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配生殖是一种不正常的受精作用,它是介于配子生殖(正常受精,雌雄配子的正常结合)与假配生殖(授粉以后形成的胚,没有包含雄性配子,仅由雌性配子无融合生殖发育)之间的现象。它是一个精核进入卵细胞,但并没有与卵核结合,以后两个细胞  相似文献   

2.
中国苎麻属无融种综发现初报臧巩固,赵立宁(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无融合生殖是指不经配子融合而产生胚的生殖方式,属植物三大繁殖体系(有性生殖、无融合生殖、营养生殖)之一。目前已在35科300多种植物中发现了无融合生殖。无融种综(...  相似文献   

3.
《中国糖料》2000,(3):40
有一种基因叫无融合生殖基因 ,如果克隆这种相关基因 ,将其转化到重要栽培植物上 ,实现栽培植物无融合生产 ,这样优良的杂交种子可代代相传 ,农民获得的无融合生殖杂交种子可以年复一年的使用 ,不需年年购种。挑战这一国际前沿课题的是黑龙江大学教授、博士后、1999年度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桂芝。在栽培甜菜与白花甜菜杂交后代中 ,王桂芝敏锐地发现了母本不减数配子受精构成的异源四倍体 ,为成功地分离异源三倍体及单体附加系的无融合生殖系做出了重要贡献。甜菜远缘杂交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并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王…  相似文献   

4.
棉花半配生殖现象是美国学者E.L.Turcotte和C.V.Feaster于60年代发现并确认的棉花的一种特殊生殖现象,是一种雌雄配子假受精形成胚的生殖类型。即在受精过程中,雄配子进入卵细胞后,并不与卵核结合,而是两个性细胞各自分裂,形成胚和部分是母本组织,部分是父本组织的嵌合体植  相似文献   

5.
利用无融合生殖改良作物的潜力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一、无融合生殖的概念 无融合生殖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无融合生殖是不通过受精作用而产生种子的生殖方式,它包括单倍体和二倍体两种无融合生殖。对作物改良意义最大的是二倍体无融合生殖。被子植物的二倍体无融合生殖可以有3种不同的途径: 1.二倍体孢子生殖胚囊由孢原细胞或大孢子母细胞不经减数分裂发育而成。 2.无孢子生殖由胚珠中的体细胞直接发育成胚囊。 3.不定胚由胚珠的体细胞(多为珠心)直接发育成胚。 现将有性生殖和二倍体无融合生殖的途径图解如下: 二、作物育种利用 无融合生殖的意义 二倍体无融合生殖可使世代更迭但不改变基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棉花半配合生殖和半倍体育种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棉花半配合生殖的特点和原因,以及利用半配合生殖产生半倍体的棉花单倍体育种途径;关于棉花半配合生殖的遗传、陆地棉半配合材料的选育和杂合致死半配合材料(HEHP品系)的选育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利用半配合生殖的棉花单倍体育种现状;讨论了棉花半配合生殖的优缺点,并就棉花单倍体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植物无融合生殖在选育无融合生殖品种及育种材料方面的成果;概述了植物无融合生殖在胚胎学、遗传学及生殖特性,杂种优势固定途径及无融合生殖材料选育途径等方面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目的在于确定无融合生殖的机理,证实 R473的行为是否跟专性无融合生殖一样。用兼性无融合生殖体 R473和有性生殖品种 Colby 进行胚囊发育和胚胎学研究。当后代测验受限或不能进行时,用胚压碎技术比较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植株的花粉管穿透及子房发育顺序,可取得无融合生殖可能频率的有价  相似文献   

9.
文摘     
无融合生殖是一种通过种子进行无性繁殖的方法,这种繁殖方法为将来培育优良品种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在某些栽培物种中,无融合生殖的发生率低,而在许多栽培作物的近亲物种中却能发现无融合生殖。本文的目的是帮助植物育种工作者和遗传工作者识别无融合生殖,并说明在植物改良中,如何利用无融合生殖。把无融合生殖转育到主要农作物上,将有可能无须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通过高成本、耗费人力的工序而培育出纯系的杂合并商业化生产杂交种。专性无融合生殖杂种将不管杂种的杂合现象而产生  相似文献   

