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分离技术是食用菌获得种源的常用方法,但在操作中经常受细菌及霉菌污染。除了在操作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外,在培养基中抗生素及抗霉素是防止细菌污染主要方法。本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抗生素(青霉素和链霉素)及抗霉素(多菌灵),测定抑菌抑霉有效浓度测定、抗菌有效时间、抗菌药物热稳定性、食用菌对抗霉药物灵敏性着手,探讨培养基中有效抗菌抑霉药物比例,为食用菌保存、储藏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当抗生素浓度≥500单位·L-1时,对指示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完全抑制,抗生素的热稳定性差,含抗生素培养基在自然存放的30天内抗细菌能力无明显变化;当加入抑霉药物(多菌灵)体积分数为0.07%~0.10%时,对青霉﹑木霉、链孢霉抑菌能力显著,且此范围内对大部分食用菌菌落生长及灵敏性没有显著影响。对部分食用菌灵敏性在后期的观察过程中并未发现有霉菌的生长现象,因此加入抗生素及多菌灵的培养基可作为食用菌组织分离的专用培养使用。  相似文献   

2.
纳他霉素处理对火龙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良杰  曹森  吉宁  王瑞  马超  肖密  罗冬兰 《中国果树》2021,(2):26-30,39
研究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对火龙果采后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火龙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400、800、1200 mg/L)纳他霉素对火龙果贮藏期生理、营养指标及果实表面微生物菌落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处理均可显著降低火龙果呼吸强度,抑制腐烂指数、鳞片黄化率、质量损失率、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延缓鳞片叶绿素、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提高果实SOD、POD、CAT等抗氧化相关酶活性,在贮藏末期时仍能保持较低的细菌菌落总数、酵母菌和霉菌总数。综合认为,纳他霉素处理可以明显延缓火龙果果实衰老,有效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其中以800 mg/L纳他霉素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采用牛津杯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MIC),测定了纳他霉素对意大利青霉菌和指状青霉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对2种病菌的抑制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6287μg/mL和3.5319μg/mL,2种菌的最低抑制浓度相同,为6μg/mL,纳他霉素的最佳使用浓度为500μg/mL。  相似文献   

