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猪粪发酵沼液对无土栽培番茄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猪粪发酵沼液在保护地无土栽培番茄上施用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种不同稀释倍数(清沼比为1︰1、2︰1、3︰1)的沼液以混灌方式施用以及以沼液和清水轮流灌溉等4种处理,通过采集番茄果实,测试包括Vc、还原糖、粗蛋白、可溶性固形物、铜、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多项品质指标,研究沼液灌溉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可提高番茄果实Vc含量,但不能提高还原糖的含量,轮灌方式施用沼液可提高番茄果实的粗蛋白和可溶性固体含量,并且铜、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的含量均未增高,以轮灌方式施用沼液可在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番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蚯蚓发酵液对果蔬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尹翠  曹云娥 《作物杂志》2018,34(1):102-4159
为探索蚯蚓发酵液对果蔬品质的影响,以番茄、黄瓜、辣椒、枸杞、葡萄、西瓜和甜瓜为材料,设置不施肥(CK1)、单施化肥(CK2)、施用蚯蚓发酵液(T)3种施肥处理,测定了维生素C(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有机酸等果蔬营养品质指标和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施用蚯蚓发酵液可显著增加7种果蔬的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有机酸和硝酸盐含量,即蚯蚓发酵液有利于营养品质的形成,并能改善果蔬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3.
畜禽粪堆肥与化肥对叶类蔬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畜禽粪便堆肥与化肥对菜心和甘蓝2种叶类蔬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等施氮量计算施肥量,鸡粪堆肥、猪粪堆肥和牛粪堆肥3种堆肥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不显著,3种堆肥处理的产量均低于单施化肥处理;3种堆肥分别与化肥配合施用比单施堆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与单施化肥比较产量差异不显著。单独施用堆肥的菜心和甘蓝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的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一般也高于堆肥配施化肥处理,其硝酸盐含量则显著低于单施化肥处理和堆肥配施化肥的处理。表明畜禽粪堆肥作为基肥施用对改善叶菜品质有显著效果,然而在施用堆肥的基础上配施化肥,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降低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4.
氮肥运筹对大麦β-葡聚糖酶活性和麦芽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同一施氮水平下3种氮肥运筹对大麦β-葡聚糖酶活性和麦芽品质的影响。籽粒蛋白质含量,追肥孕穗期一次施用的处理(N3)显著高于二叶期一次施用处理(N1)和二叶期与孕穗期分次等量施用处理(N2),且品种间表现不同,N2和N3处理之间,秀麦3号无显著差异,而92-11差异显著;氮肥处理对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也表现为  相似文献   

5.
利用无土栽培研究不同肥料对蔬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对蔬菜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在施用不同用量的化肥和有机肥的条件下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蔬菜无土栽培中,施用有机肥比施用化肥可显著提高蔬菜的品质,并能达到较高的产量。无论是生菜还是芹菜,其抗坏血酸(Vc)的含量都是有机肥处理明显高于相应的化肥处理。而对人体有害的硝酸盐含量则恰恰相反,供试有机肥处理大大低于化肥处理。另外,施用有机肥可降低蔬菜体内有机酸含量。和化肥相比,有机肥明显具有长效作用,它对第3茬蔬菜仍然有效。利用消毒有机肥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要优于营养液浇灌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水平对温室樱桃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南方设施栽培环境下,以樱桃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施无机氮肥时樱桃番茄果实的VC含量及硝酸盐含量随着施用无机氮肥量的增加而提高,而果实还原糖、有机酸含量则随施用无机氮肥量的增多而先升后降;无机氮肥与有机肥配施比单施无机氮肥有利于樱桃番茄果实VC含量、还原糖、有机酸含量的提高,同时可有效降低硝酸盐含量;N、P、K与有机肥配施,对提高樱桃番茄果实VC含量效果最佳,其中以施无机氮肥量为40kg/667m2,N:P:K配比为2:1:1,有机肥50kg/667m2时樱桃番茄果实VC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同时还原糖、有机酸含量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盐胁迫条件下木霉菌肥对小麦生长、抗病性、产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小区试验,采用木霉菌肥代替30%化肥与100%施用化肥2种施肥方式,在盐胁迫条件下测定了小麦品种西农979的株高、根长、根数、生理生化指标、病穗率、病情指数、防效、千粒质量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木霉菌肥的施用与化肥相比显著增加了小麦株高、根长和根数,增加值分别为10.91%,43.45%,42.86%.其次,盐胁迫条件下,施用木霉菌肥显著提高了小麦叶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同时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H2 O2)含量显著低于施用化肥的小麦.再者,施用木霉菌肥的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施用化肥的小麦,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达到了88.36%.千粒质量分析表明,施用木霉菌肥小麦籽粒的千粒质量与化肥相比增长了9.5%.另外,小麦根际和非根际的土壤酶活性研究表明,木霉菌肥提高了土壤的脲酶、蔗糖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总之,盐胁迫条件下,木霉菌肥通过提高小麦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增强了小麦的抗病能力,从而增加了产量和提升了品质.  相似文献   

