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球环境变化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土壤呼吸是陆地植物固定CO2后又释放CO2返回大气的主要途径,是与全球变化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过程.较全面地综述全球变化条件下,全球变暖、CO2浓度上升、N沉降和森林采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全球增温可能导致土壤向大气中释放更多的CO2,大气CO2浓度的上升将增加土壤中CO2的释放量,同时也将通过提高植被生产力促进土壤的碳吸存.在CO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相互作用下,土壤是碳的净"源"还是"汇"尚不完全清楚.N沉降和森林采伐对森林土壤呼吸既有增强作用,也有抑制作用.综合来看,全球变化对森林土壤呼吸的作用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森林与大气之间CO2通量的观测有助于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其控制机理,研究非生长季森林与大气间的CO2通量特征,对准确地估算森林生态系统CO2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北亚热带次生栎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开路式涡度相关技术,于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对其CO2通量特征和环境因子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非生长季该生态系统CO2通量具有较明显的日际变化特征,在白天表现为碳吸收, CO2通量在12:30—13:30达到吸收峰值,夜间表现为碳释放,昼夜通量变动范围为-0.37~0.23 mg? m-2?s-1;日平均气温维持在-3.36~11.67℃时,光合有效辐射与该生态系统CO2通量呈直线相关;5 cm处土壤温度与夜间CO2通量呈指数相关,但与土壤含水率之间相关性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植物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庭甫  刘玲  岳伟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96-96,91
大气中CO2浓度在工业革命前约为265μmol/mol,二十世纪60年代全球大气CO2浓度在314μmol/mol左右,目前则在350μmol/mol左右,且平均每年以1.5-2.0μmol/mol的速度递增.研究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若不加以制约,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大气CO2浓度将达到工业革命前的2倍[1,2].大气CO2浓度升高,除了通过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产生间接影响外,还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阐述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生物量和产量以及抗性和品质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二氧化碳通量与涡动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涡动相关技术观测资料和同步的气象要素监测资料,分析了CO2的浓度日变化,描述了CO2通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风速、温度、动量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以及光合有效辐射对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白天,CO2通量和梯度的输送方向是从大气向植被,在中午输送达到负的最大值。在夜间,CO2通量和梯度输送的方向与白天相反,并且,在早晨达到正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CO2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排放量及其对气候变暖的贡献远超过其他气体。因CO2强烈的温室效应而倍受人们关注。导致大气CO2浓度进一步增加的各种过程研究更是全球研究的焦点。该研究主要对我国农田生态系统CO2的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碳汇林业主要是利用植物吸收大气中CO2的能力,以减少CO2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从而实现减缓温室效应,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兴宁市作为广东省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示范县,气候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其根据自身生态、经济、社会条件实行了碳汇林业建设工程。该文从兴宁市碳汇林业建设入手,对其发展举措、相关建议、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林业活动在吸收大气CO2与减缓全球变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 ,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的贡献。介绍了吸收大气CO2 和减缓全球变暖的林业活动的主要形式 ,即保存现有碳、固定大气碳和替代碳排放 ,论述了全球和我国森林碳保存及其固定潜力 ,同时为这些林业活动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正在引起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对植物特别是构成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树木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就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木本植物光合作用、气孔参数、叶片形态结构、蒸腾作用、N养分含量和生物量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综述。  相似文献   