4.
选用24种常用农药配成一定浓度的含药PDA培养基,以不加农药的PDA培养基为对照,接种木霉菌株菌饼,测定木霉菌株的生长速率,计算农药对木霉菌株的生长抑制率,并以此为依据通过SPSS聚类分析对农药进行分类,研究24种常用农药对拮抗木霉菌株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药对木霉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存在一定差异,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作用最强的为多菌灵、多抗霉素、甲基硫菌灵,其对4个木霉菌株生长抑制率均为100%;作用最弱的是霜霉威盐酸盐,对4个菌株的平均抑制率为-4.06%,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距离值为5.45时,24种农药可划分为4类。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测试了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卞青霉素、潮霉素4种抗菌素对秀珍菇、平菇和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苄青霉素对3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及菌落形态基本没有影响,有些浓度处理对菌丝生长还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潮霉素对3种食用菌菌丝生长有很大的抑制作用,12.5mg/L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秀珍菇的菌丝生长,50mg/L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平菇和杏鲍菇菌丝的生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3种食用菌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化学药物对霉菌及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化学药物防治食用菌栽培中的各种不同病虫害,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但同时也给食用菌的菌丝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就几种化学药物杀菌剂对霉菌及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五种杀菌剂的不同浓度水溶液对所试四种不同霉菌的抑制作用亦不同,正常的使用浓度对香菇菌丝的生长速度都有影响,并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几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的抑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娜  田淑芬 《北方园艺》2010,(13):184-186
研究了依天得、依天得Ⅰ号、依天得Ⅱ号、依天得Ⅲ号、多抗霉素B、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对葡萄灰霉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多抗霉素B 800~2 000倍液、依天得和依天得Ⅲ1 000~2 000倍液、依天得Ⅰ号1 000倍液、依天得Ⅱ号5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均能完全抑制灰霉菌的生长;依天得、依天得Ⅰ号和依天得Ⅲ号,随着溶液浓度的降低,对灰霉病的抑制作用逐渐降低;多菌灵和依天得Ⅱ号,随着溶液浓度的降低,对灰霉病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以常见的6种食用菌化学消毒制剂为试材,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化学消毒制剂对食用菌生产中常见的木霉、青霉、曲霉、链孢霉等5种杂菌生长的影响,以筛选适合的消毒剂。结果表明:不同消毒剂抑制杂菌效果不同,不同厂家生产的同名制剂抑制效果也不相同;多菌灵1对木霉、黑曲霉、链孢霉抑制作用最强(最佳浓度为500倍液),而对青霉作用较弱,多菌灵2对多数杂菌无抑制作用;克霉灵、绿霉净抑制青霉效果最佳,最佳浓度分别为200倍液和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9.
七种食用菌消毒剂抑制霉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PDA平板培养基上对7种常见食用菌消毒剂的抑制霉菌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甲醛对霉菌抑制效果最好,多菌灵效果次之,之后是克霉灵。百菌清、甲基托市津、甲霜灵、代森锰锌均不太适宜在平菇生产中当作防霉剂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油茶木屑资源化利用,探讨其作为代料栽培食用菌的可行性,通过研究5种不同食用菌对不同质量浓度茶皂素的耐受性,筛选抗茶皂素菌株,再设计用油茶木屑替代棉籽壳的不同基质配方栽培抗茶皂素菌株,比较其菌丝生长速率、菌丝满袋时间、菌盖厚度与直径、菌柄长度与直径、单袋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以筛选出合适的配方.结果 表明:不同食用菌...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云芝代表病原菌进行筛选确定两种主要病原菌(细菌、青霉菌),通过引进多种不同的云芝菌株,对细菌、霉菌抗病能力进行筛选,建立云芝抗病能力筛选的模式:由于食用菌的细菌及霉菌性病害主要是通过病原菌分泌的毒素来抑制食用菌菌丝生长,造成食用菌产生各种病害;还有就是食用菌菌丝的生长与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强弱之间的竞争来确定食用菌抑制病原菌的能力。因此,通过PDA平板培养实验,利用细菌、霉菌的发酵产物对不同云芝生长的抑制能力与对照菌株进行对比,得出不同云芝菌株的平均抗性,以及不同的云芝菌株生长速度,建立评分体系,经过综合评判,室内筛选出抗病能力强的菌株。  相似文献   

12.
以胶东半岛老的果园中土壤为试材,采用逐步稀释法,涂平板于孟加拉红培养基中,根据形态和分子方法鉴定分离木霉菌。分离出的木霉菌与苹果主要病害对峙培养在不同pH的培养基上,观察不同pH条件下,对真菌病害的抑制效果。土壤有机质和pH是目前胶东果园的主要问题,采用正交法设计,研究了不同的土壤条件对木霉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pH条件下,木霉菌抑制苹果病原真菌的效果不同,木霉菌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腐烂病(Valsa mali)和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均可以抑制,但对轮纹病(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只有在pH 6.0时没有效果外,其它pH时都对轮纹病有抑制作用。在土壤pH 6.5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为75 g·kg-1时,最有利于木霉菌定殖。同时还发现木霉菌对土壤的pH具有调节作用,无论在碱性条件下,还是酸性条件下,均可以使土壤pH趋于中性,另外木霉菌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别是在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情况下,增加更加显著。总之,分离出的木霉菌对苹果腐烂病、炭疽病和轮纹病抑制效果好。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对木霉菌的生长有影响,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中性土壤有利于木霉菌定殖。另外,木霉菌能有效地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  相似文献   

13.
在食用菌制种和栽培上,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杂菌污染屡见不鲜。各种杂菌(如霉菌和细菌)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竞争性的,它们和食用菌生活在同一培养基上,争夺食用菌的营养和生活空间,影响食用菌的生长;许多杂菌还通过产生一些有毒物质来抑制食用菌菌丝的生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食用菌制种和栽培的中心工作就是如何来防止和控制各种杂菌的污染,以获得菌丝体或栽培体的纯培养。  相似文献   

