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树林 《内陆水产》1996,22(4):14-14
稻田鱼蛙结合养殖技术(接上期15)4.3水质管理。牛蛙要求水质清新。前期采取浅水养殖,水深保持0.5—1米,随着水温升高,7、8、9三个月水深控制在1.0—1.5米,并定期注水,保持透明度在35—40厘米。为了适应牛蛙水陆两栖的生态习性和鱼类饵料的需...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稻田多数可开发水产养殖。稻田兼养鱼、蛙能发挥三者共生互利的作用,使原有稻田的生态系统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是广大农民致富的可靠途径,属于短、平、快养殖项目。根据盐城地区各场的实践经验,介绍其技术要点如下:1 兼养稻田的条件 凡是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稻米生产大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已认识到田间的蛙类与农作物生长的互利关系。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生动地描述了那种自然景象。据报道,江西省宜丰县在早稻田中养蛙后不再施农药,稻谷增产9.2%。宜春地区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辟牛蛙养殖新空间,探索稻田水产养殖新路,提高稻田经济效益,我们于1995年6-10月,在本市雷岸乡雪岸村4组进行了“精鱼蛙共生技术探讨”的生产试验,现报导如下。1试验条件选择透风透光、水源便利、排灌通畅的长方形稻田667m2为试验田;中稻系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9-92”;蛙种为经驯食过的上年越冬幼蛙;鱼种为鲫鱼春片。用宽1.0m的60目聚乙烯网片制成防逃网。饵料以新鲜干蚕蛹为主;肥料为一般粪肥、化肥。2技术措施2.1稻田处理2.1.1夯实田埂,在田内开挖规格为0.70m×0.70m的“田”形鱼(蛙)沟,其中图为距田埂1.20m。鱼沟…  相似文献   

5.
通过开展小面积稻田养殖黑斑蛙试验研究,实现每亩产黑斑蛙986.16千克、水稻454.13千克,纯收益12510.98元/亩,且有效降低了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强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取得了水稻、水产“双水双绿、稻蛙双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1 肥料培育法肥料法是采用人畜粪尿,经过沤熟,用以肥水来培育鳝苗。该法成本低。操作方便,鳝苗入池后就有天然活饵料摄取,有利于生长发育。具体做法是:在鳝苗入池前2~3天开始,每天投施经过腐熟的粪肥1次,每次每平方米投施畜粪150~200克,  相似文献   

7.
1997年以来,我们对稻田养殖美国青蛙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中曾遇到了蛙病防治的一些问题,现结合其它养殖方式有关蛙病的防治报道,对稻田养蛙中蛙病防治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稻田养蛙事业的发展。1稻田蛙病的发生原因1.1环境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蛙对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和耐受能力,但如果某项环境因子变化幅度过激或超过了蛙的正常适应范围,就会诱发蛙病发生。如短时间内使美国青  相似文献   

8.
凌剑  陈玲  林林 《齐鲁渔业》2003,20(6):28-28
棘胸蛙(俗称石蛙)以其肉质滑嫩、鲜美、爽口的特点,使人食之回味无穷。棘胸蛙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肉用蛙,成体重250~400g,高的可达500g以上。稻田人工仿自然精养棘胸蛙,是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养殖,不但可以节约建池投资,而且蛙生长快,耗料少,抗病力强。1 稻田设施 棘胸蛙是离不开水和洞穴的穴居两栖动物,因此要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性能好的稻田。为便于管理,养蛙沟、涵一般开挖在  相似文献   

