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不同经营措施下水胡黄阔叶混交林林下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中等程度间伐的林分,土壤的全P、水解N和速效K含量较高,采伐后进行林下更新能够更好的促进土壤中全量元素的转化,促进水胡黄阔叶混交林更好的生长,对水胡黄阔叶混交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森林结构影响森林生产力与生态功能发挥,抚育间伐是调整森林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明确不同间伐强度对蒙古栎阔叶混交林空间结构的影响,以辽东山区蒙古栎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4种间伐强度:强度41%、中度30%、弱度12%、对照0%,采用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结合Hegyi竞争指数,分析了不同间伐强度对蒙古栎阔叶混交林空间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辽东山区蒙古栎阔叶混交林整体混交度不高,处于弱度到中度混交的过渡状态,间伐能够提高林分的混交度,且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大。②除中度间伐样地表现为聚集分布外,其他间伐强度样地均属随机分布,间伐能够提高随机分布林木的比例,对于改善林分整体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③大小比数在描述林分整体分化程度时,变化幅度较小,灵敏度欠佳。综合考虑,经过中度、强度间伐后蒙古栎阔叶混交林的林木分布格局更合理,混交度更高。研究结果为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混交林木荷大径材培育技术薄弱、林地产值低等问题,开展间伐试验,分析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的间伐强度,为木荷大径材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6年生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按株数比例进行弱度间伐(15%)、中度Ⅰ间伐(30%)、中度Ⅱ间伐(35%)和强度间伐(60%)及对照(未间伐)5种强度抚育间伐,比较不同强度间伐木荷和杉木胸径、树高、蓄积量和直径结构特征,探讨其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结果](1)间伐6 a后,不同间伐处理均促进木荷和杉木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增长。中度Ⅱ间伐处理木荷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增长最快,两者分别比对照高28.5%和78.2%,其增长量分别较对照高243.9%和326.7%,杉木除强度间伐胸径生长量略高于木荷外,各强度间伐的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小于木荷对应指标值。(2)由于间伐减少了树木株数,林分蓄积量和杉木蓄积量有所降低,但木荷蓄积量明显增加。中度Ⅱ间伐、中度Ⅰ间伐和弱度间伐时木荷蓄积量分别为对照的132.3%、112.5%和139.8%。(3)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木荷与杉木的径阶分布峰值所在的径阶依次向高径阶方向进级,中度Ⅱ间伐木荷直径分布左偏、尖峭,中大径阶木荷株数多且分布集中,能有效实现大径级材种的培育目标。[结论]对密度较高的中龄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适宜采用强度间伐措施,即间伐强度35%左右,林木密度1 780株·hm~(-2)(木荷杉木株数比约为1:2),在保持林分蓄积量不减小的情况下,促进木荷胸径、单株材积快速增长,以实现木荷大径材培育目标。  相似文献   

4.
以水曲柳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以培育大径材为目标,采用典型取样法,研究不同强度间伐对水曲柳天然次生林的生长变化及乔木层组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水曲柳胸径生长及材积生长差异显著,以弱度和强度间伐的天然次生林分中水曲柳中大径级林木较多,以中度间伐胸径生长率最大;不同间伐强度水曲柳天然林中,林木径级分布以强度...  相似文献   

