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多条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实践,从苗木准备、整地与铺设种植土、栽植技术、养护管理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技术要点和具体措施,为广东省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中绿化景观带建设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佛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是佛山市景观林带建设的重点工程。文章阐述了广佛高速生态景观林带监理实践,为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生态景观林带可持续性建设的内涵,认为其具有公益性强、建设周期长的特点,所以必须持续建设,而不断投入是生态景观林带持续建设的关键。从政府、自然生态、经济发展三个层面提出了生态景观林带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描述了生态景观林带的背景、概念和组成,以及广东省高速公路用地红线内的建设内容和相关研究。从点、线、面三个不同景观层次,探讨如何从园林的角度将高速公路用地红线内的生态景观林带打造成具有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绿化带,为以后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广东省生态箭观林带建设目标和类型不同,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整地、苗木规格、栽植密度等技术要求进行探讨,分析了景观林带建设的关键技术环节,旨在为广东省生态景观建设提供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6.
从资源状况、生态效能和碳汇效能3个维度构建生态景观林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全省生态景观林带生态效益排在前三位的是湛江、汕头、深圳市.工程建设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森林生态效益总规模;生态景观林带质量的高低影响单个评价指标得分,最终影响综合评价得分;工程建设量越大,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质量越好,最终的生态效益评价得分将越高.  相似文献   

7.
面对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宜居城乡建设是改善居住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生态景观林带是以改善破碎化的森林斑块和绿化带、以增强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空间的连通性、以观赏性为目的和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景观廊道网络。生态景观林带在城乡宜居建设中发挥着改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耦合,是城乡宜居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广东林业科技》2012,28(2):100-100
2011年9月13日,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意见》,并通过《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2011-2020)》评审,决定在全国率先建设23条共10000公里、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绿化景观带造林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从苗木准备、树种选择、苗木栽植和养护管理四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中高速公路、铁路隔离网外侧20~50 m绿化景观带的造林技术,旨在为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中绿化景观带的造林工作提供参考,尽快形成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景观林带。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启动建设的生态景观林带,是指全省主要高速公路、铁路和“四江”两侧各1公里可视范围内山地,沿海岸线的沙地和滩涂的生态景观带;高速公路、铁路主干道两侧各20~50米的绿化景观带以及省际出人口、城市出入口、城镇村居、收费站、立交互通等景观节点,规划建设期2011—2020年,涉及21个地级市100个市、县(区),建设林带23条,长度为10000公里,面积805万亩,规划总投资55.91亿元。  相似文献   

11.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是一项系统生态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山地造林绿化,也不是一般的园林景 观绿化,它是一项以营建线型森林景观为主、兼顾点和面的国土绿化工程,但由于个别地方对林带建设 的内涵理解不足,出现人工植被群落痕迹明显、过度追求景观效果、大量引进外来树种、超大规格苗木 上山上路、景观不协调、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因此,文章将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重点研究了 广东省高速公路、铁路生态景观林带的营建模式,以期解决现有生态景观林带存在的建设问题,提高生 态景观林带建设的生态效益及景观效果。设的生态效益及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深圳市罗湖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目标,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整地、苗木规格、栽植密度和养护管理等技术要求进行探讨,分析了景观林带建设的关键技术环节,并结合项目内容,进行了本次建设工程的效益分析,旨在为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建设提供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生态学理论在生态景观林带的建设工作当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通过对生态学理论的充分应用,能够充分推动生态景观在区域建设当中的实用价值,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全方位纵深化的提升。基于群落生态演替理论、群落学生态理论和生态美学理论,结合广东省具体实例,对生态学理论在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推动生态景观建设理念的革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主要论述了广东省佛山市生态景观林带的规划背景、规划范围、规划理念、植物配置等,为佛山市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广东林业科技》2012,(3):105-F0002
2011年9月13日,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意见》,并通过《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2011—2020)》评审,决定在全国率先建设23条共10000公里、805万亩的生态景观林带,力争3年初见成效,6年基本成带,9年建成“结构优、健康好、景观美、功能强、效益高”的大色块、多色调的全国最好林相的大森林。  相似文献   

16.
《广东林业科技》2011,(6):2-F0002
2011年9月13日,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意见》,并通过《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2011—2020)》评审,决定在全国率先建设23条共10000公里、805万亩的生态景观林带,力争3年初见成效,6年基本成带,9年建成“结构优、健康好、景观美、功能强、效益高”的大色块、多色调的全国最好林相的大森林。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台山市2012年生态景观林带示范段建设包括沿海高速景观林带和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其树种选择与造林等技术与其他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总结了不同林带示范段建设的技术措施,旨在为同一区域生态景观林带的后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及其区域内高速公路车辆运行情况,运用相关模型分别计算和预测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的碳汇能力。结果表明,2020年,生态景观林带碳抵排率达到1259%,能有效吸收高速公路汽车尾气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连山县生态景观林带特点、植物现状树种选择与配置和建设场地等进行了分析,树种选择主要包括江河景观林带、高速公路景观林带。在树种配置过程中,应将生态条件作为基础并结合乡土和外来物种、乔灌木等合理配置。旨在为连山县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景观,广东省于2012年全面启动实施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推进工程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高标准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