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室礼品西瓜生育动态模拟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生育阶段有效积温恒定的原理和多年的栽培经验,对温室礼品西瓜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划分,建立了温室礼品西瓜生育的动态模拟模型,并确定了生育阶段有效积温的参数,可系统地预测礼品西瓜生长发育阶段,包括播种期、幼苗期、伸蔓期、开花坐瓜期、果实生长盛期和果实成熟期。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温室礼品西瓜生育动态模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机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西瓜套种油葵是指在西瓜生长中后期套种油葵,使油葵在苗期与西瓜共生,西瓜采收后,油葵还有充分单独生长的时间.这种种植方式提高了复种指数,非常适宜一茬制有效积温过剩、两茬制积温又不足的地区,是宁夏中南部扬黄灌区提高复种指数,发展节水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下野地垦区西瓜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10℃有效积温3600℃以上,无霜期165—180天,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近几年在西瓜栽培上运用滴灌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哈密年日照时数3 360.3小时,≥10℃年有效积温4 000~4 250℃,无霜期182天,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西瓜7月初上市后有80~90天的空闲时间,光热资源仍有富余。为了充分利用西瓜收获后土地及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可在西瓜收获后复播大白菜。本文总结西瓜地复播大白菜种植模式,以期为今后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温岭西瓜的特征特性及长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岭市农技人员经过5年多的研究,在全国率先研究出一套西瓜三膜覆盖全程避雨长季节栽培技术。该技术实现了我国南方湿润多雨地区西瓜长季节栽培的技术突破,取得了品质优、产量高、上市季节长的成效,从而被我国著名瓜类专家称为我国西瓜生产技术上的一大创新。温岭西瓜长季节栽培技术除在“中国大棚西瓜之乡”——温岭市全面推广应用外,  相似文献   

6.
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年日照时数3 033~3 316 h,年大于10℃有效积温2 796.5~3 490℃,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热量为一季有余,两季不足。为充分发挥光热水土资源优势,技术推广部门在城郊区域大力推广设施瓜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总结出了大棚石砂西瓜套茄子、辣椒及加工番茄栽培技术,以期对河西地区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西瓜年种植面积在10万公顷左右,是我国第六大西瓜生产省份。西瓜是湖北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湖北省西瓜生产也存在栽培方式单一、上市期集中等问题,大量西瓜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上市,形成比较突出的“卖瓜难”,影响了西瓜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此,本刊特邀请西瓜专家、湖北省西瓜甜瓜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戴照义副研究员,就湖北西瓜栽培的适宜品种、西瓜栽培的买用技术以及如何增加西瓜生产的经济效益等问题进行系列专题讲座。生态条件与湖北相近的地区也可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侠 《新农业》2022,(16):52-53
沿淮地区种植西瓜无论是从土壤的适宜程度还是早晚的温差考虑都是非常适宜的,那么,种植技术就成了西瓜能否高产以及味道是否优质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沿淮地区西瓜露地种植技术进行探究和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够为沿淮地区的西瓜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霍城县地处伊犁河谷西部,气候温和,≥10%:的有效积温3500℃,无霜期160~170天。冬小麦在7月5~20日收获后,仍有100多天的无霜期,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复播一茬早熟西瓜,经济效益可观,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城县西瓜种植气象条件分析及生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城县1986~2015年30 a的气象资料,分析该县4~6月温度、日照和降水等气象条件与西瓜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城县4~6月的10℃有效积温平均值为1 810.7℃,平均日照时数为707.4 h,平均降水量为126.7 mm,基本上能够满足西瓜生长的需求;但降水时间分布不均,易造成旱涝灾害。大城县瓜农在此气候条件下进行西瓜生产时要科学种植,适时田间管理:4月覆膜增加地表温度,保障出苗率,防止倒春寒;4~5月灌溉条件差的地区应预防旱灾的发生;6月应预防涝灾和雹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兰州地区日光温室冬茬西瓜再生栽培技术,该技术通过割蔓再生,辅以水肥管理,促使西瓜植株再次生长、开花、结果,达到一种两收的效果。其栽培技术容易掌握,经济效益好,深受瓜农欢迎。  相似文献   

12.
绥化市地处黑龙江省中部,地理位置属高纬度地区,年有效积温2500℃左右,无霜期120~125天。长期以来,有效积温不足严重制约了玉米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经过几年的实验示范,总结出了高寒地区玉米保护地栽培技术。该项技术2009年在绥化市推广面积近7万  相似文献   

13.
寒地西瓜嫁接技术及嫁接苗苗期管理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瓜是黑龙江主要园艺作物之一。西瓜连作病虫害严重限制了西瓜的专业化生产,其中较为严重的是西瓜枯萎病。嫁接换根是防治西瓜枯萎病最有效的办法。黑龙江省宁安市应用西瓜嫁接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介绍了适合黑龙江地区的西瓜嫁接及嫁接苗的苗期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张庆虎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225-226
本文根据实际操作经验,分析归纳了安徽省沿江地区西瓜早春拱棚栽培的关键技术,为进一步促进该地区早熟西瓜的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温度较高、日照充足、空气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最适宜西瓜生长。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光照、土壤条件适宜西瓜种植,但这一地区近10年有七八年干旱,水分的缺乏对西瓜的生长很不利。虽然地膜覆盖技术已普遍应用,但这一技术不能完全解决缺水的问题,而大水漫灌的方式受地块限制,同时对水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铜陵地区西瓜主要病虫害(枯萎病、炭疽病、蔓枯病、红蜘蛛、蚜虫等)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铜陵地区西瓜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豆通农8号的种皮斑驳粒率与外界条件的初步分析表明:在通化地区晚播可降低斑驳粒率,在不影响产量的基础上,应提倡晚播.通农8号大豆开花至成熟期间的有效积温,降雨与斑驳率有关系,有效积温高,降雨少,大豆斑驳粒率就高,有效积温低,降雨多,大豆斑驳粒率就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河西地区西瓜杂交制种技术,包括选地、播种、田间管理、施肥、整枝与压蔓、病虫害防治、授粉、杂交授粉后的田间管理、采收和取籽等内容,以期为河西地区西瓜杂交制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套种是一种充分发挥土壤潜力,增加耕地产出,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而西瓜与油葵套种是前作物西瓜生长到一定时期种植后作油葵的一种方式.它充分利用了前作西瓜后期的光热自然资源,使西瓜和油葵短期共生,在西瓜采收后,油葵有充分的单独生长时间,既不影响油葵的产量,又提高了复种指数,从而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这种种植方式在一年种植一茬作物有效积温过剩,而种两茬作物积温又不够的北方地区非常适应.  相似文献   

20.
为合理安排茬口,提高种植效益,介绍了“大棚莴苣、小西瓜、晚稻”高效栽培技术,经实践,该技术模式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可供相似地区引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