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教授、日本蚕学会关西支部长松原藤好先生的邀请,我们于1989年5月21日至6月3日赴日本进行蚕业科技考察。先后参观、访问了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及其附属农场、东京大学、东京农工大学、群马县育英大学、农林水产省蚕丝·昆虫农业技术研究所、蚕品种研究所、群马县蚕业试验场、兵库县、熊本县农业研究中心、林业研究指导所以及川岛织物、熊本丝织加工场等,并拜访了农林水产省、蚕丝价格稳定事业团、文部省的官员,同时还实地参观了群马、熊本县农民养蚕生产的实况。在日本期间,受到了热情接待,顺利完成了考察任务,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增进中日两国人民友谊,开展中日蚕桑科技交流,了解日本蚕桑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情况,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国家科委批准,应日本长野县农政部的邀请,由省农业局经作处、省蚕研所、安康地区蚕研所、武功农林学校等单位,一行五人,组成我省赴日蚕桑技术考察团,于8月23日离京赴日,在日本长野县进行了为期11天的考察,先后访问了长野县农政部蚕丝课,参观了蚕业试验场、信州大学纤维学部、冈谷蚕丝博物  相似文献   

3.
翁源蚕种繁育体制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源县有着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是1988年国家认定的蚕茧生产基地县之一。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主管翁源县蚕桑产业的翁源县丝绸公司、翁远丝厂被迫退出和宣告破产。2000年建立的民营企业翁源县信达茧丝有限公司、翁源县家宝蚕业有限公司及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翁源试验场的成立重新给翁源茧丝产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在蚕种生产,桑园基地的建设,蚕茧收购、加工及丝绸贸易等方面主导着翁源蚕业的发展,推动着翁源茧丝产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4.
1992年12月,笔者作为浙江省丝绸代表团成员,考察了巴拉那州蚕区,访问了蚕农、合作社和缫丝厂,与有关方面人员进行了技术交流.使我们对巴西、特别是巴拉那州的蚕业情况以及巴西的国情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将巴西蚕业的简要情况介绍如下.一、巴西蚕茧产量与分布状况巴西蚕业始于19世纪初叶,自1908年日本第一批移民定居巴西后,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46年巴西蚕茧产量已达2600t.二次世界大战后.因丝价暴跌,蚕茧产量骤减,1948年产茧不到500t.50年代起,巴西蚕业开始回升,1975~1980年年均产茧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蚕饲养技术和共育水平,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利用专室专具实行“小蚕专业饲养”是行之有效的增产途径.实行小蚕专业饲养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实行科学养蚕和贯彻防病措施,保证蚕作安全.据国外资料,日本七十年代软化病、脓病受害蚕茧比例渐次下降,蚕病的发生率已控制在2%以下,也正是由于抓住了小蚕共育关.国内各地的生产实践也证明,小蚕专业饲养有利于消毒防病,保证养好小蚕,为养好大蚕打下基础,从而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江苏省如东县实行小蚕专业饲养后蚕茧产量提  相似文献   

6.
<正> 日本熊本县蚕业试验场中西等用抗保幼激素处理后诱发的3眠蚕作了大量饲育的试验,对3眠蚕的饲育经过、减蚕率和化蛹率、全茧茧重和茧层率、以及缫丝成绩作了详细调查。试验用蚕种:春蚕期为同荣×红  相似文献   

7.
朱毅 《江苏蚕业》1991,(2):63-64
<正> 在日学习期间,笔者应邀参观访问了获得1988年日本农林渔业振兴会长奖的群马县北群马郡吉冈村下野田南部养蚕组合。该组合是日本蚕茧产量最高的养蚕组合,在日本蚕茧产量连年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他们靠加强技术管理,改善养蚕经营,在巩固提高蚕茧质量的前提下,蚕茧产量稳步增产,蚕桑生产效率逐步提高,被日本蚕业主管部门指定为优质蚕茧生产的模范区。下野田南部养蚕组合位于群马县的中部偏北,处在海拔200至450米的山坡地上。该组合是1964年随着小蚕共育所的建造而创立的。当时共有组合成员26人,现由18人组成。耕地面积255公顷,其中桑田面积为144公顷,占57%。除桑田外,还有水田56公顷,旱田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取建设雄蚕茧生产基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DB 3305/T 26.2—2009《雄蚕茧生产技术规程》等标准,抓雄蚕茧生产技术的培训,与蚕农签订订单,实施雄蚕新品种的推广及种、茧、丝一体化开发应用等技术措施;加快了雄蚕饲养的推广步伐,提高了雄蚕种繁育技术,规范了雄蚕饲养技术,提高了雄蚕饲养水平,体现了雄蚕的"优质优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雄蚕种无论是产茧量、产值、丝质均比普通品种提高。2006—2009年共推广雄蚕种99 654盒,饲养雄蚕种比饲养普蚕种共增加效益2 558.6万元,平均每盒雄蚕种的产值比普通种增加256.75元。  相似文献   