10.
无融合生殖研究及其在高粱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融合生殖是作物育种的新领域 ,与其它育种方法相比它的历史较短 ,但它独特的生殖方式和在作物育种中的重大意义引起了作物育种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特别是一些牧草作物实现了杂种优势固定 ,给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带来了新的革命。文章对作物无融合生殖类型、遗传方式以及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并阐述了高粱无融合生殖的研究现状、兼性无融合生殖系×兼性无融合生殖系育种方法在固定高粱杂种优势中的前景 ,以及高粱无融合生殖用于育种和生产的优势。认为玉米、水稻等作物如能用无融合生殖代替目前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式 ,其贡献和意义是巨大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三十年代就论述过,无融合生殖可用于固定杂合性并得到杂种优势。粒用高梁和珍珠粟的无融合生殖已有报道。然而高梁无融合生殖的研究因诸多原因而受阻,而且在显花植物中,高粱的无融合生殖现象最为复杂。本文将阐述这方面的问题和进展。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了无融合生殖固定水稻远缘杂种优势是水稻育种、生产与人民生活发展的必然趋势;明确了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的含义;对我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策略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禾本科中无融合生殖的种类与分布;根据与水稻亲缘关系远近与转移方法的不同,把无融合生殖种属归入4个基因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稻亚科寻找、利用无融合生殖材料及转移远缘禾本科无融合生殖基因入水稻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3.
苎麻属无融合生殖种质资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融合生殖(apomixis),是指不通过受精而产生胚和种子的一种生殖方式。无融合生殖又可分为数种类型,其中无配种子生殖(aga-mospermy)既不经受精过程,又不经减数分裂,种子或胚直接来源于体细胞的有  相似文献   

14.
小麦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小麦无融合生殖的研究进展,并就我国小麦无融合生殖育种研究策略做了讨论,旨在促进小麦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无融合生殖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利用无融合生殖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策略进行了讨论。提出该研究可分三步进行:1.确定无融合生殖水稻的基本要求,即后代不分离,发育良好的胚乳,显性核基因控制的专性无融合生殖。其中获得不分离的后代有三条途径:二倍体孢子生殖,体细胞无孢子生殖,珠心、珠被等体细胞胚挤入胚囊取代合子胚发育;2.从栽培稻、野生稻及其远缘物种,特别是早熟禾属、狼尾草属等具无融合生殖特性的材料中挑选无融合生殖材料;3.利用常规杂交、杂交与组织培养结合以及基因转移方法向水稻引入无融合生殖基因。  相似文献   

16.
<正> 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鸡卡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该病主要危害雏鸡和中雏,对成鸡虽可感染,但多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鸡卡氏白细胞原虫,属血孢子虫亚目,住白细胞原虫亚料。该原虫的发育为裂子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大部分在鸡体内完成,而荒川库蠓为鸡卡氏细胞原虫的中间宿主,引起本病的传播和蔓延。本病最早1909—1910年在越南的鸡体内发现定名,以后在泰国、印度、日本和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小麦无融合生殖的研究进展,并就我国小麦无融合生殖育种研究策略做了讨论,旨在促进小麦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水稻双胚苗的发现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的战略设想,即: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和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即利用无融合生殖法固定水稻品种间及更远缘的强大的杂种优势。这既是人们愿望,也是杂种优势育种发展的最高阶段。利用无融合生殖特性来固定杂种优势,成功的关键在于获得水稻的二倍体无融合生殖材料。早在1979年袁老师就对我们提出了固定杂种优势的途径和寻找无融合生殖材料的方法。其中不定胚就是二倍体无融合生殖的方式之一。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多胚现象。因此从大量…  相似文献   

19.
高浓度激素喷穗对多胚水稻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无融合生殖“固定”水稻杂种优势是水稻遗传和育种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近年来,我国一些研究,不仅已证实了水稻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而且获得一批低频率发生的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即水稻多胚苗和单性生殖材料等)。但是,已发现的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可用于“固定”杂种优势的无融合生殖方式(即不定胚)的频率太低,通常只有百分之零点儿,难以直接应用。所以,如何提高不定胚的频率成为关键所在。鉴于水稻多胚苗中的不定胚发育与合子胚发育存在竞争关系,通常是后者抑制前者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无融合生殖的基本概念及其固定杂种优势的原理,对我国已获得的、具有某些无融合生殖特征的水稻材料,进行了分析,并对进一步开展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