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该文依据围场的天然沙棘林与人工沙棘林现状及沙棘产品开发情况,报道了对围场现有天然沙棘林与人工沙棘雌雄株比例的调研结果;并针对沙棘实生繁殖粗放造林经济效益低的实际情况,提出提高沙棘造林经济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沙棘不仅是我国三北地区重要的林木资源,也是这一地区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生物资源。目前,我国现有沙棘面积140万hm2,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20多年来,累计营造沙棘林60多万hm2,陕西省是沙棘的主要分布区,其资源数量居全国之首,尽管我国属世界上最丰富的沙棘资源国,但由于沙棘资源分布不均,产量不高,沙棘实际利用率低下(沙棘果利用率不足10%)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加快沙棘发展建设速度,特别是改造和提高现有沙棘林的质量,改良其品种,就成为沙棘产业发展的关键和首要任务。对现有沙棘林改造和提高,结合…  相似文献   

3.
沙棘嫁接技术秦克荣沙棘浑身都是宝,无论是树皮、树叶、树根、果实和种子,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在现有的沙棘资源中,无论是天然林还是人工林,都存在着雌雄株比例失调、产量低等问题。采用嫁接的方法,则既可防止播种青苗中产生遗传变异,又能避免扦插育苗不易生...  相似文献   

4.
人工沙棘林改造技术研究初报张文臣,姜树茂,刘清珍,惠兴学,孔繁轼(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经试验研究证明,沙棘完全除萌改造雌雄比为9:1;不完全除萌改造雌雄比为8:2;最佳改造种植密度为2XI.sin,改造后的沙棘果实产量明显提高,但对平均树高、地...  相似文献   

5.
董宝明 《中国林业》2008,(15):52-52
退耕后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怎么办?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发展沙棘产业,建设沙棘基地,是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而退耕地内高原鼢鼠危害严重,防鼠灭鼠是首要任务,由于生态失衡,鼠害猖獗,药物防治容易产生抗药性及二次中毒;实行生物防治,鼢鼠的天敌少,效果不理想。因此,利用高原鼢鼠有药用价值、能带来经济收入的时机,加大投入人工捕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建平县人工沙棘林面积达4万多hm^2,但近年来沙棘果实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综合分析沙棘果实产量下降的原因是:沙棘后备资源不足;沙棘混交林通风透光条件差,影响了结实;掠夺式采果,过度放牧,破坏了沙棘资源。提出了沙棘资源保护利用的对策:①加大宣传和打击力度,禁止毁林采果和在幼林内放牧;②对现有沙棘林实行分类经营,或封育保护发挥生态功能,或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③建立沙棘高产园,做到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期中国沙棘雌雄株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教社  巩宝星 《沙棘》2000,13(1):39-40
以芦丁为对照品 ,采用分光光度法 ,对不同采收时间的雌雄中国沙棘叶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比较 ,为合理利用和评价中国沙棘叶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在现有的资源中,无论是天然林还是用实生苗营造的人工林,都存在着雌雄株比例失调、产量低的问题。通过嫁接育苗的方法,既可以克服播种育苗遗传变异较大的弱点,又能避免扦插育苗不易生根成活的缺陷,定向培育出品质优良的雌雄株苗木,营造沙棘园,提高沙棘果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现将沙棘嫁接育苗的方法介绍如下。一、砧木的选择。选用一年生根系发达、生长发育健壮、无病虫害的沙棘实生苗做砧木,地际径要求在0.6厘米以上二、接穗的采集和贮藏  相似文献   

9.
《沙棘》1996,(1)
甘南县委、县政府依靠群众,加强领导,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从1986年开始从辽宁、山西等地引进沙棘在音河乡、查哈阳乡结合水土保持营造沙棘林136. 6hm~2。现在长势良好,雌雄比为49: 51,年产果2万kg 1995年又引进栽植俄罗斯无刺、长柄、大果沙棘苗3000株。计划1996和1997两年在全县的沙区、水保区大力推广沙棘造林。对现有的沙棘林要加强管护,合理开发利用,探索深加工的途径,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丰宁的沙棘资源比较丰富,经调查现有沙棘资源24.45万亩。其中天然沙棘资源4.3万亩,人工沙棘林面积已达到20.15万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陕北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后不同林龄中国沙棘林可溶性氮组分累积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分布规律,为深入研究该区域不同恢复年限中国沙棘林的退耕效果评价和土壤氮库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志丹县金丁镇不同恢复年限(5、15、20 a)中国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荒草地为对照,采集0~10、10~20、20~30 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和比例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土壤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中国沙棘人工林均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对于土壤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SON)而言,20 a与5 a中国沙棘人工林间差异显著,荒草地与5 a中国沙棘林间无显著差异;土壤铵态氮在不同恢复年限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恢复年限中国沙棘林土壤硝态氮和SON变化趋势一致,均为20a中国沙棘林>15 a中国沙棘林>荒草地>5 a中国沙棘林,且均呈表聚现象。土壤铵态氮含量大小关系为15a中国沙棘林>20 a中国沙棘林>5 a中国沙棘林>荒草地,表层的铵态氮平均含量最低。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在不同土层间均差异不显著。土壤硝态氮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或秋季最低...  相似文献   

