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8年开始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以蓝叶忍冬为母本,桃色忍冬为父本进行了杂交,从F1代播种苗中选出了6个植株花色为粉红色、具条纹或色晕的忍冬新品种。依据物候期、观赏性状以及无性系繁育情况,又从中优选出4株粉红色花、红果,且适应性强、繁殖容易且适宜推广的优良忍冬杂交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寒地杨树纤维用材林新品种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选育出适应黑龙江省气候条件的平原杨树优质速生纤维林新品种(系),有目的选配杂交组合,获得14个杂交种。初步选择种子饱满、种量大、杂种苗生长状况好的5个杂交组合,可望在试验林中继续选择抗性、速生、纤维含量高的优良单株,通过无性繁殖培育出适合东北地区种植的平原杨树纤维用材林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3.
贯月忍冬为色、香、姿兼备的观赏花木。本文通过对其苗木的繁殖、盆栽技术、养护管理的探索,总结出适合在室内栽培的盆载贯月忍冬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华北落叶松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通过对华北落叶松不同类型与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种间杂交效果和华北落叶松不同类型间种内杂交效果的分析,初步总结了华北落叶松杂交育种研究工作,得出了华北落叶松与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杂交能选出好的杂交优株的结论,为今后此项工作的深入进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忍冬(Lonicera jàponica Thunb)和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叶表皮形态特征,观察指标包括:气孔器、表皮毛、表皮细胞等.结果表明:气孔仅分布在下表皮,气孔器呈无规则型散生;上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呈沟槽状下陷;下表皮密被表皮毛(包括腺状毛和非腺毛),同时还分布有瘤状的草酸钙簇晶.为进一步证明这种瘤状结构是否为草酸钙簇晶,作者发现利用Fluo-3/AM(钙离子荧光指示剂)处理的活体叶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能够发出强烈的荧光.此外,通过电子探针对瘤状物进行分析,发现其元素组成为C、O、Ca.上述叶表皮构造特征,有利于减少植物体水分散失,还有助于植物适应富钙的石灰土,从而适应我国西南岩溶区特殊的干旱、富钙的环境.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忍冬叶上表皮中脉处有呈线状分布的腺状表皮毛,而华南忍冬叶上表皮则无表皮毛分布,这一微形态特征可以作为二者种间特异性差别,从而为二者的合理区分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广泛收集优良杨树基因资源的基础上,从中选择单项或多项遗传品质好的杨树品系进行杂交育种,通过选择优良杂交组合,利用水培、喷洒营养液、塑料薄膜覆盖等技术,使一些较难杂交成功的组合获得了种子或苗木。  相似文献   

7.
忍冬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种源,不同生态环境等,对金银花的质量影响很大,山东栽培的金银花绿原酸含量和产量均高;但是产于广东,广西和贵州的红腺忍冬较其它品种的绿原酸量和产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8.
红花忍冬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花忍冬(Lonicera syringanthaM axim.)干燥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鉴定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香叶木素(Ⅲ)、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Ⅳ)和柏黄酮(Ⅴ)。经文献检索,这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Ⅲ、Ⅳ、Ⅴ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忍冬和华南忍冬叶表皮扫描电镜观察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和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叶表皮形态特征,观察指标包括:气孔器、表皮毛、表皮细胞等。结果表明:气孔仅分布在下表皮,气孔器呈无规则型散生;上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呈沟槽状下陷;下表皮密被表皮毛(包括腺状毛和非腺毛),同时还分布有瘤状的草酸钙簇晶。为进一步证明这种瘤状结构是否为草酸钙簇晶,作者发现利用Fluo-3/AM(钙离子荧光指示剂)处理的活体叶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能够发出强烈的荧光。此外,通过电子探针对瘤状物进行分析,发现其元素组成为C、O、Ca。上述叶表皮构造特征,有利于减少植物体水分散失,还有助于植物适应富钙的石灰土,从而适应我国西南岩溶区特殊的干旱、富钙的环境。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忍冬叶上表皮中脉处有呈线状分布的腺状表皮毛,而华南忍冬叶上表皮则无表皮毛分布,这一微形态特征可以作为二者种间特异性差别,从而为二者的合理区分提供一定的依据。图13表2参30。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杂交育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显昌  魏力 《林业科技》1999,24(2):4-5,3
对落叶松采用种间遗传交配的方式所产生的杂种第二代可获得比亲本高9.6%的优势,比初级种子园子代高11.5% ̄24.8%的增产能力,比种源良种高38.6% ̄55.1%的增产能力。采用开放式控制授粉方法,工作效率可比常规套袋隔离授粉方法提高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