5.
以小兴安岭水胡黄硬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采伐并更新,调查林分主要树种及林下更新苗木的生长情况并分析,结果表明:中度采伐更有利于水曲柳、胡桃楸、黄菠罗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生长,较未采伐的林分高出40.87%、87.11%、25.26%和72.94%、20.68%、28.47%;强度采伐能够很好的促进林下更新苗木地径和苗高的生长,较其他2种采伐强度高出1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不同间伐强度对人工阔叶红松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针对不同间伐强度对人工阔叶红松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胸径生长和蓄积增长率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但对树高的影响较小;间伐强度的增大会明显促进红松胸径和树高的生长,但是首次抚育间伐会使当年的树高生长量显著降低,以后随林龄的增加树高生长量会逐渐恢复正常生长;中度间伐措施对阔叶树和红松的生长均比较有利,10a生的阔叶红松林实施上层抚育的适宜间伐强度为45%左右;中度间伐的林分由于资源水平适中(主要是光资源),因而有利于林下植被均匀度和多样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间伐对杉莲混交林中乳源木莲树冠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福建省沙县15年生(13年生时间伐)和17年生(10年生时间伐)的乳源木莲-杉木中龄混交林(杉莲比为7:3)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Ruark异速生长模型,对间伐后混交林中乳源木莲的树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混交条件下,不同间伐期对树冠形状有显著影响:13年生时间伐,乳源木莲树冠生长受到限制不能充分扩展,树冠形状近似抛物线形,枝长分布方式对下部层次造成遮荫,不利于乳源木莲树木的光合作用;而10年生时间伐,乳源木莲具有圆锥形树冠、较大的枝倾角和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因此有利于树冠对光的截获,从而增加单株生物产量,有利于培育乳源木莲大径材。杉莲混交林中乳源木莲累积叶面积指数可以分别用以下模型进行估测:y(10年生时间伐)=2.6211Z^0.1318 e^0.0417z(R^2=0.9418)和y(13年生时间伐)=1.7546Z^0.6122e^-0.1411z(R^2=0.9923)。通过残差百分比检验和后验检验表明,模型拟合度较高,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抚育间伐对落桦混交林生长过程的影响,选择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落桦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林木的生长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落桦混交林经过3次抚育间伐后一定时间内林分的生长率都是增加的,白桦的生长率最高的为第1次抚育间伐后,为20.7%,而华北落叶松生长率最高的为第2次抚育间伐后,为13.5%;林分的3次抚育间伐后生长率都是先增加后减小,并且呈正态曲线变化。抚育间伐后生长空间增大,林分生长速度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后生长空间增幅变小,生长速度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9.
间伐对杉木木荷混交林生长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0年营造2005年间伐的杉木木荷混交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间伐能促进混交林分中杉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生长,分别比未间伐林分提高7.7%、8.2%、23.6%,影响达显著水平;木荷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比未间伐林分提高13.1%和35.8%,影响也达显著水平,但对木荷树高的生长影响不显著;间伐对混交林中杉木与木荷单位面积蓄积量及林分总蓄积量影响不显著,说明通过间伐不能显著提高林地最终生产力,但能提高材种规格。  相似文献   

10.
对11年生火炬松人工林进行间伐强度试验,经3年观测表明:间伐促进了林分生长,间伐3年后与对照相比,胸径的年生长量增加了0.24~0.80㎝,树高的年生长量增加了0.19~0.33m,林分蓄积的年生长量增加了6.783 1~14.812 5m3/hm2,促进林分蓄积生长效果最好的处理是间伐强度为30%.采用30%强度进行初次间伐,可显著提高蓄积生长量,有利于发挥火炬松造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湿地松人工林间伐强度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赣东北中等立地上的两片6年和9年生,造林密度分别为2500株/hm^2和1110株/hm^2的湿地松林分进行了间伐强度的对比试验5a后的结果表明,前者以1275株/hm^2,后者以525株/hm^2的保留密,可以显著提高林分的胸径和蓄积生长量,改善立木的径级结构,并能有效地缩短轮伐期。对湿地松林的初植密度和初次间伐龄进行了讨论,认为造林密度1500ri  相似文献   

