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1982年,我们用栎树耳木进行随砍随接种试验,经一年两个月的出耳观察,其发芽率、朵型与晒干后的耳木相差不多。145斤耳木一茬收干耳0.51斤,折合每架产耳3斤。现介绍如下: 82年3月15日,将砍后的树立即截成长100cm,直径约8.5cm的耳木8捆,重145斤。当天上午打眼接种,行、穴距6cm,穴深1cm,每段耳木共打眼68个,接入793号菌种。点种后与其它耳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夏季银耳不同培养料配方的筛选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爱靖 《食用菌》2010,32(5):36-37
以棉子壳为主要组分,添加不同配比的菌糠和麸皮,进行夏季银耳培养料配方的筛选。试验表明高海拔地区夏季栽培银耳培养料配方以棉子壳61%,菌糠20%,麸皮18%,石膏1%最佳,银耳干耳直径平均达到16.2 cm,每袋平均产干耳达89 g,投入产出比达到1∶1.85。  相似文献   

3.
2000年在湘西自治州农科所脐橙园内进行了本试验。试材为7年生纽荷尔脐橙,供试树树势中等,树冠大小基本一致,株行距2m×3m,每6667m2栽110株,正处于盛果期。试验采用广东省宏远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保得微生物土壤接种剂和保得微生物叶面增效剂。共设4个处理:土壤接种剂灌根;叶面增效剂喷布;清水灌根(对照);清水喷布(对照)。每小区5株树,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均采用常规管理。具体做法为:土壤接种剂灌根,按每6667m2用量40g以1∶1000比例稀释,即每小区每次182g土壤接种剂对水182kg,分别于4月27日、5月11日两次灌根,同时用相同用量清水…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泡渍豇豆专用品种推广,实现节本增效栽培,以成豇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不同种植密度与生产常规密度对豇豆农艺性状、产量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加大,生长势强的处理叶片随之加大,产量反而降低、病虫害增加、成本加大;处理3(每667 m~2种植9 000株,1 800穴,行穴距170 cm×45 cm)的产量、产值最高;处理1(每667 m~2种植9 000株,1 500穴,行穴距170 cm×50 cm)成本最低,产量较高。综合分析,处理1最适宜成豇9号栽培,节本增效,综合比较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5.
历来,栽培木耳的段木长3~4尺,用人字形起架管理。近年来,我们将耳木长改为2~2.5尺,采用竹木扎成3~4层床架,把耳木横放架上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法的优点:①用人字形起架,只在耳木周围长耳,而用床架栽培,不仅耳木周围的木耳长得好,段木两端断面上也能长耳,而且长出的木耳个大肉厚。  相似文献   

6.
短木段熟料栽培黑木耳技术,是在传统段木栽培木耳技术的基础上,对木段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其工艺是:将准备好的段木截成12cm长短木段,套聚丙烯塑料筒,蒸汽灭菌,接种,室内菌丝培养,室外脱袋出耳,采收。与传统段木栽培法相比,增加了截断、套袋、灭菌、脱袋四道工序,但少了上堆发菌、散堆排场、起架管理三个劳动强度大的工序。 实践表明,一根直径1Ocm、长12cm的短木段,熟料栽培可产干耳50g,而一根直径1Ocm、长2m的段木,传统栽培最高产干耳380g,平均12cm长木段产干耳仅22.8g,产量明显低于短木段熟料栽培法。分析其高产原因:①木段经高温灭菌,杂菌被杀死,减少了木段营养的损失;②木段经高温熟化,营养物质外溢,等于增加了木耳利用率最高的边材营养,③室内培养,温度、湿度、光线可控制在菌丝生长最适范围,菌丝生长健壮,增强了抗性。该技术在白石山林业局琵河林场应用三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为森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乡平顶楼房渐多,我所于一九八五年春利用所内一座两层楼房的平顶屋面,进行了平顶屋面木段栽培黑木耳的实验,获得成功,现初报如下。一、材料从实验场拉回的第二年耳棒(青杠木)10架,每架50根,每根长1至1.2米,直径10厘米左右。该耳棒八四年春天点菌,因实验场调整,从中拉回1000根在楼顶实验。楼房座北朝南,楼顶为钢型平顶屋面,原为晾晒锯木(即木屑)、枝条和棉籽壳的晒场。  相似文献   

8.
对旱地设施栽培的豆瓣菜进季了品种比较试验、密度试验和肥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豆瓣菜旱地设施栽培应选江西豆瓣菜,以行距10 cm、穴距10 cm种植,每667 m2施基肥25 kg方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1.原料的选择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质的玉米芯,将其两端各剪去少许(因两端杂菌寄生较多),然后用一直径为1.0—1.5厘米的铁棍在玉米芯尾部打孔,其深度为1.5寸左右。2.原料的配制用每150斤水加磷肥2斤。尿素0.5斤、多菌灵1—2斤,蔗糖1—1.5斤,混合搅均,将玉米芯放入浸泡24小时捞出淋干。3.接种首先用75%酒精或0.1%高锰酸钾消毒菇架、接种瓶等按种工具。选用菌丝洁白、粗壮、紧密、不倒伏的优良菌种。接种时应把菌种放在孔深的2/3处(即为1寸左右),在孔的外面,塞上消过毒的棉籽皮,然后用医用胶布封口。接过种的玉米蕊分层排好,注意打孔部位的前后交叉,菇房及出菇管理按常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紫木耳的最佳出耳方法,笔者进行了三种出耳方法比较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种 紫木耳母种引自湖南食用菌研究所.1.2 栽培料配方 棉子壳90%,麸皮8%,蔗糖1%,石膏粉0.5%,过磷酸钙0.5%.水适量.1.3 栽培袋制作 3月中旬接种制栽培袋.采用17×33×0.04cm聚丙烯袋,每袋装干料400g(不除去生理水),常压灭菌10小时.于接种室内的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室内常温墙式堆袋发菌,常规发菌管理.  相似文献   