9.
顾晓 《科学养鱼》1993,(6):11-11
一、建造蛙池选择水质清新、水源充足、排灌水方便、向阳但树荫多、环境幽静的地方造蛙池。可用普通鱼池或经过改造的稻田、低洼地等。面积一般30至100平方米。面积不宜过大,否则牛蛙个体差异大,管理困难。水陆面积2:1,水深50—80厘米,坡比1:2.5。蛙池四周用鱼网围成高1米左右的防逃围墙,围网的下部埋入土中20厘米并压实,上部设“Γ”型倒网。池中可保留部分陆地种植草木,水面中一半面积可种植水葫芦、莲、马来眼子菜、金鱼藻、茭白等水生植物,目的是为牛蛙创造适合生长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0.
1.养蛙稻田的准备1.1基本要求为保证种养目的的共同实现,养蛙稻田要求水源丰足,水质良好;稻田保水性强;田间排灌渠道完善;为满足美国青蛙的生长要求,田间最高水温不超过37℃,稻蛙所在地区气温高于20℃的时间不少于110天。1.2田间工程建设加高加固田埂,要求达到高砌一50cm,宽30-40cm,且要坚实牢固,不垮不漏,防止逃蛙。1998年6月一Ic月间,对稻田养蛙的田间工程类型进行了试验比较,设计对比了如图的四种类型,即:垄稻沟蛙型(Ⅰ)、沟地结合型(Ⅱ)、宽沟型(Ⅲ)、平田型(Ⅳ),结果以沟地结合型的效果最好。开挖沟池结…  相似文献   

11.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温水性底层小型淡水经济鱼类。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泥鳅广泛分布于有淤泥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尤其喜欢在中性或弱酸性的淤泥处栖息。泥鳅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鱼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稻田养鱼是作为稻作副业的一种粗养形式,经济效益不很高。1994年我们探索了冬春闲囤水田、小池宽沟式晚稻田养鱼,即鱼一稻鱼轮作制稻田养殖技术,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殖黄颡鱼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将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有机结合,实现稻鱼共生的生产方式。近年来,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实施中,积极推广稻田养殖黄颡鱼技术,取得了黄颡鱼、水稻双丰收的成绩。介绍了稻田养殖黄颡鱼技术。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嘎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为底栖鱼类,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沟渠、塘堰中。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黄颡鱼杂食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易于引种驯化。在绝大部分水体中均能生存,其人工养殖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稻田生态养殖黄  相似文献   

15.
金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鱼类.利用农村丰富的稻田资源养殖金鱼,适合农户分散养殖,具有投资小、空间大、生产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是水产养殖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6.
名优鲫鱼是稻田养鱼的主要鱼类品种,稻田养殖名优鲫鱼可实现鱼稻双丰收,提高种养效益,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凌继忠 《内陆水产》1997,22(2):24-24
泥鳅又名鳅鱼,是一种分布广、耐低氧,适应强、食性杂的小型鱼类,常见于底泥较厚的湖汉、池塘、沟渠、稻田等浅水水域,喜栖于静水水域的底层,适合稻田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养殖泥鳅,每667m2稻田可产泥鳅75kg左右。1稻田选修凡是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力强、一般能旱涝保收的稻田,面积为667—1333m2都可以养殖泥鳅。养殖泥鳅的稻田还要加工整理,一要加固和筑高田埂,设置水泥防逃板,水泥防逃板高度为70cm,其中要埋入田泥15-20cm,各水泥板相接处用水泥勾缝;二要在稻田内开挖鱼沟和鱼溜,鱼沟的形式有“目、田、井”等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一、稻田准备1.稻田开挖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保水性保肥性好的田块,共30亩。冬闲季节搞好田间工程建设。靠近水源一面开挖成5亩大小、深1.5米、与稻田走向一致的蓄养池,池底铺设出水管道,在出水管道附近挖60米2的洼坑,较四周低30厘米以备干塘起捕之用。其余三面开环沟,沟上口宽3米、下口宽1米、深0.8米。田中间开成“井”字型田间沟,沟上口宽2米、下口宽1米、深0.5米,沟与沟相通,蓄养池与田间沟相连处开10厘米深的缺口,使大水期与田间沟相通,沟面用楼板设置几个2米宽的走道,便于田间耕作。整块稻田进出水口呈对角线设置,分别加装…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属小型底栖杂食性鱼类,俗称嘎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关于黄颡鱼养殖技术和形式已有诸多经验报道.  相似文献   

20.
稻田内混养鱼蚌试验是在保证稻谷生产的基础上,利用稻鱼共生,鱼蚌互利这一原理进行的。这一试验为生态农业的经营模式补充了新的内容,充分显示了生态经营的优势和巨大潜力。现将我县中合乡姚坊村珠农在村口1.5亩的稻田内进行鱼蚌混养的试验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