14.
3种蔬菜种子萌发与胚根生长对铅胁迫的耐受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比较大白菜、黄瓜和萝卜种子发芽过程中对重金属铅的耐受性,研究了不同浓度铅溶液胁迫对3种蔬菜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铅处理对大白菜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黄瓜、萝卜种子的萌发有显著影响,尤其对3种蔬菜种子的胚根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胚根变短、变小,甚至畸形、褐化坏死。进一步的光学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根尖生长锥随着铅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变短、变粗、畸形,根尖细胞变短、变小。通过比较胚根生长的抑制指数,3种蔬菜种子对铅胁迫的耐受性依次为萝卜>黄瓜>大白菜。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和霉菌对药剂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松 《中国食用菌》1996,15(4):13-14
本文探讨了食用菌和霉菌对药剂的敏感性,筛进出了有效的药剂及其使用浓度,使之能抑制来菌的生长,而对食用菌菌丝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食用菌栽培中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杂菌污染 ,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为防止杂菌污染 ,常需在培养料中加入化学药剂 ,这些化学药剂在浓度较高的情况下 ,可能会抑制食用菌菌丝的生长。为此作者开展了多菌灵、石灰 2种常规消毒药物对食用菌栽培中较常见的 5种霉菌 (根霉、木霉、曲霉、青霉、毛霉 )的抑菌浓度和效果的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结果。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种 霉菌为根霉 (Rhizopus)、木霉(Trichodermaspp .)、曲霉 (Aspergillus)、青霉(Pericilliumspp .)、毛霉 (Mucor)各 1个菌株 ,由塔里木农垦大学食用菌研究所自行分离鉴定。1…  相似文献   

17.
以黑龙江扎龙湿地土壤为试材,采用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和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培养温度重金属、浓度、NaCl浓度、pH、抗生素种类和氧气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利用耐铅、镉菌株治理重金属污染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耐金属菌株初步鉴定其为Burkholderiasp.,菌株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可以在含盐量6%的培养基上生长。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该菌株生长受到抑制。菌株可能属于好氧菌。对于其它重金属,在低浓度含Cu~(2+)培养基生长,高浓度抑制,对Cr~(6+)不具耐性。该菌株能在含有不同低浓度的抗生素环境下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2019,(6)
考察二氧化氯对木耳生产中常见绿色木霉、拟康氏木霉、青霉孢子的灭活效果。将二氧化氯加入三种霉菌孢子溶液,在24 h和48 h后测定孢子萌发情况。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溶液对三种霉菌孢子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绿色木霉和青霉对二氧化氯最敏感,接触10 min,12.5 mg/L的二氧化氯溶液即可灭活90%左右的孢子。拟康氏木霉,则需要二氧化氯浓度25 mg/L以上才达到较高的灭活率。然而在此浓度下霉菌很快会复活,48 h后绿色木霉、拟康氏木霉和青霉的灭活率下降至18.7%、63%和69%,若完全灭活三种霉菌的孢子,则二氧化氯的浓度分别要达25 mg/L、50 mg/L和50 mg/L。该研究证实了二氧化氯可以在较低浓度下抑制霉菌生长。  相似文献   

19.
采用等差稀释法测定了多菌灵等4种常用杀菌剂对绿霉和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杀菌剂对绿霉和金针菇菌丝生长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在稀释倍数为1 000倍使用时,既能抑制绿霉菌丝生长,又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稀释倍数在1 000倍以上的代森锰锌对金针菇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不能抑制绿霉菌丝生长;使百功在所试浓度下既抑制绿霉菌丝的生长又抑制金针菇菌丝的生长.采用等差稀释法测定了不同厂家、不同浓度杀菌刑对绿霉及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羊肚菌、木耳、茶薪菇、紫芝、云芝、平菇、香菇、杏鲍菇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香菇菌糠水提液对8种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影响,以期为香菇菌糠循环利用栽培食用菌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香菇菌糠水提液对不同食用菌菌丝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紫芝、木耳、云芝有显著的生长促进作用;对羊肚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茶薪菇、平菇、香菇、杏鲍菇表现为随香菇菌糠水提液添加浓度增加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