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水稻栽培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湖南水稻生产的简要回顾湖南素称“鱼米之乡” ,是全国水稻主产区 ,常年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冠。水稻是湖南的优势 ,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0年全省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76.2% ,稻谷常年总产稳定在2500万t以上 ,占粮食总产量的87.8 % ,稻谷也是湖南农业的支柱产业 ,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湖南水稻生产的发展 ,主要是靠单产和总产不断提高实现的。“九五”期间 ,年均水稻面积为3985.7千hm2,与“三五”期间的水稻面积接近 ,而稻谷总产上升到2539.8万t,是“三五”期间…  相似文献   

2.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产值占全省GDP总值的20%左右。江西是国家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总产居全国第三,也是南方稻区自1949年以来唯一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省份。有耕地面积233多万hm^2,其中水稻年种植面积约270万hm^2,居全国第二,年需水稻种子达1.2亿kg,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5%,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的93%;棉花年种植面积10万hm^2,年需棉花种子260万kg。水稻棉花产业的发展,对提升我省农产品价格,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社会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3年福建省茶叶种植面积为13.67万hm^2,比上年的13.34万hm^2增加0.34万hm^2,总产14.92万t,比增0,59万t,毛茶总产值20亿元,比增1.18亿元。其中绿色食品茶园面积l.53万hm^2,比上年增加0.46万hm^2,产量2.3万t,比增1.1万t;有机茶园466hm^2,比增266hm^2。名优茶产量3.6万t,产值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0.23万t和0.53亿元。2003年茶叶生产业务工作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数量化分析模型对广西木薯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进行预测研究。以广西1985—2004年木薯种植面积、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和总产量为样本,建立了木薯单产、总产潜力GM(1,1)时序预测模型、木薯面积潜力自回归时序预测模型。经拟合及精度检验,拟合指数均在0.85以上,历史符合率达100%,木薯单产模型为一级精度,木薯面积、总产模型为二级精度。预测结果表明,2005和2006年广西木薯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分别为21.46t·hm^-2和22.45t·hm^-2,木薯鲜薯总产量分别为582.89万t和617.37万t,木薯种植面积分别为26.2万hm^2和27.09万hm^2。  相似文献   

5.
江苏棉花形成"小、壮、高"栽培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从亮 《江西棉花》2003,25(4):13-15
“九五”以来,江苏棉花生产随着科技进步有了较大的发展。虽然年度间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棉花种植面积变化较大,但单产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全省“九五”棉花平均单产为1090.5kg/hm^2,比“八五”平均888.0kg/hm^2提高了22.8%,单产稳定在1050kg/hm^2的水平上。“十五”前两年棉花单产又分别取得1200kg/hm^2和1165.5kg/hm^2好成缋,其中植棉大市盐城133.3kg/hm^2棉花单产在这两年分别达到了1431kg/hm^2和1447kg/hm^2。从趋势可以预测,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小、壮、高”栽培体系的发展完善,江苏棉花单产将稳步踏上1200kg/hm^2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浅谈广西优质稻可持续性发展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5年,笔者在广西的桂平、平南、港北区、宾阳、象州、永福等13个县(市)进行优质稻可持续性发展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通过创新应用优质稻生产模式、创新选育和引进筛选优质稻新品种、创新建立优质稻推广应用技术服务体系、创新改革优质稻谷收购加工销售方法等技术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推广优质稻产业化面积49.60万埘,辐射种植面积约200万hm^2,订单收购加工销售优质稻70.33万t,为农民增收11.34亿元,企业增效1.41亿元。  相似文献   

