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样线法及在不同海拔高度设立样地的方法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秦岭箭竹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秦岭箭竹拥有648.12亿株,其中成龄秦岭箭竹643.59亿株,占总数99.3%,幼林5.53亿株,占0.7%。秦岭箭竹现有量可以满足羚牛目前的食物需要,但成龄秦岭箭竹与幼林秦岭箭竹的比例显示,将来有可能会给羚牛越冬食物量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秦岭箭竹生物量分布规律,以太白山保护区厚畛子保护站管区后沟、云雾沟地区为研究区域,对秦岭箭竹进行了调查,探讨了秦岭箭竹生物量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秦岭箭竹单株生物量在地上和地下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秦岭箭竹个体水平上在同一海拔高度不同个体间呈现数值变异。随着海拔的升高,同一海拔内个体差异降低。不同海拔秦岭箭竹生物量差异显著,随着海拔的升高,秦岭箭竹个体生物量降低;秦岭箭竹在个体水平,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变异,地下生物量平均值为4.01小于地上生物量6.91。个体水平上的R/S值在0.2~1,8之间,平均值为0.57,大部分小于1,0.2~0.7之间分布最多;比较选出几个关系模型,建立的模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结合雅安市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走廊林地恢复重建工程,实施华西箭竹工程造林,总结出华西箭竹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其它类似地区箭竹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单因素对比试验资料分析表明:缺苞箭竹造林平均丛成活率、丛保存率为93%--97.6%,造林时间为5月、9月的雨日之后,造林第5年丛生物量可达900--1201Kg;造林方式应以穴状或状整地为好,以减少高山区造林整地破土面积,保持水土;森林环境是箭竹造林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直播造林虽生长缓慢,但为研究模拟缺苞箭竹天然更新,以及其生长进程和环境的反应提供了一种新尝试,同时,为同种异龄林的营建打  相似文献   

5.
刘兴良  向性明 《林业科学》1994,30(5):471-477
王朗林区人工缺苞箭竹亚层数量特征及其模型刘兴良,向性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81)关键词四川王朗,亚高山暗针叶林,亚建群层,缺苞箭竹,大熊猫,仿真造林缺苞箭竹(Fargesiadenudata)是四川王朗林区亚高山暗针叶林下亚建群层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缺苞箭竹生物学物侯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缺苞箭竹研究分析表明:1.缺苞箭竹生长受热量因素的制约,具有与温度变化同步趋势;2.缺苞箭竹地下茎为合轴型,其分蘖生长具有同期分蘖效应的特点及按序分蘖特征;3.缺苞箭竹物候期除自身生物特征(遗传特性)表现外,环境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地起一定作用;4.缺苞箭竹物候期随海拔的变化,系统发育年龄的变化,其始日、终日、长短也有差异;5.按海拔梯度绘制的物候谱,在主食竹造林时间的选择、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和森林经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缺苞箭竹研究分析表明:1.缺苞箭竹生长受势量因素的制约,具有与温度变化同步趋势;2.缺苞箭竹地下茎为合轴型,其分蘖生长具有同期分蘖效应的特点及按序分蘖特征;3.缺苞箭竹物候期除自身生物特征(遗传特性)表现外,环境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地起一定作用;4.缺苞箭竹物候期随海拔的变化,系统发育年龄的变化,其始日、终日、长短也有差异;5.按海拔梯度绘制的物候谱,在主食竹造林时间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选用L18(2^1×3^7)正交表,将一个因素二水平、七因素三水平按设计方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王朗林区箭竹造林方案条件的优化组合为成竹实生苗+带状(或块状)整地+9月(或5月)造林+实生苗全留枝叶+丛植7株以上+1 ̄2年刀抚,2 ̄4年锄抚+1500 ̄2000丛/hm^2+云杉。(2)箭竹造林方案条件组合,其5年总生物量可达1050 ̄1200g/丛,即5年总生物量可达1650kg/hm^2左  相似文献   

9.
<正>秦岭的巴山冷杉林多分布在海拔2500米~2800米区域,林下常有大片的华桔竹和秦岭箭竹,是大熊猫、羚牛等珍稀动物的主要栖息场所之一。巴山冷杉林是这一海拔地带的主要植被景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秦岭瘠薄山区商州区飞播造林试验与实践,提出了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秦岭山区飞播造林成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