9.
森林碳平衡及碳氮耦合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带地区,并体现在光合作用、生产力及分配、枯落物分解以及土壤碳库等各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1)短期内增强了森林的光合能力,长期条件下由于氮供应与叶氮含量的下降,就会产生光合下调与适应现象;(2)提高了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并影响其在各组分之间的分配,但却没有促进土壤氮矿化作用,土壤氮有效性降低,限制了森林NPP的持续上升;(3)增加了森林枯落物的数量,刺激了微生物的氮吸收与同化以及植物对有效氮的利用,从而影响分解过程;(4)增强了森林土壤的碳汇功能,但同样会受到氮有效性的直接限制与支持氮固定的其它养分的间接限制。由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环境因素与温带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未来应加强这些区域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蛋白质营养品质的影响,2009年利用稻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FreeAirCO2 Enrichment)系统,以武运粳21、扬辐粳8号和武粳15为供试品种,研究大田生长期CO2浓度升高200μmol.mol-1对常规粳稻蛋白质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增加使所有供试品种精米蛋白质含量平均下降5.6%,使氨基酸、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平均分别下降7.6%、6.7%和7.9%,均达极显著水平。大气CO2浓度增加使供试品种精米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百分比显著增加,使非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百分比显著下降,但对精米中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相对含量无显著影响。从氨基酸组分看,大气CO2浓度增加使供试品种精米中7种必需氨基酸和8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CO2处理与品种对精米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以及部分氨基酸组分有一定的互作效应,武运粳21上述参数对高浓度CO2的响应大于扬辐粳8号或武粳15对应参数的响应。以上结果说明本世纪中叶大气中的CO2浓度将使粳稻蛋白质营养品质下降,不同品种下降幅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窑洞鸡舍环境调控,冬季在外界温度低于-10℃时,未调控组环境温度达到5.32℃以上,最高12.14℃,调控组环境温度可达到9.78℃以上,最高达到15.17 ℃.夏季调控组比对照组舍内温度低1~2℃.窑洞鸡舍对环境温度调控能力有限,夏季和冬季均随环境温度的升降而升降.冬季比夏季窑洞对环境温度的调控效果好.窑洞鸡舍湿度冬季调控组比对照组低,夏季调控组与对照组接近.冬季窑洞鸡舍有害气体CO2和NH3的含量比夏季高.NH3的含量在冬季和夏季均高于1.5 mg/m3的标准要求.但通过环境调控,舍内CO2的含量调控组明显比对照组低,低于1500mg/m3含量的标准要求.NH3的含量调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窑洞鸡舍对NH3的含量调节通过自然通风换气的手段能力有限,需要采取其它措施.产蛋率冬季调控组比对照组提高19.37%,夏季调控组比对照组提高6.54%.冬季比夏季提高产蛋幅度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动物园半散养和圈养肉食目动物寄生虫的感染状况,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水洗沉淀法对虎、狮、熊、狼等116头肉食动物粪便进行了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1.55%,半散养的肉食目动物寄生虫的感染率为74%(74/100),圈养的感染率为56.3%(9/16)。半散养的线虫平均感染强度(EPG)为10158,其中EPG值最高的达23 400;吸虫平均感染强度(EPG)为6 008,其中EPG值最高的达33 600;球虫平均感染强度(EPG)为142。圈养的线虫平均感染强度(EPG)为350,其中EPG值最高的达600;球虫平均感染强度(EPG)为120,其中EPG值最高的达600;吸虫的平均感染强度(EPG)为0。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植被系统、土壤系统及各种水样中的元素的特点,说明了植被中的元素与土壤中的元素的关系及水流化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植被系统与土壤系统在元素含量排列顺序上是基本一致的,反映了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的特点。N元素在植被系统中含量与积累量最高、被富集能力最大,然而土壤中含量相对较少,这就说明了土壤中N素的重要性。K的情况正好与N相反,说明了土壤中K的重要性不大,这与土壤中K绝大部分以无效形式存在有关。树干茎流中元素的浓度很高,对树木生长有重要意义。地表径流、壤中流中元素的浓度很高,对系统中的养分起亏损作用。因此,控制地表径流、壤中流有利于保持系统中的养分。  相似文献   