12.
沙棘雌雄株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卢崇恩  闫晋民等 《沙棘》1995,8(2):16-18
对沙棘雌雄株光合与呼吸以及氨基酸含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看出,雄株的光合,呼吸、叶片持水力和生长势均高于雌株,其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也有同样趋势,而雌株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带比雄株多一条谱带。  相似文献   

13.
鹿天阁  李秀菊 《沙棘》2000,13(3):44-45
建平县人工沙棘林面积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但从近年沙棘果实收购看,其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影响了沙棘加工业运转,减少了农民收入,现分析了建平县沙棘果实产量下降原因,提出了增产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4.
积极引进沙棘加速基地建设(摘要)黑龙江省甘南县林业局甘南县委、县政府依靠群众,加强领导,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从1986年开始从辽宁、山西等地引进沙棘在音河乡、查哈阳乡结合水土保持营造沙棘林136.6hm ̄2。现在长势良好,雌雄比为49:51,年产果2...  相似文献   

15.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最高可达5米。老枝灰黑色,顶生或侧生许多粗壮的棘剌,单叶,狭披针形或条形,雌雄异花,淡黄色,果实圆球形。生长于海拔800~3600米森林草原地带的沙地、河谷山地阳坡、干涸河床,具有较强的抗寒、耐早、抗风沙能力。  相似文献   

16.
《防护林科技》1995,(4):46-46,48
甘肃省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甘肃省林业厅1985年,我省有沙棘林总面积14.4万hm ̄2。截止1993年又新增人工沙棘林3.7万hm ̄2,累计沙棘林面积达到18.1万hm ̄2。在发展资源的同时,突出抓了加工利用。先后建起20多个沙棘厂,加工能力900...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建平县现有沙棘林10万hm~2,每年可产沙棘果近万吨.该县县委、县政府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无污染、富有保健营养的沙棘资源,尽快使当地群众富起来,加大沙棘产品开发力度,增加沙棘产品种类,提高生产能力.在县财力较紧张的情况下,1997年投入资金1250万元,对该县康世沙棘保健品厂进行扩建改造,使之生产能力和规模得到扩大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沙棘是雌雄异株树种。为了提高沙棘浆果产量,抚育改造好成林,使雌雄株比例适当;为了采集穗条进行无性繁殖以及开展沙棘生物学特性研究,均需进行雌雄株鉴别。从外观上鉴别沙棘雌雄株,必须在生殖期内进行,而且要经过细致观察才能找出其细微差别。根据我们观察并参考国内外资料,现将中国沙棘(亚种)雌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一) 生长期外观鉴别雄株:①雌雄混生的沙棘林中,一般雄株高大、直立、生长旺盛,叶色浓绿,枝叶繁茂。②2—3年生枝上宿存有黑灰色短簇0.5—1厘米长花序梗。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范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供信息支持,基于辽宁省12个县区的农户退耕意愿调研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了退耕农户退耕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的退耕意愿不高,对现有退耕政策补偿满意度低;退耕地有零碎分布的特点,生态林比例大,林木长势较好。退耕地林木长势和退耕政策补偿满意度是影响农户退耕意愿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退耕还林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加强退耕林地的经营管护、完善退耕补偿政策,是有效增强农户的退耕意愿,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并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范围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0.
刘平  王堂  马志伟  周景前 《沙棘》2001,14(2):12-14
通过在宁夏盐池县谢儿渠小流域内的沙棘引种试验调查结果表明:(1)沙棘当年的平均成活率达到86.71%,当年平均生长高度达到16.20cm。说明沙棘在宁夏盐池县的生长是比较适宜的。(2)从不同地类上的生长看,沙棘在退耕地上的生长较生荒地和杨树疏林地上的生长有明显差异。(3)从各方面条件看,宁夏盐池县大面积引种沙棘县有较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