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了SWMM模型,研究了SWMM模型与GIS平台的集成方式,并利用SWMM的开源数据接口和ArcGIS Engine Developer kit组件式开发包,探讨在VB.net平台下以二次开发方法对SWMM和GIS进行紧密集成的可行性,构建综合模型模拟及结果展示平台。结果表明,可以实现SWMM模型和GIS的紧密集成,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闽江口湿地分布区4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71-2004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闽江口湿地日照、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闽江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和季平均气温显著上升,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夏季最小;日照时数总体下降,极端最低气温、年降水量和季降水量(春季除外)呈上升趋势,但趋势都不显著;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年际波动大。气象因子的年际变化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利弊影响。研究结果对于闽江口湿地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安庆沿江湿地作为长江中下游现存相对完好的内陆淡水湖泊湿地,受到了国内外自然保护组织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根据安庆沿江湿地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从信息系统管理开发和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基于GIS的湿地信息系统开发思路,并利用组件式GIS软件SuperMap Objects为开发平台,以VS.NET2008为开发环境,具体编程实现了湿地信息系统的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该系统基本上满足了湿地管理部门进行安庆沿江湿地资源环境的监测分析和决策需求。  相似文献   

4.
以林火蔓延时空演变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为研究目的,提出一种 GIS空间分析功能和元胞自动机模拟功能相结合的林火蔓延模拟方法.探讨影响林火蔓延的因素,将林火蔓延影响因子概括为土壤特性、可燃物特性、气象因子、地形因子和地理阻隔因素;分析林火蔓延模型,选取毛贤敏的王正非修正模型进行模拟;结合元胞自动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元胞属性赋值;根据林火蔓延的特点,设置元胞的状态;利用元胞扩散算法对元胞扩散过程进行模拟;最后,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对林火蔓延的时空演变过程进行展示.结合 GIS空间分析功能和元胞自动机技术能够较好地对林火的时空演变过程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5.
以温州生态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为例,从系统建设目标、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构建基于GIS生态园管理系统。系统通过空间数据引擎ArcSDE,以SQL Server 2000作为统一数据库管理工具,在Visual C 6.0环境下开发客户端应用平台,利用组件GIS技术,采用嵌入式集成方式,结合生态园景点资源评价、线路分析等应用模型实现基本地理信息功能与专业应用模型的有机集成,为用户提供信息支持、管理支持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经典的集成技术解决了应用间的粗粒度集成问题,而企业的实际应用表明,特别是基于GIS的应用,需要的是以用户为中心、以GIS对象为导航目标以及与二者紧密相关的应用的细粒度集成。采用元数据与元模型驱动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用户-应用"的细粒度集成框架模型。该模型基于GIS空间对象实现了不同权限的用户与所关心对象以及与该对象相关视图的有机集成;此外,该模型还能够实现该平台应用之外的其他应用的集成。该模型在大庆油田这样的特大型企业的多专业、多学科的集成中得到应用,实现了各种应用与GIS空间对象以及用户的真正集成。结果表明,该细粒度的集成框架能很好地解决特大型企业基于GIS对象导航的细粒度应用集成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优化理论的遥感影像湿地信息提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湿地遥感动态监测中,需处理大量时间序列的数据,带来了时间、成本、技术、精度4个指标此消彼长的矛盾,是其遥感数据应用向产业化发展迈进存在的问题之一 针对上述问题,在闽江口湿地动态监测和专题信息提取过程中,建立了提取方法优选模型,构建了基于优化理论的湿地信息提取分层分类模式 该模式在试验区其它数景不同时相图像的湿地信息提取过程中,取得了最佳的时间、成本、技术、精度综合效用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环境下,应用Visual Studio.NET 2003开发平台和MapXtreme 2004集成开发环境,结合沈阳市东陵区农业土地资源详细数据资料以及土地管理部门的需求,设计了基于Web GIS的农业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区域性土地资源信息的科学高效管理,方便快捷地获取土地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信息,为相关部门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对实现数字化农业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遥感和GPS地面定位调查获取湿地信息,在GIS平台应用"3S"技术构建了广西湿地资源信息系统,可以提高湿地信息的精度,实现了湿地基本信息的查询、更新、统计及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湖南省植烟土壤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对湖南省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生态环境及植烟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采用组件式GIS二次开发方式,在VB环境下集成MapObjects控件,设计开发了湖南省植烟土壤信息系统.系统提供对湖南省植烟土壤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查询统计等功能,可为湖南省植烟土壤的适宜性评价、湖南省烟草种植区划及烟草行业的生产应用等提供及时、准确、全而的土壤信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将智能客户端(Smart Client)和GIS进行融合,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客户端的GIS体系框架,充分利用Web服务所提供的应用程序,依靠服务器端Web服务的支持,实现了数据的安全访问、便捷的部署和智能更新,并能实现数据离线处理。以岷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例,验证了系统模块的功能和运行流程。  相似文献   

12.
