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菌渣二次栽培草菇过程中基质内碳氮元素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料栽培杏鲍菇后的菌渣再用于栽培草菇,是目前食用菌栽培基质循环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本试验对杏鲍菇栽培前后以及草菇栽培前后的培养料进行取样分析,检测培养料中总碳、总氮、木质素和总糖含量变化。检测结果发现,杏鲍菇栽培过程,培养料含氮量从1.74%提高到1.89%,含碳量从35.83%下降到31.50%,碳氮比显著下降,木质素相对含量从26.61%降低到20.63%;杏鲍菇菌渣堆制过程中,含氮量进一步提高,达到2.21%,含碳量35.29%,碳氮比15.97%,木质素相对含量提升到33.92%;经过栽培草菇,培养料含氮量降低到1.94%,含碳量下降到29.52%,碳氮比15.24%,木质素相对含量下降到24.61%。分析表明,杏鲍菇和草菇均能高效降解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能有效地提高培养料含氮量,栽培过程中对木质素的分解能力高于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解。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磐安县是“中国香菇之乡”,食用菌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有2万多人从事食用菌生产和加工。食用菌产业已成为磐安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食用菌生产的扩展,资源过度消耗成了影响产业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据调查,全县食用菌栽培每年需消耗阔叶树杂木屑2400万千克,而每年产生的1000万千克的菌糠都被作为燃料或肥料处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近年推广栽培的杏鲍菇菌糠。杏鲍菇生长周期短、生物转化率低,培养料中的营养成分未被充分分解利用。为使杏鲍菇菌糠得到有效利用,我们从2004年开始,经过多次试验,已成功总结出一套利用杏鲍菇菌糠作为替代原料按一定比例添加以用于香菇栽培的技术。1主要措施1.1检测我们委托浙江省农科院将杏鲍菇菌糠作了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糠中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木质素含量较高,碳氮比较低,钙、磷等微量元素较丰富。其中粗纤维、木质素、全氮、粗蛋白及钙磷含量明显高于棉籽壳和木屑(表1)。菌糠中重金属含量也较低,检测结果:每千克含镉0.11毫克、铬0.88毫克、铅2.08毫克、砷0.23毫克,含汞量为0,符合无公害栽培对原料的要求。这些为杏...  相似文献   

3.
陶杰 《中国食用菌》2020,(2):64-65,69
以杏鲍菇子实体粉末为原料,对杏鲍菇多糖营养成分及稳定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中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在食用菌中处于中上水平,多糖总糖含量相对较高,达5.90 mg·mL-1,而粗脂肪、还原糖含量较低;杏鲍菇多糖的耐还原性和抗氧化性较好,低温存储不易氧化。测定和分析杏鲍菇的营养学特性,可为杏鲍菇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叶欣悦  贺卓  须文 《中国食用菌》2022,(7):35-40+48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之一。以贵州省剑河县、三都县、兴义市和毕节市的海鲜菇栽培企业和基地为重点,对贵州省海鲜菇栽培的培养料种类、来源进行调研,对海鲜菇工厂化栽培营养物中的粗蛋白、纤维素、半纤维素、总碳含量、碳氮比、重金属等指标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了栽培原料的优质主料和辅料物质来源。结果表明,新疆出产的1号棉籽壳、贵州出产的木屑、山东出产的玉米芯、河南出产的2号玉米粉和山东出产的麸皮可作为贵州海鲜菇工厂化栽培原材料供应的首选来源。并对贵州省海鲜菇生产原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培养料的开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瓶式栽培和袋式栽培是食用菌产业两种栽培模式,瓶式栽培有一定局限性,而袋式栽培适合所有菌类企业化生产。不同菌类袋式栽培对塑料薄膜袋材质与规格要求不同,对其中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和类比,涉及的食用菌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香菇、黑木耳、猴头菇和银耳等。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筛选适宜大球盖菇的栽培料配方,探究大球盖菇栽培工艺,采用桃木屑、玉米芯和玉米秸秆 等农业废弃物,设置3个工艺共6种配方进行大球盖菇不同栽培工艺和配方栽培试验,对第一潮菇子实体 的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桃木屑、玉米芯和玉米秸秆多原料 混合的生料工艺配方(桃木屑50%、玉米芯25%、玉米秸秆25%)中子实体粗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最高, 分别为37.97%和247.8 mg/g,且Glu和Asp含量均较高,子实体味道更鲜美;发酵料工艺较发酵料+短时高 温灭菌工艺更有利于粗纤维、粗蛋白含量的提高。相同栽培工艺添加相同比例桃木屑时,添加玉米秸秆 更有益于提高大球盖菇的粗纤维、粗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添加玉米芯则有利于提高粗脂肪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正金福菇,又名洛巴伊口蘑、巨大口蘑、大白口蘑等,耐高温,栽培原料来源广,栽培方式简单,子实体肥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市场价格略低于双孢蘑菇、香菇和蟹味菇。磐安县是"中国香菇之乡",食用菌栽培品种一直以香菇、杏鲍菇和黑木耳为主,兼有平菇、秀珍菇、大球盖菇和金针菇等。为了提高各种食用菌废料的利用价值,磐安县食药用菌研究所联合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开展了利用多种食用菌废料栽培金福菇的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爱靖 《食用菌》2012,34(5):36-37
银耳-滑菇高产高效周年栽培技术,是根据银耳属中温结实型菌类,而滑菇属低温结实型菌类的特点,在同一个菇棚进行两菇周年的高产高效栽培,夏季栽培银耳,冬春季栽培滑菇,并利用银耳废菌糠栽培滑菇,废料得到循环综合再利用,变废为宝,促进食用菌生产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况丹 《食用菌》2011,(4):57-59
对香菇、金针菇、杏鲍菇、平菇、黑牛肝菌、竹荪、松乳菇七种常见和珍稀食用菌进行了全面的营养分析比较。用常规测定法对水分、灰分、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总糖、矿质元素进行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氨基酸和核苷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以干重为基础,水分含量在9.03%~18.28%,灰分含量在4.2%~11.13%,粗蛋白含量在4.0%~35.97%,粗脂肪的含量是1.9%~16.38%,总糖含量在16.76%~52.1%,粗纤维含量在3.7%~28.4%,氨基酸含量在2547.1~23855mg/100g,核苷酸含量在1.15~10.03mg/kg。  相似文献   

