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为深入研究枣树快速成花机制和花期调控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极早熟品种‘月光’、中熟品种‘京枣39’和极晚熟品种‘冬枣’为试材,从结果母枝(枣股)主芽萌动起,连续采集新生枣吊(结果枝),利用石蜡切片法进行花芽形态分化的观察;自零级花蕾出现至零级花开放结束连续采样,使用XTJ-4400体视显微镜观察花蕾形态发育和单花开放过程,使用CAM-MA成像软件进行拍照。【结果】不同品种花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学特征高度一致,但各发育阶段的历时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3个品种花芽分化均呈"快—慢—快"的规律,即萼片期向花瓣期分化历时最长,其前后各分化阶段的历时相对较短。在多年生枝上,‘月光’‘京枣39’‘冬枣’的单花完成花芽分化分别约需8、11和13 d,花蕾发育分别约需26、28和34 d,单花开放全过程历时均为1~2 d。‘月光’‘京枣39’‘冬枣’从花芽开始分化到单花开放完成分别约需36、41和49 d。与多年生枝条相比,‘冬枣’当年生新枝上花的发育进程明显较慢,单花完成花芽分化、花发育和单花开放分别约需21、37和2 d,共历时约60 d。【结论】不同品种花发育进程存在显著差异;品种间花发育进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花芽分化的萼片期和花瓣期及花蕾发育阶段,单花开放的速度基本一致;当年生枝上花的发育速度明显慢于多年生枝。  相似文献   

2.
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称映山红、山石榴,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半常绿灌木。它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观赏花木,世界主要园艺品种大都原产我国。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不少诗人赋诗盛赞其花繁色艳,如  相似文献   

3.
1 补光栽培1.1 用途主要用于短日照秋菊的抑制栽培 ,通过人工补光 ,抑制其花芽分化 ,延迟开花 ,达到花期控制的目的。1.2 处理时间菊花从花芽分化至开花所需时间通常为 2个月左右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秋菊花芽开始分化时间为 8月上、中旬 ,早花品种有的在 7月下旬。为抑制花芽分化 ,此时应用补光处理 ,使植株日照时数在14 .5h以上。补光处理一般可在初夜或深夜进行 ,深夜间歇性补光效果较好。 8~ 9月每夜补光 2h ,10月以后每夜补光 3~ 4h。停止人工补光后 ,由于处在短日照自然条件下 ,菊花就会自然地进行花芽分化而开花。停止补光日期…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引种邓恩桉的花期发育和种子萌发能力,掌握邓恩桉生殖生长规律,为邓恩桉种子园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位于绵阳梓潼县的邓恩桉引种试验林中开花的单株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引种邓恩桉花期2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依据形态变化,花期可分为:花芽分化期、花序形成期、蒴盖变色期、蒴果膨大与脱落环形成期、盛花期和种子发育期。同一花序上的花蕾发育进程基本一致,同一花枝上靠近基部的花蕾发育速度比顶部花蕾的要快,不同位置花枝的发育表现出随机态势。蒴果内有3~4个子房腔,瘪粒数量多,有效种子数量少,平均每个蒴果内含有5粒能正常发育成苗的种子。  相似文献   

5.
为促使宜昌薄皮马尾松花粉提前成熟,解决其杂交育种中花期不遇问题,采集宜昌薄皮马尾松不同成熟阶段的花枝,用不同配方的液体培养基对其进行培养,与自然条件下花蕾发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淡青色花蕾水培实验较难获得成功,淡黄色花蕾且培养液为 SUC0.5 g·L^-1+GA30.5 mg·L^-1+6GBA 0.3 mg·L^-1时花粉散粉所需时间最短为36 h,比自然成熟时间提前8.5 d.  相似文献   

6.
不同温度处理对石斛兰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准确了解石斛兰花芽分化规律,研究不同的温度处理对春石斛兰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影响,为石斛兰的花期调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石斛兰(Dendrobium Spring Snow)花芽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过程,研究了26/21℃、22/17℃、18/13℃处理条件下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差异性。[结果]研究表明:石斛兰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7个时期:休眠期、萌动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蕾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合蕊柱分化期。在高温26/21℃处理条件下,石斛兰不能进行花芽分化,22/17℃处理条件下,需要56 d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在18/13℃条件下,35 d能够完成花芽分化。[结论]持续足够时间的低温是花芽分化的关键,萌动期是一个对温度高度敏感的时期,此时至少经历2周的低温,能够形成花芽,经历高温,则形成高芽。花芽形成后温度高有利于花芽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抑花一号”研究了垂柳的花芽分化发端时间。在垂柳花芽分化发端时间前注射“抑花一号”,其芽基本上都分化为叶芽;在其花芽分化发端时间期间注射“抑花一号”,其芽部分分化为花芽,部分分化为叶芽;在其花芽分化发端时间后注射“抑花一号”,其芽基本上都分化为花芽。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垂柳雄花花芽分化的发端时间位于6月24目。7月9日之间,雌花位于6月29日~7月14日之间。  相似文献   

8.
采用长林系列油茶品种建立早实丰产示范林,经过5年的抚育管理,植株生长良好,在其示范林内设280m、560m、730m、820m4个不同海拨高度栽培样区分别进行生长量、花芽分化率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栽培对油茶树高、地径、冠径生长量及花芽分化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在海拔高度280~730m时的油茶树高、地径、冠径的生长量较大,而海拔高度在820m时,其生长量略差;海拔高度在280m、560m的花芽分化率最优,多花率均为48.89%,中花率分别为38.89%和35.56%,海拔高度在730m时多花率、中花率分别为41.44%和43.33%;海拔高度在820m时,多花率仅为6.67%,中花率为32.22%;从油茶的生长量与花芽分化率情况分析,海拔高度在280~730m的地带油茶生长量和花芽分化率较好,适合油茶栽培。  相似文献   

