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赤眼蜂是国内外研究最早、应用最广、防治效果最好的天敌之一。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是近年来开展松毛虫生物防治的一个重要方法。从2008年到2011年张家口在赤城、涿鹿、沽源三县累计释放松毛虫赤眼蜂25亿头,防治松毛虫1667hm2,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松毛虫发生得到了持续控制。为了探讨不同放蜂量对防治效果的影响,笔者结合防治工作,于2011年在赤城县进行了不同放蜂次数和不同放蜂量防治松毛虫的对比试验,以期为大规模防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松毛虫不仅操作简便、省工省力,而且是一种能够实现可持续控制的有效防治方法。不同放蜂次数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次放蜂虽然从寄生率和防治效果上看略高于一次放蜂,但两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放蜂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放蜂75.0万头/hm2与放蜂150.0万头/hm2和225.0万头/hm2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但放蜂150.0万头/hm2和225.0万头/hm2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虽然以两次放蜂、放蜂225.0万头/hm2效果最好,但考虑到赤眼蜂数量成本和人力成本问题,应以一次放蜂、放蜂150.0万头/hm2为宜。  相似文献   

2.
在林间连续四年十次释放不同蜂量的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防治第一代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结果表明,当害虫卵块密度在1.0块/株以下时的效果是显著的,每公顷放蜂量15—60万头较合适,但林间释放赤眼蜂持续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是综合防治马尾松毛虫的一项重要措施。常规放蜂每亩一张蜂卡,蜂量为4~6万头,经作者试验认为,放蜂量过大是不经济的,每亩放蜂量以0.9~1.5万头为好。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浙江省安吉县龙山林场连续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以下简称赤眼蜂、松毛虫),放蜂量每亩高达20万头以上,寄生率虽在80%~90%以上,但松毛虫还是经常发生,因而对赤眼蜂的治虫效果产生了怀疑。为此作者进行了调查和试验,探索提高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效果的途径。本文着重报道放蜂量及放蜂效果,并对某些有关问题加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有效的油松毛虫生物防治方法,笔者在山西省阳泉市狮垴山林场开展了林间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3种放蜂密度的虫口减退率均在85%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8×104头/hm2放蜂密度的控制效果最好;3种放蜂密度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防治效果为:虫口密度8×104头/hm23×104头/hm25×104头/hm2,说明松毛虫赤眼蜂对油松毛虫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和柑桔长卷蛾(Homona coffearia)是红树林最主要的食叶害虫,每年都会对广西沿海红树林造成严重损失。常规的农药防治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而赤眼蜂能很好的寄生红树林食叶害虫的卵,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红树林害虫防控方法。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投放赤眼蜂的蜂球和相应投放器,结合无人机技术,实现了赤眼蜂的自动定点释放。在钦州和防城港用无人机放蜂500 hm2,效果检查发现蜂球投放合格率为92.5%,害虫防治效果均在92%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有杉梢小卷蛾危害的2~4年生杉木幼林中,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明显地降低了杉木受害率,并有持续效果。每亩放蜂2万头、4万头和6万头三种处理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我场从1970年以来,开展了以赤眼蜂为主,综合防治松毛虫的试验。在本场15000亩松林中,共歼灭松毛虫75.1272亿条(粒)。其中放蜂135610亩次,释放赤眼蜂141.7919亿头,寄生松毛虫卵62.9689亿粒,占82%。与此同时,采集松毛虫卵2529斤,撒白僵菌粉3200斤,喷药1400斤,点黑光灯388架次,  相似文献   

9.
黄刺蛾寄主多,是榆、杨、柳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在通榆县形成大面积猖獗,虫口密度多达200多条/株。去年我们根据黄刺蛾的特性,应用赤眼蜂进行防治试验,获得初步效果。简介如下。放蜂面积约12公顷(为6公顷、3公顷、3公顷三片),均为2~3年生杨树幼林,高约2公尺左右,株距1公尺,行距1.5公尺。黄刺蛾卵较小,扁平,椭圆形水泡状(长径约1.5毫米,短径约0.95毫米),多单产于树冠下部1/3的叶背。七月上旬为产卵初期,至7月18日调查,孵化率已达25%左右。放蜂试验于7月18日进行。放蜂量为34万头/公顷,点放蜂量约为4千头。放蜂半径约  相似文献   

10.
黄刺蛾、青刺蛾的幼虫又叫“洋辣子”,是食性较杂、食量较大、分布较广的食叶害虫。除因食叶而影响林木、果树生长外,还与桑蚕、柞蚕争食。在我场的杨树人工林中,历年来为害严重,面积达两万亩以上,虽然每年要进行化防五千至一万亩,但因暴食期短,防治季节性强,在猖獗为害时,始终未得到控制。两年来,我们开展了利用防治松毛虫的赤眼蜂防治黄、青刺蛾的生防试验,初步获得了防治效果,同时也控制了柳天蛾、双尾舟蛾、杨枯叶蛾等十余种害虫的发生。黄、青刺蛾的卵是赤眼蜂的优良寄主卵之一,有着寄生率高的显著特点。我们在生产的实践中感到,只要适时适量进行放蜂,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在今年一万五千亩的大面积放蜂区中平均寄生率为91.8%,最高寄生率达98.7%。据幼虫为害期调查,单株有茧由七六年的20头左右下降到0.2—0.5头,从两年的虫口密度对比可下降90%以上,取得了历年来进行化防所不及的防治效果(参看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