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苗 《中国食用菌》2020,(3):138-140
食用菌特色小镇是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特色农业小镇建设与食用菌产业融合发展依然缺乏科学规划,资金引入困难,品牌建设缺乏特色以及缺乏专业性人才都问题。为了促进特色农业小镇与食用菌产业的融合发展,各地区要科学合理规划,开发以食用菌产业为核心的乡村文化旅游,打造特色品牌,并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吴昊  胡展森 《中国果树》2023,(5):136-140
梨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水果之一,种质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现阶段在我国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下,梨产业发展必须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深入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以实现梨产业的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梨产业是乡村规划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乡村规划反过来又可推动梨产业发展,二者相互促进,融合共赢。河北省是我国梨生产大省,摸清河北省梨产业结构和布局,分析其与乡村规划融合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对于河北省乃至全国梨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焕焕 《蔬菜》2020,(12):1-9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指出“以文促旅,以旅兴农,使农业和旅游相得益彰;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促农,农旅融合”,激起了人们对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高度关注。实施乡村战略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美丽建设之路及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各级政府对加强“农旅融合”,鼓励发展休闲农业、民宿及农文旅融合等产业内容作出了系列部署,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建设步伐,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农文旅融合成为农业农村发展大势所趋,也是城市消费需求热点所在。基于此,本期业界观察就农文旅融合的产生、农文旅融合模式、国内外研究案例及借鉴、如何打造农文旅产业链、未来发展前景展开讨论,以期为业界人士提供参考。—主持人:朱焕焕  相似文献   

4.
蔡颖  李星群 《现代园艺》2023,(3):65-66+6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康养产业异军突起,城市化导致环境问题与城市养老环境需要之间的矛盾凸显。阳朔县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备,自然环境优越。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与实地访谈等方式初步了解阳朔乡村旅游基础,同时调研分析康养资源。基于此,提出阳朔县乡村旅游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为阳朔县乡村旅游注入新元素、新动能,证明阳朔发展乡村康养旅游具有政策与市场可行性,提出阳朔县乡村旅游与康养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梅州山区的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简述梅州山区食用菌产业现状,调查总结梅州山区食用菌产业融合的4个主要类型,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梅州山区食用菌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蔬菜》2019,(5):83-83
<正>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研讨园艺产业在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森林城市和美丽宜居乡村中的作用和发展机遇,交流园艺产业创新创业成功模式与典型经验,发展多样性特色园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园艺产业促进分会、中国园艺双创网、北京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拟定于6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中国园艺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大会主题是:聚融园艺产业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国乡村振兴政策机遇空前利好,柑橘产业已发展成为湖北省农业主导优势产业。近年来湖北省柑橘产业果旅融合发展效益明显,发展模式和路径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入分析了湖北省柑橘产业和果旅融合现状,阐明了果旅融合发展模式和路径,并分析了当前果旅融合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湖北省柑橘产业果旅融合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闫利民 《中国果树》2023,(8):111-115+140
果旅融合发展指的是将传统水果产业同乡村旅游业相结合,既能够实现果业产业链延伸,又能够实现旅游业多元化发展,对推动实现农村新业态、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2008—2019年我国水果产业和旅游业相关数据,结果表明2个系统高度耦合且耦合协调度持续提升、存在良性互动。然后进一步剖析了观光采摘和农事体验、共享果园和果树认养、果业产学研游和科普教育、品牌推广和博览会展等果旅融合发展路径。最后,基于果旅融合发展水平及路径分析,提出制定科学的果旅融合发展规划、创新果旅融合发展模式路径、强化果旅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地区品牌知名度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剖析当前我国茶产业规模效益突出、质量效益尚弱的发展现状,提出加强闲置茶资源的增值利用是产业发展的突破之选。基于此,查阅文献,归纳了现有茶资源增值利用的科技报道,总结为原茶行业科技模式、"茶+轻工/化工"科技模式、"茶+食用菌"跨界科技模式三大类。着重对"茶+食用菌"科技模式现状,按时空结构型、食物链型和综合型进行阐述分析,从科学关键和产业发展两个角度前瞻"茶+食用菌"跨界科技模式的未来发展,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观光休闲农业是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一大亮点,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通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出褒国古镇和褒河蜜橘产业园,实现柑橘产业提质增效乡村旅游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具有与生俱来的产业关联性,文化旅游产业着眼于强化游客体验并不断提升文化内涵,而生态农业也不再停留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两大产业的融合不仅能开发出更加符合游客期待的产品,同时延伸了两大产业的发展空间,打造出了全新的产业链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极大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了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相似文献   