12.
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的影响及其模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对林分生产力及其林分因子、林下植被及灌木、林下土壤和天然更新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简单介绍了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影响的模型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了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影响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白桦林不同空间结构对林木直径生长的影响,选择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白桦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测量与解析木的方法对林木的生长变化进行记录,结果表明:处于随机分布状态下林分中林木生长量要普遍高于处于聚集状态下的林木生长量,角尺度处于0.5左右时生长量是最大的,说明林分处于随机分布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处于优势状态的林分直径生长量要普遍高于亚优势状态的林分,并且大小比数处于0左右时林木的生长量是最大的;强度混交的林分直径生长量明显高于中度混交的林分,并且同一林分中随着混交度的增加直径生长量也随之增大,说明混交有利于林分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森林抚育能够有效改善林分生长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森林质量。结合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开展,历时7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疏伐强度对人工赤松中龄林生长影响,确定了鲁中南山区人工赤松中龄林生态疏伐合理强度20-30%,为森林质量精准抚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黑龙江中部地区疏伐和未疏伐的阔叶混交林进行了树种组成、直径分布、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树种隔离程度、林木大小分化程度、林木竞争指标和竞争压力进行了合理分析,阐明经营性疏伐是调整阔叶混交林树种组成、直径分布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技术措施,为更加合理经营天然次生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间伐强度对柏木人工林生长及林下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针对川中丘陵区普遍存在的柏木人工林密度过大、木材生产力低、林下灌草盖度低和天然更新不良等问题,开展生态疏伐试验,探讨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林下植物的影响,为开展柏木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营林活动提供参考。【方法】以25年生柏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方法,设置4种间伐强度(20%~25%,15%~20%,10%~15%和对照)的处理,观察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生物多样性和天然更新幼苗数量,探讨间伐强度对其影响。【结果】不同强度间伐5年后林分平均胸径和胸径连年生长量在各处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平均树高以20%~25%间伐强度最大,达10.7 m,但20%~25%间伐强度与15%~20%间伐强度和10%~15%间伐强度之间无显著差异,而树高连年生长量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20%~25%,15%~20%和10%~15%不同强度间伐5年后林分蓄积量分别为97.35,93.43和93.19 m3·hm -2,均比对照小,但蓄积连年生长量随间伐强度由高到低分别为6.11,4.58和3.66 m3·hm -2 a -1,均高于对照;20%~25%间伐强度林分的灌木和草本 Simpson 指数分别为0.7695和0.4446,Shannon-Wiener 指数分别为1.7025和0.7690,都比其他处理高;不同间伐强度天然更新幼苗株数仅在苗高5~30 cm 等级存在显著差异,30~50和50~150 cm 的幼苗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评价结果表明,综合得分以20%~25%间伐强度最大,且随间伐强度降低而减小。【结论】间伐后保留木的生长空间和营养空间得到有效改善,林分胸径和树高生长量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加,但不同间伐强度蓄积量差异不显著;适度间伐可提高林下灌木和草本生物多样性指数;林分更新幼苗数量也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就本研究的4种间伐强度而言,中龄阶段柏木人工林的适宜间伐强度为20%~25%。  相似文献   

17.
以金沟岭林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林场1987—2005年间41块固定样地的调查数据,计算了相邻径级的立木株数比q值,分析了其直径结构变化。研究表明:1)林分小径阶q值逐年下降。18年来,I-1和I-3小区的q值分别从1.39和1.52下降到1.14和1.06,表明小径阶林木的直径结构已趋于不合理。2)6 cm径阶以下的幼树更新较差。3)林分q值的均值不能真实地表达林分的直径结构,而按小径木、中径木和大径木来分别计算林分的q值,能够较真实地表达林分直径结构。  相似文献   

18.
塞罕坝地区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塞罕坝地区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利用针阔混交林径级分布与空间结构相关指数对林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中阔叶树种生长速度要比针叶快,而且占优势,白桦、山杨径级比例分布趋势接近正态分布;华北落叶松、山杨,属于随机分布,分布的比较均匀,白桦、五角枫与蒙古栎分布不均匀,处于聚集分布的状态;华北落叶松、白桦与山杨处于优势地位,五角枫与蒙古栎大部分都是处于劣势地位,生长空间很小;华北落叶松、白桦、山杨混交程度不高,处于中度混交状态,五角枫与蒙古栎数量少,并且分布的较散,因此多为强度混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