9.
李勇 《森林与人类》2007,27(5):70-77
杜鹃花在古代原本专指“映山红”,但现在,杜鹃花已被用做泛指杜鹃科的一个大“属”,称为“杜鹃花属”。杜鹃花的树形千姿百态,各形花朵色彩斑斓,叶形大小差异悬殊,在野生观赏植物中被世界公认为三大名花(杜鹃花、龙胆花、报春花)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春石斛栽培品种‘猫眼’石斛(Dendrobium Gatton Sunray)为试验材料,研究花芽分化后不同温度处理对其花期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0、24和28℃升温处理,从低温诱导花芽分化至开花时间分别为121、102和88 d,较对照提前26~59 d。20℃处理的春石斛在春节后约3周开花,始花至末花期持续时间最长(37 d),适宜的低温有利于延长花期。春节期间,24℃处理的春石斛花苞即将开放,28℃处理的正值盛花期,两温度处理所需时间短。24℃处理的春石斛,其花横径、纵径、单茎花朵数、开花假鳞茎数、总花朵数及开花整齐度分别为5.50 cm、4.77 cm、9.20朵、4.13条、37.96朵、82.22%,开花品质和观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金银花是一种重要的大宗中药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临床应用广泛。金银花主要以其干燥花蕾入药,花蕾产量和品质与药材质量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检测了金银花花发育过程中3种内源激素IAA、ABA和GA3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并不相同,IAA质量浓度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并持平的变化趋势,其含量的持续增加促进了花的发育;ABA和GA3的质量浓度在白蕾期到金花期的过程中迅速上升,说明高质量浓度的ABA和GA3促进开花过程。3种激素的平衡在不同发育阶段呈现出不同变化趋势,IAA/ABA比值的升高有利于花蕾初期的发育,而其比值的下降则促进花蕾后期的发育和开花过程;IAA/GA3和ABA/GA3比值的升高促进花蕾的发育和开花,而其比值的下降可能促进了花色由白转黄和衰老过程。该研究对揭示植物内源激素调控金银花花发育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1 扦插的时间 杜鹃的扦插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四季均可进行。 2 插条的培养和选择 2.1 插条的培养 杜鹃花开花以后,应及时将残花同子房一起摘除。有些名贵品种可于开花前便将花蕾摘除,以促使早发新枝。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梓树小孢子发育进行细胞学观察,对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梓树花粉母细胞呈半圆形排列,小孢子四分体属四面体型,绒毡层属分泌型,花粉粒为复合花粉。小孢子各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之间存在较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八仙花花期调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影响盆栽八仙花促成栽培花期和品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试验结果认为选择早花品种及2 a生苗龄是保证准确调控促成栽培花期的关键;其次种苗的营养状况、花芽分化的状态、不同品种的低温需冷量及催花期的温度和光照是影响八仙花促成栽培花期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种所需低温量为Leuchtfeuer(红色)44 d,Lavbla(蓝色)和Adria(粉色)37 d,Snowball(白色)30 d。为缩短八仙花冷藏周期,为促成栽培后期提供足够的生长时间,保证定时、准确上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杜鹃花是世界著名的木本花卉,是我国著名的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中西施”。该花具有品种多、开花早、花色全、花期限长和易繁殖的等特点,特别在春季每当百花凋零时,杜鹃花却迎春吐艳,它们不仅色彩艳丽,而且其花叶根均可入药,极具观赏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栽培园艺品种的杜鹃花绝大多数为近代国外改良常绿灌木品种,盆栽后,植株低矮,分枝丛密,花蕾簇聚梢顶,开花早,花色多,花期长,四季青枝绿叶的常绿植物。盛开时花团锦簇,姿色秀丽,便于室内布置。所以盆栽西洋杜鹃花更能发挥环境美化的灵活性、欣赏性。  相似文献   

17.
杜鹃花是世界名花,属于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花色是杜鹃花重要的观赏特性,也是一种与传粉者和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特征,杜鹃花色素主要包含花青素苷和黄酮醇,其种类、含量和相关基因对花色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花色素组成及相关的生物合成途径是杜鹃花色育种的关键。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对杜鹃花色素组成、花色遗传特性与育种、花青素苷合成途径等研究现状,揭示了杜鹃花色形成原理,提出未来研究重点为:注重黄色、花斑品种和蓝色杜鹃花培育,揭示杜鹃花中类黄酮着色机理及调控因子,运用转录组、代谢组、全基因组等新一代测序技术探究杜鹃花色素并建立相关数据库,以期为杜鹃花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杜鹃的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灌木,分枝多,枝细而直,有亮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叶纸质,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杜鹃花是我国著名的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中西施”,其种类众多,花繁叶茂,绮丽多姿。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小孢子发育进行细胞学观察,对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花粉母细胞呈圆形排列,小孢子四分体均属四面体型,减数分裂、胞质分裂属同时型,绒毡层属分泌型,花粉粒属二细胞型,花粉粒外壁上均有3个膜状突起。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小孢子各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之间存在较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菊花。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只有在短日照条件下才会花芽分化。因此,可通过控制日照长短控制花期。预先把植株培育健壮,待嫩枝长到9~12厘米时,每天只给9~10小时的光照,其余时间可用黑布或黑塑料薄膜等将植株罩起来(以早晚为宜)。短日照的有效感应在顶端,故上部一定要完全黑暗,基部则要求不严。经过30~40天处理,菊花即可形成花蕾,以后可去罩,并加强肥水管理。为了延迟开花,也可选择晚花品种,采用延长日照的方法,阻止花蕾的形成从而推迟开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