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增术 《食用菌》2011,33(2):19-20
试验比较了5个秀珍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抗杂性及出菇产量等。结果表明,从福建罗源县新咏综合农场引进的秀珍菇台秀57和罗源县科源食用菌中心提供的秀珍菇HC810综合性状好,是较适合在福建福州地区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2.
适合桑枝屑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利用广西大量的桑枝屑为主要原料,栽培国内引进的7个秀珍菇优良菌株,观察比较秀珍菇菌丝体的生长情况、出菇温度范围、予实体经济性状、产量生物转化率等,以从中筛选出适宜广西利用桑枝屑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菌株是引自华中食用菌栽培研究所的“秀珍3号”。  相似文献   

3.
根据福州地区的夏季气温特点,对10个秀珍菇菌株进行栽培出菇试验,筛选出适宜该地区夏季栽培的优良菌株P626,其前三潮产量较高,平均每袋达278.15克,生物学效率61.81%,与其他试验菌株比较,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广西利用桉树皮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对9个秀珍菇菌株在PDA及桉树皮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及农艺商品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菌株是秀珍菇yz、秀珍菇1号、秀珍菇1671和秀珍菇705;除秀珍菇705需进一步验证外,其他为本地保存应用菌株,可直接推广。  相似文献   

5.
对5个不同秀珍菇菌株,设置了1个配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秀1号、杭秀1号菌株的产量相对较高,品质也好。中农秀珍菇出菇密集,菇蕾较多,菇形小,商品性差;转潮快,菇形也很小,成品菇率很低,不适应栽培;中农秀珍菇较抗病虫害,杭秀1号抗病虫害差,其余菌株抗性一般。  相似文献   

6.
秀珍菇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优质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6个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生产菌株为材料,从100个ISSR通用引物中筛选出18个ISSR引物对其DNA进行PCR扩增,分析其DNA序列多态性;同时,从不同类群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秀珍菇菌株开展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秀珍菇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在0.66~1.00之间,将36个秀珍菇菌株聚为7个群,不同类群10个秀珍菇菌株的产量和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5号菌株(秀57)产量最高,达0.326kg·袋~(-1),比对照高15.2%,菇体色度整体优美,综合表现佳,为值得推广的设施栽培秀珍菇菌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筛选出适宜设施化反季节栽培的优良秀珍菇菌株。方法:采取浙江省杭州市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模式,以当地主栽秀珍菇TX5766菌株为对照,对引进的金秀、秀迪1号、申秀1号、秀21等10个秀珍菇菌株的子实体产量、农艺性状、子实体经济性状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秀21菌株子实体产量高,小区平均产量为16.13 kg,子实体生长整齐,大小适中,抗病性强,商品性优。结论:试验筛选秀21菌株是较适合试验地设施化反季节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江山当地反季节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江山市农科所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引进了5个不同菌株进行反季节栽培出菇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及其来源台湾秀珍菇,中农秀珍菇,秀珍18,杭秀1号由杭州市农科院提供;农秀3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提供。1.2培养基母种:去皮马铃薯200 g,蔗糖20 g,蛋白胨5 g,琼脂20 g,水1 000 mL,pH自然。原种、  相似文献   

