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超  刘泉  白玲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1):206-208
从传统农区农业分化出来的城郊型农业发展的目标是都市型农业,认清城郊型农业发展的进程特征是制订相关农业政策措施的依据.从动态发展的视角出发,阐明了城郊型农业起源与功能概念的变化,提出并分析了城郊型农业发展的进程阶段及其特征.以九江市庐山区城郊型农业为例,验证了城郊型农业发展进程特征在欠发达大中城市中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刘超  黄伟  白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6033-6035,6038
模式即范例或样本,具有典型意义和学习价值。借鉴现有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模式,选择特定城市郊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建构相应的实现形式,是制订相关农业政策措施的基础。该研究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阐明了城郊型农业、都市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目标与实现条件,提出了城郊型农业的进程定位及其引导产业化阶段的发展模式。针对九江市庐山区城郊型农业,分析了庐山区城郊型农业的进程阶段,依据九江市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庐山区农业的自然环境资源,选择了2种发展模式,并建构了相应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城郊型农业的特点。白银区王蚬乡发展城郊型农业具有的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四大优势;多年来,发展城郊型农业实践的四种主要模式;今后发展王岘城郊型农业的总体思路,坚持的五大原则,以加快发展蔬菜产业、花卉苗木业、休闲旅游农业,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设施养鸡业和养猪业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杭州现代化城郊型农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进行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杭州市现代化城郊型农业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简要分析新形势下北京山区发展城郊型山区特色农业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北京城郊型山区特色农业,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发展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山西省太原市城郊型农业发展进行总体设计研究,通过建立模型和电子计算机仿真,对社会经济系统与环境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进行趋势预测和对策研究,指出了城郊型农业的概念、特点及其系统属性.提出了太原市城郊型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上海浦东新区发展城郊型现代化农业的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要求:以及市场运行机制转轨的客观需要,提出浦东新区城郊型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转轨,向特色农业、宾馆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外向型和城市复合型农业方向发展。最后提出一些实施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意义 发展城郊型农业。可以促使农民自觉运用和发挥城郊所具有的各种优势。使生产要素在更大的范围内按市场导向进行优化配置。在为城市提供有效服务的同时,提高效益,增加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上海发展市场经济起步阶段的若干实践经验,阐述了发展城郊型市场农业所面临的难题及开发上海城郊型市场农业的构思,认为从城乡双向联动,分区推进市场农业、搞好总体规划,开发农业多重功能、依靠科技进步,使创汇农业再上台阶、振兴食品加工,密切联系外食行业、狠抓经济效益,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等五个方面入手,可促使城郊型市场农业早日跨入高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杭州“城郊型”农业发展对策朱春韬(杭州市农学会秘书组杭州310002)“城郊型”农业是农业生产中最活跃、最敏感、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它是联系城市和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因此,认真抓好“城郊型”农业的发展,不但得益于广大农民,而且对繁荣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合肥的区位、市场和农业经济现状出发,探讨了建设合肥城郊型农业现实意义及应体现的原则.同时,对我市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方向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城郊型观光休闲农业的内涵 ,分析了天津发展农游产业具有资源优势和客源优势 ,论述了天津城郊型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是推动天津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我国城郊型农业模式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我国城郊型农业总体发展战略,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郊农业的分区发展战略。然后,分别设计了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方案,提出了建设性的重大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典型城郊型农业大区历城区为例,通过梳理农产品总量和农业总产值,深入分析城郊型农业总产值的结构、动态和贡献率,找出拉动全区经济总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发展亮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典型城郊型农业大区历城区为例,通过梳理农产品总量和农业总产值,深入分析城郊型农业总产值的结构、动态和贡献率,找出拉动全区经济总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发展亮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郊型农业是以提高效益为目标,以大中城市消费市场为主攻方向的精细、高效农业。与一般类型的农业相比,城郊型农业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转变上:一是市场定位由低档向中高档的转变。二是发展依托由单一优势向综合优势的转变。三是农业结构调整由量到质的转变。这是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核心问题。市场定位的选择决定着产品结构的特点,什么样的市场需求就需要有什么样的产品。大中城市消费需求的特点是需求档次高、结构升级快,这就决定了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由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都市型农业与城郊型农业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差异的比较研究,加速推进和努力实现大中城市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北京市于2003年把北京农业定位于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京郊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都市型现代农业实际上属于城郊型农业,但它又具有都市农业的某些特征和属性,处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层次,是城郊型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都市型现代农业模糊了其产业层次的划分,往往需要按照产值或利润的构成比例划分其在三次产业中的归属.京郊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增量人力资源的供给和存量人力资源的挖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了舞台.  相似文献   

19.
传统农业到城郊型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变化。以当前城郊型果园、菜园、休闲观光园为对象,通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三园"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角度,论述了"三园"套种新旱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吴虹  王健 《山东农业》2000,(11):11-11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其城郊型农业在全省占有突出的地位,在全国同类型农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农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技术含量和商品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一个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城郊型农业正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