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兰州市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法对兰州市1996-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别由1996年的1.66hm2、1.56hm2增加至2005年的2.15hm2、1.11hm2,同期的人均生态赤字也由0.10hm2上升到1.04hm2,分析兰州近几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生态足迹的主要因子。目前兰州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现有的发展模式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2.
文中基于GEE云平台计算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定量分析了兰州市近40年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兰州市RSEI在0.28~0.46之间波动上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6-1998年、1999-2012年和2013-2021年,各阶段RSEI的年增长率分别为0.25%、0.78%和0.18%,表明近40年来兰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呈阶段性改善状态。2)空间上,2013-2021年兰州市南部的山地森林带和自然保护地RSEI明显增加,而北部兰州新区与主城区之间的黄土丘陵地带的裸地和草地有所退化,1986-2012年与之相反。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RSEI变化趋势不一致,但耕地RSEI持续变好,表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改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对RSEI变化的贡献率为90%,其中绿化覆盖面积是主要贡献因子。综上,人类活动对近40年来兰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兰州市1982-2004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总产值)及其影响因素如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灌溉条件、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农机总动力、农村用电量等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近20多年来各因素对兰州市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的不同影响和作用,对促进兰州市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确定兰州市城乡结合部范围,分析其地域差异性,为未来城市空间合理扩展提供理论依据,文中运用定性和信息熵法确定兰州市城乡结合部范围,采用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分析地域差异性,并利用多样化指数、集中化指数和组合系数法分别计算其多样化程度、集中程度和组合类型。结果表明:1)兰州市区区域差异性最大,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分别在50-68级、0.7-0.845级和0.172-0.5级之间,多样性大多数在0.5以上;永登县和皋兰县均匀度和优势度最低,分别介于0.127-0.3和1-1.339级之间。2)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集中化程度较高,集中度都在0.3以上;榆中县和西固区耕地和居民点工矿用地组合数高,最高为6。结论:兰州市城乡结合部土地资源区域配置差异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应因地制宜,使其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互换理论,在对轨道交通影响范围测算模型改进的情况下,结合投资收益原理和广义交通成本理论,以正在建设中的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为例,探讨了轨道交通对沿线住房价格的地理范围和增值的影响。研究表明:(1)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对沿线站点住房价格影响的地理范围约在0.20~3.40km之间,且距离市中心越近影响范围越小,离市中心越远影响范围越大。(2)其对沿线住房价格的增值预测范围在0~1551.29元/m~2之间,且因轨道交通开通而产生的增值高低规律是距离市中心越近增值越低,距离市中心越远增值越高。(3)增值预测值ΔP_(max)只反映了沿线住房因轨道交通线开通后,交通条件及附带设施改善而产生升值,在实际调查中沿线住房在轨道交通施工时就因其利好消息而提前增值。 相似文献
6.
为保护山东省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有针对性地构建外来入侵植物预警预防机制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标本查阅确定山东省外来入侵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进行区系分析,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和分级。结果表明:山东省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97种,隶属47科131属。其中尤以菊科物种的数量最多,有26属41种,其后依次为苋科(5属19种)以及禾本科(14属17种);入侵物种最多的原产地依次是:热带、亚热带中美洲至南美洲分布(57种),北美洲特有分布(47种),狭义地中海区分布(32种);从危害等级来看,共包括恶性入侵类21种,严重入侵类36种,局部入侵类30种,一般入侵类53种,有待观察类57种。建议强化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估机制和检验检疫,特别关注来自美洲的菊科、苋科、禾本科、豆科等植物。 相似文献
7.
8.
9.
10.