12.
陈方 《现代园艺》2024,(2):113-114+117+120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文旅融合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崭新的发展前景,而农文旅融合下的葡萄酒庄园建设也逐渐得到关注。从葡萄酒庄园农文旅融合的现状问题入手,结合葡萄酒庄园农文旅融合的内容与产业融合模式,通过归纳景观规划设计对农文旅产业融合的重要价值,提出景观规划设计介入葡萄酒庄园农文旅产业融合的具体策略,以期助推葡萄酒庄园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西省临汾市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庄园,果旅融合产业发展走在了山西省前列。经调研发现,目前临汾市果旅融合产业发展主要依托观光采摘、以核心品牌带动乡村建设升级2种形式,虽然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也存在发展模式单一、果业受气候条件制约、软硬件管理服务水平滞后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探讨了临汾市果旅融合发展对策,以期为今后临汾市果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也为山西省果旅融合发展提供可以参考的案例。  相似文献   

14.
<正>ISBN 978-7-5130-6171-1书名:"文化创意+"农业融合发展作者:张振鹏著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4定价:49.00元购书电话:010-82000860文化创意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2014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布置了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产业兴旺被列为第一个目标,在实现产业兴旺的过程中,需要深入推动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分析2004—2019年中国食用菌产量、产值,以及2019年中国食用菌分品种(按大类统计)进出口数据,初步了解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发现中国食用菌产业在推动农村三产融合的过程中存在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产业投资存在一定盲目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培育农村三产融合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发掘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农村三产融合;开启"政企农共建"模式,增强农村产业融合社会化服务等新路径,以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三产融合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永青  高科佳 《中国果树》2023,(12):130-134
西南地区作为全国典型的地域单元,区域内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水果产业发展拥有其独特的比较优势,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新时期下,西南地区也是衔接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门户,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的不断推进,为水果产业和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以果兴旅、以旅促果,积极推进果旅融合发展,是促进西南地区果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首先概述了西南地区果业发展情况,然后通过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西南地区果旅融合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西南地区果旅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析乡村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将整个乡村景观规划分为农业型、历史文化型和休闲旅游型3种类型,研究乡村产业对乡村景观形成的影响。探寻乡村景观规划与乡村产业发展融合的方式及类型,力求通过景观打造,强化乡村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规划建议与策略,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寿光市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实施品牌化、标准化、组织化、智慧化、融合化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由增产向提质转变,由技术输出向标准模式输出转变,由家庭分散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由传统种植向科技引领转变,由一产独秀向三产融合发展转变,破解了农民持续增收难、核心竞争力缺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生产率不高、产业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视角下重庆市康养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养农业,既是康养产业的一个分支,也是现代休闲农业的新模式,是传统农业的升级版。康养农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将传统的第一产业要素与第三产业要素相融合,以健康为宗旨,以“三农”(农村、农业和农民)为载体,以科学养生方法为指导的新业态。从新时代乡村振兴视觉下重庆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需求和功能作用,分析了重庆康养农业发展的意义和时代要求,调研了康养农业现状,提出了重庆康养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考,为产业发展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刘娟秀 《花木盆景》2024,(1):103-105
<正>随着我国乡村振兴事业全面落实,践行乡村振兴成为各地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国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森林康养产业是一个新兴多元生态服务产业,融合了森林资源、景观资源、旅游资源、服务资源、药食资源、医疗养生等诸多领域内容,可以为不同需求的群众提供差异化森林康养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作为“两山”理论的实践成果,森林康养产业不仅可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还可以融合乡村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