10.
<正>香菇是我国第二大食用菌栽培品种,仅河北遵化、平泉两地的年栽培量就有3亿棒以上,每年产生大量的香菇菌糠。香菇菌糠营养成分较生产出菇前变化明显,粗纤维的含量由原来的54.67%下降到21.77%~27.63%,而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磷的含量则有所上升,尤以粗蛋白和灰分的含量提高明显~([1])。香菇菌糠可作为饲料用于猪~([2,3])、牛~([4~9])的养殖,但安全性一直受到专  相似文献   

11.
利用黄姜纤维栽培食用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姜纤维渣中营养成分的检测发现,黄姜纤维中粗蛋白含量达4.6%,是锯木的3倍.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的含量远不及锯木,说明黄姜纤维中氮源很丰富,碳源不足,在食用菌栽培中不宜作为单一原料使用,应与锯木等含碳量较高的原料配比使用,从而使C/N比相协调.根据检测结果,栽培试验中,设计了4种不同培养基配方,选用了平菇、姬菇、杏鲍菇等3个食用菌品种,观察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各个品种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姜纤维渣50%、细锯木38.5%、石膏粉1%、麦麸10%、生石灰0.5%,水适量,pH 6~6.5.另外每1000袋加入菇速素1瓶(100 mL)、克霉净10包(约450 g),各个品种在此配方上表现均佳,尤其适宜栽培杏鲍菇,2潮菇结束,生物学效率达79.4%.试验证明,黄姜纤维渣可替代部分锯木在食用菌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云杉木屑培养食用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色圈和降解实验,结果显示供试的8个菌株均有降解云杉木屑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能力,纤维素和木质素被食用菌降解的程度与被降解的次序无关.结果显示,用云杉木屑栽培榆黄蘑、金针菇和平菇菌株,其菌丝生长较快,生物转化率较高;茶树菇和杏鲍菇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较慢,生物转化率较低;木耳、裂褶菌和柳蘑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很慢,几乎无法正常出菇.上述食用菌菌株的生物转化率与其对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率的总和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赵建选  李峰 《食用菌》2015,(2):48-49
<正>当前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培养料大部分采用的是玉米芯、棉子壳、锯末、麸皮、豆粕、玉米面等原料,培养料营养配比非常丰富,出一潮菇后废料营养仍然丰富,但多数企业弃之不用,或作为燃料使用,造成极大浪费。为了充分利用杏鲍菇废料,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从2012年开始利用杏鲍菇废料栽培草菇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该技术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广大草菇栽培者参考。1栽培季节草菇属高温恒温结实性食用菌,子实体分化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杏鲍菇 (Pleurotus eryngiu)菌肉肥厚、质地脆嫩、有杏仁香味、口感极佳 ,是味道最好的一种平菇。药用可提高免疫功能 ,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美容的效果。有关杏鲍菇的栽培已有报道 ,但对其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甚少 ,因此我们进行了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 ,为杏鲍菇深加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种 杏鲍菇引自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中心。1.2 营养成分测定 将菇在 70~ 80℃下烘干 ,粉碎全部过 2 0目筛备用。1.2 .1 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测定 用常规的食品分析方法测定。1.2 .2 粗多糖测定 采用加 40倍重量的蒸…  相似文献   