7.
辽宁立体农业生产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春风  吴禹  安颖蔚 《杂粮作物》2002,22(4):229-232
从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需要出发,依据辽宁省一季有余两季又不足的光热资源条件,紧紧围绕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深入开展了立体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研究与开发工作,在新模式建立及大规模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创新和重大进展。3年累计开发实现,“吨粮田”4.2万hm^2,双江田56.8万hm^2,“双千田”21.3万hm^2,同时研究开发种养结合面积4.3万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发展优质早稻推进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现有耕地面积10.4万hm2,其中水田61万hm2,旱地43万hm2。水稻历来是我市粮食生产的主体,常年种植面积9.3万hm2,总产7亿kg,占粮食总产量的85%左右。其中早稻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占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35%左右。早稻既是稳定我市粮食生产的一季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根据粮食供求状况和市场形势变化,我市从199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优质稻尤其是优质早稻的推广,近几年来又大力推进优质早稻产业化经营,使优质早稻发展步伐加快。1998年全市优质早稻发展到1.67万hm’,占全市早稻面积的62.5…  相似文献   

9.
欧君华 《作物研究》2002,16(1):34-34
水稻双杂双优双抛栽培技术是在双季稻区早晚稻两季均选用杂交优质稻 ,两季均采用软盘育苗抛秧的一种栽培技术。宜章县杂交稻面积占水稻面积比例较大 ,常年在90 %以上 ,其中优质杂交稻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将优质杂交稻与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水稻软盘育苗抛秧栽培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如何将早、晚两季杂交优质稻都进行盘育抛秧栽培 ,是水稻栽培的新课题。本县于 1998年在一六良种场进行双杂双优双抛栽培技术小面积试验研究 ,2 0 0 0年获得突破进展 ,2 0 0 1年大面积推广 ,面积达到 3.2万公顷 ,效果显著 ,深…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除了供人们食用之外 ,也是主要的饲料原料 ,加之具有适于深加工的潜力 ,因此在粮食生产中和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 生产现状九五计划初 ,我区地方粮食种植面积为 2 17 98万hm2 ,其中玉米面积为 38 98万hm2 ,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 17 88% ,粮食总产为 6 0 2万t,其中玉米总产 2 39万t,占粮食总产的 39 6 7%。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 ,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到九五末 ,我区地方粮食种植面积为 2 4 7 89万hm2 ,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 35 36万hm2 ,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4 2 % ,粮食总产为 6 2 8万t,其中玉米总产…  相似文献   

11.
水稻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水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转基因水稻的选育。本文着重介绍了水稻转基因方法及利用转基因技术选育的转基因水稻。  相似文献   

12.
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的田间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辅助接种、自然发病的方法对25个品种连续十年在病圃中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39.18%的年份品种组合叶瘟颈瘟在田间抗感表现出质的不同,有的叶瘟感病而颈瘟表现抗病,有的叶瘟抗病而颈瘟表现感病。叶瘟颈瘟表现一致的品种均出现在严重感病或抗性较强的品种。水稻本身的遗传背景对稻瘟病抗病基因的表现有影响。本文还就稻瘟病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强化大米 充实主食营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大米营养强化的重大意义及其历史和经验,阐述了大米营养强化的产品和工艺特点等,分析了营养强化大米未来的市场格局,最后介绍了专家推荐大米营养强化配方。  相似文献   

14.
利用长雄野生稻(Oryzalongistaminata)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Perennial Rice,PR)已经成功并开始示范推广.多年生稻表现出一定的稻瘟病抗性,但其所具有的稻瘟病抗性来源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田间病情调查、接种鉴定以及抗性基因检测等3种方法,对育成的多年生稻23(PR23)、云大24(...  相似文献   

15.
8个水稻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特征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7  
利用强迫饲毒、集团接种、非嗜性测验、抗生性测验的方法研究与分析了8个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发现不同水稻抗性品种的抗性特征并不完全相同。IR36、Kasalath、窄叶青8号、道人桥、DV85既抗条纹病毒又抗介体灰飞虱,对条纹叶枯病所表现的抗性是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抗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爱知97和Kenta Nakan抗条纹病毒,但不抗介体灰飞虱,对条纹叶枯病所表现的抗性是品种对条纹病毒的抗性;而IR24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仅表现中等抗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野生稻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中国水稻育种面临的遗传资源利用范围狭窄这一主要问题,从重要基因资源的发掘角度,综述了野生稻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探讨了其在水稻超高产育种、抗病虫育种、抗逆性育种、品质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Rice Science     
《水稻科学》2002,10(4)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