8.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选择黄瓜(Cucumis sativus)、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和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3种蔬菜进行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包括传统施肥、化肥减量20%、化肥减量40%配施20%有机肥及化肥减量60%配施40%有机肥)对连续种植的蔬菜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完全施用化肥相比,化肥减量20%对蔬菜的产量及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还原性维生素C均无明显影响,但降低了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化肥减量及配施不同比例的有机肥对黄瓜、苦瓜和甘蓝的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黄瓜、苦瓜和甘蓝这3种蔬菜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化肥减量对连续种植的蔬菜产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蔬菜的品质,以化肥减量60%并配施40%有机肥的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来源沼肥对油菜、西芹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鸡粪沼肥(鸡粪沼渣、沼液)和牛粪沼肥(牛粪沼渣、沼液)对油菜、西芹累积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8个处理:不施肥(CK),鸡粪沼渣做底肥(JZ),鸡粪沼渣做底肥、沼液做追肥(JZ+JY),鸡粪沼液一半做底肥、一半做追肥(JY),牛粪沼渣做底肥(NZ),牛粪沼渣做底肥、沼液做追肥(NZ+NY),牛粪沼液一半做底肥、一半做追肥(NY),化肥一半做底肥、一半做追肥(HF),以上处理除空白外均按等氮量施用。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鸡粪沼肥比施用牛粪沼肥处理的油菜、西芹累积总产量高,JZ、JZ+JY、JY 3个处理累积总产量分别为71.4、74.0、78.6 g/盆,比NZ、NZ+NY、NY 3个处理分别高26.1%、14.0%、2.5%;在氮素利用率上,鸡粪沼肥也显著高于牛粪沼肥,其中JY处理最高,达到35.4%。这可能和牛粪沼肥比鸡粪沼肥养分释放缓慢,大部分留在土壤中未被利用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钾肥对铅污染土壤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钾肥对铅污染土壤蔬菜安全生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温室盆栽,研究了不同钾肥对紫色菜园土壤2种铅污染条件下白菜产量、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硝酸盐和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CK1)相比,钾肥能显著提高铅污染土壤白菜产量和根系重量,施用钾肥增产幅度为9.5%~48.4%。施用钾肥显著降低白菜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增加还原糖的含量。铅污染土壤上,白菜硝酸盐含量增加,施用钾肥能降低白菜硝酸盐含量,降低幅度为15.3%~54.6%。硫酸钾能显著降低铅含量,氯化钾在低铅污染条件下低量施用时,显著增加铅含量,其余处理均显著降低铅含量。  相似文献   

11.
几种蔬菜在施用沼液后Fe元素的含量变化及食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测定西红柿、辣椒、地瓜叶这三种蔬菜在施用与未施用沼液后Fe元素的含量变化情况,发现施用沼液后三种蔬菜中的干基与鲜样中的Fe元素,特别是辣椒与西红柿中的含量有明显的增加,其中西红柿干基与鲜样中Fe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36.92、8.82(mg/kg),分别增加了100.67%,54.20%,辣椒干基与鲜样中Fe元素的含量分别为609.60、142.64(mg/kg),分别增加了32.57%、44.75%。按照成人每天摄入20-900mg的Fe元素来看,施用沼液后的蔬菜更具有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沼液和沼渣及化肥配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14 年5—10 月,通过在海林农场玉米试验田设置沼液和沼渣及化肥配施的田间试验,从玉米试验田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的变化来研究沼肥配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物理性状方面,配施沼肥能够降低土壤容重,但对土壤的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作用不明显,30000 kg/hm2沼液和30000 kg/hm2沼渣的配施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作用较大。配施沼肥能有效防止土壤酸化,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提高21.02%~31.74%。单施沼液以及沼液与沼渣和化肥配施能够提高土壤中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但对于全钾和速效钾增幅很小或呈负增长。沼液单施以及沼液与沼渣和化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土壤的肥力,可以考虑合理的配施沼液来代替化肥,实现对沼液的高效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3.