9.
陈复生  叶崇军  蜷木理 《中国蚕业》2012,33(2):19-20,24
介绍了日本培育适合常温缫丝蚕品种的研究背景、实用化意义,蚕茧常温缫丝蚕品种的选拔与组配、影响蚕茧可常温缫丝的因素、蚕茧可常温缫丝的机理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 日本《国际协力团》花甲协会成员,片苍公司町田泰郎先生,应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交流中心的邀请:于4月22日至5月17日来川进行蚕业考察和技术交流。町田先生在川期间,参观了中江、邛崃、乐山、富顺等地蚕桑重点户、丝厂、针织厂、刺绣厂等,对四川蚕业生产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四川桑树品种多、四边栽桑好,芽接技术好、针织、刺绣等产品均有特色。町田先生认为四川蚕业生产正在蓬勃发展,前途很有希望。在乐山、自贡市活动期中,还举行了五个地、市有关蚕业方面的领导、蚕学会理事和科技人员近100人参加的学术交流和专题演讲,主要内容是围绕提高蚕茧质量,提高桑园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1.
《蚕学通讯》2001,21(1)
蚕茧产量大幅度增加 本世纪初 ,全世界蚕茧产量不足 2 1万吨 ,世纪末已达近百万吨 ,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蚕茧产量的增长呈马鞍形。 30年代前后出现第一个高峰 ,1938年产茧 4 3.88万吨 ,其中日本占64% ,80~ 90年代出现第二个高峰 ,1996年产茧 98.71万吨 ,其中中国占 77%。蚕业实用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杂种优势在生产和育种上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蚕品种的生产性能 ;人工孵化技术使全年多次养蚕得以实现 ,极大提高了桑园土地生产率 ;化学物质在蚕业上应用 (化肥、农药、消毒药剂与蚕药 )极大地提高了蚕桑生产水平和生产稳定性。这是 2 0世…  相似文献   

12.
<正> 四川省蚕学会栽桑专业委员会1994年学术讨论会于11月19日至22日在射洪县召开,来自各地的七十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桑树育种、栽桑模式、桑园管理、蚕业发展趋势等题目,还考察了射洪县香山乡的间作桑园。共收到论文资料26篇。针对当前蚕茧供不应求情况,会议讨论认为:一是各县应加强蚕茧收购方面的管理工作,措施要具体得力,才能保证生产投入和技术指导,以利加固基础,否则,一旦乱套,将严  相似文献   

13.
我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气候宜桑宜蚕,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桑、蚕、种、茧、丝、绸生产已具雏形,但蚕茧生产基础十分脆弱,经营规模小而分散,为尽快建设蚕茧基地,实现规模经营,区委、区府组织干部考察学习了南充、武胜、绵阳、三台、盐亭等地发展蚕茧生产的经验,进一步增强了对发展蚕茧生产在我  相似文献   

14.
“日本蚕品种改良和蚕种业法规”是由日本政府部门蚕业科、科研部门蚕丝试验场和有关大学教授等协同编写。收集了日本蚕品种改良、审定、普及、蚕种业管理法规等重要资料,从历史的演变,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日本蚕品种改良的进程及技术,品种审定的程序及方法,蚕种法规的完善及指定。这是一册日本近代品种改良和蚕种业法规的重要资料,对我国蚕品种改良审定和蚕种业法规的制订具有参考价值,值得学习与借鉴,故特编译献给蚕业界。本书文字较多,内容丰富,只能编译分期连载于“广西蚕业通讯”,由于编译水平有限,定有谬误之处,敬请读者教正,共图斯学进步。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蚕茧生产成本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从蚕业生产发展、蚕茧生产成本变化、蚕业生产与其它竞争作物的比较效益等角度,对近20年来江苏省蚕茧生产成本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江苏省蚕茧生产成本主要呈增长趋势;蚕业生产成本中人工费用的增长速度快于物质费用;与棉花、油菜籽等其它竞争作物相比,蚕茧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都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蚕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丝质量。通过分析优质蚕茧生产与蚕品种、家蚕饲养技术、上蔟环境条件、蔟具和现行评茧标准的关系,认为当前蚕业生产主要是在选用蚕品种、家蚕饲养技术、上蔟环境条件、蔟具和收茧上存在不足;提出要实现优质蚕茧生产必须选用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家蚕品种、改进养蚕技术,普及方格蔟具,适时售茧,采用"优质高价、劣质低价"评茧标准收购鲜茧等配套技术与管理政策来提高蚕茧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丝绸公司组织的蚕种生产考察小组于今年六月九日至十九日到日本进行考察,先后到过京都、名古屋、东京以及长野县、爱知县等地,参观了三个蚕业试验场、一个蚕种场、一个茧检定所,一个天蚕、柞蚕展览馆,一个养蚕种桑机械农具株式会社、两所大学和两个种桑养蚕的农业协同组  相似文献   

18.
<正> 1 1998年我省蚕业工作回顾 1998年我省蚕业生产,历经严重自然灾害、发种量下降、资金紧缺、蚕茧及茧丝市场大幅度波动、行业极为困难等诸多不利条件,但通过蚕业战线广大职工的艰苦努力,蚕业生产仍取得了好成绩。 一是蚕茧生产、收购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去年全省生产蚕茧170余万担,比1997年增  相似文献   

19.
正确诊断蚕病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近年来,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了茧丝绸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蚕茧的生产。但是在生产中,不少养蚕者由于不懂或忽略蚕病防治技术,所养的蚕常遭到病原微生物或其它非生物致病因素的危害,轻者造成蚕茧的欠收和品质下降,重者因蚕病暴发而一无所获。蚕病的防治是夺取蚕茧丰收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高斌 《四川蚕业》2011,39(2):56-57
小蚕规范化共育是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的关键措施。通过对小蚕共育设施规范化、小蚕共育管理规范化、小蚕共育技术规范化的实践,实现了提高蚕茧单产、效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