11.
鸡腿菇覆土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覆土是栽培鸡腿菇的一个重要环节。覆土时菌种棒既有竖式也有横式,到底以哪一种方式好,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培养料为棉子壳87%,玉米粉10%,石膏、过磷酸钙、石灰各1%,含水量65%左右。料拌匀后装入17×33cm的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400g。灭菌、接种后置培养室培养,温度控制在24℃左右,约30天菌丝长至袋底。然后脱袋埋土,塑料大棚内套小拱棚栽培,4月底大棚上覆盖遮阳网。试验设二个处理,以不同的覆土方式为处理,每(?)理3次重复,每小区30袋。二个处理为:Ⅰ菌种棒竖式覆土;Ⅱ菌种棒横式埋土。 2 试验经过 1996年2月10日接种,3月12日发菌至袋底,3月15日脱袋覆土进行出菇管理。竖式栽培4月1日开始有原基形成,4月8日开始采收。横式栽培4月6日开始产生原基,4月13日开始采收。由于后期气温较高,至5月29日采收结束。 3 试验结果 ①竖式覆土比横式覆土出菇提前5天。②平均每袋产菇470g,生物效率117.5%;横式覆土处理平均袋产360g,生物效率90%。竖式覆土处理比横式覆土处理增产30.6%(表1)。  相似文献   

12.
《山西果树》2011,(1):56-57
此法适用于龙眼、牛奶等品种。水平棚架,独龙干整形,穴距1~1.5m,每穴2~3株,架面上每隔50~60cm摆布一个龙蔓,单枝交替更新。  相似文献   

13.
黑木耳是一种喜湿性菌类,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不仅需要潮湿的环境,同时基质内还需含有足够的水分,才能保证正常的生长。我们采用塑料泡沫做床垫,进行袋栽黑木耳水分管理试验,从开洞至采收结束的2个月,平均每袋产鲜耳356.9克,折干耳35.6克,最大朵直径达18厘米,重98克。生物效率为71.4%,比挂袋栽培增产30.3%。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黑木耳段木栽培,一般都是用阔叶树种。段木接种后即成为木耳菌材,简称耳材。实践表明,耳材的越冬管理是增产的关键,管理得好的可连续产耳三、四年,管理不妥,翌年即不再出耳或减产。因此,耳材的越冬管理不可忽视,一般应做好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户太8号葡萄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晓静 《落叶果树》2010,42(2):28-30
通过6年引种试验表明,户太8号葡萄在河南许昌地区种植具有优质、丰产、稳产的特性。穗重600~800g,平均单粒重10.45g,紫色,果皮厚而韧,果肉细脆,酸甜适口,香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栽植后第2年开始结果,第3年每666.7m2产量可达1500kg以上,盛果期每666.7m2可产优质葡萄2500kg。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采用单篱架整枝,以短梢修剪为主;及时处理副稍,适时摘心;修整花序;果实套袋;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6.
门惠芹  王亚军  安巍  罗青 《北方园艺》2015,(15):150-152
以枸杞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调查了从枸杞根际和根表分离的褐球固氮菌和土壤红球菌2种固氮菌对枸杞生长发育和果实性状的影响,并对试验苗木的生长量、果实大小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褐球固氮菌的接种可促进游离脯氨酸在枸杞叶片内累积;褐球固氮菌和土壤红球菌的单一接种处理则可降低枸杞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土壤红球菌的接种可以促进枸杞生长,增加枸杞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提高枸杞果实平均单果重,较适宜于在枸杞栽培上应用;土壤红球菌和褐球固氮菌的混合接种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袋栽黑木耳,主要采用常规的菌袋生产法,一是菌袋养菌时间长,菌袋成品率低,二是生产成本高,三是木耳品质差,最终影响生产效益。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大面积栽培,从中推出了以阔叶林枝桠、稻草、玉米芯、棉籽壳等农林产品的下脚料为原料,用17cm×33cm菌袋免口圈装料、常规灭菌、单扦接种,菌袋养菌仅需20天左右,且菌袋成品率在98%以上。在栽培管理中,再采用养菌室内打孔,栽培场地覆草帘控温保湿催耳、定时雾喷育耳。全周期50d~80d,每袋产干耳50g~60g,其产品以单片、无耳根、无残留、而优于椴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实践经验,介绍银耳工厂化周年化生产技术。内容涉及银耳厂房构建,培养架配置,生态调控设施,配套机械,培养料配制,料袋接种,发菌培养,开口诱耳,成耳管理和采收加工等10个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瓶栽黑木耳技术进行了三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瓶栽法只要改进培养基配方,加大用种量和改变出耳方式,可收到周期短、产量高的效果,从接种到采收周期70~80天,平均每瓶产干耳13.5克,生物效率90%以上,每百公斤干木屑可产干耳8~10公斤。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1985年开始,对接好黑木耳菌种的段木进行砍口试验。当年试验100根菌棒,其中50根不砍口的作对照.结果:砍口的50根收干耳6.7公斤,对照组50根收干耳5.5公斤。1986年又试验100根菌棒,试验和对照也是各50根。结果:试验组收干耳6.95公斤,对照组收干耳5.25公斤。两次试验都获得较好的收成。具体做法很简单,即将接好菌的段木,在进入排棒前一周,用刀斧从头到尾按顺序砍鱼鳞口.经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