沼液替代化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等施氮量条件下,设置了不同沼液替代化肥比例,分别为沼液替代化肥氮0%(B1,即全部施用化肥)、50%(B2)、75%(B3)和100%(B4,即全部施用沼液),其中化学复合肥料分别选用C1(N:P2O5:K2O=20:20:6)和C2(N:P2O5:K2O=17:17:17),研究冬小麦形态指标、干物质累积量以及产量等对其的响应。结果显示,不同沼液替代比例下,冬小麦秸秆生物量和地上部总生物量均表现为B2>B1>B3>B4,与B1、B2和B3处理相比,B4处理并不利于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与C1处理相比,C2处理的收获指数显著增加。主效应分析显示,沼液替代化肥的比例和化学复合肥料的种类对冬小麦相关形态指标建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无显著影响,在维持现有产量水平的情况下,配施沼液可节省大量氮磷钾化肥,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连续3年定位施用沼液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沼液连续长期农用的可行性,研究了连续3年定位施用沼液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规模化养殖场猪粪尿发酵的沼液作为肥源,在四川省邛崃市固驿镇黑石村黄壤性水稻土上种植水稻,分别设置1个清水处理对照(1#),1个常规施肥处理对照(2#)和10个不同施用量沼液处理(分别为3#、4#、5#、6#、7#、8#、9#、10#、11#、12#),研究不同量沼液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沼液施用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在后2年沼液施用量水平高于第1年施用水平的情况下,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后2年水稻的产量、蛋白质含量和矿质元素含量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沼液处理下,每年最高水稻产量比常规施肥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9.9%,87.2%,69.8%;第1年稻米蛋白质含量较后2年高,且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后2年稻米中Mg、Fe、Mn、Cu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Zn含量呈上升趋势;而第1年稻米中Cu、Zn含量有明显变化趋势,Mg、Fe、Mn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表明适量的沼液施用比常规化肥处理更有利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当沼液施用量控制在3 200~5 300 kg/hm2时,水稻产量和品质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比例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均可以提高芹菜产量、改善芹菜品质,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有机氮配施比例为50%时芹菜产量最高,为121327 kg/hm2,与单施无机氮肥(100%N处理)相比,增产幅度达9.01%;Vc含量最高,为108.6 mg/kg,增幅达53.82%;硝酸盐含量最低,为1644.4 mg/kg,降幅为36.48%;随着有机氮配施比例的增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升高,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沼肥施用量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该条件下土壤氮素残留状况,通过在北京大兴区留民营村日光温室田间试验,分别设定不施肥、单施沼渣和沼渣沼液配施等6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油菜产量呈现线性-平台反应;当施入的沼肥氮量小于最佳施肥量193 kg/hm2时,每千克沼肥氮能够增加小油菜干重1.87 kg;当施氮量超过193 kg/hm2时,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不在增加,而呈平台反应。油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和沼肥施用后土壤-油菜体系的氮素盈余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线性上升,而Vc含量呈线性递减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施肥处理的氮素利用率逐渐降低,而土壤残留无机氮则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沼液施用量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沼液循环利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以‘扬麦16’为材料,研究了沼液施用量对小麦群体质量、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不施沼液CK)相比,施用沼液能增加小麦分蘖数和分蘖成穗率,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SPAD值、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也相应提高;施用沼液处理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其中TR5(基肥60000 kg/hm2沼液+150 kg/hm2尿素)和TR6(75000 kg/hm2沼液+150 kg/hm2尿素)处理土壤容重达到了1.0 g/cm3以下。施用沼液可明显提高土壤氮磷钾含量,最大增幅分别为15.3%(全氮)、34.5%(有效磷)、16.2%(缓效钾);施用沼液处理均较对照增产,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TR5(基肥60000 kg/hm2沼液+150 kg/hm2尿素)处理小麦产量最高,达6525.00 kg/hm2,比对照产量高6.5%。沼液施用量以60000~75000 kg/hm2之间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田耕层土壤的环境质量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不同施肥制度的4年定位试验数据,研究源自规模养殖场猪粪便的有机肥、沼液肥对稻田耕层土壤pH,汞、镉、铬、铅、镍、砷、铜、锌含量的影响及产生的环境质量效应。结果显示:施用有机肥、沼液肥对土壤pH有调节作用,有机肥的调酸效果好于沼液肥,高量有机肥的调酸效果好于中量施用;施用有机肥、沼液肥对土壤镉、铬、砷、汞、铅、镍含量无明显影响,但铜、锌积累明显。施用有机肥、沼液肥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大于施用化肥;当有机肥年投入量为22500 kg/hm2时,连续4年施用即可造成稻田土壤铜、锌污染;当有机肥投入量为11250 kg/hm2或沼液肥年投入量为225 000~450000kg/hm2时,也能使稻田土壤处于污染的警戒范围。初步认为,11250 kg/hm2有机肥、450 000 kg/hm2沼液肥可作为推荐施肥用量,但应避免在同一地块连续施用。  相似文献   

19.
猪粪沼液施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和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就地消纳猪场养殖废弃物沼液,降低环境污染,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沼液施用量对水稻的农艺性状和青贮品质的影响。设计了常规化肥(CF)、空白对照组(CK)和17个N2~N48不同沼液氮水平施肥组,共19个组。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分蘖数有显著增大,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N8施肥组生物量最高。青贮稻的质地、色泽和气味总体评分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沼液施用量超过N240%替代氮肥时,青贮稻的pH有显著升高(P<0.05)。与CF和CK相比,沼液N2~N8施肥组中性洗涤纤维略有降低(P>0.05),但沼液N14、N16、N20、N28、N32、N36、N40和N48施肥组NDF有显著的升高(P<0.05)。不同沼液施肥组靑贮稻的可溶性糖、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和粗纤维与CF相比均无显著变化。与CF相比,沼液N2~N24(除N14)处理组青贮稻的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沼液氮肥(N280%~N480%)超量施用时,粗灰分含量明显降低(P<0.05)。猪粪沼液肥替代化肥有助于提高水稻的生物量,改善青贮饲用品质,但不宜超量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