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玉米耕种在贵州省石漠化演变进程中的作用研究的不足,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出发,从人口变化、耕地利用、坡地的开垦等问题入手,分析人地关系视角下的玉米耕作与贵州省石漠化历史演变过程的关系,指出了玉米的耕种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提供了科学历史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尹婷婷  姚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10-21212
基于2009年西南地区的资源数据,将国家资源环境安全要素综合评价运用到区域资源环境评价中,分析了西南地区资源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除耕地资源及能源资源低于全国均值水平的1/2,其他资源要素禀赋都与全国水平相持平,水资源及森林资源优于全国水平,但是空间组合结构存在明显不足。区内五省市中,贵州和重庆资源本底条件相对较优,云南、四川次之,西藏最差。人地关系对应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和四川人地关系紧张突出,尤其是重庆,目前的人地关系压力系数为0.61,高出全国水平2倍。未来西南地区自然资源承载负荷将面临更为巨大的挑战,人地关系的演进进入一个更为紧张的阶段。最后,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控制人口等促进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分宜县实际状况,以乡镇为评价单元对分宜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基于预警视角,构建由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3个维度组成的分宜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承载力数值并研究承载风险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分宜县的整体资源环境承载风险处于中等风险,分宜镇的承载风险最大,其次是钤山镇和湖泽镇,分宜县北部乡镇都处于较低的承载风险。  相似文献   

4.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推进和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备受关注。新时期人地关系的研究迫切需要考虑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间的关联性及其全息地域分工,以更好的连接科学知识和政策实践。生计作为驱动人地关系演化的主导因素,深刻影响着人地关系的发展,因此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对于人地关系研究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可持续生计和人地关系之间的探索,从生计资本角度和生计策略的角度对人地关系的调控进行分析,得到人地关系优化的策略并以此指导可持续发展活动。  相似文献   

5.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生产生存的根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的土地制度不再适应社会发展时就会被新的土地制度所取代。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次土地制度改革的梳理,发现土地制度改革的本质都是为了通过制度改革来缓解或消除人地矛盾,土地流转就是在此背景下的一次重大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基于此,提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注重农民的需求和切身利益,把握人地关系的平衡点,并从农地所有权和农民权益保障、农地交易市场和成本、土地流转制度和土地功能3个方面提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策略,最终使人地和谐相处,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三角模型对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方法]从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经济发展协调度及社会安全稳定度3个方面构建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三角模型,对2004~2013年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结果]2004~2013年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经历了弱、较弱、中等和较强承载4个状态阶段,承载水平呈良性发展态势。承载水平具有向强承载力方向变动的可能。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指数和非经济发展协调度指数趋向于优质水平,非社会安全稳定度指数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负面载荷仍然存在。[结论]三角模型是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指标体系及耦合评价模型,探究了河南省17个地级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间的耦合关系特征及规律。研究发现,各地级市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程度较高,其中,有5个地级市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处于基本耦合状态,农业现代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耦合度均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呈现较强的相互作用,且10个地级市的城镇化进程高于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背景基础上,系统综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评价、预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未来提出发展方向,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玉溪市的实际情况,选取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4个系统17个指标,构建了玉溪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区县为评价单元,应用综合指数法对玉溪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溪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是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较大,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面临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10.
查干湖渔猎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政治制度的完善促使了贵族阶级身份的转变,脱离牧业生产,而农耕文化的引进又改变了辽代游牧生活方式,两者促使了渔猎活动从生计的来源变成了贵族阶级的娱乐活动,进而演化成具有政治意义的宴会活动,使得渔猎地位提升,成为沿袭多年并不断创新的文化;渔猎前祭湖醒网活动是北方萨满教和中原佛教结合的产物;目前对查干湖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给查干湖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依据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理论,从人口城镇化、资源城镇化、环境城镇化3个方面构建青海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和熵值法对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分析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1)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资源环境领域;(2)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综合承载状况理想值与现实值差距大;(3)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内部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大。因此,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对策有5个:(1)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2)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提升居民收入;(3)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提高污染治理水平,提升环境承载力;(4)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资源承载力;(5)平衡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构建人地关系状态模型和人地关系演进与城镇化关系分析模型,对甘南州人地关系状态演进、人地关系演进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和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从1978年的0.205增大到2010年的0.308,年均增长1.57%,资源环境压力逐年加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区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②甘南州城镇化率与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值相关系数为0.878,说明在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的情况下,农牧村对人口城镇化的推力加快。③甘南州城镇化率与城镇生态环境的表征值相关系数为0.59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甘南州城镇人地关系相对较好,城镇生态环境容量潜力相对较大。④城镇化不仅可以缓解甘南州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而且城镇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的发展,从而改善城市及区域生态安全状况。据此,提出了集中型、生态型等城镇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方法]基于罗平县的实际情况,从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3个方面选取14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5—2014年罗平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并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影响其承载力的关键因素。[结果]对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大的是资源及环境因素;罗平县10年来各乡(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在时序上总体呈上升趋势,各乡(镇)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差异较明显,差异呈减小趋势。[结论]采用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将时间序列加入到评价体系中,实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分析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并保证了系统分析的可比性。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资源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项慧燕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5):167-169,209
传统村落是中国宝贵的农耕文化遗产,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人地关系协调适应、人地关系矛盾冲突、人地关系调整再适应三个阶段.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人地关系矛盾加剧,呈现出人口流失、生态破坏、产业滞后、文化基因流失、居住环境损毁等问题.要推动传统村落乡村振兴,需要采取吸引乡村人口回流、推动传统村落产业振兴、提...  相似文献   

15.
正伴随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我国不少村镇出现五化现象(非农化、老弱化、空废化、污损化、贫困化),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障碍。党的十九大及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新农村指明了方向。资源环境生态对于农民不仅是宜居的生活资料,更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我国水土资源总量大而人均量少,村镇建设条件复杂多样,区域差异大,如何从实际出发,正确评估与测算当地的水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云南省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方法]从自然条件、地质环境安全、资源状况、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6个方面出发,结合罗平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以各乡(镇)为评价单元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结果]罗平县各个乡(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自然条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很大的相关性;综合来看,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罗平县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资源、经济、生态、民生4个方面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江西省抚州市2007~2016年的承载力和4个子系统内部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究表明:2007~2016年间,抚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基本呈上升趋势,10年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17%;2007~2012年间,抚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表现为波浪式上升的趋势;2012~2015年抚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基本保持平衡;2015~2016年承载力水平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8.
根据红塔区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环境条件、社会经济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因素选取指标,建立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综合红塔区实际情况确定权重,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以各街道、乡为单位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结果表明: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因素、资源因素与承载能力相关性高,经济发达程度高、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大的地区承载力相对较高;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短缺是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从资源、经济、生态、民生4个方面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江西省抚州市2007~2016年的承载力和4个子系统内部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究表明:2007~2016年间,抚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基本呈上升趋势,10年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17%;2007~2012年间,抚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表现为波浪式上升的趋势;2012~2015年抚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基本保持平衡;2015~2016年承载力水平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20.
蒋金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98-4600
以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以城市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城市空间体系的要素构成;从人类本性的3个基本维度: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论述了城市空间系统中的3个空间结构层次,即物质环境空间、社会经济空间和精神文化空间;提出了城市空间目标层次:实用性、形象性和文化性,以城市有机生长的思维来探究城市地域空间的人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