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秀珍菇菌种最适保藏条件,分别设计不同保藏温度、培养基、转接次数和pH,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菌种保藏1年后,进行出菇试验。4个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能力依次为pH>转接次数>培养基>保藏温度。保藏温度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显著(P>0.05),培养基、转接次数、pH对试验结果影响极显著(P<0.001)。结果表明秀珍菇菌种的最适保藏条件是PDA培养基、pH 6、每年转接2次,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2.
对引进的黑牛肝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得的母种进行不同保存方法比较试验。试验结果:黑牛肝菌母种在常温下保存,90 d后菌丝活力94%;而在4℃冰箱中保存,90 d后,菌丝活力下降至15%。结果表明长期保存黑牛肝菌最好的保存方法是室内常温保存。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2019,(6)
平菇液体菌种的保存期与保存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不同保存温度下不同保存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萌发时间、成活率及吃料情况试验确定平菇液体菌种最佳保存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平菇液体菌种培养96 h,接种吃料速度最快,液体菌种4℃最长保存期为12 d,超过18 d,菌种有产气、分层现象,但菌种无污染,接种后,菌种萌发迟,易被杂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运用4种方法和4个时间比较果实病原真菌拮抗菌株B-298的保藏效果,研究保藏方法和保藏时间对该菌株代谢产物活性的影响,寻求可随时提供具有原始特性的菌种用于生产交换使用或长期保藏菌株活性的保藏方法。结果表明,转接法70d保藏菌株存活能力最高;转接法、冻结法110d生物活性最好;载体法180d代谢产物比色透光度最强,但拮抗性最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蛹虫草菌种在不同条件下保藏对其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筛选适宜的菌种保藏条件。方法:采用10℃/5℃(昼/夜)和15℃/10℃(昼/夜)两种变温条件、散射光和黑暗两种光照条件,分别保藏菌种1个月和2个月的时间,以冰箱保藏为对照。结果:结果表明,10℃,5℃保藏时蛹虫草的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优于15℃,10℃及对照保藏;散射光保藏菌落颜色和菌丝气生性及子实体产量好于黑暗保藏;在10℃/5℃温度下,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影响不大,可以继续延长保藏时间,在15℃,10℃温度下,不宜超过2个月的保藏时间。[结论],较适宜的保藏条件是10℃/5℃、散射光、保藏1个月,菌株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气生性中等,菌丝致密,菌落角变面积小,菌丝长速均匀稳定,菌丝干重及子实体产量较高。可见,蛹虫草菌种在较低的常温、有散射光条件下保藏要比保藏在冰箱里效果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进蛹虫草菌种容易退化的问题,增强蛹虫草保藏的稳定性,试验研究了蛹虫草在五种保藏条件下,经过保藏半年、一年后菌丝活化的情况以及菌丝活化后的深层培养和固体培养长势和情况,筛选出蛹虫草最佳保藏温度为(4±2)℃。  相似文献   

7.
重庆武陵山区几种食用菌菌种保藏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继代保藏法、超低温冰箱保藏法、滤纸保藏法,对武陵山区香菇、野生香菇、凤尾菇、粗腿羊肚菌、美味牛肝菌5种菌种保藏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间保藏用不同保藏方法对香菇、凤尾菇、野生香菇的萌发率和性状无明显影响,用继代保藏法较好;粗腿羊肚菌菌种在两种保藏方法中萌发率受明显影响,不易进行保藏;美味牛肝菌固体菌种保藏效果不明显;滤纸保藏法保藏的美味牛肝菌液体菌种无结果,需要长时间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平菇液体菌种保存温度及有效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液体菌种不同保存温度和有效期的试验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室温1~25℃下保存24 h,菌球均可萌发;在1~20℃下保存15 d,菌球成活率达90%以上;在21~25℃下保存15 d,鲜菇产量高于固体菌种;在5℃冰箱中保存95 d,鲜菇产量高于固体菌种。  相似文献   

9.
对食用菌的11个属、15个种、26株菌株在试管斜面超长时期保藏后的菌种进行复活试验,结果表明其中的5个属、5个种、10株菌种在经过试管斜面4~16年的超长时期保藏后经过转接仍可复活。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20,(5)
以香菇单、双核体菌株为材料,小米粒作为培养基质,探索一种香菇菌种保藏新方法。待保藏菌种在小米粒基质上培养后,4℃保藏效果最好,保藏6个月,双核体菌株的萌发率为100%,单核体菌株的萌发率为100%;保藏12个月,双核体菌株的萌发率为95%,单核体菌株的萌发率为85%。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保藏菌种的成本,并且操作简单,占用保藏空间小,保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优质菌种是秀珍菇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菌种保藏是保障优质菌种的关键环节.为明确培养基对秀珍菇菌种保藏效果的影响,以秀珍菇菌株Y710-14为材料,在冰箱4℃条件下,设计了PDA、PDSA、PDYA、PDSYA共4种半合成培养基和以木屑、棉籽壳、麦粒为主料的5种天然培养基配方进行试验.采用半合成培养基保藏母种3个月、9个月...  相似文献   