9.
蔡跃进 《食用菌》2005,27(4):23-23
高温黑平是个极耐高温的平菇、秀珍菇二用品种,抗杂力强、韧性好、灰褐色,幼菇期形态、颜色及品尝的口感同秀珍菇相似,但出菇温度要比秀珍菇高,在秀珍菇高温季节不能出菇时,高温黑平仍然能够正常出菇。在夏季是难得的高温二用品种。采小菇作秀珍菇出售、采大菇可作一般平菇出售。该菌株2000年夏天采集于湖南籍菇农菇棚,经组织分离、出菇试验留存。现就它的生物特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秀珍菇品种(菌株)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是商品名,学名为环柄侧耳、白环柄侧耳.目前,秀珍菇在我国大陆的栽培与研究仅有10年左右,栽培技术正处于全国范围内的试验推广阶段.发展秀珍菇具有三大优势:一是营养丰富;二是经济效益好,倍受城市市民青睐,市场潜力极大;三是节约杂木资源,既降低成本,又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目前生产上常见的秀珍菇菌株主要来自我国台湾及日本,有不同出菇温度范围的菌株,而且各个菌种单位自己筛选,然后编号,菌种编号较为混乱.在浙江平阳县科技局的支持下,笔者进行适应平阳栽培的优良当家秀珍菇品种(菌株)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察试验对15个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菌株在栽培过程中的菌丝生长状况、生育期、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等进行比较,筛选出6个菌丝生长状况良好、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和生物学性状较好的优良菌株[秀珍菇p21、秀珍菇(市场)、秀珍菇163、秀迪1号、秀p-4和秀珍菇广温型]作为秀珍菇杂交亲本。秀珍菇p21菌丝萌发力强,粗壮、密集、浓白,生长速度快,营养生长期短,生育期适中,转潮快、潮数多,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而其他5个菌丝长势较好,生育期适中,菌盖颜色较深,生物学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一株各种农艺性状均表现优良的菌株,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对收集的12个("鲁大秀珍1号"(LD1)、"高邮秀珍菇18号"(GY18)、"高邮秀珍菇16号"(GY16)、"高邮秀珍菇163号"(GY163)、"华中秀珍菇3号"(HZ3)、"华中秀珍菇5号"(HZ5)、"华中夏秀灵"(HZ夏)、"华中秀珍菇845号"(HZ845)、"绵阳灰色秀珍菇"(MY灰)、"绵阳白色秀珍菇"(MY白)、"三明秀珍菇"(SM)、"新宇秀丽1号"(XY秀1))具代表性、来源不同的秀珍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抗性、出菇情况、生物转化率及子实体综合性状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鲁大秀珍1号"菌丝生长情况良好、发菌速度最快(0.67cm·d-1)、污染率低(1%)、出菇齐、生物转化率高(99.3%),子实体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以考虑在当地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富硒能力较好、产量稳定且综合性状好的工厂化适栽秀珍菇菌株,并掌握其富硒规律,对10个低温刺激型秀珍菇菌株开展了耐硒水平、富硒能力、栽培出菇特性测试,并对不同菌龄菌棒出菇的子实体、子实体不同部位及不同生长发育期的硒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0~100 mg·L-1 Na2SeO3固体培养基上秀珍188、秀珍195和永州6号的耐硒能力较强;在0~10.0 mg·L-1 Na2SeO3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永州6号、秀珍P-6和台秀57富硒能力较高;综合出菇栽培表现,筛选确定永州6号为优良富硒菌株。永州6号秀珍菇菌棒菌龄为120~160 d出菇的子实体硒含量较高且稳定,菌盖的富硒能力高于菌柄,菇蕾期子实体硒含量最高。该试验结果为富硒秀珍菇栽培菌株选择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5个不同来源的秀珍菇菌株进行了春季栽培试验,比较了其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农秀1号菌株在母种和原种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1.01 cm/d和0.61 cm/d;中农秀珍菇生物学转化率最高达50.88%,该菌株具有出菇时间早,产量高,菇形好,潮次明显等优点,适宜在春季栽培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在贺州地区2011年秋冬季节自然环境条件下,对8种秀珍菇菌株进行栽培选优试验,从中选出适宜贺州地区推广栽培的优良菌株。试验结果表明,秀珍菇0抗杂菌能力强,菌丝生长速度快,栽培的第33天现蕾,6d~7d转潮;生长周期最短,64d内产3潮菇;袋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343.5g和85.9%,是8种秀珍菇中是最有栽培前景的菌株,其次是秀珍菇845和秀珍菇3,袋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为336.9g、329.1g和84.2%、82.3%。  相似文献   

16.
考察15个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i)菌株的主要农艺性状,并从14个引物中筛选出7个ISSR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分析其DNA序列多态性。结果表明,参试秀珍菇P02、P03、P04号菌株原基形成时间最短,接种34d后开始现蕾;"农秀1号"最适出菇温度为20±2.0℃,P05、P14可以在较高温度出菇;"农秀1号"、P02、P03、P04产量较高。参试秀珍菇菌株遗传相似系数为0.66~1.00;采用UPGMA分析表明,在0.87处可将这15个秀珍菇菌株分成3类。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帘设施大棚栽培模式,对引进的5个秀珍菇菌株进行出菇对比试验的结果:5个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在80.9%~107.4%之间,其中秀珍菇2号的产量较高,为536.9g/袋,生物学效率达107.4%,子实体呈浅褐色,菌柄短而菌盖较厚,单朵重17.9 g,商品性状优良,是比较适合在水帘设施棚中栽培的高产、优质菌株。  相似文献   

18.
黑木耳菌糠对五种蘑菇的化感效应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木耳菌糠对平菇、秀珍菇、榆黄蘑、鸡腿菇、杏鲍菇等五种菇类菌丝生长的化感效应分析结果,选用黑木耳菌糠有促进作用的平菇菌株和化感效应不明显的秀珍菇菌株进行出菇试验。采用传统木屑78%培养料配方为对照,按照黑木耳菌糠替代木屑质量比为15%、30%、45%、60%、78%的五个配方处理,进行平菇和秀珍菇出菇试验。结果显示,当利用30%黑木耳菌糠替代木屑栽培平菇和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达到最高值,均与对照以及其它处理差异显著。当菌糠替代量高于45%时,平菇产量低于对照,菌糠替代量达到60%时,生物学转化率低于对照的生物学转化率;黑木耳菌糠的添加,对秀珍菇的单产和生物学转化率的提高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秀珍菇、姬菇菌株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秀珍菇和姬菇子实体纤小,口味细腻柔滑。十分适宜炒食、汤食或作火锅菜,近年来在我地超市销售十分受欢迎,虽然价格较高消费群体仍在不断扩大。为发展本地秀珍菇和姬菇生产,我们引进了一些秀珍菇和姬菇菌株,进行了菌株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秀珍菇是平菇类的一种,深受市场青睐,栽培效益较高。本试验以秀珍菇P21为供试菌株,进行添加不同比例猪场废弃料的5种配方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的添加配方,以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秀珍菇菌株P21由莆田市农科所提供,供试垫料由莆田优利可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主要成分为木屑、米糠和谷壳等。1.2培养料配方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培养基配方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