14.
作物区域试验中对品种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春小麦水地联合区域试验,对1a 6点13个参试品系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对参试品系从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甘春20丰产性好,稳定性一般,局部适应性较好,广泛适应性较差;98-332丰产性较好,稳定性较差,局部适应性较好,广泛适应性较差;449和980144丰产性一般,稳定性较好,局部适应性较好,广泛适应性较差;99-90丰产性较差,稳定性和广泛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冀西北高原为高寒半干旱地区,降水是此地区土壤水分的唯一给源,研究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对高效利用降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采用定点观测的方法,对不同植被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被生长期内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存在差异。生长前期,3种植被0 ̄3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农田耕翻地最高,水分条件最好,人工草地与退耕还林地互有高低,30 ̄60cm土层退耕还林地最高,人工草地最少。生长前期,农田耕翻地表层土壤水分较好,能满足春季作物生长要求。生长中期,0 ̄30cm土层农田耕翻地最低,人工草地与退耕还林地互有高低。30 ̄60cm土层农田耕翻地最高,人工草地最低。生长后期,0 ̄60cm土层农田耕翻地土壤含水量最高;人工草地土壤含水量与退耕还林地相比较,0 ̄40cm土层差异不大,40 ̄60cm土层退耕还林地高于人工草地。  相似文献   

16.
棉花膜下滴灌水盐运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灌水前各时期,棉田膜内表层和下层含水量均高于裸地,而盐分含量及变幅略低于裸地,接近灌水期上层高于下层.灌水后,各个时期无论是表层或下层含水均高于裸地,盐分含量降低,下层增加,膜内上层降幅大于裸地,停水后,土壤水分减少,土壤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珠江口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文英  周树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07-4608
测定了珠江入海口沉积物中的重金属镉、铬、铜、铅、锌的含量,并采用Tessier形态分类法对镉、铬、铜、铅、锌在沉积物中的存在形态进行了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珠江口沉积物中镉、铬、铜、铅、锌的含量与国内其他河口相比,处于一种较高的含量水平。与珠江三角洲土壤背景值相比,镉、铬、铜、铅、锌在沉积物中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以镉的富集系数最大,为12.67,表明镉的污染比较严重。各种重金属的主要存在形态不同,镉以可交换态为主,占总量的27.63%;铬以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51.92%;,铜以有机态为主,占总量的81.27%;铅以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52.60%;锌则以铁/锰态为主,占总量的61.40%。  相似文献   

18.
辽东和辽北的黄土状沉积物称为棕黄土,以区别于典型黄土,分布于高出现代河床20~30米的岗台地上。根据产状、颗粒组成和矿物成分。它们可能是风成的。昌图县的棕黄土可能来自内蒙沙地,大连附近的黄土可能来自北面的海域,其中含有有孔虫,宽甸盆地中的棕黄土则以大气尘降落的形式形成的。各地棕黄土中的矿物组成也不同,缓效钾的含量与粘粒含量成正相关,表明伊利石是其中的主要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9.
苹果属植物叶片角质层厚度与抗旱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7个苹果种类叶片角质层厚度与抗旱性的关系。通过不同时期叶片角质层厚度的测定,发现:春季各供试种苹果叶片角质层厚度均比夏季叶片的薄。变叶海棠春季叶片角质层最厚,显著高于其它种类,抗春旱能力强,夏季,其叶片角质层也明显加厚。湖北海棠、花叶海棠、新疆野苹果和三叶海棠春季叶片角质层较薄,抗春旱能力差;夏季叶片角质层较春季增厚1倍以上,表明其成熟叶抗旱力强。小金海棠和沧江海棠叶角质层春、夏季均较薄,抗春旱和伏旱的能力差。  相似文献   

20.
杨勇  张勇  唐小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807-6809
利用Brewer分光光谱仪观测资料分析青藏高原拉萨站近几年大气臭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拉萨上空臭氧主要分布在15~35km,反演结果的峰值出现在21~25 km。对比拉萨四季臭氧垂直分布发现,它们在平流层中上层的差异不大,且在36 km以上的分布大致相同,差异主要表现在从地面到21 km,冬春季的臭氧数密度大于夏秋季,近4年来拉萨的年平均臭氧总量的变化不大,臭氧总量的极值出现在冬春季节,臭氧总量的月平均值在8和9月较低,2008年6~9月臭氧低值的持续时间是近几年中最长的,达23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