12.
采用喷雾式流态化液氮速冻及缓冻,研究了冻结温度、速度对黑牛肝菌多酚氧化酶(PPO)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冻结温度、速度对酶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在-100℃、-80℃、-60℃及-35℃(缓冻)下进行冻结,黑牛肝菌的PPO活性分别下降了73.5%、70.6%、65.2%及18.0%,POD活性分别下降了68.4%、62.2%、51.7%及15,8%。  相似文献   

13.
对用麦粒保藏黑木耳菌种进行活性试验,1981年保藏19株,1984年保藏11株。2006年4月对2批保藏菌种测活。结果表明:1981年保藏19株菌种有2株成活,1984年保藏11株菌种有9株成活。成活的菌种经再次转接培养,菌丝的生长状况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在以马铃薯为主要成分的半人工合成培养基基础上,研究替代马铃薯的全合成培养基及主要环境条件(温度、pH)对黑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半人工合成培养基去除马铃薯,增加尿素、硫酸铵、蛋白胨等氮源0.5 g·L~(-1)和氧化钙(无机盐0.2 g·L~(-1))对黑牛肝菌菌丝生长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环境条件中,适宜温度为28℃~33℃,适宜pH为5~7。  相似文献   

15.
食盐在食用菌母种保藏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母种的保藏方法有冰箱保藏、地窖保藏、石蜡封口、沙埋等各有特点 ,但都是通过改变菌种所处的环境来达到保藏目的的。它们在保藏时间长短、被污染程度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方面有很大差异 ,有的操作技术比较复杂。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简便易行、成本极低的菌种保藏方法 :将 PDA培养基进行盐化处理 ,配制成浓度为 1.0 %~ 1.5 %的溶液 ,高压灭菌 45分钟 ,无菌操作接种 ,棉塞封口 ,恒温箱中培养。培养成熟后 ,每 10支为一组 ,装入聚乙烯袋中 ,在常温下保藏 6个月进行转管 ,成活率达 70 %以上。原因是食盐溶液具有高渗透性 ,对杂菌孢…  相似文献   

16.
比较研究了保护剂、预处理等因素对液氮冷冻保藏黑木耳菌种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液氮冷冻保藏、低温冰箱冷冻保藏、普通冰箱保藏和石蜡油覆盖保藏等4种方法对黑木耳菌种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甘油为保护剂,按照1℃.min-1的降温速度降至-50℃后进行液氮冷冻保藏是较好的保藏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志香 《食用菌》1999,(4):15-16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保持菌种原有的各种优良性状.目前食用菌菌种的保藏方法很多,一般常采用低温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低温保藏法可作为菌种的暂时保藏,此种方法因菌种在冰箱或冷库中保藏2个月后,培养基便失水干缩,故需经常转管传代,菌种在频繁转管过程中易发生变异、污染和混淆,且工作量大,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液体石蜡保藏法虽然保存期长,但转接时因石蜡油包住孢子或菌丝而影响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等.为寻找一种节约人力、物力、费用低的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笔者自1990年起进行了用白胶塞代替棉塞封口保藏食用菌母种的试验,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得到了令人满意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外采用液态氮超低温法保藏某些冷冻真空干燥法不易保藏成活的菌种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其具体做法是:将已封口的菌种安瓿管置入慢速冻结器内,在控制速度为每分钟下降1℃的条件下,使样品冻结到-35℃,然后立即放入液氮容器中保藏。我处应用液态氮保藏草菇菌种时,由于缺少慢速冻结器,而采用一步速投法同样获得较理想的结果,克服了草菇常温保藏多次转管的缺点。  相似文献   

19.
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e Heim)是一种高温型食用菌,适合夏季出菇。它与草菇、灵芝、毛木耳等高温型或中高温型食用菌一样,菌种在低温(4℃)下保藏,经常出现菌种死亡问题,而在室温下保藏则易出现菌种老化。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保持良种的优良种性,它是良种保护的重要环节。一般地,菌种处于生长状态,易出现老化,也易发生变异,菌种保藏技术研究就是为了  相似文献   

20.
对香菇、猴头菇、杏鲍菇和白灵菇四种食用菌的包埋菌种4℃低温保藏一年,对保藏后的菌株进行菌丝恢复培养,对生长速度、栽培料发菌吃料情况、液体菌种纤维素酶和漆酶对比观察,以传统试管保藏法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包埋法保藏的菌种,菌丝活力较为旺盛,菌种活力没有明显的衰退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