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约化养殖水体氨氮危害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约化养殖水体氨氮含量普遍较高,氨氮问题是制约池塘养殖高产高效的瓶颈问题。本文介绍了养殖水体氨氮循环机理、氨氮的毒性及危害,因地制宜提出调控措施:放养适宜的密度、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水体溶氧、采用生物防控等方法,将氨氮对养殖动物的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正二、养殖水体氨氮的调控氮是养殖水体中最主要的营养元素,适量施肥增加浓度,是培育浮游生物天然活饵、增加溶氧,保障健康高效养殖的便捷有效途径,符合生态养殖发展模式;若氨氮积累过多,会直接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甚至还会出现急性氨中毒等重度危害现象。目前降低养殖水体氨氮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3.
氨氮是养殖水体主要的控制指标,自养硝化过程将水体中的氨氮经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是水体中氨氮最常见的一种转化途径,也是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常用的氨氮控制方式。根据国内外关于循环水养殖水体中自养硝化过程的研究报道,结合养殖水体特征,分析了利用固定膜式自养硝化过程控制养殖水体氨氮的优势和劣势、水产养殖过程中影响自养硝化效率的因素以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自养硝化过程的建立进行重点介绍,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7月份,全国气温、水温继续升高,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水生动物摄食代谢旺盛,残饵、粪便等极易导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浓度及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水体溶解氧含量低,影响水体环境。同时7月也是雷雨多发季节,南部沿海进入台风期,养殖水质、底质较不稳定,水产养殖进入病害高发期,做好防控工作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5.
7月份,全国气温、水温继续升高,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水生动物摄食代谢旺盛,残饵、粪便等极易导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浓度及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水体溶解氧含量低,影响水体环境.同时7月也是雷雨多发季节,南部沿海进入台风期,养殖水质、底质较不稳定,水产养殖进入病害高发期,做好防控工作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6.
工厂化水体臭氧催化氧化法降解氨氮的水化学评价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厂化水产养殖过程中 ,氨氮是水生动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水体中氨氮随着pH值和温度的变化 ,以离子氨和非离子氨形式存在 ,而非离子氨对水生动物具有高毒性 ,因此氨氮降解是工厂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水处理工艺过程。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在氨氮降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研究了多种氨氮降解的方法 ,主要有离子交换法、生物膜法和臭氧氧化法等 ,但以上方法都存在氨氮降解不彻底、所需费用较高等缺陷 ,亟待开发更为有效的氨氮降解方法。臭氧氧化降解氨氮法虽具有同时对水体杀菌消毒的功效 ,但氨氮降解效率低于 3 0 % ,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及精养技术的发展,池塘中的残饵、排泄物及其它有机污染物也趋增多,有机污染物分解需大量消耗溶氧,同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等。随着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不仅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繁殖,严重的甚至产生中毒死亡。而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的浓度直接相关,如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条件之一是水体恶化,氨氮、亚硝酸盐氮明显偏高。因此,如何有效地调控养殖水体的水质成为水产养殖业中一个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化学耗氧量等含量的高低将决定着养殖水质的好坏。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如果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等指标过高,将给养殖的水生动物带来很大的危害,现简单地介绍一下它们形成的原因、危害和处理方法。一、形成原因亚硝酸盐是氨  相似文献   

9.
随着淡水养殖集约化规模的扩大,水体氨氮的控制成为水质控制的关键。本文由水体的氮循环过程阐述了养殖水体氨氮积累的成因及危害,简单介绍了利用生物控制水体氨氮方法,并提出了菌藻联合调控新技术。一、水体的氮素循环构成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常用养殖水体氨氮污染及防治养殖生物氨氮中毒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微生态水质调节剂在改善水产动物的品质方面具有抗生素、消毒剂等化学药剂无法比拟的优势。枯草芽孢杆菌能产生许多胞外酶,迅速分解水体中有机物,并且能快速、彻底降解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态氮,而不会对鱼体造成不良影响,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显著,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从养殖水体中分离到的5株氨氮降解菌和5株亚硝酸盐降解菌,其中X4菌株对氨氮20小时内的降解率80%;  相似文献   

11.
7月份天气炎热,水温大幅度升高,同时养殖投饲量加大,残饵和排泄物增多,易导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浓度及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容易超标,水质恶化,水体中病原菌增加,本月是水质易变、病害暴发和流行的主要月份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和水产品需求量增大,目前我国多数采用的是精养池塘模式,养殖沉积物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造成富营养化,导致养殖水体内源性污染,从而导致鱼病频发,饲料转化率低,养殖成本增加,给广大渔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养殖水体中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沉入池底的饲料、鱼排泄物、肥料和动植物死亡的遗骸等,氨氮浓度过高会影响鱼  相似文献   

