差异不显著。随土壤pH降低,羽扇豆叶片内SOD活性的影响呈降低—升高的趋势;2a生羽扇豆叶片内SOD活性高于1a生。  相似文献   

9.
以徐蒜917为材料,研究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后土壤温度变化及对大蒜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苗期至返青期银膜覆盖对土壤的保温效果优于其它处理;生育后期(鳞茎膨大期)透明膜与白黑膜覆盖处理的10 cm处土壤温度于13:00与15:00分别出现最高值。大蒜生育前期(苗期至抽薹期)银膜覆盖处理的大蒜SOD、POD、CAT(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生育后期(鳞茎膨大期)透明膜与白黑膜覆盖处理的大蒜SOD(根)、POD、CAT因受到高温胁迫,酶活性高于其它处理。银膜覆盖有利于大蒜生育前期土壤的增温、保温,提高大蒜保护酶活性,促进大蒜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大蒜生长后期土壤温度,降低了高温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生防枯草芽孢杆菌Czk1对橡胶树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诱导橡胶树抗病性机理,为Czk1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打下基础.[方法]以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5种防御酶作为植物抗病性反应指标,用Czk1菌株发酵液1倍原液及10、100倍稀释液喷洒处理橡胶叶片,以喷洒LB液体培养基为对照,于不同时段测定各防御酶活性;按照生防菌与炭疽病菌接种顺序的不同,测定橡胶树炭疽病菌及生防菌对橡胶植株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经Czk1发酵液10倍稀释液处理的橡胶树叶片中CAT、POD、PAL和PPO 4种酶活性最高,诱导植株抗病性效果最佳,各酶活峰值分别达4264.62、28946.18、186.67和53.70 U/g,为对照组的5.24、6.34、3.19和3.38倍;而叶片中SOD活性最高的为Czk1发酵液1倍原液处理组,酶活峰值为1344.53U/g,为对照组的5.19倍.先喷洒Czk1发酵液后接种病原菌的处理组,橡胶树叶片CAT、SOD、POD、PAL和PPO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各酶活峰值分别为4129.02、640.96、7416.94、173.35和71.59U/g,为对照组的4.20、2.08、2.50、2.56和7.64倍.[结论]喷施生防菌Czk1稀释液可促使橡胶树抗病相关酶活性升高,诱导橡胶植株产生系统抗性.诱导抗性可能是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橡胶树真菌病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以非灭菌土为生长基质,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白术叶片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提高了白术根系菌根侵染率,植株SOD、CAT和POD保护酶系统的活性随AM真菌的接种效应和施肥量不同而变化.适氮量和AM真菌结合对白术有交互正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及大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徐蒜917为材料,研究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后土壤温度变化及对大蒜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苗期至返青期银膜覆盖对土壤的保温效果优于其它处理;生育后期(鳞茎膨大期)透明膜与白黑膜覆盖处理的10 cm处土壤温度于13:00与15:00分别出现最高值。大蒜生育前期(苗期至抽薹期)银膜覆盖处理的大蒜SOD、POD、CAT(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生育后期(鳞茎膨大期)透明膜与白黑膜覆盖处理的大蒜SOD(根)、POD、CAT因受到高温胁迫,酶活性高于其它处理。银膜覆盖有利于大蒜生育前期土壤的增温、保温,提高大蒜保护酶活性,促进大蒜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大蒜生长后期土壤温度,降低了高温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低氮胁迫对超高产玉米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低氮胁迫对玉米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胁迫下,各品种植株的MDA含量变化较大;CAT、POD活性变化较大,都呈单峰曲线变化,以正常施氮处理水平下CAT活性最高,且随着施氮量的降低逐渐降低,以无氮处理水平下POD活性最高,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SOD活性虽呈现单蜂曲线变化,但却随着施氮量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水平对黄瓜抗蚜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抗蚜品系EP6392和感蚜品系JY30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水平(56、126、196、266和336mg·L~(-1))水培溶液对蚜虫繁殖的影响及其与黄瓜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供试氮水平范围内,黄瓜感蚜品系JY30于蚜虫侵染8d后,单株蚜虫平均数量随溶液氮水平的增加而持续增加,而抗蚜品系EP6392叶片种群数量增长无显著规律;接蚜虫后不同氮水平的抗蚜品系EP6392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未接蚜虫对照,且抗蚜品系SOD活性均显著高于感蚜品系,而感蚜品系JY30接虫后CAT活性均显著低于未接蚜虫对照。这一研究提示氮水平上升能促进黄瓜感蚜品系的蚜虫繁殖能力;黄瓜抗蚜性与植株体内SOD、CAT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配方施肥对桔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桔梗在氮、磷、钾不同配方施肥下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采用盆栽正交试验设计,对桔梗叶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施肥对桔梗抗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氮、磷、钾配比合理时,丙二醛含量较低,膜伤害度较小,抗氧化酶SOD、CAT、POD 活性最高。最佳施肥配比为 N 0.15 g/kg、P2 O50.2 g/kg、K2 O 0.25 g/kg。  相似文献   

16.
常山胡柚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常山胡柚果实贮藏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质膜相对透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贮藏初期.果皮组织中SOD、POD、CAT活性缓慢上升,其中SOD活性在贮藏45d时开始下降,至75d时达最低值,然后急剧上升,POD和CAT活性在贮藏75d时达最高.之后持续下降、果肉组织中SOD活性变化不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POD活性很低,且变化无规律.CAT活性一直呈下降趋势.果皮的质膜相对透性明显高于果肉.而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17.
水分亏缺下氮磷营养对小麦幼苗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载试验,研究了氮、磷营养在水分亏缺情况下对春小麦幼苗相关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强,春小麦幼苗叶片POD、CAT及ACO活性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单施氮、磷肥或氮磷混施在严重水分亏缺时能明显提高春小麦幼苗叶片POD、CAT的活性。随着水分亏缺加剧,氮营养能提高幼苗叶片POD、CAT活性,而使ACO活性减低;磷营养则既能提高叶片POD、ACO活性,又使其CAT活性维持在较低水平上。春小麦幼苗叶片POD、CAT的活性与叶片相对含水量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探讨施硅肥和接种纹枯病菌对水稻叶片丙二醛(M 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接菌条件下,硅肥能提高POD、CAT的活性,降低SOD活性,M DA含量略有上升;接菌处理使M DA含量、CAT和POD活性升高,SOD活性降低;接菌和施硅肥处理使SOD活性下降,第4天达最小值,但其活性仍高于接菌未施硅肥处理,其POD、CAT活性第4天达最大值,M DA含量第3、4天达最大值;施硅肥后接菌叶片的上位叶片的SOD、CAT和POD活性与接菌叶片无明显差异。施硅肥能显著降低水稻植株的纹枯病病情指数,提高其对纹枯病的抗病能力,相对防治效果达25.8%。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钵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硼对油菜苗期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种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硼及硼过量时SOD和CAT的活性显著下降,POD活性显著上升,说明在逆境胁迫下,SOD和CAT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油菜生长不利。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土壤中硼含量确定合适的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不同氮钾比例对万寿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氮钾配施对不同品种万寿菊幼苗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MDA(丙二醛)、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氮水平下,参试的两个万寿菊品种CAT活性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较低时,POD活性和SOD活性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POD和SOD活性均逐渐下降。同一施钾水平,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综合分析得出,施氮量为240 kg·hm~(-2),施钾量为200 kg·hm~(-2)时,万寿菊生长最佳,可为万寿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