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功经验及对广东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美国、欧盟、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主要政策、技术措施及其成效等,指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成因及存在问题,在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成功做法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从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建设、加强防污染技术培训及推广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我省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发凸显,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机理及影响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对其控制与管理不能再沿袭中国对城市工业的点源污染控制所采取的政策治理模式,必须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政策现状,并对现存相关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最后提出构建“以立法为本,以财政补贴为主,以税收手段为辅”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1978-2018年国家部门颁布的365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分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演进特征,并对政策文件的行政规制型、经济激励型和技术支持型措施进行重点剖析.[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方法,量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文本内容.[结果]在1992年之前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实施数量明显偏少,1...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转移、化肥过度使用与面源污染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为研究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当前最主要的农业污染源——化肥为例,基于2004—2013年中国31省的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考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化肥面源污染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劳动力非农转移促使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投入更多的化肥,加重了中国化肥施用的面源污染;并且由于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增加速度高于劳动力转移速度,未来劳动力转移会继续放大化肥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对化肥面源污染进行有效控制,除应用污染防治技术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政府的农业治污减排政策应适应农业劳动力日益稀缺的现实,以确保政策"落地"。  相似文献   

5.
加快发展农业循环产业,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尤其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治理工作也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阐述了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状况与农业循环产业的内涵。从畜禽养殖业污染控制产业链技术、种植业污染控制产业链技术和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控制产业链技术体系等方面介绍了农业循环产业链技术的构成,并重点分析了"种养加生"循环一体化生态农业产业园区规划与建设的思路。最后,结合实践提出加快我国农业循环产业体系建设与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包括政府加强引导、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广产业园区模式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和治理污染的对策。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污染、集约化养殖污染、农田秸秆的无序利用污染及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等方面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并据此提出了包括政策、法规和技术等方面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7.
黄浦江水源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黄浦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呈上升趋势,郊区小河道水质普遍下降,总氮、总磷指标基本为劣V类水。黄浦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除同苏、浙异地来水有关外,还与本地畜禽养殖,化肥、农药流失,农村生活污染,水产网箱养殖等诸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分析了上海黄浦江水源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来源,提出了上海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即采用技术调控和政策调控相结合,重点治理畜禽养殖和农田养分流失,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力度,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源头控制。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为世界上的第一经济大国,由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成为水质污染研究中的主题并取得明显成效,其治理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文主要对美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政策进行了简要概述,提出美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政策推进包括法治跟进、技术拓展和管理创新,以期为中国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政策提供经验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农业面源污染理论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研究进展、监测评价模型及农业政策和经济等控制措施,分析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研究的现状,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策略、法律法规、政策和农业管理体系。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监测评估、技术支撑、行政管理和资金保障五大体系,这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市场主体培育及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形势日益严峻。同时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存在投入不足、治理效率不高、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社会参与程度低等问题。本文在梳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市场主体培育的相关政策与探索实践基础上,通过借鉴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经验,从强化政策法规制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施农业绿色补贴、推动落实税收扶持政策、开展农业面源排污权交易试点、因地制宜探索公私合营模式(PPP)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便为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市场主体培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分析了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困境,并针对政策困境提出对策,以期为国家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范围内,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不但逐步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也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20年来,发达国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上主要通过源头控制,对农田面源、畜禽场面源进行分类控制。其核心特征为在扎实的试验研究基础上,发展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技术替代原有技术,在各主要水域和水源保护区研究和制定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通过技术层面与政策层面的结合,在全流域范围内广泛推行农田最佳养分管理,限制水源保护区农田作物类型、轮作类型、施肥量、施肥时期、肥料品  相似文献   

13.
王红 《农家参谋》2022,(6):34-36
本文以烟台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相关措施,即以削减土壤和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促进土壤质量和水质改善为核心,按照"抓重点、分区治、精细管"的基本思路,统筹谋划、协同联动、突出重点、试点先行、优化政策、强化监督,形成齐抓共管、持续推进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作物耕种的化肥施用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本研究基于1996—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生产函数测算了我国小麦和玉米化肥施用的技术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小麦和玉米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低下不仅阻碍了其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化肥价格、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户的种植规模和农户获得的技术培训是决定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当前政府实施的增加农民农业收入、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有助于提高化肥施用的技术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而对具有环境污染效应的农业生产要素的补贴政策不利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提高施肥技术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加强和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垦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的分析,认为垦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有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农膜污染、养殖业畜禽粪便污染等。提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是从管理层面,在政策措施、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制定上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规范;从技术层面,实行源头上技术措施控制,推行农业投入品最佳施用量管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辅助以农业面源污染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可持续防控政策与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迅速扩展主要与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过量使用、施肥方式的落后、养殖业有机废弃物的利用率不高、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和公众环保意识相对薄弱等有关。对其的防控须由政府、科技人员和农户共同参与,必须从源头控制抓起,从政策法规和技术等层面制定对策。在政策方面,应从预防-治理-长效机制等环节着手,完善农业环境监管政策,建立全方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支持体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技术方面,应发展便于操作、成本低廉、生态安全的替代技术,加强面源污染控制成熟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应用力度,建立各类标准化农事操作规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合适的政策工具是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目标的方式和手段,是政府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途径和方法,更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能否成功的关键。在2012—2020年605份政策文本中,共提取34种政策工具,涵盖规制性政策工具、市场性政策工具和社会性政策工具,表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政策工具体系基本建立。其中,规制性政策工具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场性政策工具和社会性政策工具使用相对较少。基于此,分别就改进已有的政策工具、拓展新的政策工具和整合政策工具等方面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解决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环境问题的矛盾是区域环境治理问题中的难题.选取1995—2018年中国沿海11省(市、区)面板数据,以农业面源污染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E KC实证分析,探究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自相关情况及其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1998年起,该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开始从空间负相关逐步变为正相关.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N"形曲线的特征,未来农业面源污染将随着农业经济增长继续上升.中国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以及农民环保意识均对农业面源污染有显著影响.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提高农林业规模、引导技术向环境友好型转变、加强环保教育能够有效控制污染水平,进而通过基于单元分析的非点源污染调查评估方法,对农业面源的总氮和总磷进行测度,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分析中国化肥用量的变化与湖泊富营养化进程,揭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增加与水体污染的加重几乎同步,农业面源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从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大、污染复杂和防治难度大三方面指出中国农业面源防治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最后提出建立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和法规、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加强生态建设是防治中国农业面源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寻求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方法尤为必要。洱海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呈现量大、面广、复杂和周期长的特点。从物质循环的原理分析其来源、去向和防治措施,提出控制污染是源头减量控制、循环路径阻断和产业链延伸的循环利用3个思路,并提出6个方面的量化策略。近年来,鉴于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严峻形势,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嘱托,洱海流域各级人民政府通过修建环湖截污管道、治理入湖河道、修建湿地等"封、堵"措施全面展开,但对农业面源污染从根源上遏制的办法并不多,为此探讨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物质循环"减、输"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