13.
<正>氨氮是水产养殖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水质指标。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氨氮由非离子氨(NH3-N)和离子态铵(NH4+-N)所组成,主要来源于含氮物质的转化分解,包括无机和有机氮肥、水产生物的排泄物、残剩饵料及死亡残体(藻类等)。养殖水体中氨氮浓度的升高,一方面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另一方面可影响水产生物的生长、降低其对不良环境及疾病的抵抗能力,成为诱发病害的主要原因,影响水产养殖生产。氨氮污染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环境的主要胁迫因子。  相似文献   

14.
沸石去除养殖水体中氨氮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沸石除氨氮是一种深度处理技术,适合于养殖水体.本文重点介绍了沸石的结构、性能和除氨氮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养殖水体中除氨氮的应用,并对今后沸石除氨氮的改进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菌藻系统处理养虾海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养殖方法的缺陷,营养盐污染、沉积环境变化、药物使用污染等对养殖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影响;同时养殖生命的脆弱,易遭病虫侵害。因此,净化水质进一步发展养殖业的任务越来越迫切。菌藻系统由可被鱼类食用的藻类和复合细菌组成。藻类在利用氨氮、硝酸盐氮、活性磷酸盐等的同时向水体富氧,然后通过生态食物链逐级被降解。复合菌主要包括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等,这些细菌能够降解水体中的有机胺、氨氮、COD等。本文通过菌藻系统处理养虾海水,以对水产养殖环境水质调控途径探究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朱清旭 《科学养鱼》2007,(12):76-76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及精养技术的发展,池塘中的残饵、排泄物及其它有机污染物也趋增多,有机污染物分解需大量消耗溶氧,同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等。随着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不仅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繁殖,严重的甚至产生中毒死亡。而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的浓度直接相关,如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条件之一是水体恶化,氨氮、亚硝酸盐氮明显偏高。因此,如何有效地调控养殖水体的水质成为水产养殖业中一个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淡水养殖水体氨氮积累危害及生物控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淡水养殖集约化规模的扩大,水体氨态氮及亚硝态氮的控制成为水质控制的关键。本文由水体的氮循环过程浅析了养殖水体氨氮积累的成因及危害,综述了淡水养殖中利用生物方法降低水体氨氮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8.
张忙友 《水产养殖》2012,33(10):55-55
氨氮和亚硝酸盐是养殖水体最常见隐形杀手.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经常伴随在养殖的全过程,给养殖动物造成诸多不良后果. 1 产生过程 氨氮和亚硝酸盐是由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水体施肥、动植物尸体、淤泥中的有机质等厌氧分解转化而来. 亚硝酸盐是氨氮在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参与下转化而成,一旦水体溶氧不足,硝化细菌及反硝化细菌数量不足等,正常的硝化作用受阻,亚硝酸盐的生产机制就会加强,并在水体内大量积累,形成潜在危害.可以说,水体中的含氮物质是生产亚硝酸盐的原料,而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则是加工厂,水体缺氧或微缺氧是产生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9.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学名凡纳滨对虾,其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适盐范围广,现已成为我国主要养殖虾种。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是影响对虾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二者含量过高会对南美白对虾产生毒害作用,因此保持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在合适的范围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毕英佐和曾祥玲等分别研究了罗氏沼虾和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变化,并探讨了它们对虾苗的安全浓度,但有关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变化少见报道。  相似文献   

20.
冷水鱼循环水养殖中的低温氨氮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冷水鱼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中的氨氮累积问题,根据低温生物滤器及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氨氮的特点,设计了冷水鱼工厂化养殖氨氮处理系统并进行了试验。试验基于以臭氧氧化为主、低温生物处理为辅的处理工艺,试验鱼为虹鳟鱼,养殖密度为23 kg/m3,试验水体约为10 m3,试验周期为7 d。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冷水鱼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有关氨氮处理的水质指标要求,处理后的养殖池进水口的水质指标总氨氮≤0.18 mg/L,硝酸盐氮氮≤29.43 mg/L,亚硝酸盐氮氮≤0.1 mg/L;养殖水体氨氮浓度监测表明,臭氧在水中残留低于0.008 mg/L,符合养殖鱼类对水体臭氧浓度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