15.
以补肾益寿胶囊药渣、棉籽壳为主要原料栽培杏鲍菇、姬菇,并测定了杏鲍菇、姬菇的主要成分,以期筛选最适栽培配方。结果表明:杏鲍菇最适栽培配方的质量百分数为53%药渣、30%棉籽壳、10%麦麸、3.2%玉米粉、1.8%过磷酸钙、1.5%石膏、0.5%尿素、2%石灰,生物学效率为59.64%,投入产出比为1∶4.0;姬菇最适栽培配方的质量百分数为68%药渣、15%棉籽壳、10%麦麸、3.2%玉米粉、1.8%过磷酸钙、1.5%石膏、0.5%尿素、2%石灰,生物学效率为74.82%,投入产出比为1∶3.7。杏鲍菇的主要成分为粗蛋白17.34%、粗脂肪1.52%、粗纤维8.15%、灰分5.36%;姬菇的主要成分为粗蛋白20.18%、粗脂肪1.05%、粗纤维8.36%、灰分5.23%。  相似文献   

16.
<正>1发展成效1)品种不断丰富,珍稀菌类发展加快。陕西人工栽培食用菌已有4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主要以香菇、木耳、平菇等大宗食用菌为主。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高档珍稀菌类增加较快。目前,全省食(药)用菌人工栽培种类达30多个,其中食用菌主要有香菇、黑木耳、平菇、双孢菇、杏鲍菇、金针菇、姬菇、秀珍菇、大球盖菇、鸡腿菇、茶树菇、白灵菇、猴头菇、草菇、滑菇、凤  相似文献   

17.
张李躬 《食药用菌》2023,(6):410-414
农法栽培和工厂化栽培是银耳生产的两种主要方式。按国家标准方法对古田县农法栽培(12批次样品)和工厂化栽培(6批次样品)银耳的粗蛋白、粗纤维、总糖、矿质元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砷、镉、汞、铅等重金属及六六六、滴滴涕等农药残留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总体营养成分含量农法栽培银耳与工厂化栽培银耳相差不大,其中粗蛋白含量农法栽培在8.3%~10.2%,工厂化栽培在8.9%~10.5%;粗纤维含量农法栽培在2.2%~2.8%,工厂化栽培在2.3%~3.4%;总糖含量农法栽培在63.6%~70.2%,工厂化栽培在61.9%~75.1%;氨基酸总量农法栽培在58.5~76.6g/kg,工厂化栽培在64.2~68.1g/kg。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含量,两种模式栽培银耳的检测结果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关于干制食用菌的限量要求。农法栽培和工厂化栽培的银耳内在品质上差异小的原因可能与应用的栽培基质和菌株基本一致有关。  相似文献   

18.
菇耳废料野外免棚栽培大球盖菇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田县每年有 5亿袋的菇耳废料 ,如何再利用于食用菌生产 ?本所经过反复试验找到了成功之路。我省于 1992年通过华侨从国外引进的大球盖菇新品种 ,经过多年栽培 ,已获得成功经验 ,近 2年进入商业性规模生产 ,成为市场畅销的珍稀菇品之一 ,很受欢迎。我所科技人员经过反复试验 ,在培养料配方上进行改革 ,充分利用栽培银耳、茶薪菇、杏鲍菇、白灵菇等袋栽的废料 ,通过科学发酵配制 ,在室外免棚栽培 ,接种后 6 0d出菇 ,每m2采收鲜菇 10~ 15kg ,达到低成本、高产量、高效益 ,开创了一条废料再利用种菇的致富好门路。1 大球盖菇生物学特征1 1 …  相似文献   

19.
陈若霞  应霞玲 《食用菌》2000,22(5):20-21
金针菇袋栽培养料一般配方为:杂木屑和棉子壳各 38%,米糠与玉米粉各 5%,麸皮 1 0 %,其它添加料2 %。金针菇是一种对木质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类,生物效率仅 90 %~ 1 0 0 %,据报道,其料中的养分在栽培后至少还有一半未被利用,新鲜金针菇栽培废料含水分 4 5 3%,粗蛋白 4 8%,粗脂肪 1 9%,粗纤维 2 8 1 9%。近年来,由于金针菇栽培大面积发展,每年产生的栽培废料量也越来越多,合理利用这些废料,既可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又能降低食用菌栽培的成本。本研究试将金针菇栽培废料晒干后以不同比例与新棉子壳混合进行平菇袋栽,试…  相似文献   

20.
牛粪和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平菇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粪和食用菌栽培废料为主要栽培原料进行平菇生产试验,以期实现生物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结果表明:牛粪搭配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平菇的栽培试验是可行的,且比较菌丝的长相、出菇的菇形、菇色、出菇时间、菇重、菇产量、出菇率等得出最佳配方为:牛粪52%+废料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