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元勋 《农业考古》2019,(1):241-24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首次把德治纳入乡村治理的范畴,此举有利于完善乡村治理格局。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着严峻挑战,道德问题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需要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体系,牢牢掌控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乡村文化振兴对乡村振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比如对乡村治理起到强化作用、为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保鲜作 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营养。当前,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问题较多,如视觉错位引发文化建设主体缺失问题、城乡失 衡问题导致乡村文化衰落更为严重。对此,要把握乡村文化主阵地、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大力度发展特色文化产 业、加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历史发展新时期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发展阶段切实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的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经济与人民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村制度改革,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新型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目标而努力,持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相似文献   

4.
乡村治理现代化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推进乡村生态建设,构建良好社会秩序。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环境适应性问题、技术发展与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问题和资源保护与乡村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即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加强乡村资源整合、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升农民参与意识,以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村治理对于治国安邦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乡村治理体系不再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新的历史条件下,乡村治理需要新的治理体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到位,"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完善,乡村治理缺乏财政支撑等问题阻碍了广大农村地区乡村振兴的进程。为了摆脱乡村治理的困境,应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等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一个总目标两组关系三大论断四个优先五大振兴六大建设七条道路。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三个角度看,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很强的基础支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是:要注重在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上下大功夫,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
8.
何金锋 《河南农业》2022,(21):48-49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要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综合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法治化是乡村振兴推进的保障,是乡村纠纷化解的有效手段,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治理法治化面临乡村村治理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农村地区法治意识淡薄、基层干部法制能力不足、村规民约不够规范化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法律法规,加强农村地区法律普及,提高基层干部法律素养,规范村规民约,提高乡村法治化水平,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绘制了2017—2022年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乡村旅游的研究情况知识图谱,从发文量、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方面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相关研究进展。结果显示,2017—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相关研究的发文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相关研究主要以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核心关键词,以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为主要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一直极为重视乡村建设,先后出台了多项振兴乡村政策,我国农村整体治理水平以及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乡村普遍存在的空心化以及公共服务落后等方面的问题仍然不可忽视,乡村治理需要进一步增强。为有效改善农村治理现状,在党的十九大大中已经对农村振兴战略任务以及目标作出了进一步规划,提出实施农村振兴的关键是对乡村进行有效治理,所以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路径展开探讨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鲁倩  马婷婷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8-10,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治理体制"行政化"趋向明显,乡村治理主体流失化现象普遍,乡村文化庸俗化倾向显著,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主体认知、城乡二元体制、外嵌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因此,破解乡村治理困境,实现乡村振兴,要以乡村文化为纽带,不断提高主体认知水平;以实现城乡资源公平配置为导向,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弊端;以完善外嵌制度为基础,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阐述法治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归纳分析了乡村面临的农村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民法治意识薄弱、基层干部法治能力不足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律普及、提升基层干部法律素质的具体对策,以更好地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研究了发达国家农村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研究了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结构问题,随后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壮大农村人才队伍的基本对策,以供有关人士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乡村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法,治之端也”,然而当前乡村治理法治化中存在着法治体制不健全、法治氛围不够浓厚、法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强党的引领力、营建浓厚的法治氛围、完善乡村法治体系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乡村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乡村的发展和前途。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治理实践为我国农村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全面保障。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城乡加快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破除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乡村治理模式、内容、形式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加快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在梳理中国乡村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变迁基础上,通过典型实践案例分析,总结出了各地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主要模式和经验举措,以期为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改革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角度来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今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量和政策抓手。乡村治理现代化是符合新时代发展趋势而提出的客观理论,基于上述战略,在乡村治理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指导研究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与方向研究不仅是对治理进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更是对当今治理模式的补充与发展,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促成乡村良性治理运作方式、创新法治与礼治融合的治理新模式、加大市场引领机制和发展多元治理主体,来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这既是对乡村治理理论的补充,也是对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治理在新时代实现向现代化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铸魂特质与功用,使得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因此乡村文化治理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城镇化工业化加速,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动、社会结构剧变,乡村文化面临新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乡村文化治理的地方实践,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步骤,通过课题研究回应新乡市目前乡村治理领域存在...  相似文献   

19.
乡村治理法治化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出发,分析乡村治理法治化的现实困境,发现仍存在着基层法治人才缺乏、村民法治观念淡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当认真分析乡村治理法治化的价值意蕴,通过挖掘优质人力资源、加大乡村普法力度、构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等路径来解决当前乡村治理法治化中存在的问题,籍以优化法治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关系经历了从要素单向流动的二元割裂到要素全面整合的融合发展的转变,近年来的乡村振兴相关政策重在理顺土地、产业、人口三大发展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盘活乡村土地资源振兴乡村产业,而资本下乡无疑为乡村的振兴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引发乡村地区的人口和空间重构,而当前滞后的土地制度、绅士化的乡村空间、弱化的基层治理等问题依然是困扰乡村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