选取2007年和2012年兰州市主城区600名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兰州市居民幸福感调查问卷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兰州市居民的幸福指数2007年为3.447±0.907,2012年为3.609±0.852。显著性检验表明,2007年居民幸福感在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和职业稳定状况这7个因素上差异显著,2012年居民幸福感在性别、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和居住地这6个因素上差异显著。综合来看,家庭关系、健康状况和婚姻状况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前3位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在省内比较而言仅列中游,与其省会地位不符。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则差距更大,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兰州市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趋于弱化。文章应用SWOT方法对兰州市旅游业发展进行研究,剖析了目前兰州市旅游业发展具有的优势、劣势,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最后根据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国内影响格局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市场经济及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出发,分析兰州与周边部分省会城市开发格局的关系。通过场强模型、市场断裂点模型及最大联系强度模型,从理论上定量计算了兰州与它们之间的空间影响范围及联系强弱状况。计算结果表明:①兰州对省内的东部地区、南部边境及西北地区影响弱;对北部、西部影响力强,向北可达宁夏境内、向西可达青海境内。②兰州对外联系以西宁为主,与银川联系急需加强;与西安联系是重要方向;与成都联系是新时期发展需求;通过乌鲁木齐联系边贸。③经济联系类型包括紧密型———兰州-西宁;摇摆型———兰州-西安、兰州-银川;松散型———兰州-成都、兰州-乌鲁木齐。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兰州百合连作障碍所引起的一系列土壤问题,并为枯萎病等土传病害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本研究从健康兰州百合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防病促生菌140株,其中有拮抗能力菌81株,溶有机磷菌102株,溶无机磷菌82株,固氮菌118株,解钾菌32株。通过定量测定,选取功能优良的菌株若干,随机组合发酵后测定各组合拮抗、溶磷、固氮及解钾性能,得到5组优良组合(BP1~BP5),经Topsis综合分析得知组合BP5性能最优。对组合BP5所涉及的4株进行鉴定,JK21为耐寒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JK22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N11、M40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以BP5制作菌剂,测定其防病促生能力发现,菌剂防效良好,在68%以上;百合产量提升,单株总小鳞茎鲜重比对照组(CK)增加40 g左右;百合品质提升,可溶性糖、还原糖、粗蛋白、粗脂肪、Vc和flavone含量均升高,粗灰分和粗纤维的含量降低;土壤质量得到改善,速效钾、碱解氮、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升高显著,根际土壤中固氮基因、好氧自生固氮菌和厌氧自生固氮菌含量均显著增高。以上结果表明:菌剂BP5组合,能够解决百合连做障碍,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4.
兰州市表层土壤Cu、Zn、Pb污染评价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 ,对兰州市表层土壤重金属 (Cu、Zn、Pb)含量的空间变化及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 ,探讨分析了交通、工业活动以及绿化带对城市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 ,兰州市表层土壤除个别点外均已受到重金属污染 ,其污染程度取决于交通所产生的汽车尾气、扬尘 ;另外 ,工业活动和绿化带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也是相当明显的 相似文献
15.
16.
兰州市环境污染变化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失衡的重化工业体系、特殊的地形与气候以及难以协调的城市功能布局是导致兰州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兰州市环境污染监测数据的系统分析表明,大气污染治理喜忧参半、水体污染形势严峻、噪声污染不容乐观。应坚持科学地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运用经济杠杆,实施绿化系统工程,强化环境管理,以期实现城市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兰州市南北两山经70余年的人工造林,现有造林面积9333.3hm2,林草覆盖率为17.59%。其余大部分地域仍为荒山秃岭。为此政府决定投资16.8亿元,新增造林面积32000hm2,使总绿化面积达到41333.3hm2。经计算,两山绿化工程实施后(2007年),年可产生生态效益14119.5万元;经济效益32057.1万元;整体效益46176.6万元。并具有调节气候、消纳污染物、吸收二氧化碳,施放氧气、杀菌、抗逆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兰州市大气降尘中的多环芳烃特征及其与地形和气候因素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兰州的石油化工产业以及燃煤排放的污染物中含有较多的多环芳烃 ,而兰州市特殊的狭长河谷盆地地理环境 ,污染物很难通过自然扩散消除 ,尤其是冬季的污染更加严重。本文通过对兰州市大气降尘在地表沉积样品的分析 ,了解兰州市多环芳烃的主要成分 ,以及与地理特征和气候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兰州市区及郊区共采七个地表土样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土样中的多环芳烃 ,其中乙基芘在兰州市广泛分布 ,而在西固石油化工炼制区和阿干镇煤矿区有较多的甲基硫芴、甲基苯并硫芴 ;在城关区东岗镇、兴隆山旅游区的PAHs化合物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氧芴、萘、萤蒽等系列化合物占主要。由于在城关区和七里河区之间的兴隆山、白塔山形成一狭口地形 ,西风或西北风使西固石油化工炼制区产生的污染物从兴隆山后山的阿干镇山谷带走 ,从而减少了对城关区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一系列的实证资料,确定了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了兰州市1994-2004年城市化水平,并对兰州市耕地面积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兰州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Y=1.506-0.04X。最后提出了解决加快城市化进程与耕地面积减少矛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