GIS是地理空间数据管理的有效工具,近几年其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开始广泛应用,但是应用尚不够深入。本文主要从GIS应用于大熊猫种群数量、分布及活动规律监测、栖息地植被动态变化监测、影响大熊猫的其他动物监测、人类活动对大熊猫影响的监测几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提出了以后基于GIS进行大熊猫监测研究的重点,即建立完善的大熊猫监测体系、收集可供GIS处理的基础资料、“3S”技术一体化应用研究、数学模型开发与应用、人工智能开发、WebGIS应用研究等,从而为大熊猫监测和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闽江河口区湿地资源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江河口湿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由于人为的开发,使其脆弱性增强。认为城市化、湿地耕地化、过度的采砂及外来物种的侵入是本地资源破坏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在自然环境自我恢复的基础上进行人工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闽江流域森林生产力遥感空间分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及其集成技术,以闽江流域林地多年平均温度、多年平均降水量栅格数据库及主要土壤质量因子栅格数据库为基础,建立森林气候生产力和森林生产力栅格数据库.运用ERDAS建模功能及动态聚类生成闽江流域林地森林气候生产力和森林生产力分布图.通过对2个生产力空间分区分析,全流域各生产力总体空间分布上大致呈从东南向西北略有递增的趋势,中部和西北部较高,东南和西部相对较低.研究结果为闽江流域森林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决策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洪鸿加  陈志良  彭晓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91-11794,11797
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珠江口地区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的4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判读,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景观生态学数量方法分析了珠江口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①珠江口处于典型的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土地类型变化明显,并呈现出较强的时空分异特征。15年来,耕地和林地面积明显减少,与此同时,建设用地长势强劲。②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指数显示,除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外,景观类型的其他几个景观指数的差异性很大,尤其1990~1995年变化最为明显。③景观水平的格局指数显示,1990~2005年间珠江口地区景观格局发生较大的变化,斑块数量显著增加,各种景观指数表明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多样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辽东湾滨海湿地资源现状及其驱动因子。[方法]采用2014年Landsat-8卫星数据以及2013年天绘01-01卫星数据和资源3号卫星数据,通过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野外滨海湿地调查,提取辽东湾滨海湿地类型、面积及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1986年和2000年的遥感调查数据,进行资源分布的驱动力分析。[结果]辽东湾滨海湿地面积为4.22×10~5hm~2,其中自然滨海湿地和人工滨海湿地面积分别为3.62×10~5和0.60×10~5hm~2,分别占辽东湾滨海湿地总面积的86%和14%;淤泥质滩涂主要分布在小凌河口与盖州市团山街道西崴子村之间,碱蓬和芦苇主要分布在小凌河口至辽河口之间且呈现零星散落分布,养殖池、沙滩、库塘等全区均有分布,盐田主要分布在长兴岛及附近区域。影响辽东湾滨海湿地资源分布的驱动因子主要是围填海活动、侵蚀与淤积作用、内外力复合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滨海湿地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及管理提供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沈阳市浑北灌区基本资料为基础,利用GIS技术,采用相关传感器、多功能数据采集卡,利用相关软件建立了用水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并与GIS二次开发技术相结合,形成灌区用水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湿地面临的问题及其保护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大,类型复杂,变化不稳定,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指出该湿地目前面临大规模开发、黄河断流、湿地污染、海平面上升和海岸蚀退等问题,提出加强对黄河和本地区统筹管理、做好湿地规划和监测、湿地开发与恢复相协调、重视污染防治与自然湿地保护区建设以及扩大国际合作科研与交流等措施是保护本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得以良性循环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遥感和GIS的森林生产力空间格局与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及其集成技术,以通过克里格插值获得的闽江流域林地多年平均温度、多年平均降水量栅格图层及主要土壤质量因子栅格图层为基础,建立森林气候生产力、森林生产力和林木产量栅格图层。运用ERDAS建模功能及动态聚类方法生成闽江流域林地森林气候生产力、森林生产力及林木产量分布图。通过对各生产力空间格局和分异分析,全流域各生产力类型以高、中生产力面积占绝对优势,总体空间分布上大致呈从东南向西北略有递增的趋势,中部和西北部较高,东南和西部相对较低的状态。研究结果为闽江流域林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决策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